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真诚合作共发展-《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白水集的随行工匠被带进材料展示区不久,路明就收到了北冥阁传来的确认消息。那人携带的刻刀已被收缴,刀柄拆开后确实藏有吸附膜,但经过检测,膜上未记录任何核心数据。他站在共研堂东厅的窗边,看着远处工坊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手指在窗沿轻轻敲了一下。

  文书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三份刚整理好的行为分析报告。

  “北渊谷监官测试结束后,主动询问了青雷盾的日常维护流程。”

  “赤脊部代表全程没提技术,反而记下了我们轮班交接的时间节点。”

  “白水集负责人得知工具被查,当场要求把剩下两件也交出来,说愿意配合所有检查。”

  路明接过报告,一页页翻过。每份后面都附有评分——北渊谷七十三分,赤脊部八十一分,白水集七十九分。分数不高,但在当前环境下,已是难得的坦诚。

  他合上报告,对文书说:“安排会谈,时间错开,地点统一在东厅。”

  第一个进来的是北渊谷的监官。他依旧穿着黑袍,进门后站定,没有多礼,也没有试探,直接开口:“上次测试,是我冒进了。”

  路明点头。“你用了共振指法,想测材料特性。”

  对方不否认。“但我们不是为了拿走什么。北渊谷地处寒原,灵器损耗极快,每年要花大量资源重炼。你们的青雷盾结构稳定,能耗低,如果我们能引进基础型号,哪怕只是仿制外壳,也能减轻负担。”

  路明没接话,起身走到墙边,从架子上取下一块玉板,递过去。“这是青雷盾第一代原型的设计思路,不涉及参数,只讲逻辑。你们可以参考。”

  监官接过玉板,愣了一下。“这……能给?”

  “可以看。”路明说,“但不能带走。看完交还。”

  对方立刻答应,当场就在桌边坐下,开始查阅。路明坐在对面,看他翻页的速度很快,但每看到关键处都会停顿,用指尖在空中画线,像是在推演结构。

  半个时辰后,监官合上玉板。“我明白了。你们是把防御力集中在能量流转路径上,而不是平均分布。这种设计……我们以前没想过。”

  路明问:“如果让你们自己做,最难突破哪一步?”

  “材料适配。”他直言,“我们的灵矿杂质多,强行按这个逻辑做,容易炸炉。”

  路明点头。“那就先试用。给你们两面基础型青雷盾,带监测符文,定期回传使用数据。三年为期,如果效果达标,再谈后续。”

  监官猛地抬头。“你是说……真的能用?”

  “有条件地用。”路明说,“损坏要报备,改动要申请,数据共享。这不是买卖,是合作。”

  对方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北渊谷技术司的通行印,凭此可在寒原任意工坊调用资源。我以个人名义担保,绝不外泄。”

  路明没碰那枚令牌,只说:“合作期间,我会派人去你们那边看看。”

  “随时欢迎。”

  协议签得很快。文书拿来纸卷,双方落印。路明在条款最后加了一条:若发现第三方利用北渊谷渠道获取技术,合作立即终止。

  监官看了眼,点头按手印。

  送走北渊谷的人,赤脊部的女长老走了进来。她比昨日安静,不再追问管理细节,而是直接问:“你说的互派人员,是真的?”

  “是真的。”路明说,“你们可以选三人进来学习,不限时长,但必须遵守规则。我们也派两人去你们驻地,了解你们的实际需求。”

  她皱眉。“为什么是你们派人来?”

  “因为合作是双向的。”路明说,“你们学技术,我们学管理。赤脊部长于组织调度,轮班效率比我们高。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女长老怔住,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我们……只是习惯了在荒原上赶路。”她低声说,“一刻不能停,一停就会死人。”

  “所以你们的交接流程才那么紧凑。”路明说,“这不是制度,是生存方式。这种经验,比技术更有价值。”

  她抬头看着他,眼神变了。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小组,专门研究跨势力协作机制。”路明说,“你们出人,我们出场地,成果共享。”

  她没立刻答应,而是问:“你能保证我们的人不会被当成探子防着?”

  “不能完全保证。”路明说,“但我可以承诺,只要他们守规矩,就不会被监视。他们的言行,由你们自己监督。”

  她盯着他看了很久,终于点头。“我同意。但我要亲自带队进来。”

  “可以。”路明说,“明天就能安排入住。”

  协议再次签署。这次的内容不再是单方面输出,而是明确写入了“经验互换”“机制共建”等条款。女长老离开前,回头看了眼东厅的门匾,轻声说:“希望这次,是真的开始。”

  最后进来的是白水集的负责人。他一进门就把三个工具袋放在桌上,全部打开。“请再查一遍。我们之前疏忽了,不该让工匠私自带东西进来。”

  路明没让人动那些袋子。“你们的零件,最近三个月有没有用于核心设备?”

  “有两批导流环进了qR系列试验台。”他坦然回答,“我知道你们怀疑那次波动和我们有关。但我可以发誓,我们没做过手脚。如果有问题,只能是有人在运输途中动了我们的货。”

  路明盯着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从今天起,所有供货流程公开。入库前拆解检测,你们派人监工,我也派人配合。如果再出问题,责任在我,我们双倍赔偿。”

  他顿了顿,又说:“我们不想只做供应商。如果你们信得过,我们可以参与低密级零部件的研发,共同制定标准。”

  路明沉默片刻,走到桌边,拿起一把刻刀,正是刚才收缴的那把。他翻开刀柄夹层,指着里面的小字:“‘白水三号工坊,丙辰年制’。你们给每个工具都做了标记。”

  “是。”负责人说,“出了事,能追到人。”

  路明把刀放回去。“恢复你们的供应资格。但今后所有进入核心区的零件,必须提前十日申报,接受双重检测。你们可以参与检测流程,但不能接触核心数据。”

  “可以。”对方立刻答应。

  “另外。”路明说,“你们提供过一批加热元件,用在共研堂西区的熔炉上。下周我要派人去你们的工坊实地查看生产环境。”

  “随时恭候。”

  协议签完,三份文书并排摆在桌上。路明站在圆桌中央,看着三方代表依次离开东厅。他们的背影不再僵硬,脚步也比来时稳了许多。

  文书走过来,准备收走文书归档。

  “等一下。”路明说,“把北渊谷那份留下。”

  文书停下。“还有事?”

  “明天我要去一趟寒原。”路明说,“先看看他们的工坊条件。”

  “您亲自去?”

  “有些事,光看数据不行。”路明走向窗边,外面工坊的灯火依旧明亮。技术对接团队已经在路上,预计一个时辰内到达。

  他拿起北渊谷留下的通行印,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