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小刀,刮过辽南丘陵光秃秃的枝桠和冻结的土地,发出呜呜的尖啸。夜幕低垂,星月无光,只有远处日伪军据点那如同鬼火般的零星灯光,在黑暗中勾勒出压抑的轮廓。
陈峰趴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身上覆盖着枯草和白布,整个人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他手中那支经过改造的汉阳造步枪冰冷的枪身紧贴着脸颊,带来刺骨的寒意,却也让他保持着极致的清醒。他透过那简陋但有效的瞄准镜,观察着下方那条蜿蜒的、被车轮和马蹄碾得坚实的土路——这是日军一支运输队明日清晨的必经之路。
距离江桥抗战的支援行动已过去数月,马占山部最终因孤立无援、伤亡惨重而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但他们的浴血奋战,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日士气。陈峰率领的“铁血义勇队”在那次奇袭军火库后声名鹊起,不再是局限于沈阳周边的小股武装,开始吸引更多散落的东北军溃兵、不甘受辱的农民以及血性尚存的绿林好汉来投。
队伍扩大了,力量增强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更沉重的责任和更严峻的挑战。伪满洲国成立的闹剧已然上演,日军为了巩固这个傀儡政权,对东北境内风起云涌的抗日武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季大讨伐”。铁血义勇队作为一股新兴却战绩彪炳的力量,自然成为了日伪军重点“关照”的对象。
过去半个月,陈峰带着队伍,依靠老烟枪手下的底层情报网和苏明月那边传递来的有限信息,在这片丘陵地带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他们像滑不留手的泥鳅,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陈峰灌输的现代游击战术,先后成功袭击了两个伪警察所,炸毁了一段铁路,缴获了一批弹药和粮食,让驻防此地的日军指挥官暴跳如雷。
然而,陈峰敏锐地感觉到,敌人正在改变策略。以往那种漫山遍野的拉网式扫荡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具针对性的围堵和试探。尤其是最近两次预设的伏击点,都意外地扑了空,仿佛敌人能未卜先知。
“队长,”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打断了陈峰的思绪。赵山河猫着腰凑了过来,他穿着臃肿的棉袄,外面套着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递过来一个冻得硬邦邦的窝窝头,“兄弟们都就位了,岗哨也放出去了三里地。你先垫垫。”
陈峰接过窝窝头,用力咬了一口,在嘴里含化了才能慢慢咀嚼。“山河,告诉兄弟们,今晚尤其要打起精神。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赵山河眉头一拧:“你也感觉到了?妈的,小鬼子最近像是长了狗鼻子,咱们刚想动,他们就把路给堵了。队里是不是……”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陈峰沉默了片刻,呼出的白气在眉睫上结成了霜。内部不纯的可能性,他早已考虑过。队伍扩张太快,人员来源复杂,虽然进行了初步的整训和筛选,但难保没有敌特混进来,或者有人被收买。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每次重要行动前,只向核心成员透露部分计划,并且频繁变换联络方式和集结地点。
“不一定是我们的人,”陈峰低声道,目光依旧紧盯着下方的道路,“也可能是老烟枪或者苏老师那边的环节出了问题,甚至……是敌人通过我们的活动规律,推断出了我们的意图。佐藤英机,没那么简单。”
提到佐藤这个名字,陈峰的眼神更冷了几分。这个老对手,像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虽然许久未曾直接照面,但陈峰能感觉到那双阴鸷的眼睛一直在背后盯着自己。那些针对性的围剿、心理战和情报渗透,处处都带着佐藤的风格。
“管他娘的是谁!”赵山河啐了一口,“明天只要鬼子的运输队敢来,老子非崩掉他几颗门牙不可!听说这次运的可不只是粮食,还有弹药和药品,林姑娘那边都快急死了。”
提到林晚秋,陈峰心中微微一紧。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他保护的进步学生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她迅速成长起来,凭借着教会学校打下的西医基础,成为了义勇队不可或缺的战地医生。她带着几个同样勇敢的姑娘,组建了一个简陋的医疗小队,用极其有限的药品,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战士的生命。此刻,她应该还在后方的秘密营地,忙碌地照顾伤员,准备应对明天可能出现的伤亡。
“嗯,伏击计划不变。”陈峰压下心中的杂念,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但要做好预案,一旦情况有变,立刻按三号方案分散撤退,到二号备用集合点汇合。”
