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碟上的数据仍在滚动,那串加密信号的波段频率最终消失在北方天际的盲区。路明指尖轻敲案沿,节奏未乱。他没有下令追查源头,也没有调动巡防队封锁边界。他知道,此刻任何外显动作都可能惊动潜伏的猎物。
执事悄然入内,双手捧着一枚暗纹玉符,低声禀报:“影巡三组已就位,昼随形,夜缀迹,未露痕迹。”
路明微微颔首,目光未曾离开玉碟。画面上,五名访客正列队走出外宾阁,前往市集东口。阳光洒在他们银灰色的衣袖上,符环微闪,似有若无地折射出一丝异样光晕。
“他们昨夜可曾行动?”
“子时三刻,三人离房,聚于后院空地,围立片刻,地面有光痕浮现,约一刻钟后消散。巡组不敢靠近,只远距录下影像。”
路明抬手,玉碟画面切换。一段模糊却清晰可辨的轨迹图展开——三人站位成三角,脚下隐约勾勒出一个残缺阵纹,中央一点灵息波动剧烈,随后被刻意抹平。
他凝视片刻,手指一划,调出北侧矿道震动记录。时间轴叠加,赫然对应:每次地下震颤前半个时辰,访客必有一次秘密集会。
不是巧合。
他低声下令:“将昨夜阵纹复原,比对旧档中所有阴蚀标记结构,重点筛查‘引脉’类符序。”
执事领命退下。室内只剩玉碟流转的微光映照他的侧脸。他并未放松,反而将西区灵脉分流工程的禁令再度加密一层,并把备用监听阵列的归档权限收归己手,不再假借他人。
第二日,访客按安排参观废弃冶炼炉区。路线远离主阵,也不经任何核心枢纽。他们未提异议,只是其中一人在途经一条旧输能管道时,驻足良久,手掌贴在管壁上,停留了近十息。
玉碟捕捉到那一瞬——管道内部灵流出现短暂逆涌,虽立刻恢复,但已被监听阵列捕获。
路明坐在密室中,看着数据回放,眼神渐冷。这不只是探查,是试探系统的反应阈值。
当晚,影巡回报又添新况:一名访客深夜离房,行至市集东口,从怀中取出一块石片,正是前日那人刻画暗码的位置。他以指尖为笔,在石面重新描摹出一组符号。
路明放大影像,逐线比对。确认无疑——那是阴蚀组织用于标注“能量薄弱点”的旧式编码,与十年前他在剿灭行动中破译的第三号标记完全一致。
他立即调取工坊区域人员出入记录,锁定曾与访客擦肩而过的两名杂役弟子。二人皆为底层勤务,负责搬运材料,平日沉默寡言,无明显过失。
但他注意到一件事:其中一人曾在昨日傍晚提前结束轮值,绕道经过外宾阁后巷,停留七息。而当时,另一名访客正好在院墙内踱步,两人之间仅隔一堵薄墙。
更关键的是,此人今晨领取的补给清单中,多了一项本不该由他申领的物品——低阶灵导粉,常用于临时修复符路断点。
路明当即下令:暂停二人职务,名义上称“例行轮休”,不得声张。同时在他们居所外围布设无形侦测环,一旦有外来信号接入或灵息异常波动,立即记录并上报。
第三日,访客再次提出参访请求,指名要看东部地基工程的调度中枢。路明依旧拒绝,改派一名低阶执员陪同,带他们绕行外围观测台。
他们站在高架廊道上,俯视下方运转的阵列。其中一人忽然举起手,似在调整视野,实则袖口微动,一道极细的波纹扫过下方主控节点。
玉碟画面瞬间捕捉到异常——主控阵眼接收到了一次非授权的扫描脉冲,虽被防火阵法拦截,但留下了访问痕迹。
路明坐在密室,盯着那条残留信号的波形图。它不像普通探测,更像是一种……校准。
仿佛他们在为某种远程启动做准备。
