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透进七号实验舱的观测窗,主控台前的能量曲线仍在轻微跳动。红点稀疏了些,但节奏依旧不稳。路明站在原地,手指搭在终端边缘,指节微微泛白。
他没睡。一夜未动。
记录板放在一旁,上面是昨夜整理出的《精准引导六阶规程》。纸页边角已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照虚鉴静静立在阵眼中央,镜面裂纹比昨日更深了一道,像是被无形之力撕开的口子。
“准备。”他说。
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技术人员迅速就位,助手站在指令台前,手悬在启动键上方。
时间到了晨时三刻。
第一轮波动如期而至。能量柱顶端开始泛起微光,数据峰值快速攀升。路明盯着屏幕,呼吸放慢。
“锁定顶点。”他下令。
助手立刻确认:“峰值即将到达。”
“等空白。”
所有人屏住呼吸。
能量冲到最高点,数据骤降,进入半息空白期。
“现在!”
指令下达,照虚鉴应声激发,蓝光射出,直击能量柱核心。
注入完成。
屏幕上,曲线凹陷,回落速度明显减缓。但回升仍比预期快了零点二五息。
路明抬手:“停。”
操作中断。
“回升提前了。”技术员低声说。
路明点头:“它在适应我们的节奏。”
没人说话。
他知道刚才那一击已经接近极限,可还是差了一点。差在激发时间上。
“改流程。”他说,“第四步压缩到零点二息内,必须比它更快。”
助手皱眉:“太紧了,中间容错几乎没有。”
“那就别出错。”路明看着照虚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在它还没完全调好反应之前,把节奏打乱。”
重新校准系统,预载指令序列。
第二次尝试开始。
波动再次来临。
峰值出现,数据归零,空白期开启。
“就是现在!”
指令发出,照虚鉴几乎同步响应,蓝光注入。
这一次,回落更深,回升延迟了近半息。
“有效!”技术员脱口而出。
路明没松劲:“再来。”
第三次准备启动。
就在团队刚进入状态时,照虚鉴镜面突然震颤了一下,裂纹处闪过一丝暗红光芒,警报声响起。
“结构不稳定!”技术人员喊,“继续使用可能引发崩解!”
助手退了一步:“要不要暂停?”
路明没回答。他一步上前,左手直接按在镜面裂纹上。一股灼热感顺着掌心窜上来,但他没松手。
“还能撑三十息。”他说,“够了。”
助手咬牙:“那接下来怎么传令?你腾不出右手。”
“我来预载。”助手迅速接话,“把指令提前写入系统,只等信号触发。”
“可以。”路明闭眼,“听我口令,倒数三息后执行。”
警报还在响,红光闪烁。
波动又一次逼近。
峰值将至。
“三。”
“二。”
“一。”
“启动。”
系统自动响应,照虚鉴在零点二息内激发,蓝光精准注入。
这一次,能量回落到底,没有立刻回升。
十息过去,曲线仍平。
二十息,绿光稳定亮起。
“它……停了?”技术员盯着屏幕,声音发抖。
路明缓缓收回手。掌心有一道血痕,是从镜面反噬划开的。他没看伤口,只盯着数据流。
平稳。持续。无震荡。
“再测三次。”他说。
接下来的两轮波动,都被新规程完美压制。每一次蓝光注入都卡在空白期内,每一次回落都更深更久。
最后一次验证结束,正午将至。
屏幕上,能量曲线如静湖般平直,红点彻底消失,绿光常驻。
助手轻声问:“成了?”
路明没答。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记录板,翻到最后一页,拿起笔,在《六阶规程》下方写下:
**全程同步达成,误差控制达标,能量干扰源节律已被覆盖。**
写完,他把笔放下。
指尖还在渗血,滴在纸面上,晕开一个小点。
他没擦。
“从现在起,每半个时辰记录一次稳定性数据。”他说,“不要放松监测。”
“你还信不过?”助手小声问。
“不是不信。”他说,“是它刚才迟疑了三次。说明它在学我们。只要我们松一口气,它就会回来。”
助手沉默。
路明转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被动监测日志。最近五次波动的起始时间被标记出来,间隔越来越乱,最后两次甚至出现了回跳。
这不是崩溃。
是混乱。
它失去了原本的节奏,正在挣扎重建。
而现在,他们掌握了主导权。
“叫后勤组来检查照虚鉴。”他说,“裂纹需要封固。”
“你现在就能走?”助手问。
“我不走。”他说,“等下一波周期确认稳定再说。”
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声音。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主控台上。
路明站着没动。
他的衣服还沾着汗,额角有干掉的盐渍。眼睛很沉,但一直睁着。
忽然,屏幕右下角跳出一条新数据流。
波动值:0.03
持续时间:已维持一百二十息
趋势:平稳
他伸手点了点那个数字。
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但它是新的基准线。
以前他们追着它跑。
现在它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他抬起手,用袖口擦了下额头。
然后重新把手放回终端边上。
“准备下一轮记录。”他说,“时间设为半个时辰后。”
助手点头,去调整系统参数。
路明站着,目光没离开屏幕。
外面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人进来通报结果。
这一刻,只有他知道,这场对抗结束了。
不是靠更强的力量。
是靠更准的时机。
他低头看了眼掌心的伤。
血已经不再流了。
但那道痕迹还在。
像一道刻进去的记号。
他没包扎。
“下次波动预测时间?”他问。
“一个时辰后。”助手回答。
“够了。”他说。
说完,他往前站了一步,离屏幕更近了些。
手指轻轻敲了下台面。
一下。
两下。
然后停下。
实验室里很安静。
绿光映在他脸上。
他眨了下眼。
睫毛落下时,遮住了瞳孔里的光。
        他没睡。一夜未动。
记录板放在一旁,上面是昨夜整理出的《精准引导六阶规程》。纸页边角已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照虚鉴静静立在阵眼中央,镜面裂纹比昨日更深了一道,像是被无形之力撕开的口子。
“准备。”他说。
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技术人员迅速就位,助手站在指令台前,手悬在启动键上方。
时间到了晨时三刻。
第一轮波动如期而至。能量柱顶端开始泛起微光,数据峰值快速攀升。路明盯着屏幕,呼吸放慢。
“锁定顶点。”他下令。
助手立刻确认:“峰值即将到达。”
“等空白。”
所有人屏住呼吸。
能量冲到最高点,数据骤降,进入半息空白期。
“现在!”
