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稚龙初鸣-《穿越成鸟,功德成仙》

  林羽看着窗外的月色,没有回头。

  月光,将她的侧影拉得很长。

  “你觉得,什么是力量?”

  她反问道。

  祝十六被问得一愣。

  他想了想,想到了城外那个被一脚踹飞的男孩,想到了刑场上那几颗滚落的头颅。

  他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

  “力量,不是你那把弹弓。”林羽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也不是刽子手手里的刀。”

  “那是什么?”

  “是看。”

  林羽转过身,平静地看着祝十六。

  “看清楚,王志怕什么。看清楚,那些灾民要什么。看清楚,那些衙役心里在想什么。”

  “看清楚人心。”

  祝十六似懂非懂。

  “然后呢?”

  “然后,是借。”

  林羽缓缓道:“借童谣,去种下一颗恐惧的种子。借药粉,让那颗种子生根发芽。借饿殍的怨气,去压垮他最后一道防线。”

  “用最小的代价,达成你想要的目的。”

  “这,才是力量。”

  林羽伸出手,轻轻放在祝十六的头顶。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那是莽夫,不是英雄。”

  “你想救人,光有善良和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你还需要,能配得上你这份善良的,智慧和手段。”

  祝十六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他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干娘的话,每一个字他都听懂了。

  可连在一起,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但他隐约明白了。

  明白了自己的愤怒,有多么廉价。

  自己的聪明,有多么可笑。

  ……

  第二天。

  天还没亮。

  祝十六就自己爬了起来。

  他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去摆弄他的那些小发明,也没有去吵醒两个师姐。

  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出了客栈。

  他去了县衙门口的粥棚。

  此时,粥棚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洪凌凌正在里面忙碌着,她看到祝十六,有些惊讶。

  “小十六?你怎么来了?”

  祝十六没有说话,只是走过去,从一个衙役手里,拿过了一只空碗,然后舀起了一大勺滚烫的米粥。

  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差点烫到手。

  他端着那碗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正伸出干枯得如同鸡爪般的手,颤颤巍巍地等着。

  祝十六将那碗粥,小心翼翼地,递到了老婆婆的手中。

  老婆婆接过粥,浑浊的眼睛看了他一眼,然后便低下头,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祝十六就这么站着,看着。

  他看着一个又一个人,从他手中接过那碗能救命的粥。

  他看着他们脸上,那从麻木,到激动,再到一丝丝重新燃起的,名为“希望”的神采。

  他听着耳边,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对“玄云道长”的感激与叩拜。

  “谢谢仙长……”

  “活神仙啊……”

  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满足感,缓缓地,充斥了他的整个胸膛。

  这种感觉,比他当上孩子王,比他做出任何一个精巧的机关,都要强烈一百倍,一千倍!

  原来……

  这就是救人的感觉。

  不远处的客栈二楼。

  林羽站在窗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再次施展望气术。

  在她眼中,祝十六的身上,那道常人无法看见的紫微龙气,正随着他心境的变化,发生着奇妙的改变。

  那龙气,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实,都要灵动。

  它不再是死气沉沉地盘踞着,而是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随着祝十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缓缓流转。

  甚至,隐隐发出一阵阵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的龙吟。

  池中之龙,初闻风雨。

  终有,抬头之意。

  林羽的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而随着祝十六心境的蜕变,一股股精纯的功德之力,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涌入林羽的体内。

  她能感觉到,自己那化形初期,已经停滞了许久的修为瓶颈,竟然……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松动!

  ……

  三日后。

  林羽一行人,准备离开石灰县。

  县令王志,早已在城门口恭候多时。

  他身上的红疹已经尽数消退,整个人却像是瘦了一圈,再也不见当初的嚣张跋扈,只剩下满脸的谦卑与敬畏。

  他不仅准备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谢礼,更是亲自将林羽送出城门。

  “仙长,大恩大德,王某永世不忘!”

  王志对着林羽,深深一揖。

  林羽坦然受之。

  她看着王志,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

  “王大人。”

  “在!仙长有何吩咐?”

  “贫道临走前,再为你卜上一卦吧。”

  说完,她不等王志反应,便自顾自地说道:“你命中有两劫。一为水劫,二为火劫。”

  “水劫,是万民怨气所化,贫道已经为你解了。”

  王志听得冷汗直流。

  只听林羽继续用那平淡的语气说道:“但这火劫……”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

  “若你再行不义,断绝百姓生路。那天谴,便不再是奇痒,而是天火。”

  “火起于粮仓,焚尽一切,届时,玉石俱焚,神仙难救。”

  说完,林羽不再看他,转身便走。

  王志呆立在原地,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天火!

  焚尽一切!

  他看着林羽那看似普通的背影,却仿佛看到了九天之上,那双漠然注视着人间的神明之眼。

  他再也不敢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志都老老实实地赈济灾民,再不敢囤积居奇,石灰县,也因此得到了长久的安宁。

  这,都是后话了。

  ……

  官道上。

  一行四人,再次踏上了旅途。

  祝十六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在视野中,逐渐变小的石灰县城墙。

  他的脸上,不再是来时的恐惧与抵触。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思索。

  “干娘。”

  他快走几步,追上了林羽。

  “嗯?”

  “书上说的‘王者,以民为天’,是什么意思?”

  祝十六主动开口请教。

  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以往,他看书只是为了应付林羽的功课。

  林羽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答。

  “你觉得呢?”

  祝十六想了想,想到了粥棚前,那些灾民喝到粥时的表情。

  “是不是说,当皇帝的,就该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跟在后面的陆双双和洪凌凌,都有些惊讶地看着祝十六。

  这小屁孩……

  好像真的长大了?

  陆双双撇了撇嘴,小声嘀咕:“哼,总算开窍了。”

  洪凌凌则是满脸欣慰的笑容。

  林羽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差不多。”

  “那书上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不是就是您对王志说的那样?我们是水,他是舟?”祝十六又问。

  这一次,林羽摇了摇头。

  “不。”

  “你们,还不是水。”

  “你们现在,只是一滴水。”

  祝十六愣住了。

  一滴水?

  “那一滴水,能做什么呢?”

  林羽停下脚步,看着他,认真地说道:“一滴水,什么也做不了。风一吹,就散了。太阳一晒,就干了。”

  “但如果,是江河呢?是大海呢?”

  “那便能载舟,亦能覆舟。”

  祝十六怔怔地看着林羽,他那颗小小的脑袋瓜里,仿佛有一扇新的大门,被缓缓推开了。

  他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反复咀嚼着干娘的话。

  江河……

  大海……

  一行人又走了数日。

  前方的景象,再次变得不同。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刺鼻的草药味。

  那味道里,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祥的腐败气息。

  祝十六皱了皱鼻子。

  “什么味道?好难闻。”

  陆双双和洪凌凌也面色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

  前方的官道上,赫然出现了一座新搭建的关卡。

  关卡前,立着一块巨大的木牌。

  上面,用血红色的油漆,写着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前方疫区,擅入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