“明白!”赵山河重重点头,猫着腰退了下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陈峰重新将眼睛贴在瞄准镜上,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强迫自己排除所有干扰,将全部心神投入到眼前的伏击战中。计算着风速、距离,预设着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在脑海中一遍遍推演。这是他在现代特种部队养成的习惯,也是他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并带领队伍不断取胜的根本。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奉天城内,日军关东军情报科驻地。
佐藤英机少佐(注:此时尚未晋升)穿着一丝不苟的军服,正坐在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精致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手中不是杀人的利器,而是一件艺术品。办公室里烧着暖炉,与窗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枪油的味道。
“报告!”门外传来响亮的声音。
“进来。”佐藤头也没抬。
一名穿着少尉军服的年轻军官推门而入,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少佐阁下,这是‘杜鹃’刚刚传回的情报。”
佐藤英机这才放下手中的枪和绒布,接过文件,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嘴角渐渐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那是一种猎人终于锁定猎物踪迹的满意。
“‘铁血义勇队’……陈峰……”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棋逢对手的兴奋,更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冰冷杀意。“果然,他还是盯上了这条补给线。胃口不小,也不怕撑死。”
少尉垂手而立,不敢打扰。
片刻后,佐藤英机将文件放在桌上,用手指轻轻敲击着:“通知下去,按原定计划执行。运输队照常出发,但护卫兵力增加一个小队,全部配备自动火器。命令龟田大队,提前两小时出发,秘密运动至黑风峪两侧高地设伏。一旦战斗打响,切断所有退路,务必将陈峰部,全歼于此!”
“嗨依!”少尉猛地低头,转身快步离去。
佐藤英机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被冰雪覆盖的死寂街道。奉天城如今已在他的掌控之下,但反抗的火种从未熄灭,尤其是那个如同鬼魅般的陈峰,一次次地打破他的计划,让他如鲠在喉。
“陈桑,你确实是个难得的对手。你的战术思想,超乎这个时代的敏锐和精准。”佐藤英机喃喃自语,“但可惜,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你太在乎你身边的人,太想保护那些你认为值得保护的东西。这,会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他拿起桌上另一份报告,那是关于对沈阳商会副会长林世昌的持续监视记录。林世昌近期的“不合作”态度以及其女林晚秋与义勇军的密切联系,早已引起了他的怀疑。他就像一个耐心的蜘蛛,正在一点点地编织着大网,不仅要抓住陈峰这只最大的飞蛾,还要将他所珍视的一切,都一同碾碎。
“游戏,该进入高潮了。”佐藤英机的脸上,露出了冰冷的、志在必得的笑容。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
寒冷的雾气弥漫在山谷间,能见度不高。铁血义勇队的战士们静静地埋伏在预先选定的阵地里,冻得通红的双手紧紧握着武器,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白霜。陈峰的位置在一处较高的陡坡上,视野相对开阔,他像一尊石雕,一动不动,只有锐利的目光穿透晨雾,锁定着道路的尽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山谷里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声和偶尔几声乌鸦的啼叫。
终于,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马达轰鸣声,间或夹杂着骡马的嘶鸣和人的吆喝声。
“来了!”消息通过低沉的口令和手势迅速传递下去。所有战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和期待交织在心头。
陈峰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加速的心跳。他再次检查了一下步枪的标尺和枪膛,将一发黄澄澄的子弹推入枪膛。他的目标是坐在第一辆卡车上,那个看似是日军小队指挥官的家伙。
运输队的轮廓渐渐清晰。前面是三辆摇摇晃晃的军用卡车,后面跟着十几辆骡马大车,队伍拉得老长。护卫的日军大约有半个小队,分散在车队前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但神态并不算特别紧张,显然不认为在这片已被“肃清”多次的区域会遇到像样的抵抗。
陈峰计算着距离,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当车队大部分进入伏击圈,第一辆卡车即将碾上队员们昨夜偷偷埋设的简陋地雷(用集束手榴弹改造)时,他猛地扣动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山谷的寂静!几乎是枪响的同时,第一辆卡车的驾驶室玻璃应声而碎,那个探出头张望的日军小队长脑袋猛地向后一仰,红白之物溅满了驾驶舱。
“打!”赵山河如同炸雷般的怒吼声响起!
