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比-《长生:经万纪,悟万道,我已无敌》

  城门口,姜瀚文望着残留酱红垢迹的城墙失神。

  当年,兽潮攻城,仅这个位置,就死了三万人。

  加固加高的酱红城墙上,有一道清晰黑流,那是用钢铁浇筑的新墙,墙上立着三杆旗。

  其中一杆,黑底金塔,那是天机阁标志,作为曾经护卫者的荣耀。

  无数次兽潮,天机阁死伤人数,超过三千。

  可也正是在血的洗礼中,曾经人数不过三千的天机阁,不断吸收新人加入,在一次次战争中壮大。

  那段时间,姜瀚文每天都会抽时间,带阁里挑出来的丹师炼丹,累了就喝浓缩安神茶,隔几天吃一粒莲子。

  战场上收割的兽肉妖核换成灵草,转手炼成丹药,不要钱似的提供。

  以战养战,一个个被姜瀚文亲自用坠体丹打基础的汉子,在战争中突破。

  当时出了个狠人,号称战争狂人的秦霄。

  三年破三境,准确来说,是两年零十个月,从蜕凡九重,一路杀到半步玉晶。

  如今更是天机阁的杀殿殿主,四大玉晶之一,坐镇恒安。

  无尽的壮举,让天机阁一举成为,除城主府外,在战争中获得最多兽肉、妖核的势力。

  现如今,天机阁成员超过十万,除了恒安城外,还分布在云蟒郡各处。

  阁内玉晶境四人、凝泉境过三百,引气境不计其数。

  到底是该感谢这场战争加速天机阁成长,还是该愤怒战争让太多人死亡?

  衙门里,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第二天被挂在天机阁门外,直到血肉被秃鹫吃光,连骨头也被狗叼走。

  每条人命都是沉重的,当对比出现,生命便不值得祭奠。

  也因为这件事,天机阁和衙门的人,从互相帮助的蜜月期,进入互有提防的平和期。

  姜瀚文还记得那个节目,主持人问一个交通部上班的领导,说本国去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是七万。

  今年加强交通宣传,他能接受多少人死亡?

  对方的回答是五万。

  于是主持人给出一张照片,在道路中央,站满这个领导的同学、朋友、校友。

  在众人背后,一辆巨型货车打开车灯,即将朝众人撞来。

  主持人问他,他能接受多少人死亡。

  他的回答是十人。

  第二张照片,路中间站着男人的所有至亲,父母妻儿全在。

  主持人再问,他能接受多少人死亡。

  他的回答是零。

  当灾难降临在别人身上时,旁观者喜欢比较,说这次才多少人受伤,之前哪一年更大。

  可当命运的厄运敲响自己房门时,灾难中的苦命人,还能笑着将死亡人数当做谈资作对比吗?

  当时因为这件事,整个天机阁都被姜瀚文清洗。

  任何觉得这件事小题大做的,不是撸掉职务,就是直接清扫出门,但有异心反叛,就地格杀。

  说他没有王霸之气也好,说他懦弱也罢。

  他决不允许,天机阁出现把自己人的生死,看做生意买卖的思想存在。

  这世上有两个东西最无法忽视,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思想。

  两者碰撞在一起,你就能看到封建王朝的史诗大片——王朝更迭。

  为什么开国之君几乎都是明君,最后却都落得个国祚浅短的结果?

  很简单,因为统治阶级腐烂。

  千里河堤,毁于蚁穴。

  腐烂不是一天完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最开始的腐烂如春风化雨,无声无息。

  第一步,思想上认为,自己和泥腿子不同;

  随后,是何不食肉糜的无知;

  再然后,便是大乱。

  根子,在思想,催化,在时间。

  就像打仗,有人在想着杀敌,有人想着抢黄金。

  你问我,谁能赢。

  我问你,你支持谁?

  ……

  入城,如今的恒安大有不同。

  以前散修并不多,大多是老实讨生活的百姓。

  最热闹的当属小吃吆喝声,街面煮汤圆香气。

  现在不同,因为兽潮虽退,可恒安早已成为桥头堡,城外厮杀仍存。

  牵着鳞马的少女,手持长剑;

  坐着猛虎的老头,头戴兜里;

  手拿瓷钵的和尚,握紧七尺禅杖……

  比起外城散修多,内城倒是烟火气多些。

  “刚蒸的包子,又香又甜的大包子嘞。”

  “糍粑!上好糯米打出来的糍粑!”

  当铺门前算盘响、油纸伞下飘茶香。

  谁家丹药朱红色,烤鸭米糕说书长。

  走几步,姜瀚文看见一张高高贴在公示板上的通知。

  内城舞象大比,十五岁以下、并且蜕凡四重以上的孩子比试武艺,前三十奖励丹药,前十有机会加入天机阁。

  今天,似乎还在时间范围内。

  怪不得街上小孩少,敢情,都去看热闹了。

  姜瀚文轻松踏出几步,身形如柳叶随风,眨眼穿过一整条街道。

  耳边热烈欢呼声越来越近,二十息过后,他站到恒安城最大的擂场外。

  十丈高围墙挡住视线,很多人被拦在外面。

  姜瀚文摸摸下巴,看样子,今天很热闹呐。

  交钱入场,一两金高费,买到最靠前位置。

  欢呼声、呐喊声混作一团。

  能同时容纳上万人的擂场,除了前排位置还有空挡,后面一个铜板买下的位置,几乎全满。

  扭头看去,人山人海。

  擂台中心分为四块,一共八个人,两两对敌。

  正看着,穿着简陋褐衣,一个瘦小身影从姜瀚文身边悄摸摸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