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王者回应-《重生2004:打造湖人新王朝》

  ### **第63章《王者回应》**

  发布会的气氛在连番尖锐问询后,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记者们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并非他们预想中那般容易拿捏,他的防守密不透风,甚至偶尔还能发起反击,将话题引导向他想要的方向。

  这时,一位来自《橘郡纪事报》,以犀利和贴近球队内部消息着称的记者比尔·普拉什克获得了提问机会。他的问题更加单刀直入,几乎撕开了所有委婉的包装。

  “陈先生,我是比尔·普拉什克。我们都知道,湖人上赛季在总决赛失利,球队内部,特别是沙克和科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您入主后,是计划尽力调和他们的矛盾,维持现有核心阵容再拼一年?还是像外界很多专家建议的那样,考虑拆散他们,围绕其中一人进行重建?请您直接回答,因为这关系到球队下赛季的方向,也关系到所有球迷的期望。”

  这个问题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引爆了现场最敏感的神经。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库普切克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这是终极难题,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引发一方支持者的强烈反应,或者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

  陈昊沉默了两秒钟,这短暂的沉默让压力累积到了顶点。他似乎在认真思考,又像是在权衡措辞。

  “普拉什克先生,”他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感谢你提出了这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沙奎尔·奥尼尔和科比·布莱恩特,是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组合之一,他们为湖人带来了三连冠的辉煌。无论是对他们个人,还是对这支球队的贡献,我都抱有最高的敬意。”

  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安抚了可能激动的情绪。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在竞技体育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情感需要尊重,但决策必须基于理性、数据和对未来的判断。我们目前正在全面评估球队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球员的状态、薪资结构、化学反应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他并没有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而是再次强调了“评估”这一过程,保持了战略模糊性。

  “我的原则是,一切为了总冠军。任何决策,无论是维持现状,还是做出改变,其唯一的目标,就是让洛杉矶湖人队以最强大、最合理的姿态,去争夺下一个,以及更多的总冠军奖杯。”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专业判断,也需要一点耐心。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的是,我们不会因为压力而仓促行事,也不会因为感情而犹豫不决。当我们的评估完成,当我们认为最有利于球队未来的路径清晰时,我们会做出必要的决定,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他没有给出“调和”或“拆散”的明确答案,但他清晰地传递了“一切为了冠军”的终极目标和“基于理性决策”的核心逻辑。这个回答,既没有激化矛盾,也没有承诺无法确定的事情,展现出了一名决策者应有的冷静和魄力。

  台下不少资深记者微微点头。这个回答,很老练。

  随后,一位来自中国新华社的记者起身提问,问题相对友好:“陈先生,作为首位拥有NbA球队的华裔老板,您认为这将如何促进中美篮球交流,以及您对开发中国市场有何具体设想?”

  陈昊脸上露出了今天以来最真诚的一次笑容,他用中文回答道:“这是一个让我感到非常自豪的问题。”随即又切换回英语,以便所有记者理解。

  “我的华裔背景,让我对中美两种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情感联结。我认为,这不仅是我的一个身份标签,更是连接湖人队与广大中国乃至亚洲球迷的一座天然桥梁。”他侃侃而谈,“我计划在未来,增加湖人队在中国地区的活动,包括可能的季前赛、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以及与当地篮球机构的深度合作。我相信,篮球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湖人队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有责任也有机会,在这种文化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的目标,是让紫金军团的色彩,染遍太平洋彼岸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回答展现了他的全球化视野和对庞大中国市场的重视,也让在场的国际媒体看到了湖人品牌未来巨大的增值潜力。

  提问环节仍在继续,但氛围已经悄然改变。最初的质疑和挑衅,逐渐被更多寻求信息和探讨可能性的问题所取代。陈昊用他沉稳的应对、清晰的逻辑和偶尔展现的魄力,成功地驾驭了这场风暴。

  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王者,在面对臣民(媒体)最初的质疑时,没有用权力强压,而是用智慧和道理,一步步地建立着自己的权威和可信度。尽管王座尚未稳固,但他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坐在这个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