他缓缓闭眼,脑海中串联起所有线索:夜间集会、矿道震动、符号标记、内部人员异常、灵导粉申领、隐蔽扫描——这一切并非孤立行为,而是层层推进的布局。
他们不是来打探情报的。
他们是来埋设节点的。
第四夜,影巡传来紧急简报:两名可疑杂役弟子中的一人,在戌时末独自出门,走向城南废料堆场。途中数次回头,确认无人跟踪。
而在同一时间,一名访客也以“夜观星象”为由,离开外宾阁,朝相同方向移动。
路明睁眼,手指在桌案上轻轻一点,开启全向监听模式。他没有派人拦截,也没有启用强制定位符,只是让影巡保持最大安全距离,持续记录两者轨迹。
两人最终在废料堆场边缘相遇。距离十五步,未交谈,甚至未直视对方。但那名杂役弟子低头时,袖口滑落一小包东西,落在碎石缝隙中。片刻后,访客路过,靴底不经意碾过那处,包裹便已不见。
整个过程不到二十息。
路明看着玉碟回放,眼神沉静。他调出那包物品的热感成像——体积小,形状规则,内部有微弱灵频震荡,频率与监听阵列捕获的加密信号波段高度吻合。
是信物,也是回应。
他终于确认:洪荒内部已有人员被渗透,哪怕尚未明确立场,也已开始传递信息。
他提笔写下新的指令:“扩大侦测环范围,覆盖所有曾接触过访客的外围人员。凡申领过灵导粉、参与过管线维护、或近期频繁出入边缘区域者,全部列入观察名单。”
写罢,他将简报收入玉匣,加盖私印。
此时,天光未亮,密室内唯有玉碟幽光流转。画面上,访客居所角落的那台小型装置仍在缓慢旋转,持续吸收周围灵息。而矿道监测图显示,地下波动频率正在逐渐升高,周期趋于规律。
路明端坐不动,手中握着最新汇总简报。里面包含四部分内容:夜间集会时间表、符号标记对照图、可疑弟子行踪交叉记录、矿道波动关联数据。
他一页页翻过,最后停在那张复原的阵纹图上。
指尖轻轻拂过中央那个灵息爆发点。
下一瞬,他抬起眼,望向玉碟深处。
        执事悄然入内,双手捧着一枚暗纹玉符,低声禀报:“影巡三组已就位,昼随形,夜缀迹,未露痕迹。”
路明微微颔首,目光未曾离开玉碟。画面上,五名访客正列队走出外宾阁,前往市集东口。阳光洒在他们银灰色的衣袖上,符环微闪,似有若无地折射出一丝异样光晕。
“他们昨夜可曾行动?”
“子时三刻,三人离房,聚于后院空地,围立片刻,地面有光痕浮现,约一刻钟后消散。巡组不敢靠近,只远距录下影像。”
路明抬手,玉碟画面切换。一段模糊却清晰可辨的轨迹图展开——三人站位成三角,脚下隐约勾勒出一个残缺阵纹,中央一点灵息波动剧烈,随后被刻意抹平。
他凝视片刻,手指一划,调出北侧矿道震动记录。时间轴叠加,赫然对应:每次地下震颤前半个时辰,访客必有一次秘密集会。
不是巧合。
他低声下令:“将昨夜阵纹复原,比对旧档中所有阴蚀标记结构,重点筛查‘引脉’类符序。”
执事领命退下。室内只剩玉碟流转的微光映照他的侧脸。他并未放松,反而将西区灵脉分流工程的禁令再度加密一层,并把备用监听阵列的归档权限收归己手,不再假借他人。
第二日,访客按安排参观废弃冶炼炉区。路线远离主阵,也不经任何核心枢纽。他们未提异议,只是其中一人在途经一条旧输能管道时,驻足良久,手掌贴在管壁上,停留了近十息。
玉碟捕捉到那一瞬——管道内部灵流出现短暂逆涌,虽立刻恢复,但已被监听阵列捕获。
路明坐在密室中,看着数据回放,眼神渐冷。这不只是探查,是试探系统的反应阈值。
当晚,影巡回报又添新况:一名访客深夜离房,行至市集东口,从怀中取出一块石片,正是前日那人刻画暗码的位置。他以指尖为笔,在石面重新描摹出一组符号。