“轰!”埋设的地雷被引爆,将第一辆卡车的车头炸得掀了起来,挡住了前路。
刹那间,枪声大作!埋伏在道路两侧山坡上的义勇军战士们猛烈开火!步枪、鸟铳、还有上次缴获的那挺歪把子轻机枪,喷射出复仇的火舌!子弹像雨点般泼向山下的日伪军。
突遭袭击,日伪军顿时陷入了混乱。骡马受惊,四处乱窜,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跳下车,寻找掩体,盲目地朝山坡上还击。
“瞄准了打!节省子弹!”陈峰的声音通过怒吼在战场上传递。他手中的步枪稳如磐石,每一次点射,几乎都伴随着一名日军士兵的倒下。他专挑那些试图组织反击的军曹、机枪手和旗手,最大限度地瓦解敌人的指挥和火力。
赵山河则带着一队身手最好的弟兄,如同下山的猛虎,借着地形和火力掩护,快速向车队侧翼迂回,准备近距离投掷手榴弹,彻底瘫痪车队。
战斗伊始,似乎一切都在按照陈峰的计划进行。义勇军凭借地利和突然性,占据了绝对上风。
然而,陈峰心中那股不安感却越来越强烈。敌人的抵抗虽然混乱,但核心的护卫小队反应似乎过于“标准”了,他们迅速依托车辆和路基构筑了简易防线,自动火器的射击很有章法,不像是一支普通的运输护卫队。
就在赵山河他们即将接近车队时,异变陡生!
“咻——轰!”
“咻——轰!”
尖锐的呼啸声从两侧更高的山脊后方传来,紧接着,炮弹准确地落在了义勇军埋伏的阵地上!霎时间,泥土、碎石、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炮击!是迫击炮!”有经验的老兵声嘶力竭地吼道。
“妈的!中计了!”赵山河目眦欲裂,被迫停止了冲锋,死死趴在一个土坑里。
陈峰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敌人不仅有埋伏,而且精准地判断出了他们的主要埋伏区域!这绝不仅仅是根据活动规律的推断!
炮火开始延伸,试图封锁义勇军向后撤退的山谷出口。与此同时,两侧高地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大量的日军士兵如同鬼魅般出现,居高临下,形成了致命的交叉火力网!
“队长!我们被包饺子了!”一个满脸是血的通信兵连滚带爬地冲到陈峰身边,带着哭腔喊道。
陈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敌人的兵力、火力、部署……这完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那个运输队,根本就是诱饵!
“传令!放弃原定撤退路线!全体都有,向西北方向,悬崖那边突围!”陈峰嘶吼道。那是他预设的,最危险但也可能是唯一生路的备用方案——利用绳索从一处相对较矮但极其陡峭的悬崖垂降,下面是水流湍急、冰冷刺骨的河道。这个方案九死一生,但总比被敌人围死在这里强。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战士们虽然惊慌,但在陈峰和赵山河等骨干的指挥下,开始顶着枪林弹雨,拼命向西北方向且战且退。
战斗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每后退一步,都有战士倒下。子弹呼啸,炮弹炸响,鲜血染红了白雪和冻土。
陈峰一边指挥,一边用精准的射击压制追兵。他看到赵山河为了掩护几个新兵,胳膊被子弹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棉袄。他看到那个总是乐呵呵叫他“陈队长”的老兵,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尸骨无存……
怒火和悲痛灼烧着他的心脏,但他不能停下,更不能失去理智。他必须把更多的人带出去!
就在队伍艰难地接近悬崖边时,侧翼突然响起了一阵更加密集的机枪声!一听那独特的“咯咯咯”的响声,陈峰就知道是日军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而且不止一挺!
“狗日的小鬼子!这边也有!”负责断后的分队传来了绝望的呼喊。
最后的生路也被堵死了?一股寒意瞬间从陈峰的脚底窜上头顶。
难道今天,铁血义勇队真的要全军覆没在这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日军侧后方的山梁上,响起了一阵爆豆般的枪声!但这枪声,似乎并非全部指向义勇军,其中还夹杂着日军混乱的喊叫和还击声!
