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合作初始遇难题-《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路明坐在主位上,手指搭在案边。研究区的灯火一盏盏亮起,远处有轮值人员走动的声音。他没有回头,目光始终落在主控台的玉碟上。协议已经签署,系统运行日志显示一切正常。

  玉碟忽然闪烁三道红光。

  他立刻站起身,调出深层数据流。能量回路中出现异常波动,源头来自新接入的实验舱。监测符文阵持续报警,数值跳动剧烈,但未突破安全阈值。

  “封锁外围阵法。”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指挥厅安静下来。

  研究员迅速执行指令。实验舱被隔离,非必要测试全部暂停。五名当值人员围到中央沙盘前,开始排查问题。

  “初步判断是能量耦合失衡。”一名研究员递上记录简,“从第三回路开始,输出频率偏离标准值百分之七。”

  路明接过简册,快速翻看。前两组调控方案尝试调整输入节奏,失败。第三组更换了缓冲阵列,依旧无法稳定。第四、第五次分别采用了降负荷和分段激活的方式,结果波动范围反而扩大。

  “都按已知法则建模?”他问。

  “是。”研究员点头,“我们参照了三年前净化阵盘的调节逻辑。”

  路明没再说话。他走到主控台前,重新调取原始波形图。屏幕上的曲线呈现出不规则震荡,不像人为操作失误,也不像设备老化导致的衰减。这种波动带有周期性突变特征,间隔时间无规律可循。

  他下令开启“原始态观测模式”。

  所有人为干预参数被剥离,系统进入自然流动状态。能量不再受控引导,而是顺着最基础的回路自行流转。这一模式风险极高,一旦失控可能损坏核心符盘,但只有这样才能捕捉最初的异常节点。

  沙盘旁的研究员们屏住呼吸。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三个时辰后,屏幕上终于出现一次微弱的异频脉冲。信号只存在了不到一息,随即消失。

  “抓到了!”有人低声说。

  可接下来的分析陷入僵局。信号来源无法定位,既不来自外部干扰,也不属于内部组件的正常反馈。它像是凭空出现,又瞬间隐没。

  “会不会是……空间缝隙漏进来的?”另一人小声猜测。

  “不可能。”旁边的人反驳,“那边的封印阵还在运转,而且这类信号早就被过滤过。”

  讨论声渐渐低下去。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有人低头记录失败数据,有人靠在墙边揉太阳穴。空气里弥漫着疲惫。

  路明站在指挥台前,看了一遍所有失败记录。每一份方案都基于过往经验,而这次的问题不在已知范围内。他们缺的不是执行力,是能看懂这种波动本质的人。

  他转身回到主控区,在台上刻下新的指令序列。加密传讯阵启动,晶简浮现在掌心。他开始拟写召集令。

  内容很简单:紧急科研协作,级别最高。接收者必须满足三项条件——参与过神秘能量底层研究、有过跨域耦合项目经验、通过洪荒世界忠诚审查。

  身份验证设为三层。第一层是血脉印记比对,第二层需输入个人专属密语,第三层则由主控系统自动检测精神波动是否匹配。

  晶简光芒闪烁,尚未发送。

  窗外夜色深沉,研究区灯火通明。实验舱的能量读数仍在跳动,幅度虽小,但始终未能归零。那条红色警戒线依旧亮着,提醒着这个刚刚开始的合作正面临第一次真正考验。

  路明闭上眼,片刻后睁开。指尖落下,按下确认键。

  传讯阵轻鸣一声,晶简光芒转为稳定蓝光,信息已发往指定名单。

  他没有离开主控台。双手撑在台面,盯着屏幕上的波动曲线。下一波异频脉冲出现在四十七息之后,位置与上次不同,但频率特征一致。

  他调出两张图谱并列对比,发现两个信号点之间存在极细微的能量牵引痕迹。这种痕迹通常出现在高阶修士短暂挪移后的残余轨迹中,但现在出现在机械回路里。

  这不是设备故障。

  也不是自然现象。

  更不像单纯的程序错误。

  他再次打开通讯名录,准备追加一条补充指令,要求所有收到召集令的人携带近五年内的独立研究成果副本到场。

  就在他输入密钥时,监控晶石传来一阵轻微震动。他转头看向侧屏,发现东侧通道的巡防阵列有短暂断点,持续不到半息,已被自动修复。

  影巡执事的传讯紧随其后:“例行巡查正常,未发现入侵迹象。”

  路明看了眼时间。正好是上次异频脉冲出现后的第十二个周期。

  他把刚写好的补充指令删掉,重新写下一行字:所有参会者入场前,须经双重复核——本人到场,且携带的存储玉简必须当场开封验真。

  晶简便要发出时,他又停住。

  抬头看向主控台上方的总览图。七个实验舱中,只有新接入的那个仍在报警。其余六个运行平稳,能量流转顺畅。

  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

  他调出安装日志。该舱体由外界势力提供材料,洪荒工匠按照联合图纸建造,验收时各项指标均达标。接入系统前,也经过三次独立检测。

  一切都没问题。

  可问题就在这里。

  他拿起通讯器,接通后勤库房。

  “查一下上周入库的符金丝,是不是全部来自外界提供的批次?”

  对方回复:“除三根备用件外,其余均为合作方供应。”

  “把那三根的编号报给我。”

  记录显示,那三根符金丝被用于最早建成的二号实验舱,目前运行正常。

  路明放下通讯器。如果问题是出在材料上,为什么其他使用同批材料的舱体没事?如果是设计缺陷,为何只在这个舱体现?

  除非……

  这个舱不仅仅是实验平台。

  它还连接了别的东西。

  他快速翻阅接入清单,目光停在一项不起眼的附加协议上:允许外界远程上传基础校准程序,每五日一次,用于维持设备精度。

  这项条款是在谈判后期加入的,当时灰袍人说是出于技术维护需要,路明同意了。

  他立即调出最近一次上传记录。

  时间是今天下午,协议生效后一个时辰。

  程序内容标注为“常规校准脚本”,体积很小,通过了初审过滤。

  但现在看来,它可能改写了某个底层响应机制。

  路明切断该通道权限,同时封锁所有外部上传接口。然后他命令系统回滚到接入前的状态。

  屏幕闪烁几下,能量波动略有下降,但仍未停止。

  说明问题已经嵌入系统内部。

  他重新打开传讯阵,将召集令的优先级提到最高,并附加一句:

  “所有人必须在明日辰时前抵达,迟到者视为放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