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红楼:逢冤?不,我是恶魔》

  金殿。

  气氛凝滞如冰。

  昨日下令抄没江南甄家的雷霆手段,其激起的余波,正无声地冲刷着每一个人的心。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可越是如此,那份源自皇权的威压,便越是令人心头发紧。

  终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从文臣队列中走出。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正。

  “陛下。”

  他的声音苍老,却带着一股宁折不弯的刚直。

  “臣有本奏。”

  环汔眼皮都未抬一下。

  “讲。”

  “甄太妃新丧,尸骨未寒。陛下此时查抄其母家,恐有伤天和,令天下人非议陛下。”

  陈正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话音落下,殿内死寂。

  无数官员的头垂得更低了,恨不得将自己变成殿上的一块地砖。

  环汔终于动了。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眼睛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陈爱卿,是觉得朕做错了?”

  陈正挺直了那把老骨头。

  “为人子者,当为生母讳。太妃娘娘也曾抚育陛下,有母子之名。如今……”

  “够了。”

  环汔打断了他。

  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冰冷。

  “甄家罔顾皇恩,鱼肉百姓。朕抄他,是为国法,与太妃何干?”

  “至于母子之名……”

  环汔的嘴角,逸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嗤笑。

  “朕的生母,早就死了。”

  “陈爱卿若是觉得朕刻薄,大可辞官归去,朕绝不挽留。”

  陈正浑身一颤,那张满是褶皱的老脸,瞬间血色褪尽。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看着那张冷酷的帝王面孔,最终只能颓然叩首。

  “臣……失言。”

  一场风波,就此被强硬地压下。

  但另一波暗流,却又紧随而至。

  几位宗室元老与内阁重臣交换了一个眼神,一齐出列。

  “陛下,国本乃江山社稷之根基。如今朝局刚定,还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来了。

  冯渊站在百官之前,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没有感情的石雕。

  随着“早立太子”四字出口,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属于皇子队列的方向,有两道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二皇子秦王环茏,肥胖的身躯微微前倾,脸上强作镇定,额角却已渗出细汗。

  六皇子齐王环苁,尖瘦的脸上,一双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紧张。

  “臣附议!秦王仁厚,是储君之选!”

  “臣附议!齐王聪敏,是储君之选!”

  请立储君的呼声,此起彼伏。

  龙椅上的环汔,脸色纠结起来。

  大殿内的气氛,再次绷紧。

  忽然,环汔的目光,落在了冯渊的身上。

  那份彻骨的冰冷,终于消融了些许,转为一种复杂的、带着探寻意味的审视。

  “燕王。”

  皇帝开口了。

  “你觉得,此事当如何?”

  一瞬间,整个大殿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汇聚到了冯渊身上。

  二皇子和六皇子,更是屏住了呼吸,眼神死死地盯着冯渊的背影。

  冯渊缓缓抬起头,迎上皇帝的视线。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回陛下。”

  “立储乃国之大事,关乎百年基业,不可不慎。”

  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二位殿下皆是人中龙凤,但诸位皇子之中,亦不乏贤才。”

  “臣以为,储君之位,德行为先,才干为次。陛下正值盛年,不妨多加时日,细细考量,择最优者立之,方是社稷之福。”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肯定了二皇子和六皇子,又将其他皇子也拉了进来。

  最关键的是,他将最终的决定权,又原封不动地,恭恭敬敬地,还给了皇帝。

  “多加时日,细细考量”。

  这八个字,正中环汔下怀。

  龙椅之上,皇帝紧绷的面孔,终于舒缓下来。

  他深深地看了冯渊一眼,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与倚重。

  “燕王所言,甚合朕心。”

  “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

  一场暗藏杀机的早朝,就此结束。

  冯渊转身,走出大殿。

  ----------

  燕王府。

  西苑马场。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冯渊换下沉重的王袍,一身玄色骑装,跨坐在一匹神骏非凡的乌骓马上。

  他的怀中,圈着一个娇小的身躯。

  正是贾惜春。

  小姑娘同样穿着一身合体的骑装,被冯渊整个拢在身前,小脸因为紧张和兴奋,涨得通红。

  “怕不怕?”

  冯渊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惜春的身子一僵,随即又在他坚实的怀抱里,找到了一丝奇异的安全感。

  她摇了摇头,小手紧紧抓着冯渊环在她身前的手臂。

  “不怕……”

  声音细若蚊蚋。

  冯渊低笑一声,双腿轻轻一夹马腹。

  “驾!”

  乌骓马长嘶一声,四蹄翻飞,如一道黑色闪电,在宽阔的马场上奔驰起来。

  “啊!”

  惜春惊呼一声,下意识地闭上了眼,整个人死死地向后靠去,紧贴在冯渊的胸膛上。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身下是剧烈的颠簸。

  那份失重般的恐惧,却被身后那如山一般稳固的体温,牢牢地包裹着。

  她悄悄睁开一条眼缝。

  飞速后退的景物,让她一阵头晕目眩。

  可那个抱着她的男人,身形却稳如磐石,脸上带着一丝掌控一切的淡然笑意。

  那份恐惧,不知不觉间,竟慢慢变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让她心尖发颤的刺激与兴奋。

  她的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一抹灿烂的笑容。

  另一边。

  女眷们也都各自骑着小马,在马场上嬉戏。

  只是,有一处却显得有些滑稽。

  尤二姐跨坐在一匹温顺的白色小马上,一张俏脸急得通红,可无论她怎么拉动缰绳,那匹马就是四蹄扎在原地,低头啃着草,一步也不肯走。

  “哎呀,你快走呀!”

  她急得快要哭出来。

  不远处的尤三姐,叉着腰,笑得花枝乱颤。

  “我的好姐姐,你当这是在绣楼里描花呢?拿出点气势来!”

  “你再这么柔声细语的,它只当你给它挠痒痒呢!”

  邢岫烟也骑着马,慢慢踱了过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二姐,这马儿也欺生呢。你越是怕它,它就越不听你的。”

  尤二姐一张脸涨得更红了,又是羞,又是急。

  “我……我就是使不上劲……”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冯渊骑着乌骓马,已经兜了一圈回来,稳稳地停在了她们面前。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

  然后,他将怀里还有些腿软的惜春,一把抱了下来,交给了旁边的丫鬟。

  惜春的脚落在地上,还有些站不稳,一张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惊人。

  冯渊的视线,落在了原地跟马较劲的尤二姐身上。

  他缓步走了过去。

  尤二姐看到他过来,更是手足无措,娇滴滴地道。

  “王……王爷……你看…”

  冯渊没有说话。

  他走到那匹小白马的旁边,一只手,抓住了缰绳。

  另一只手,却越过马鞍,直接按在了尤二姐那不堪一握的纤腰上。

  一个巧劲。

  尤二姐惊呼一声,整个人便被他从马背上,直接抱了下来,稳稳地落入他的怀中。

  “连匹马都治不住。”

  冯渊看着怀中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看来,是爷平日里,太疼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