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离了朝歌,并未立刻前往东鲁,其仙驾于云层中稍作停顿,似在推演天机,又似在等待什么。而朝歌九间殿内发生的一切,已通过特殊渠道,先一步传回了东鲁。
悟道塔内,殷星睁开双眼,眸中五色流转,阴阳二气归于平静。朝歌方向的气运震荡与那圣人符诏的威压,即便相隔万里,他亦有所感。
“广成子…玉虚宫首仙…”他低声自语,脸上并无惧色,反而掠过一丝冷冽,“终于还是来了。”
他并未召集麾下修士,也未调动大军。只是简单吩咐阵九稳住东鲁局面,随即一步踏出,身化一道纵地金光,速度远超以往,朝着朝歌方向疾驰而去。气运加身,紫气滋养,他对这简化版神通的运用也愈发精熟。
不过片刻功夫,金光已坠入朝歌城,直接落在王宫之外。
殷星整理了一下衣袍,神色平静,迈步走向九间殿。沿途侍卫无人敢拦,纷纷低头行礼,目光中充满敬畏与好奇。
殿内气氛依旧凝固如冰。纣王高坐王位,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下方百官垂首噤声,闻仲眉头紧锁,黄飞虎手按剑柄,商容等老臣面露忧色。广成子虽已离去,但那圣人威压与“封神变数”的断言,仍如阴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清晰而平稳的脚步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殷星身着玄色深衣,步履从容地走入大殿。他周身并无凌厉气势外放,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不可撼动的气度,仿佛他的到来,瞬间驱散了几分那令人窒息的圣人威压。
“儿臣殷星,拜见父王。”殷星对着王座上的纣王躬身行礼,礼仪周全,不卑不亢。
“星…星儿?”纣王一愣,没想到他竟来得如此之快,看着台下这个儿子,想到广成子那“变数”“灾劫”之言,心情复杂难言。
殷星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后转向闻仲,微微点头示意,随即朗声道:“儿臣在东鲁,感应朝歌气运震荡,似有外力侵扰,更有圣人符诏威压降临。恐父王与朝堂有恙,特此返回。方才离去之仙光,可是昆仑玉虚宫广成子仙长?”
纣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正是。广成子仙长奉元始圣人符诏而来,言你…所行新政,悖逆天道,乃殷商祸乱之源,封神变数,命寡人废新政,缚你…前往玉虚宫请罪。”
他将广成子之言复述一遍,目光紧紧盯着殷星。
殿内百官的心都提了起来,不知这位五皇子将如何应对。
殷星闻言,脸上并无惊惶,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仿佛早已料到的笑意。他转向殿门方向,仿佛广成子仍在彼处,声音清越,传遍大殿:
“好一个‘悖逆天道’!好一个‘封神变数’!敢问广成子仙长,我于东鲁,劝课农桑,使百姓饱暖;兴办教育,启民智;强军备武,护境安民;革除弊政,选贤任能。所作所为,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上合天心,下应民意,强国富民之正道?”
“东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军力日盛,人才辈出,气运因此汇聚,金龙显化,紫气东来!此乃洪荒共见之景象!若此为‘祸乱’,那何为‘治世’?莫非玉虚宫所见之‘天道’,便是要百姓愚昧,国力衰微,任人宰割,方才不算是‘变数’?方才合该‘上榜封神’?!”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凛然之气,话语如刀,直指核心!
“吾之所行,乃人道自强之路!莫非玉虚宫,当真见不得我人族自强自立否?!”
轰!
话音落下,朝歌城上空的气运金龙仿佛受到强烈的意志引动,再次发出震天龙吟!虽然不及在东鲁时磅礴,却依旧带着不容亵渎的人道皇权威严!
几乎同时,殷星周身绽放出万丈金光!
【功德金轮】自他脑后浮现,实质化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功德金轮缓缓旋转,无数玄黄功德之气垂落,将他衬托得宝相庄严,万法不侵!那是对他造福百姓、强盛人族天地功德的直接彰显!
更有磅礴的东鲁气运隔空加持而来,虽隔万里,仍与他紧密相连,在他身后形成淡淡的紫金虚影,与朝歌气运金龙遥相呼应!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说话,而是代表了东鲁万千黎民,代表了那股蓬勃奋发的人道意志!
殿外云层中,本欲离去的广成子身形猛然一滞,脸色变得无比难看。他没想到殷星竟敢直接返回朝歌,更如此尖锐地反击!
