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为避免昨日尴尬,姜瀚文等吃了中午饭,再来议事堂。
大门敞开,苏欣不在院子里,在中院门口放了张桌子,桌上有四十枚聚气草种子,一把书楼的钥匙,以及一张纸条。
纸条上说,钥匙暂时放他这里,这些种子拿回去,尽管种,记得上缴成熟的聚气草就行。
为了能更多时间泡在书楼,姜瀚文甚至连修炼都停下,专心攻克灵植夫的知识。
一晃,四十天过去,姜瀚文一次都没有再见到苏欣。
这天下午,他刚看完书,关上门,一道圆头影子出现在走廊里,居然是杜青甫!
“都看了哪些书?”
“回前辈,晚辈看了《蛇信兰》《空独木》《兽养增肥》和《分木法》。”
“这四十天,你就看了这么点?”杜青甫质问道,似乎有点不开心。
“这是晚辈的一些感想,还请长老教训教训。”
说着,姜瀚文从腰间拿出自制的小本子递过去。
灵植夫,说白点,不就是种花草的, 只不过,这个花花草草是有灵性的罢了。
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前世什么追肥、嫁接、疏剪、养腐殖、抽条等,就算没干过,多多少少也听过。
用一些流水线思维,再配合这方世界知识,陈列出一些建议条目,属实不难。
杜青甫翻看两遍后,视线放在倒数第三页。
沉凝片刻,杜青甫吐出一个字:
“好!”
一道倩影站在一楼,听到这个好字,正要走楼梯的脚步,缓缓收回,双眼瞳孔地震。
刚刚两人的话,她可是都听在耳里。
父亲脾气是好,可眼高于顶,庄家药田,几乎是他一手撑到今天规模,一个好字的含金量,甚至要远超那些个从中年熬到晚年的执事!
姜瀚文松口气,老头不说他不知所谓就好,毕竟,自己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点离奇。
对于蛇信兰的培养,前有杜青甫手把手教,实地考察,后有理论知识弥补。
算是了解不少,如此,他才斗胆提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只给笼子里的猛烈毒蛇喂蟾蜍。
和青蛙不同,最普通的蟾蜍,身上也有不小的毒。
蛇吃蟾蜍,能够促进唾液、毒液的分泌。
而蟾蜍,因为大寨村的人不吃,没有什么美蛙鱼头杀的,价格极其低廉;
第二个,收集毒蛇和普通蛇的蛇涎混在一起,让双方互相同化,然后再拿去浇蛇信兰。
就像当年茅台酒的酿造,新酒烤出来后,每瓶,滴上三滴二十年的陈酿再封瓶。
“虽然大胆了点,但还不至于太差。
你这个东西,可能有用,说吧,你想要什么?”杜青甫平淡道,眉头微微皱起。
姜瀚文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刚刚的好,只是敷衍,老头皱眉,说明一切。
“前辈,是我不知天高地厚,我这就回去好好种地。”
姜瀚文连忙拱手,三步并做两步,咚咚下楼。
身后的杜长老没喊住自己,更加印证猜测。
一层细密汗水从姜瀚文额头滑落,自己还是太天真,居然觉得可以抖机灵。
待姜瀚文离开,苏欣疑惑走上楼。
“看看吧。”杜青甫将笔记交给她。
苏欣接过细看,脸上从疑惑到震惊,再到不理解看着杜青甫。
“比起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他才是天生的灵植夫!”杜青甫道。
“爹,那你还——”
“剑只有打磨,才能变得锋利。
对了,你明天去林问那里,把他进来时的记录,完整拿一份给我。”
……
回到家,姜瀚文坐在屋里,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缠绕心头。
这段时间,他脑子里一直都在研究蛇信兰的特性,按照他的逻辑 ,蛇信兰用来炼丹、催情药、以及引蛇,最大的天性,在蛇涎二字。
所以,难培育的点,不在花上,而是蛇涎的提取。
只要蛇涎数量提不上去,那蛇信兰像无水之木,任谁来都没法大幅度提高产量。
拥有长生后,姜瀚文虽然藏在心底,但他自己很清楚,自己一直目高于顶。
现在看来,就算是长生,那又如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还是太年轻。
望着幽幽月色,两个词汇在姜瀚文心里翻转——戒骄、戒躁!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往一切不可追,把握当下方为真。
翌日,朝阳放出金光万道。
姜瀚文提着指头粗细的小锄头,抬着板凳,坐在聚气草旁边踏实干活。
松土、添肥后,仔细观察聚气草对土壤的吸收。
他没有再去书楼,而是规规矩矩种自己的聚气草,认真观察。
吃完饭,打完三遍拳,就又回到土里。
渐渐的,他发现一条种聚气草的门道。
在正午和夜半子时,阴阳二气最盛之时,聚气草对土壤的吸收最快。
这个时候,如果每天能坚持浇一点点肥水,那么聚气草的成熟周期会缩短两个时辰。
虽然仅有短短的两个时辰,但这对姜瀚文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
交叉种植时间,每一株聚气草,都单独写下纸条跟进状态,再互相对比,吸取经验。
随着时间流逝,他培育聚气草的存活率不断上升,从最开始的五成,到后来接近七成。
一个月后,姜瀚文能一次性培育三十株聚气草,并且保证八成存活率。
限制他的,不再是技术方面的知识,而是庄家分配给每个人的鸡蛋和草灰水数量。
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法养出有肥力的土,自然无法培育聚气草。
第五十一天,姜瀚文起了个大早。
今天,到自己交差的日子。
他背着一百根成熟的聚气草和三十枚筛选好的种子,趁着太阳熹微,朝着议事堂走去。
前院大门开着,他规矩坐在前院等。
卯时末,中院房门推开,身着白衣的倩影疑惑喊道:
“姜瀚文?”