路明放大影像,逐线比对。确认无疑——那是阴蚀组织用于标注“能量薄弱点”的旧式编码,与十年前他在剿灭行动中破译的第三号标记完全一致。
他立即调取工坊区域人员出入记录,锁定曾与访客擦肩而过的两名杂役弟子。二人皆为底层勤务,负责搬运材料,平日沉默寡言,无明显过失。
但他注意到一件事:其中一人曾在昨日傍晚提前结束轮值,绕道经过外宾阁后巷,停留七息。而当时,另一名访客正好在院墙内踱步,两人之间仅隔一堵薄墙。
更关键的是,此人今晨领取的补给清单中,多了一项本不该由他申领的物品——低阶灵导粉,常用于临时修复符路断点。
路明当即下令:暂停二人职务,名义上称“例行轮休”,不得声张。同时在他们居所外围布设无形侦测环,一旦有外来信号接入或灵息异常波动,立即记录并上报。
第三日,访客再次提出参访请求,指名要看东部地基工程的调度中枢。路明依旧拒绝,改派一名低阶执员陪同,带他们绕行外围观测台。
他们站在高架廊道上,俯视下方运转的阵列。其中一人忽然举起手,似在调整视野,实则袖口微动,一道极细的波纹扫过下方主控节点。
玉碟画面瞬间捕捉到异常——主控阵眼接收到了一次非授权的扫描脉冲,虽被防火阵法拦截,但留下了访问痕迹。
路明坐在密室,盯着那条残留信号的波形图。它不像普通探测,更像是一种……校准。
仿佛他们在为某种远程启动做准备。
他缓缓闭眼,脑海中串联起所有线索:夜间集会、矿道震动、符号标记、内部人员异常、灵导粉申领、隐蔽扫描——这一切并非孤立行为,而是层层推进的布局。
他们不是来打探情报的。
他们是来埋设节点的。
第四夜,影巡传来紧急简报:两名可疑杂役弟子中的一人,在戌时末独自出门,走向城南废料堆场。途中数次回头,确认无人跟踪。
而在同一时间,一名访客也以“夜观星象”为由,离开外宾阁,朝相同方向移动。
路明睁眼,手指在桌案上轻轻一点,开启全向监听模式。他没有派人拦截,也没有启用强制定位符,只是让影巡保持最大安全距离,持续记录两者轨迹。
两人最终在废料堆场边缘相遇。距离十五步,未交谈,甚至未直视对方。但那名杂役弟子低头时,袖口滑落一小包东西,落在碎石缝隙中。片刻后,访客路过,靴底不经意碾过那处,包裹便已不见。
整个过程不到二十息。
路明看着玉碟回放,眼神沉静。他调出那包物品的热感成像——体积小,形状规则,内部有微弱灵频震荡,频率与监听阵列捕获的加密信号波段高度吻合。
是信物,也是回应。
他终于确认:洪荒内部已有人员被渗透,哪怕尚未明确立场,也已开始传递信息。
他提笔写下新的指令:“扩大侦测环范围,覆盖所有曾接触过访客的外围人员。凡申领过灵导粉、参与过管线维护、或近期频繁出入边缘区域者,全部列入观察名单。”
写罢,他将简报收入玉匣,加盖私印。
此时,天光未亮,密室内唯有玉碟幽光流转。画面上,访客居所角落的那台小型装置仍在缓慢旋转,持续吸收周围灵息。而矿道监测图显示,地下波动频率正在逐渐升高,周期趋于规律。
路明端坐不动,手中握着最新汇总简报。里面包含四部分内容:夜间集会时间表、符号标记对照图、可疑弟子行踪交叉记录、矿道波动关联数据。
他一页页翻过,最后停在那张复原的阵纹图上。
指尖轻轻拂过中央那个灵息爆发点。
下一瞬,他抬起眼,望向玉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