“怎么回事?”赵山河捂着伤口,惊疑不定地望向那边。
陈峰也愣住了。他举起望远镜(一支缴获的日军士官用望远镜),透过硝烟望去。只见袭击日军侧后的,是一支穿着杂乱但动作迅猛的武装,他们人数不多,但战术灵活,专打日军的指挥点和火力点。
“是抗联的人?还是别的绺子?”陈峰心中瞬间闪过几个念头。但无论来的是谁,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机会!兄弟们!冲出去!”陈峰当机立断,怒吼着下达了最后的冲锋命令!
绝处逢生的希望点燃了战士们最后的力气,在突如其来的友军(暂时可以这么认为)掩护下,残余的义勇军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一举冲破了日军因为后方遇袭而出现混乱的包围圈,终于冲到了悬崖边。
绳索迅速被固定好,战士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向下滑降。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不断有人中弹坠入深渊。
陈峰和赵山河留在最后断后。
“队长!快走!”赵山河推了陈峰一把。
陈峰看了一眼那边仍在与日军缠斗的陌生武装,咬了咬牙:“一起走!”
两人抓住绳索,快速向下滑去。冰冷刺骨的河水气息扑面而来。
当他们终于跌跌撞撞地落入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挣扎着爬上对岸,回头望去时,悬崖顶上枪声依旧激烈,但逐渐远去。
清点人数,出发时近两百人的队伍,此刻跟在身边的,不足八十人,而且几乎个个带伤,弹药所剩无几。悲愤和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弥漫在幸存者中间。
陈峰站在河岸边,浑身湿透,冰冷的河水顺着衣角往下滴落,但他仿佛感觉不到寒冷。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对岸的悬崖,那里埋葬了他大半的弟兄,也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那支突然出现的神秘武装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帮自己?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
更重要的是,敌人为什么能如此精准地设下这个圈套?内奸,到底是谁?是在这幸存下来的几十人当中,还是……
他想起了老烟枪那看似油滑却藏不住关切的眼神,想起了苏明月传递情报时那份沉静与坚定,想起了林晚秋在营地灯下小心翼翼清洗绷带的侧影……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比这冰河更加刺骨,缓缓浸透了他的四肢百骸。
“山河,”陈峰的声音因为疲惫和寒冷而有些沙哑,但其中的冰冷意味让赵山河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回去之后,封锁消息,所有人分开安置,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不许任何人擅自行动。”
赵山河看着陈峰眼中那从未有过的、如同万年寒冰般的警惕和杀意,重重点头:“我明白!”
        陈峰趴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身上覆盖着枯草和白布,整个人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他手中那支经过改造的汉阳造步枪冰冷的枪身紧贴着脸颊,带来刺骨的寒意,却也让他保持着极致的清醒。他透过那简陋但有效的瞄准镜,观察着下方那条蜿蜒的、被车轮和马蹄碾得坚实的土路——这是日军一支运输队明日清晨的必经之路。
距离江桥抗战的支援行动已过去数月,马占山部最终因孤立无援、伤亡惨重而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但他们的浴血奋战,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日士气。陈峰率领的“铁血义勇队”在那次奇袭军火库后声名鹊起,不再是局限于沈阳周边的小股武装,开始吸引更多散落的东北军溃兵、不甘受辱的农民以及血性尚存的绿林好汉来投。
队伍扩大了,力量增强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更沉重的责任和更严峻的挑战。伪满洲国成立的闹剧已然上演,日军为了巩固这个傀儡政权,对东北境内风起云涌的抗日武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季大讨伐”。铁血义勇队作为一股新兴却战绩彪炳的力量,自然成为了日伪军重点“关照”的对象。
过去半个月,陈峰带着队伍,依靠老烟枪手下的底层情报网和苏明月那边传递来的有限信息,在这片丘陵地带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他们像滑不留手的泥鳅,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陈峰灌输的现代游击战术,先后成功袭击了两个伪警察所,炸毁了一段铁路,缴获了一批弹药和粮食,让驻防此地的日军指挥官暴跳如雷。
然而,陈峰敏锐地感觉到,敌人正在改变策略。以往那种漫山遍野的拉网式扫荡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具针对性的围堵和试探。尤其是最近两次预设的伏击点,都意外地扑了空,仿佛敌人能未卜先知。