“苏姑娘。”姜瀚文规矩拱手:“今天我来交聚气草。”
“等着!”苏欣走进厨房,半晌,抬着两屉肉包到前院。
“吃!我刚好没吃早餐。”说完,不等姜瀚文说话,一手一个,苏欣自顾自拿着,大口开啃。
一瞬间,两人仿佛回到第一次见面时那样。
姜瀚文没客套,也跟着啃起来。
一口咬下去,鲜香肉沫在嘴里渲开,青葱香味灌出喉口,皮薄肉满,爽!
两人吃了三屉,肚皮吃的鼓鼓囊囊,满手沾油才放手。
苏欣回屋提来一个蓝色大锦囊,锦囊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庄字。
“咚洛”一声,金属碰撞的闷响传来。
“喏,你的月俸。
你也真是个老实的,别人恨不得一个月发两次月俸,你倒好,发了不发,问都不问。”
苏欣一脸恨铁不成钢看着姜瀚文。
“对了,还有这个。
我爹说,接下来三年,有东西给你种,一天都离不开人。
给你放假三天,再回来,可就得在地里待三年了。”
……
一个时辰后。
姜瀚文左手提着锦囊,右手拿着令牌,站在庄家大门前的台阶上。
入山时,热气如火,山林翠碧。
出来时,已至深秋,从高处看去,黛色深林中,一丛丛金黄点缀,鲜红枫叶,片片翻转落下,在地上铺成厚厚一滩。
一眨眼,过去五个月,不知道,便宜老爹怎么样?
姜瀚文紧了紧左手,十五两银子的巨款,这我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姜瀚文离开后三息,一道影子,亦同出现在庄家大门。
        大门敞开,苏欣不在院子里,在中院门口放了张桌子,桌上有四十枚聚气草种子,一把书楼的钥匙,以及一张纸条。
纸条上说,钥匙暂时放他这里,这些种子拿回去,尽管种,记得上缴成熟的聚气草就行。
为了能更多时间泡在书楼,姜瀚文甚至连修炼都停下,专心攻克灵植夫的知识。
一晃,四十天过去,姜瀚文一次都没有再见到苏欣。
这天下午,他刚看完书,关上门,一道圆头影子出现在走廊里,居然是杜青甫!
“都看了哪些书?”
“回前辈,晚辈看了《蛇信兰》《空独木》《兽养增肥》和《分木法》。”
“这四十天,你就看了这么点?”杜青甫质问道,似乎有点不开心。
“这是晚辈的一些感想,还请长老教训教训。”
说着,姜瀚文从腰间拿出自制的小本子递过去。
灵植夫,说白点,不就是种花草的, 只不过,这个花花草草是有灵性的罢了。
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前世什么追肥、嫁接、疏剪、养腐殖、抽条等,就算没干过,多多少少也听过。
用一些流水线思维,再配合这方世界知识,陈列出一些建议条目,属实不难。
杜青甫翻看两遍后,视线放在倒数第三页。
沉凝片刻,杜青甫吐出一个字:
“好!”
一道倩影站在一楼,听到这个好字,正要走楼梯的脚步,缓缓收回,双眼瞳孔地震。
刚刚两人的话,她可是都听在耳里。
父亲脾气是好,可眼高于顶,庄家药田,几乎是他一手撑到今天规模,一个好字的含金量,甚至要远超那些个从中年熬到晚年的执事!
