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火攻-《红楼:逢冤?不,我是恶魔》

  肃州城下,寒风如刀。

  冯渊的大军,黑压压一片,沉默地矗立在荒原之上,任凭风沙抽打。

  他们没有立刻攻城。

  甚至没有安营扎寨。

  数万大军,就在离城墙一箭之地外,不紧不慢地开始建造一些奇怪的器械。

  巨大的投石车被组装起来,但上面准备的却不是石块,而是一捆捆浸透了黑油的干草。

  一排排巨型的床弩被推到阵前,箭矢的顶端,都包裹着厚厚的油布。

  城墙上的西狄守军,看得心惊肉跳。

  主帅李宗翰站在城楼上,眉头紧锁,怎么也看不透这个年轻对手的意图。

  围而不攻。

  这是要耗死他们?

  可对方那数万大军的人吃马嚼,难道耗得起吗?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毒蛇一样,缠上了他的心脏。

  ……

  夜,降临了。

  风,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愈发狂暴。

  呜咽的风声,像无数冤魂在城外哭嚎。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夜会平安无事之时。

  冯渊,动了。

  他缓缓抬起了手。

  没有言语。

  只有一支火把,在黑暗中划出了一道刺眼的弧线。

  “放!”

  命令,在风中传递。

  嗡——

  数百架投石车同时发出怒吼。

  天空中,瞬间出现了数百个燃烧的火球。

  那些火球拖着长长的尾焰,越过高高的城墙,如同流星火雨一般,砸进了肃州城内。

  紧接着,是床弩的攒射。

  一支支燃烧的巨箭,精准地钉在了城中各处的木质建筑和粮草堆上。

  轰!

  第一个火头,在城南的营帐区爆开。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不过短短一刻钟,半个肃州城,便已陷入一片火海。

  惨叫声,惊呼声,战马的悲鸣声,混杂在一起,撕裂了夜空。

  城内,彻底乱了。

  西狄联军的弊端,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他们由十几个不同的部族拼凑而成,平日里为了战利品尚且会明争暗斗,此刻大难临头,更是各自为营。

  火势最猛烈的区域,正是氐族与羯族的队伍。

  他们的人马被烧得焦头烂额,哭喊着想要冲向火势较小的区域避难。

  而那里,是羌人的队伍。

  “滚开!不准过来!”

  “你们想把火引到我们这里吗!”

  羌人毫不客气地拔出弯刀,将试图冲过来的友军,挡在了火场边缘。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生。

  一名羯族头领红着眼睛,发出了绝望的咆哮。

  冲突,瞬间爆发。

  原本的盟友,在此刻,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刀光剑影,在火光中闪烁。

  城墙上的李宗翰看着城内自相残杀的乱局,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知道,完了。

  军心,已经散了。

  就在城内乱成一锅粥的时候。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羌人的营地,将一封信,交到了羌族长老阿拉宏的手中。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明日午时,冯渊大军佯攻,之后败退。

  若羌人能说动李宗翰率主力出城追击,事成之后,肃州城内的所有财富,尽归羌人。

  并且,冯渊会向大吴天子保奏,封阿拉宏为新的西陲大都护。

  拓跋宏看着信,又看了看城中那片已经无法控制的火海,手心全是冷汗。

  他知道,这是毒药。

  但他没有选择。

  ……

  第二天,天色微明。

  城内的火势,渐渐平息。

  但留下的,是一片焦黑的废墟,和数千具被烧焦或是在内斗中死去的尸体。

  士气,跌落到了冰点。

  就在此时,城外,战鼓擂动。

  冯渊的大军,发起了总攻。

  只是,这一次的进攻,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喊杀声震天,但冲到城下的军队,却显得有些章法散乱,攻势也并不猛烈。

  城墙上的李宗翰,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

  他看着城下那看似凶猛,实则透着一股虚弱的攻势,心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彻底崩断了。

  他需要一场胜利。

  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重新凝聚这支已经分崩离析的军队。

  “大帅!南人已是强弩之末!他们攻了一夜,现在不过是虚张声势!”

  拓跋宏在他身边,声嘶力竭地喊道。

  “请大帅下令,让我等出城!一举击溃他们!”

  “对!出城!杀了这些懦夫!”

  被烧掉了营地的羯族和氐族将领,更是迫不及待地附和。

  他们需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昨夜的耻辱。

  李宗翰看着城下那面“冯”字大旗,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贪婪。

  只要杀了他,自己就能名震天下!

  “开城门!”

  他拔出弯刀,指向前方。

  “全军出击!”

  轰隆隆——

  肃州城门大开。

  数万西狄骑兵,如同出笼的猛兽,咆哮着冲了出去。

  战斗,一触即发。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那支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大吴军队,在与西狄骑兵接触的瞬间,竟仿佛不堪一击。

  阵线,被轻易地撕开。

  士兵们开始掉头就跑,溃不成军。

  “哈哈哈!冯渊小儿,不过如此!”

  李宗翰在城楼上看得放声大笑。

  他大手一挥。

  “追!一个不留!”

  西狄大军,彻底疯狂了。

  他们追着溃逃的吴军,一路向东,直接冲进了一片广袤的杨树林。

  阿拉宏率领着羌人部落,不紧不慢地跟在最后面。

  当他看到羯族与氐族的主力,已经全部没入林中时,他悄悄地,勒住了战马。

  也就在这时。

  那片杨树林,变了颜色。

  一点火星,从林子的边缘亮起。

  紧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

  成千上万的火把,从四面八方,被扔进了干燥的树林。

  呼——

  火墙,冲天而起。

  狂风,成了最好的帮凶。

  整片杨树林,在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燃烧的牢笼。

  凄厉的惨叫声,从林中传来,盖过了一切。

  那些刚刚还在追杀敌人的西狄骑兵,转眼间,就成了被烈火炙烤的猎物。

  人喊马嘶,乱作一团。

  他们绝望地冲撞着,却发现所有的出路,都已被火焰封死。

  李宗翰在冲进树林的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对。

  可一切都晚了。

  一支冷箭,从林外的黑暗中射出,精准地穿透了他的咽喉。

  他瞪大了眼睛,从马上栽倒下来,很快便被火焰吞没。

  树林外。

  冯渊一身玄甲,静静地骑在马上,看着眼前这片人间炼狱。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那跳动的火光,在他的眼眸深处,映出两团森冷的火焰。

  史鼎和一众将官,站在他身后,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看着那片火海,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才是真正的魔鬼。

  杀人,不见血。

  大火,足足烧了一整夜。

  当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这片土地时,那片杨树林,已经变成了一片焦黑的死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焦臭味。

  阿拉宏带着他的族人,来到冯渊面前。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捧上了一颗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头颅。

  “罪将阿拉宏,叩见大帅。”

  “李宗翰已死,肃州城内,群龙无首。”

  冯渊低头,看了一眼那颗头颅,又将目光,投向了远处那座孤零零的肃州城。

  他的声音,像这冬日清晨的空气一样,冰冷而清晰。

  “城里的财富,归你。”

  “三日之后,我要看到一座空城。”

  “所有不属于你的人,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