“队长,”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打断了陈峰的思绪。赵山河猫着腰凑了过来,他穿着臃肿的棉袄,外面套着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递过来一个冻得硬邦邦的窝窝头,“兄弟们都就位了,岗哨也放出去了三里地。你先垫垫。”
陈峰接过窝窝头,用力咬了一口,在嘴里含化了才能慢慢咀嚼。“山河,告诉兄弟们,今晚尤其要打起精神。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赵山河眉头一拧:“你也感觉到了?妈的,小鬼子最近像是长了狗鼻子,咱们刚想动,他们就把路给堵了。队里是不是……”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陈峰沉默了片刻,呼出的白气在眉睫上结成了霜。内部不纯的可能性,他早已考虑过。队伍扩张太快,人员来源复杂,虽然进行了初步的整训和筛选,但难保没有敌特混进来,或者有人被收买。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每次重要行动前,只向核心成员透露部分计划,并且频繁变换联络方式和集结地点。
“不一定是我们的人,”陈峰低声道,目光依旧紧盯着下方的道路,“也可能是老烟枪或者苏老师那边的环节出了问题,甚至……是敌人通过我们的活动规律,推断出了我们的意图。佐藤英机,没那么简单。”
提到佐藤这个名字,陈峰的眼神更冷了几分。这个老对手,像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虽然许久未曾直接照面,但陈峰能感觉到那双阴鸷的眼睛一直在背后盯着自己。那些针对性的围剿、心理战和情报渗透,处处都带着佐藤的风格。
“管他娘的是谁!”赵山河啐了一口,“明天只要鬼子的运输队敢来,老子非崩掉他几颗门牙不可!听说这次运的可不只是粮食,还有弹药和药品,林姑娘那边都快急死了。”
提到林晚秋,陈峰心中微微一紧。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他保护的进步学生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她迅速成长起来,凭借着教会学校打下的西医基础,成为了义勇队不可或缺的战地医生。她带着几个同样勇敢的姑娘,组建了一个简陋的医疗小队,用极其有限的药品,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战士的生命。此刻,她应该还在后方的秘密营地,忙碌地照顾伤员,准备应对明天可能出现的伤亡。
“嗯,伏击计划不变。”陈峰压下心中的杂念,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但要做好预案,一旦情况有变,立刻按三号方案分散撤退,到二号备用集合点汇合。”
“明白!”赵山河重重点头,猫着腰退了下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陈峰重新将眼睛贴在瞄准镜上,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强迫自己排除所有干扰,将全部心神投入到眼前的伏击战中。计算着风速、距离,预设着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在脑海中一遍遍推演。这是他在现代特种部队养成的习惯,也是他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并带领队伍不断取胜的根本。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奉天城内,日军关东军情报科驻地。
佐藤英机少佐(注:此时尚未晋升)穿着一丝不苟的军服,正坐在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精致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手中不是杀人的利器,而是一件艺术品。办公室里烧着暖炉,与窗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枪油的味道。
“报告!”门外传来响亮的声音。
“进来。”佐藤头也没抬。
一名穿着少尉军服的年轻军官推门而入,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少佐阁下,这是‘杜鹃’刚刚传回的情报。”
佐藤英机这才放下手中的枪和绒布,接过文件,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嘴角渐渐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那是一种猎人终于锁定猎物踪迹的满意。
“‘铁血义勇队’……陈峰……”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棋逢对手的兴奋,更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冰冷杀意。“果然,他还是盯上了这条补给线。胃口不小,也不怕撑死。”
少尉垂手而立,不敢打扰。
片刻后,佐藤英机将文件放在桌上,用手指轻轻敲击着:“通知下去,按原定计划执行。运输队照常出发,但护卫兵力增加一个小队,全部配备自动火器。命令龟田大队,提前两小时出发,秘密运动至黑风峪两侧高地设伏。一旦战斗打响,切断所有退路,务必将陈峰部,全歼于此!”