姜瀚文松口气,老头不说他不知所谓就好,毕竟,自己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点离奇。
对于蛇信兰的培养,前有杜青甫手把手教,实地考察,后有理论知识弥补。
算是了解不少,如此,他才斗胆提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只给笼子里的猛烈毒蛇喂蟾蜍。
和青蛙不同,最普通的蟾蜍,身上也有不小的毒。
蛇吃蟾蜍,能够促进唾液、毒液的分泌。
而蟾蜍,因为大寨村的人不吃,没有什么美蛙鱼头杀的,价格极其低廉;
第二个,收集毒蛇和普通蛇的蛇涎混在一起,让双方互相同化,然后再拿去浇蛇信兰。
就像当年茅台酒的酿造,新酒烤出来后,每瓶,滴上三滴二十年的陈酿再封瓶。
“虽然大胆了点,但还不至于太差。
你这个东西,可能有用,说吧,你想要什么?”杜青甫平淡道,眉头微微皱起。
姜瀚文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刚刚的好,只是敷衍,老头皱眉,说明一切。
“前辈,是我不知天高地厚,我这就回去好好种地。”
姜瀚文连忙拱手,三步并做两步,咚咚下楼。
身后的杜长老没喊住自己,更加印证猜测。
一层细密汗水从姜瀚文额头滑落,自己还是太天真,居然觉得可以抖机灵。
待姜瀚文离开,苏欣疑惑走上楼。
“看看吧。”杜青甫将笔记交给她。
苏欣接过细看,脸上从疑惑到震惊,再到不理解看着杜青甫。
“比起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他才是天生的灵植夫!”杜青甫道。
“爹,那你还——”
“剑只有打磨,才能变得锋利。
对了,你明天去林问那里,把他进来时的记录,完整拿一份给我。”
……
回到家,姜瀚文坐在屋里,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缠绕心头。
这段时间,他脑子里一直都在研究蛇信兰的特性,按照他的逻辑 ,蛇信兰用来炼丹、催情药、以及引蛇,最大的天性,在蛇涎二字。
所以,难培育的点,不在花上,而是蛇涎的提取。
只要蛇涎数量提不上去,那蛇信兰像无水之木,任谁来都没法大幅度提高产量。
拥有长生后,姜瀚文虽然藏在心底,但他自己很清楚,自己一直目高于顶。
现在看来,就算是长生,那又如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还是太年轻。
望着幽幽月色,两个词汇在姜瀚文心里翻转——戒骄、戒躁!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往一切不可追,把握当下方为真。
翌日,朝阳放出金光万道。
姜瀚文提着指头粗细的小锄头,抬着板凳,坐在聚气草旁边踏实干活。
松土、添肥后,仔细观察聚气草对土壤的吸收。
他没有再去书楼,而是规规矩矩种自己的聚气草,认真观察。
吃完饭,打完三遍拳,就又回到土里。
渐渐的,他发现一条种聚气草的门道。
在正午和夜半子时,阴阳二气最盛之时,聚气草对土壤的吸收最快。
这个时候,如果每天能坚持浇一点点肥水,那么聚气草的成熟周期会缩短两个时辰。
虽然仅有短短的两个时辰,但这对姜瀚文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
交叉种植时间,每一株聚气草,都单独写下纸条跟进状态,再互相对比,吸取经验。
随着时间流逝,他培育聚气草的存活率不断上升,从最开始的五成,到后来接近七成。
一个月后,姜瀚文能一次性培育三十株聚气草,并且保证八成存活率。
限制他的,不再是技术方面的知识,而是庄家分配给每个人的鸡蛋和草灰水数量。
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法养出有肥力的土,自然无法培育聚气草。
第五十一天,姜瀚文起了个大早。
今天,到自己交差的日子。
他背着一百根成熟的聚气草和三十枚筛选好的种子,趁着太阳熹微,朝着议事堂走去。
前院大门开着,他规矩坐在前院等。
卯时末,中院房门推开,身着白衣的倩影疑惑喊道:
“姜瀚文?”
“苏姑娘。”姜瀚文规矩拱手:“今天我来交聚气草。”
“等着!”苏欣走进厨房,半晌,抬着两屉肉包到前院。
“吃!我刚好没吃早餐。”说完,不等姜瀚文说话,一手一个,苏欣自顾自拿着,大口开啃。
一瞬间,两人仿佛回到第一次见面时那样。
姜瀚文没客套,也跟着啃起来。
一口咬下去,鲜香肉沫在嘴里渲开,青葱香味灌出喉口,皮薄肉满,爽!
两人吃了三屉,肚皮吃的鼓鼓囊囊,满手沾油才放手。
苏欣回屋提来一个蓝色大锦囊,锦囊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庄字。
“咚洛”一声,金属碰撞的闷响传来。
“喏,你的月俸。
你也真是个老实的,别人恨不得一个月发两次月俸,你倒好,发了不发,问都不问。”
苏欣一脸恨铁不成钢看着姜瀚文。
“对了,还有这个。
我爹说,接下来三年,有东西给你种,一天都离不开人。
给你放假三天,再回来,可就得在地里待三年了。”
……
一个时辰后。
姜瀚文左手提着锦囊,右手拿着令牌,站在庄家大门前的台阶上。
入山时,热气如火,山林翠碧。
出来时,已至深秋,从高处看去,黛色深林中,一丛丛金黄点缀,鲜红枫叶,片片翻转落下,在地上铺成厚厚一滩。
一眨眼,过去五个月,不知道,便宜老爹怎么样?
姜瀚文紧了紧左手,十五两银子的巨款,这我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姜瀚文离开后三息,一道影子,亦同出现在庄家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