那汇聚了亿万人族信念的气运威压,混合着磅礴天地功德之力,再次跨越空间,朝他压迫而来!虽然无法真正伤他这大罗金仙,却那那种源自规则层面的排斥与压制,让他周身仙光紊乱,竟再次感到步履维艰,难以施展神通!
尤其是那实质化的功德金轮,更是让他投鼠忌器!打杀身负大功德之人,因果业力之大,即便他是圣人门徒也难以承受!
“狂妄小辈!安敢如此曲解圣人意!”广成子怒喝一声,声音透过云层压下,却明显少了几分之前的从容天道威严,多了几分气急败坏。他试图催动玉虚符诏,但那符诏在人道气运与功德金轮的联合抵触下,清光摇曳,竟难以完全发挥威力。
“曲解?”殷星立于殿中,昂首直视苍穹,声音依旧平静却坚定,“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仙长若认为殷星有罪,何不明确指出,殷星哪一条政令害了百姓,哪一桩举措损了社稷?而非以‘天道’‘变数’等虚言压人!”
“你!”广成子语塞。东鲁繁荣昌盛,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他根本无法从具体事实上反驳。
继续留在此地,只会更加被动,更加难看。
“牙尖嘴利,冥顽不灵!”广成子冷哼一声,压下心中翻腾的怒火,“尔既执迷不悟,他日劫难临头,休怪贫道未曾提醒!”
说罢,竟不再多言,仙光一卷,狼狈地朝着昆仑山方向遁去,竟是直接回玉虚宫复命去了。
九间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殷星方才那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和硬抗圣人威压的气魄所震撼。
突然,闻仲率先出列,躬身大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东鲁新政,利国利民,天地可鉴!老臣愿以性命担保!”
黄飞虎紧随其后,单膝跪地:“臣亦愿担保!五殿下无罪有功!”
商容、比干等一众老臣互看一眼,也纷纷出列:“臣等附议!五殿下无罪!”
紧接着,满朝文武,超过大半之人,齐齐躬身:“臣等附议!请大王明鉴!”
声浪汇聚,代表着朝堂的民心所向。
纣王看着台下昂然而立的殷星,看着他脑后那耀眼的功德金轮,听着满朝文武的请命,再回想广成子那无法反驳最终狼狈而走的模样,心中的疑虑与恐惧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他缓缓起身,深吸一口气:“星儿…无罪。东鲁新政,继续施行。退朝!”
然而,在他转身离去时,眼底深处,那“封神变数”四个字,如同鬼魅般,依旧残留着一丝阴影。
        悟道塔内,殷星睁开双眼,眸中五色流转,阴阳二气归于平静。朝歌方向的气运震荡与那圣人符诏的威压,即便相隔万里,他亦有所感。
“广成子…玉虚宫首仙…”他低声自语,脸上并无惧色,反而掠过一丝冷冽,“终于还是来了。”
他并未召集麾下修士,也未调动大军。只是简单吩咐阵九稳住东鲁局面,随即一步踏出,身化一道纵地金光,速度远超以往,朝着朝歌方向疾驰而去。气运加身,紫气滋养,他对这简化版神通的运用也愈发精熟。
不过片刻功夫,金光已坠入朝歌城,直接落在王宫之外。
殷星整理了一下衣袍,神色平静,迈步走向九间殿。沿途侍卫无人敢拦,纷纷低头行礼,目光中充满敬畏与好奇。
殿内气氛依旧凝固如冰。纣王高坐王位,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下方百官垂首噤声,闻仲眉头紧锁,黄飞虎手按剑柄,商容等老臣面露忧色。广成子虽已离去,但那圣人威压与“封神变数”的断言,仍如阴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清晰而平稳的脚步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殷星身着玄色深衣,步履从容地走入大殿。他周身并无凌厉气势外放,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不可撼动的气度,仿佛他的到来,瞬间驱散了几分那令人窒息的圣人威压。
“儿臣殷星,拜见父王。”殷星对着王座上的纣王躬身行礼,礼仪周全,不卑不亢。
“星…星儿?”纣王一愣,没想到他竟来得如此之快,看着台下这个儿子,想到广成子那“变数”“灾劫”之言,心情复杂难言。
殷星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后转向闻仲,微微点头示意,随即朗声道:“儿臣在东鲁,感应朝歌气运震荡,似有外力侵扰,更有圣人符诏威压降临。恐父王与朝堂有恙,特此返回。方才离去之仙光,可是昆仑玉虚宫广成子仙长?”