“嗨依!”少尉猛地低头,转身快步离去。
佐藤英机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被冰雪覆盖的死寂街道。奉天城如今已在他的掌控之下,但反抗的火种从未熄灭,尤其是那个如同鬼魅般的陈峰,一次次地打破他的计划,让他如鲠在喉。
“陈桑,你确实是个难得的对手。你的战术思想,超乎这个时代的敏锐和精准。”佐藤英机喃喃自语,“但可惜,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你太在乎你身边的人,太想保护那些你认为值得保护的东西。这,会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他拿起桌上另一份报告,那是关于对沈阳商会副会长林世昌的持续监视记录。林世昌近期的“不合作”态度以及其女林晚秋与义勇军的密切联系,早已引起了他的怀疑。他就像一个耐心的蜘蛛,正在一点点地编织着大网,不仅要抓住陈峰这只最大的飞蛾,还要将他所珍视的一切,都一同碾碎。
“游戏,该进入高潮了。”佐藤英机的脸上,露出了冰冷的、志在必得的笑容。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
寒冷的雾气弥漫在山谷间,能见度不高。铁血义勇队的战士们静静地埋伏在预先选定的阵地里,冻得通红的双手紧紧握着武器,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白霜。陈峰的位置在一处较高的陡坡上,视野相对开阔,他像一尊石雕,一动不动,只有锐利的目光穿透晨雾,锁定着道路的尽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山谷里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声和偶尔几声乌鸦的啼叫。
终于,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马达轰鸣声,间或夹杂着骡马的嘶鸣和人的吆喝声。
“来了!”消息通过低沉的口令和手势迅速传递下去。所有战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和期待交织在心头。
陈峰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加速的心跳。他再次检查了一下步枪的标尺和枪膛,将一发黄澄澄的子弹推入枪膛。他的目标是坐在第一辆卡车上,那个看似是日军小队指挥官的家伙。
运输队的轮廓渐渐清晰。前面是三辆摇摇晃晃的军用卡车,后面跟着十几辆骡马大车,队伍拉得老长。护卫的日军大约有半个小队,分散在车队前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但神态并不算特别紧张,显然不认为在这片已被“肃清”多次的区域会遇到像样的抵抗。
陈峰计算着距离,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当车队大部分进入伏击圈,第一辆卡车即将碾上队员们昨夜偷偷埋设的简陋地雷(用集束手榴弹改造)时,他猛地扣动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山谷的寂静!几乎是枪响的同时,第一辆卡车的驾驶室玻璃应声而碎,那个探出头张望的日军小队长脑袋猛地向后一仰,红白之物溅满了驾驶舱。
“打!”赵山河如同炸雷般的怒吼声响起!
“轰!”埋设的地雷被引爆,将第一辆卡车的车头炸得掀了起来,挡住了前路。
刹那间,枪声大作!埋伏在道路两侧山坡上的义勇军战士们猛烈开火!步枪、鸟铳、还有上次缴获的那挺歪把子轻机枪,喷射出复仇的火舌!子弹像雨点般泼向山下的日伪军。
突遭袭击,日伪军顿时陷入了混乱。骡马受惊,四处乱窜,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跳下车,寻找掩体,盲目地朝山坡上还击。
“瞄准了打!节省子弹!”陈峰的声音通过怒吼在战场上传递。他手中的步枪稳如磐石,每一次点射,几乎都伴随着一名日军士兵的倒下。他专挑那些试图组织反击的军曹、机枪手和旗手,最大限度地瓦解敌人的指挥和火力。
赵山河则带着一队身手最好的弟兄,如同下山的猛虎,借着地形和火力掩护,快速向车队侧翼迂回,准备近距离投掷手榴弹,彻底瘫痪车队。
战斗伊始,似乎一切都在按照陈峰的计划进行。义勇军凭借地利和突然性,占据了绝对上风。
然而,陈峰心中那股不安感却越来越强烈。敌人的抵抗虽然混乱,但核心的护卫小队反应似乎过于“标准”了,他们迅速依托车辆和路基构筑了简易防线,自动火器的射击很有章法,不像是一支普通的运输护卫队。
就在赵山河他们即将接近车队时,异变陡生!
“咻——轰!”
“咻——轰!”
尖锐的呼啸声从两侧更高的山脊后方传来,紧接着,炮弹准确地落在了义勇军埋伏的阵地上!霎时间,泥土、碎石、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炮击!是迫击炮!”有经验的老兵声嘶力竭地吼道。
“妈的!中计了!”赵山河目眦欲裂,被迫停止了冲锋,死死趴在一个土坑里。
陈峰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敌人不仅有埋伏,而且精准地判断出了他们的主要埋伏区域!这绝不仅仅是根据活动规律的推断!
炮火开始延伸,试图封锁义勇军向后撤退的山谷出口。与此同时,两侧高地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大量的日军士兵如同鬼魅般出现,居高临下,形成了致命的交叉火力网!
