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坐在控制台前,手指在玉契上滑动。光幕上的资源网络图稳定运行,七处节点亮着青光,边缘区域的三条红色警报已被标记隔离。他刚看完文书送来的邀请函草稿,纸页边缘还留着北冥阁弟子加注的密文校验符。
副执事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一份纸质名册。“南境补给线的问题已经处理,失联的技术员也回来了。这是最新确认的参会名单,一共二十三个势力代表。”
路明点头,把玉契往旁边一放。“把议程再核一遍。重点是雷纹铁项目的前后对比数据,还有矿料污染事件的调查流程。”
“可这些……”副执事皱眉,“有些细节是不是太具体了?万一有人拿去对外泄露?”
“不公开过程,谣言才有空子钻。”路明站起身,走到墙边的投影阵前,“他们说我们垄断,我们就拿出材料流转记录;他们说轮值主席是摆设,我们就把南境代表主持会议的影像放出来。”
副执事没说话,低头翻了下名册。“青崖集的人也来了,就在名单最后。他们昨天提的条件……真要答应?”
“条件本身合理。”路明转身面对他,“他们没参与污染事件,那就该说明白。但说明的方式要由我们定。”
文书这时从侧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块新刻的玉板。“我已经按您的要求删减了敏感信息。通气会上能展示的内容都存进去了,不会涉及信号溯源的具体路径,也不会提断河谷的盲区情况。”
“好。”路明接过玉板,指尖在表面轻轻划过,“议程顺序怎么排?”
“先讲资源整合的成果,再谈最近发生的异常事件,最后开放提问。”文书语气平稳,“我特意把数据部分放在前面,等他们看到效率提升的数字,情绪会稳一些。”
路明点头。“就按这个来。另外,把贡献评级的标准重新打一份公示文,加上动态更新的时间节点。”
副执事抬头:“您真要允许申诉?之前定的规则一旦改动,可能会影响后续决策速度。”
“现在最怕的不是慢。”路明看着他,“是有人觉得不公平。只要规则透明,慢一点也能走远。”
副执事沉默片刻,终于合上名册。“我这就去通知各接入点,准备接收公示文件。”
两人离开后,路明回到主位坐下。北冥阁弟子从后台走出,手里拿着一份加密卷轴。
“查到了。”他说,“有两个小势力,近期通过中转信道联系过东荒外围的某个据点。虽然没有直接对话,但他们的传讯频率和通文发布时间完全一致。”
路明接过卷轴,打开看了一眼。“哪个势力?”
“赤松社和鸣沙堂。都是刚加入不久,只交了基础材料库清单。”
“权限呢?”
“有二级访问权,能查看资源调度总表,但不能调取原始日志。”
路明放下卷轴。“先把他们的高权限停了。别声张,也不要冻结账户。”
“明白。”北冥阁弟子顿了顿,“要不要派人盯着?”
“不用。”路明摇头,“盯得太紧,反而让他们藏得更深。让他们继续发消息,我们看就行了。”
北冥阁弟子点头,收起卷轴转身要走。
“等等。”路明叫住他,“你刚才说的中转信道……是从哪发现的?”
“西岭实验室的备份记录里。他们在做日常巡检时,发现有两股灵力波动绕过了登记闸口,顺着旧传输线进了系统。”
“旧线路?”路明眼神一动,“哪一段?”
“连接北境废弃哨站的那条。本来早就封了,但最近一次系统升级时,为了调试临时接通过三刻钟。”
路明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这段时间的数据还在吗?”
“已经被清过一次,但我还能恢复一部分。”
“尽快。”路明说,“我要知道除了这两个势力,还有谁在这三刻钟里进出过系统。”
北冥阁弟子应声离去。
路明重新调出资源网络图。七处节点依旧亮着,流动轨迹清晰。他在图上点了点,将赤松社和鸣沙堂的位置标成淡黄色,未做任何封锁标记。
文书又进来一趟,手里换了另一份纸页。“这是最终版的邀请函,您看看措辞。”
路明接过一看。开头写着:“诸位同道:洪荒世界正处于变革之时,外有质疑之声,内有隐患潜伏。此时更需彼此信任,共守根基。诚邀各位明日午时赴会,共议前路。”
他看了一会儿,把纸页递回去。“发出去吧。”
文书接过,却没有立刻走。“您觉得……他们会来吗?”
“该来的会来。”路明说,“不该来的,就算坐在会场里,心也不在这。”
文书点点头,走了。
天色渐暗,主控室内的灯光自动亮起。路明仍坐在原位,面前的光幕不断刷新着各地上报的日志。一条新的记录跳了出来:南境代表已确认参会,并提交了三份补充材料,全是关于边境巡逻的协作方案。
他又调出轮值主席的权限明细表,看了一遍,然后输入一道指令。系统弹出确认框,问他是否立即公示。他点了“是”。
不到半盏茶时间,整个资源整合网络内的所有终端都收到了更新提示。
副执事后来又来了一趟,带来一个木盒。“这是刚做好的会议铭牌,每人一个,带定位功能,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路明打开盒子看了看。每块铭牌上刻着势力名称和代表姓名,底部嵌着一枚微型符石。“做得不错。”
“还有件事。”副执事犹豫了一下,“北冥阁那边问,要不要在会场周围布防?毕竟现在局势不太平。”
“不必。”路明说,“这次是内部会议。刀剑架在门口,只会让人心更乱。”
副执事不再多说,把盒子放下就走了。
路明把铭牌一个个拿出来,按顺序摆好。最后一个,是青崖集。
他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很久,然后伸手,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一下。
两下。
门外传来脚步声,文书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块新玉板。
“刚收到。”她说,“青崖集传来的运输日志完整版。他们说,希望能在会上当众核对。”
        副执事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一份纸质名册。“南境补给线的问题已经处理,失联的技术员也回来了。这是最新确认的参会名单,一共二十三个势力代表。”
路明点头,把玉契往旁边一放。“把议程再核一遍。重点是雷纹铁项目的前后对比数据,还有矿料污染事件的调查流程。”
“可这些……”副执事皱眉,“有些细节是不是太具体了?万一有人拿去对外泄露?”