纣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正是。广成子仙长奉元始圣人符诏而来,言你…所行新政,悖逆天道,乃殷商祸乱之源,封神变数,命寡人废新政,缚你…前往玉虚宫请罪。”
他将广成子之言复述一遍,目光紧紧盯着殷星。
殿内百官的心都提了起来,不知这位五皇子将如何应对。
殷星闻言,脸上并无惊惶,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仿佛早已料到的笑意。他转向殿门方向,仿佛广成子仍在彼处,声音清越,传遍大殿:
“好一个‘悖逆天道’!好一个‘封神变数’!敢问广成子仙长,我于东鲁,劝课农桑,使百姓饱暖;兴办教育,启民智;强军备武,护境安民;革除弊政,选贤任能。所作所为,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上合天心,下应民意,强国富民之正道?”
“东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军力日盛,人才辈出,气运因此汇聚,金龙显化,紫气东来!此乃洪荒共见之景象!若此为‘祸乱’,那何为‘治世’?莫非玉虚宫所见之‘天道’,便是要百姓愚昧,国力衰微,任人宰割,方才不算是‘变数’?方才合该‘上榜封神’?!”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凛然之气,话语如刀,直指核心!
“吾之所行,乃人道自强之路!莫非玉虚宫,当真见不得我人族自强自立否?!”
轰!
话音落下,朝歌城上空的气运金龙仿佛受到强烈的意志引动,再次发出震天龙吟!虽然不及在东鲁时磅礴,却依旧带着不容亵渎的人道皇权威严!
几乎同时,殷星周身绽放出万丈金光!
【功德金轮】自他脑后浮现,实质化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功德金轮缓缓旋转,无数玄黄功德之气垂落,将他衬托得宝相庄严,万法不侵!那是对他造福百姓、强盛人族天地功德的直接彰显!
更有磅礴的东鲁气运隔空加持而来,虽隔万里,仍与他紧密相连,在他身后形成淡淡的紫金虚影,与朝歌气运金龙遥相呼应!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说话,而是代表了东鲁万千黎民,代表了那股蓬勃奋发的人道意志!
殿外云层中,本欲离去的广成子身形猛然一滞,脸色变得无比难看。他没想到殷星竟敢直接返回朝歌,更如此尖锐地反击!
那汇聚了亿万人族信念的气运威压,混合着磅礴天地功德之力,再次跨越空间,朝他压迫而来!虽然无法真正伤他这大罗金仙,却那那种源自规则层面的排斥与压制,让他周身仙光紊乱,竟再次感到步履维艰,难以施展神通!
尤其是那实质化的功德金轮,更是让他投鼠忌器!打杀身负大功德之人,因果业力之大,即便他是圣人门徒也难以承受!
“狂妄小辈!安敢如此曲解圣人意!”广成子怒喝一声,声音透过云层压下,却明显少了几分之前的从容天道威严,多了几分气急败坏。他试图催动玉虚符诏,但那符诏在人道气运与功德金轮的联合抵触下,清光摇曳,竟难以完全发挥威力。
“曲解?”殷星立于殿中,昂首直视苍穹,声音依旧平静却坚定,“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仙长若认为殷星有罪,何不明确指出,殷星哪一条政令害了百姓,哪一桩举措损了社稷?而非以‘天道’‘变数’等虚言压人!”
“你!”广成子语塞。东鲁繁荣昌盛,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他根本无法从具体事实上反驳。
继续留在此地,只会更加被动,更加难看。
“牙尖嘴利,冥顽不灵!”广成子冷哼一声,压下心中翻腾的怒火,“尔既执迷不悟,他日劫难临头,休怪贫道未曾提醒!”
说罢,竟不再多言,仙光一卷,狼狈地朝着昆仑山方向遁去,竟是直接回玉虚宫复命去了。
九间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殷星方才那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和硬抗圣人威压的气魄所震撼。
突然,闻仲率先出列,躬身大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东鲁新政,利国利民,天地可鉴!老臣愿以性命担保!”
黄飞虎紧随其后,单膝跪地:“臣亦愿担保!五殿下无罪有功!”
商容、比干等一众老臣互看一眼,也纷纷出列:“臣等附议!五殿下无罪!”
紧接着,满朝文武,超过大半之人,齐齐躬身:“臣等附议!请大王明鉴!”
声浪汇聚,代表着朝堂的民心所向。
纣王看着台下昂然而立的殷星,看着他脑后那耀眼的功德金轮,听着满朝文武的请命,再回想广成子那无法反驳最终狼狈而走的模样,心中的疑虑与恐惧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他缓缓起身,深吸一口气:“星儿…无罪。东鲁新政,继续施行。退朝!”
然而,在他转身离去时,眼底深处,那“封神变数”四个字,如同鬼魅般,依旧残留着一丝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