“队长!我们被包饺子了!”一个满脸是血的通信兵连滚带爬地冲到陈峰身边,带着哭腔喊道。
陈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敌人的兵力、火力、部署……这完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那个运输队,根本就是诱饵!
“传令!放弃原定撤退路线!全体都有,向西北方向,悬崖那边突围!”陈峰嘶吼道。那是他预设的,最危险但也可能是唯一生路的备用方案——利用绳索从一处相对较矮但极其陡峭的悬崖垂降,下面是水流湍急、冰冷刺骨的河道。这个方案九死一生,但总比被敌人围死在这里强。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战士们虽然惊慌,但在陈峰和赵山河等骨干的指挥下,开始顶着枪林弹雨,拼命向西北方向且战且退。
战斗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每后退一步,都有战士倒下。子弹呼啸,炮弹炸响,鲜血染红了白雪和冻土。
陈峰一边指挥,一边用精准的射击压制追兵。他看到赵山河为了掩护几个新兵,胳膊被子弹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棉袄。他看到那个总是乐呵呵叫他“陈队长”的老兵,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尸骨无存……
怒火和悲痛灼烧着他的心脏,但他不能停下,更不能失去理智。他必须把更多的人带出去!
就在队伍艰难地接近悬崖边时,侧翼突然响起了一阵更加密集的机枪声!一听那独特的“咯咯咯”的响声,陈峰就知道是日军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而且不止一挺!
“狗日的小鬼子!这边也有!”负责断后的分队传来了绝望的呼喊。
最后的生路也被堵死了?一股寒意瞬间从陈峰的脚底窜上头顶。
难道今天,铁血义勇队真的要全军覆没在这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日军侧后方的山梁上,响起了一阵爆豆般的枪声!但这枪声,似乎并非全部指向义勇军,其中还夹杂着日军混乱的喊叫和还击声!
“怎么回事?”赵山河捂着伤口,惊疑不定地望向那边。
陈峰也愣住了。他举起望远镜(一支缴获的日军士官用望远镜),透过硝烟望去。只见袭击日军侧后的,是一支穿着杂乱但动作迅猛的武装,他们人数不多,但战术灵活,专打日军的指挥点和火力点。
“是抗联的人?还是别的绺子?”陈峰心中瞬间闪过几个念头。但无论来的是谁,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机会!兄弟们!冲出去!”陈峰当机立断,怒吼着下达了最后的冲锋命令!
绝处逢生的希望点燃了战士们最后的力气,在突如其来的友军(暂时可以这么认为)掩护下,残余的义勇军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一举冲破了日军因为后方遇袭而出现混乱的包围圈,终于冲到了悬崖边。
绳索迅速被固定好,战士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向下滑降。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不断有人中弹坠入深渊。
陈峰和赵山河留在最后断后。
“队长!快走!”赵山河推了陈峰一把。
陈峰看了一眼那边仍在与日军缠斗的陌生武装,咬了咬牙:“一起走!”
两人抓住绳索,快速向下滑去。冰冷刺骨的河水气息扑面而来。
当他们终于跌跌撞撞地落入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挣扎着爬上对岸,回头望去时,悬崖顶上枪声依旧激烈,但逐渐远去。
清点人数,出发时近两百人的队伍,此刻跟在身边的,不足八十人,而且几乎个个带伤,弹药所剩无几。悲愤和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弥漫在幸存者中间。
陈峰站在河岸边,浑身湿透,冰冷的河水顺着衣角往下滴落,但他仿佛感觉不到寒冷。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对岸的悬崖,那里埋葬了他大半的弟兄,也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那支突然出现的神秘武装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帮自己?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
更重要的是,敌人为什么能如此精准地设下这个圈套?内奸,到底是谁?是在这幸存下来的几十人当中,还是……
他想起了老烟枪那看似油滑却藏不住关切的眼神,想起了苏明月传递情报时那份沉静与坚定,想起了林晚秋在营地灯下小心翼翼清洗绷带的侧影……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比这冰河更加刺骨,缓缓浸透了他的四肢百骸。
“山河,”陈峰的声音因为疲惫和寒冷而有些沙哑,但其中的冰冷意味让赵山河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回去之后,封锁消息,所有人分开安置,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不许任何人擅自行动。”
赵山河看着陈峰眼中那从未有过的、如同万年寒冰般的警惕和杀意,重重点头:“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