“不公开过程,谣言才有空子钻。”路明站起身,走到墙边的投影阵前,“他们说我们垄断,我们就拿出材料流转记录;他们说轮值主席是摆设,我们就把南境代表主持会议的影像放出来。”
副执事没说话,低头翻了下名册。“青崖集的人也来了,就在名单最后。他们昨天提的条件……真要答应?”
“条件本身合理。”路明转身面对他,“他们没参与污染事件,那就该说明白。但说明的方式要由我们定。”
文书这时从侧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块新刻的玉板。“我已经按您的要求删减了敏感信息。通气会上能展示的内容都存进去了,不会涉及信号溯源的具体路径,也不会提断河谷的盲区情况。”
“好。”路明接过玉板,指尖在表面轻轻划过,“议程顺序怎么排?”
“先讲资源整合的成果,再谈最近发生的异常事件,最后开放提问。”文书语气平稳,“我特意把数据部分放在前面,等他们看到效率提升的数字,情绪会稳一些。”
路明点头。“就按这个来。另外,把贡献评级的标准重新打一份公示文,加上动态更新的时间节点。”
副执事抬头:“您真要允许申诉?之前定的规则一旦改动,可能会影响后续决策速度。”
“现在最怕的不是慢。”路明看着他,“是有人觉得不公平。只要规则透明,慢一点也能走远。”
副执事沉默片刻,终于合上名册。“我这就去通知各接入点,准备接收公示文件。”
两人离开后,路明回到主位坐下。北冥阁弟子从后台走出,手里拿着一份加密卷轴。
“查到了。”他说,“有两个小势力,近期通过中转信道联系过东荒外围的某个据点。虽然没有直接对话,但他们的传讯频率和通文发布时间完全一致。”
路明接过卷轴,打开看了一眼。“哪个势力?”
“赤松社和鸣沙堂。都是刚加入不久,只交了基础材料库清单。”
“权限呢?”
“有二级访问权,能查看资源调度总表,但不能调取原始日志。”
路明放下卷轴。“先把他们的高权限停了。别声张,也不要冻结账户。”
“明白。”北冥阁弟子顿了顿,“要不要派人盯着?”
“不用。”路明摇头,“盯得太紧,反而让他们藏得更深。让他们继续发消息,我们看就行了。”
北冥阁弟子点头,收起卷轴转身要走。
“等等。”路明叫住他,“你刚才说的中转信道……是从哪发现的?”
“西岭实验室的备份记录里。他们在做日常巡检时,发现有两股灵力波动绕过了登记闸口,顺着旧传输线进了系统。”
“旧线路?”路明眼神一动,“哪一段?”
“连接北境废弃哨站的那条。本来早就封了,但最近一次系统升级时,为了调试临时接通过三刻钟。”
路明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这段时间的数据还在吗?”
“已经被清过一次,但我还能恢复一部分。”
“尽快。”路明说,“我要知道除了这两个势力,还有谁在这三刻钟里进出过系统。”
北冥阁弟子应声离去。
路明重新调出资源网络图。七处节点依旧亮着,流动轨迹清晰。他在图上点了点,将赤松社和鸣沙堂的位置标成淡黄色,未做任何封锁标记。
文书又进来一趟,手里换了另一份纸页。“这是最终版的邀请函,您看看措辞。”
路明接过一看。开头写着:“诸位同道:洪荒世界正处于变革之时,外有质疑之声,内有隐患潜伏。此时更需彼此信任,共守根基。诚邀各位明日午时赴会,共议前路。”
他看了一会儿,把纸页递回去。“发出去吧。”
文书接过,却没有立刻走。“您觉得……他们会来吗?”
“该来的会来。”路明说,“不该来的,就算坐在会场里,心也不在这。”
文书点点头,走了。
天色渐暗,主控室内的灯光自动亮起。路明仍坐在原位,面前的光幕不断刷新着各地上报的日志。一条新的记录跳了出来:南境代表已确认参会,并提交了三份补充材料,全是关于边境巡逻的协作方案。
他又调出轮值主席的权限明细表,看了一遍,然后输入一道指令。系统弹出确认框,问他是否立即公示。他点了“是”。
不到半盏茶时间,整个资源整合网络内的所有终端都收到了更新提示。
副执事后来又来了一趟,带来一个木盒。“这是刚做好的会议铭牌,每人一个,带定位功能,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路明打开盒子看了看。每块铭牌上刻着势力名称和代表姓名,底部嵌着一枚微型符石。“做得不错。”
“还有件事。”副执事犹豫了一下,“北冥阁那边问,要不要在会场周围布防?毕竟现在局势不太平。”
“不必。”路明说,“这次是内部会议。刀剑架在门口,只会让人心更乱。”
副执事不再多说,把盒子放下就走了。
路明把铭牌一个个拿出来,按顺序摆好。最后一个,是青崖集。
他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很久,然后伸手,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一下。
两下。
门外传来脚步声,文书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块新玉板。
“刚收到。”她说,“青崖集传来的运输日志完整版。他们说,希望能在会上当众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