指令下达,照虚鉴应声激发,蓝光射出,直击能量柱核心。
注入完成。
屏幕上,曲线凹陷,回落速度明显减缓。但回升仍比预期快了零点二五息。
路明抬手:“停。”
操作中断。
“回升提前了。”技术员低声说。
路明点头:“它在适应我们的节奏。”
没人说话。
他知道刚才那一击已经接近极限,可还是差了一点。差在激发时间上。
“改流程。”他说,“第四步压缩到零点二息内,必须比它更快。”
助手皱眉:“太紧了,中间容错几乎没有。”
“那就别出错。”路明看着照虚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在它还没完全调好反应之前,把节奏打乱。”
重新校准系统,预载指令序列。
第二次尝试开始。
波动再次来临。
峰值出现,数据归零,空白期开启。
“就是现在!”
指令发出,照虚鉴几乎同步响应,蓝光注入。
这一次,回落更深,回升延迟了近半息。
“有效!”技术员脱口而出。
路明没松劲:“再来。”
第三次准备启动。
就在团队刚进入状态时,照虚鉴镜面突然震颤了一下,裂纹处闪过一丝暗红光芒,警报声响起。
“结构不稳定!”技术人员喊,“继续使用可能引发崩解!”
助手退了一步:“要不要暂停?”
路明没回答。他一步上前,左手直接按在镜面裂纹上。一股灼热感顺着掌心窜上来,但他没松手。
“还能撑三十息。”他说,“够了。”
助手咬牙:“那接下来怎么传令?你腾不出右手。”
“我来预载。”助手迅速接话,“把指令提前写入系统,只等信号触发。”
“可以。”路明闭眼,“听我口令,倒数三息后执行。”
警报还在响,红光闪烁。
波动又一次逼近。
峰值将至。
“三。”
“二。”
“一。”
“启动。”
系统自动响应,照虚鉴在零点二息内激发,蓝光精准注入。
这一次,能量回落到底,没有立刻回升。
十息过去,曲线仍平。
二十息,绿光稳定亮起。
“它……停了?”技术员盯着屏幕,声音发抖。
路明缓缓收回手。掌心有一道血痕,是从镜面反噬划开的。他没看伤口,只盯着数据流。
平稳。持续。无震荡。
“再测三次。”他说。
接下来的两轮波动,都被新规程完美压制。每一次蓝光注入都卡在空白期内,每一次回落都更深更久。
最后一次验证结束,正午将至。
屏幕上,能量曲线如静湖般平直,红点彻底消失,绿光常驻。
助手轻声问:“成了?”
路明没答。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记录板,翻到最后一页,拿起笔,在《六阶规程》下方写下:
**全程同步达成,误差控制达标,能量干扰源节律已被覆盖。**
写完,他把笔放下。
指尖还在渗血,滴在纸面上,晕开一个小点。
他没擦。
“从现在起,每半个时辰记录一次稳定性数据。”他说,“不要放松监测。”
“你还信不过?”助手小声问。
“不是不信。”他说,“是它刚才迟疑了三次。说明它在学我们。只要我们松一口气,它就会回来。”
助手沉默。
路明转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被动监测日志。最近五次波动的起始时间被标记出来,间隔越来越乱,最后两次甚至出现了回跳。
这不是崩溃。
是混乱。
它失去了原本的节奏,正在挣扎重建。
而现在,他们掌握了主导权。
“叫后勤组来检查照虚鉴。”他说,“裂纹需要封固。”
“你现在就能走?”助手问。
“我不走。”他说,“等下一波周期确认稳定再说。”
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声音。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主控台上。
路明站着没动。
他的衣服还沾着汗,额角有干掉的盐渍。眼睛很沉,但一直睁着。
忽然,屏幕右下角跳出一条新数据流。
波动值:0.03
持续时间:已维持一百二十息
趋势:平稳
他伸手点了点那个数字。
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但它是新的基准线。
以前他们追着它跑。
现在它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他抬起手,用袖口擦了下额头。
然后重新把手放回终端边上。
“准备下一轮记录。”他说,“时间设为半个时辰后。”
助手点头,去调整系统参数。
路明站着,目光没离开屏幕。
外面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人进来通报结果。
这一刻,只有他知道,这场对抗结束了。
不是靠更强的力量。
是靠更准的时机。
他低头看了眼掌心的伤。
血已经不再流了。
但那道痕迹还在。
像一道刻进去的记号。
他没包扎。
“下次波动预测时间?”他问。
“一个时辰后。”助手回答。
“够了。”他说。
说完,他往前站了一步,离屏幕更近了些。
手指轻轻敲了下台面。
一下。
两下。
然后停下。
实验室里很安静。
绿光映在他脸上。
他眨了下眼。
睫毛落下时,遮住了瞳孔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