第168章 赐封国师-《穿越成鸟,功德成仙》

  燕王府,书房。

  夜已深。

  烛火摇曳,将燕王萧玄略显疲惫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

  他已经年过五十了。

  虽然常年戎马,身子骨依旧硬朗,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副躯壳,已经开始衰老了。

  精力大不如前。

  常常处理完军务,便觉得头昏脑涨,力不从心。

  尤其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合上眼,便是千军万马,便是朝堂诡谲。

  “王爷。”

  心腹谋士,将一份刚刚从府衙递上来的加急公文,呈了上来。

  萧玄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接了过来。

  “鹤仙人?”

  “真龙天子?”

  看到这几个字眼,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与不屑。

  又是这种江湖骗术。

  老套,且愚蠢。

  他见得多了。

  每年都有那么几个不开眼的,想用这种法子来他这里骗取富贵。

  无一例外,都被他砍了脑袋。

  他正要将公文扔到一旁。

  目光,却无意中,扫到了卷宗的最后。

  那里,附着一份详细的口供。

  记录的,正是那个差役头子,和他手下几个公差,服用“清心丹”后的亲身感受。

  “……入口即化,神台清明,一日疲惫,一扫而空……”

  萧玄的手,顿住了。

  他那古井无波的心湖,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

  为王前驱,宣扬天命,这种话,听听也就罢了。

  可这丹药……

  一个身强力壮的差役,或许有夸大的成分。

  但口供里,还提到了一个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老吏。

  那老吏只是闻了闻丹药的香气,便觉精神一振,当晚回家,竟多吃了一碗饭。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传御医。”

  片刻之后,几个背着药箱,战战兢兢的御医,被连夜召进了书房。

  萧玄将那份口供,递给了他们。

  “几位爱卿看看,单凭草药,能否炼制出此等神效的丹丸?”

  几个御医传阅着口供,一个个面面相觑,额头上都渗出了冷汗。

  为首的老御医,犹豫了半晌,才躬身答道:“回……回王爷。未见丹药实物,臣等不敢妄下断言。”

  他顿了顿,又小心翼翼地补充了一句。

  “不过……古籍之中,确有记载。一些天材地宝,辅以特殊手法,确能炼制出提神醒脑,固本培元的奇药。只是……药方早已失传。”

  失传……

  萧玄的眼中,闪过一丝谁也看不懂的精光。

  他挥了挥手,让御医们退下。

  书房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对自身健康的极度忧虑,和对长生的一丝渴望,终究是压倒了君王的理智与多疑。

  他想见一见。

  亲眼见一见。

  这个所谓的“鹤仙人”,到底是真的有通天彻地之能,还是……又一个来送死的骗子。

  ……

  第二天。

  清风会所在的小院。

  一队身着王府制式铠甲的卫兵,簇拥着一名面白无须的内侍,停在了门口。

  那内侍手持王令,朗声宣道:“燕王有令!宣玄云道长及其弟子,入府觐见!”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正在院中练剑的陆双双,手一抖,剑差点脱手。

  来了!

  这么快!

  她们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那可是燕王!

  是这平北城,乃至整个北地,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祝十六的小手,也紧张地攥成了拳头。

  他仰头看着自己的干娘。

  却发现,林羽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她甚至没有第一时间起身,只是不急不缓地,将手中用来浇花的木瓢里,最后一滴水,浇进了墙角的菜畦。

  做完这一切,她才缓缓站起身,对着门外的传令官,微微颔首。

  “有劳公公带路。”

  那份从容,那份淡定,仿佛不是要去面见一位手握数十万人生死的诸侯。

  而只是去邻居家,串个门。

  ……

  燕王府,正殿。

  庄严肃穆。

  两排披坚执锐的甲士,如雕塑般伫立。

  冰冷的铁甲,锋利的戈矛,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杀气。

  陆双双和洪凌凌跟在林羽身后,只觉得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祝十六强忍着心中的畏惧,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

  大殿之上。

  一个身穿黑色王袍,头戴金冠的中年男人,正端坐于王座之上。

  他没有说话。

  只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走进来的林羽四人。

  那目光,带着鹰隼般的锐利,仿佛能刺穿人的骨髓,看透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他,就是燕王,萧玄。

  “你就是玄云?”

  萧玄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压。

  “贫道玄云,见过殿下。”

  林羽不卑不亢,微微稽首。

  身后的陆双双和洪凌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见王不跪,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然而,萧玄的脸上,却看不出喜怒。

  他没有去计较林羽的礼节,更没有去问什么为他祈福的事情。

  他单刀直入,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听闻,道长能观人气运?”

  “你说本王,有真龙之相?”

  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敢问,何为真龙气运?”

  来了。

  真正的考验,来了。

  祝十六的心,猛地一紧。

  林羽却仿佛没有感受到那股逼人的压力。

  她抬起头,迎着萧玄那审视的目光,平静地开口。

  “殿下可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朝崩坏,天下大乱,此乃天数。”

  “然,天道有常,不会令苍生久陷水火。故,每逢乱世,必有真龙降世,重整山河。”

  她的声音,清越而又空灵,回荡在庄严的大殿之内。

  “贫道游历天下,遍观诸侯。”

  “南有李阀,看似势大,然其气运血煞缠身,乃豺狼之相,只知掠夺,不懂生聚,必不能长久。”

  “西有张氏,固守一隅,其气运灰败不堪,乃蝼蚁之相,苟延残喘,不足为虑。”

  “唯有殿下……”

  林羽的目光,落在了萧玄的身上。

  “贫道初入平北城,便见城中气运冲霄,凝成赤色蛟龙,盘踞于王府之上。”

  “其色赤金,乃正统之色。其势吞天,有席卷八荒之威。”

  “再观殿下面相,天庭饱满,龙准凤目,乃九五之尊的骨相。”

  “天时,地利,人和,殿下三者皆占。”

  “此,便是真龙气运!”

  一番话,说得天花乱坠,滴水不漏。

  将天下大势,风水相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就连那些铁血甲士,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

  萧玄静静地听着。

  他脸上的讥讽之色,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敛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让人看不透的平静。

  他没有说信,也没有说不信。

  良久。

  他才缓缓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这番说辞。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仿佛是闲聊一般,随口问道:

  “道长所言,颇有几分道理。”

  他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声音里带着一丝虚弱。

  “只是,本王近来偶感风寒,咳嗽不止,夜不能寐。”

  “不知仙人,可有办法医治?”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比之前那番质问,更加凶险!

  陆双双和洪凌凌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完了!

  这是燕王设下的陷阱!

  他根本就没有生病!

  他是在试探!

  如果师父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开个什么治风寒的方子,那之前所有的铺垫,都将功亏一篑!

  欺君之罪,近在眼前!

  祝十六的小脸,也瞬间变得惨白。

  怎么办?

  干娘要怎么应对?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羽的身上。

  只见林羽,看着龙椅上那个面带病容,眼中却精光闪烁的燕王。

  她忽然,微微一笑。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萧玄,用一种带着一丝悲悯的语气,轻声反问道:

  “殿下当真只是偶感风寒……”

  “而非忧思过度,心火郁结,从而导致的肺燥之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