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技艺运用初尝试-《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血珠悬在半空,离地三寸,未落。

  路明盯着那滴血,呼吸放得极轻。它没有碎开,也没有蒸发,像是被某种无形之力托住,微微颤动着,表面泛起一圈极细的波纹。他不动,连指尖都未抽搐一下。左腕的伤口仍在渗血,但节奏变了,不再是自然滴落,而是随着他体内气血的流转,缓慢向外溢出,仿佛与地下的某股脉动产生了呼应。

  他缓缓抬起右手,食指虚点血珠上方。没有催动灵力,也没有念咒结印,只是以意引导,像在试探一条隐秘的通道。片刻后,血珠轻轻一震,竟顺着他的指尖爬升,最终附着于皮肤表面,融入掌纹之中。

  他闭了闭眼。

  再睁眼时,已转身走向角落的行囊。取出《织脉纪事》皮册,翻开第一页。上面不是文字,而是一幅由细线勾连而成的图谱,线条蜿蜒如根须,彼此交错又各自独立。他盯着看了许久,忽然伸手蘸了点血,在石台上临摹下来。

  七道主脉,十二支络,构成一个闭环。

  他站起身,将皮册收回,大步走出洞窟。老者未阻拦,也未言语,只拄着枯枝站在石碑旁,目送他离去。

  启程回返的路上,他不再急于赶路。每过一处山脊、溪谷,都会停下脚步,俯身贴地,手掌按在岩面或泥土上,感知其中流动的微弱气息。有时走几步便停,有时盘膝静坐半个时辰。他发现,地脉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有节奏地起伏,如同呼吸。某些节点处,灵气凝滞;另一些地方,则隐隐跳动,似有生机未绝。

  回到洪荒匠作区当晚,他直奔中央炼器室。

  室内灯火通明,几名值守工匠正在清理昨日废弃的器胚残渣。见到他进来,纷纷起身行礼。他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径直走到主台前,从怀中取出一块未锻的玄银母矿,放在台心。

  “准备青冥刃模具。”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动作一顿。

  一名老匠人迟疑道:“这材料……之前三次尝试都裂了,怕是质地不纯。”

  “不是材料的问题。”路明打断,“是炼法错了。”

  他卷起左袖,露出尚未愈合的伤口。血口边缘发暗,但并未溃烂。他用刀尖轻轻划开一道新口,让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炼器台四周画出一个环形纹路。每一滴血落下,都在石面留下短暂发光的痕迹,随即隐去。

  工匠们屏息看着,没人敢说话。

  路明深吸一口气,双手合拢,然后缓缓分开。掌心之间,一丝极淡的银光浮现,如同蛛丝般纤细。他将这丝光芒引向玄银母矿,轻轻覆盖上去。矿石表面开始泛出微弱的蓝晕,内部响起细微的嗡鸣。

  “现在,启动地火。”他说。

  一名青年匠人急忙点燃下方炉灶。火焰升腾,却是幽绿色,温度并不高,却稳定持续。

  路明伸出左手,掌心贴住矿石底部,右手则在空中缓缓划动,每一下都精准对应着他感知到的地脉节律。七次划弧之后,矿石突然轻颤,表面浮现出类似脉络的纹路,由内而外扩散开来。

  “塑形。”他低声说。

  模具合拢,压力施加。以往此时,矿石必会因内外应力失衡而崩裂。但这一次,纹路随压力变化而调整走向,像活物般自我修复、重组。

  半个时辰过去,模具开启。

  一把长约三尺的窄刃静静躺在台心,通体灰白,毫无光泽,刃脊处有一道若隐若现的蓝线,如同血管搏动。

  有人忍不住低声嗤笑:“这就算成了?连光都不冒,怕是废品。”

  路明没理会,取来一块测试用的玄铁板,将青冥刃平放其上。

  刹那间,刃身内的蓝线骤然亮起,光芒不外泄,却向内收敛,形成一种深沉的震荡。玄铁板无声无息裂开,断口平整如镜,切面光滑得能映出人脸。

  室内鸦雀无声。

  老匠人上前一步,颤抖着手摸了摸断口,又看向那柄不起眼的短刃,嘴唇动了动:“这……这不是切出来的。是让它自己断的。”

  路明点头:“它顺着材料最脆弱的缝隙走,不强破,不硬撞。就像水流进沟渠。”

  “那要是遇到更硬的呢?”另一人问。

  “那就等。”路明说,“等到它松动那一刻。”

  话音刚落,他忽然皱眉,左手猛地按住胸口。一股闷痛从肋下窜上来,牵动旧伤。他咬牙撑住台沿,额角渗出冷汗。

  “大人!”工匠惊呼。

  “没事。”他摆手,喘了几口气,“继续。我要再试一次。”

  “可您流血太多……”

  “正因如此,才能感得清楚。”他抹了把脸,重新站直,“准备第二块母矿。”

  这一次,他没有再划破手臂,而是将手掌直接贴在炼器台底座上。台子由整块地基石雕成,连接着地下浅层灵脉。他闭眼静立,呼吸渐缓,心跳与地下的波动逐渐同步。

  当新的玄银矿放入模具时,他右手轻抚其表,左手则始终贴地。没有血痕,没有符箓,只有极其细微的灵息流转,如同春藤攀枝,悄然编织。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第三次重塑形阶段,器胚忽然剧烈震颤,内部能量逆冲,眼看就要炸裂。

  “快撤!”有人喊。

  路明却未动。他猛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雾状血气,薄如轻纱般罩住器胚。血雾接触瞬间,震动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牢牢钉住。

  紧接着,他右手疾速划出七道弧线,每一笔都落在空中特定位置,像是在牵引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地面轻微震动,一道微弱的灵流自下而上涌入器身,贯穿核心。

  模具开启。

  第二把青冥刃成形,色泽略深,蓝脉更加清晰,握柄处甚至自发生成了一圈天然纹饰,形似根须缠绕。

  路明伸手握住,轻轻一振。刃身发出低鸣,不是金属之声,倒像是风吹过山谷的回响。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兵器,眼神沉静。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几名其他工坊的技术执事闻讯赶来,挤在门口观望。有人认出了这是传说中的“活脉结构”,激动得声音发抖:“这要是用在护界碑阵眼上……咱们的防御能撑十年!”

  路明没有回应。他将青冥刃收入鞘中,拿起笔,在记录册上写下第一行字:“初试成功。脉引可控,血为媒,地为基。需优化导流节奏,减少体力损耗。”

  写完,他抬头对众人说:“明天继续。我要做十把。”

  一名老匠人忍不住问:“这法子……能教吗?”

  路明停顿了一下,望向窗外。

  夜色深沉,远处护界碑静静矗立,表面裂痕依旧明显。

  他收回目光,轻声道:“先学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