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秘密调查寻真相-《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玉符阵列边缘的三声轻叩落下,路明的手指没有收回,而是顺势滑向主控台最底层的操作区。他输入一串仅由数字构成的指令,界面无声翻转,进入一个未在共议台公开目录中登记的子系统。这里没有进度条,也没有提示框,只有不断滚动的原始日志流。

  他调出西部矿盟负责人终端重新上线时的数据包路径。信号起点标注为北方雪原边缘,但地脉干扰层常年阻断远程灵讯穿透,任何来自该区域的稳定连接都违背常理。他放大跳转节点记录,发现数据流并未直连中枢,而是先绕行至东部讲习堂下属分站终端,再经由一处临时中继台接入主网。这种迂回方式既规避了常规检测,又利用了培训站点本就开放的调试权限。

  路明将此次登录的设备指纹提取出来,与此前匿名访问留下的残留信息比对。型号确认:L-379工坊特供版玉符终端。这类设备三年前已停产,全境登记在册不足百台,主要配发给极西荒原匠团及部分流动培训站。他曾亲自审核过极西匠团提交的申报材料,所有终端编号均在合规清单内,且近期使用记录正常。

  问题不在极西,而在流转过程。

  他切换至洪荒物资总账数据库,查询近三个月内L-379型号的维修与调拨记录。一台编号为xh-739的终端引起注意——该设备原属北境锻脉堂附属工坊,两个月前上报“核心晶片损毁”,按规程应就地封存并等待回收。但系统显示,它被以“教学演示残件”名义调拨至东部讲习堂第三分站,用于技术讲解展示。

  可那台设备从未出现在任何培训课程清单中。

  更异常的是,接收人签名栏的电子印鉴属于一名早已调离的技术员。而该分站自接收后,未再上传任何关于此终端的维护日志。

  路明调取分站内部权限变更记录。四日前深夜,一名高级阵师单独登录后台,修改了三台备用终端的访问权限,并关闭了实时监控推送功能。操作时间持续不到半刻钟,期间其个人信令标记处于关闭状态。此人名为陈渊,曾是第518章抵制平台建设的联署者之一,虽未直接退出合作,但其名下团队始终未提交实质性资源支持。

  而陈渊的亲传弟子,正是东海炼气士联盟临时更替的押运人。

  他将这几条线索并列排布:报废终端流向异常分站、同一分站成为冒用身份的跳板、关键技术人员反常操作、弟子突然介入运输任务。这不是零散疏漏,而是一条完整的隐秘通道。

  真正的攻击者并不需要亲自出手。他们让废弃设备流通,放任权限漏洞存在,再通过间接关联人员完成执行。每一次事故看似孤立,实则都沿着这条暗线悄然推进。

  路明回到“影蚀行动”加密档案,更新内容。他在地图上标出三个点:极西荒原匠团(设备源头)、东部讲习堂第三分站(中转节点)、北境锻脉堂旧工坊(初始流出地)。三点连线形成一个不规则三角,而“灵枢重构计划”的第三节点,恰好位于三角中心。

  对方不是要破坏某个环节,是要让整个项目在信任崩塌中自行瓦解。

  他调出七家曾公开反对平台建设的势力名单,筛选出近期有频繁后台活动的三家。除东部讲习堂外,另两家分别是南岭施工联合会与西荒巡检营。这两方虽未直接参与当前项目,但其技术成员在过去四十八个时辰内多次查看权限结构与资源调度明细,尤其关注二级接入单位的身份验证机制。

  这些查询行为本身合法,却集中在系统最脆弱的时间段。仿佛有人在确认防线是否真正松动。

  路明没有封锁任何账户,也没有发出警告。他知道,一旦打草惊蛇,这条线就会立刻切断。真正的幕后之人不会留下直接痕迹,他们依赖的是他人之手、旧日漏洞、合理外衣下的不合理操作。

  他重新设置监控逻辑。不再追踪单一异常,而是建立行为模型:凡是涉及报废设备、跨区跳转、非值守时段权限变更、关联人员职务变动的情况,全部纳入动态预警范围。系统开始自动比对历史模式,标记偏离基准值超过阈限的操作。

  一条新提示浮现:南岭施工联合会昨日有一名工程师申请调岗至后勤支援组,理由是“愿投身前线协作”。该人员曾在第518章发表激烈言论,称“平台不过是中心势力的新枷锁”。其技术专长为数据清洗与日志管理,恰好能接触项目初期的原始记录。

  路明将其信息归档至“影蚀行动”附加名单,标记为“潜在渗透”。

  他再次查看西部矿盟负责人的账号状态。仍在运行,权限已被悄降至观察模式,所有指令需经统御殿二次授权才能生效。对方尚未察觉,仍在尝试调取施工图纸与材料清单。每一次请求都被系统记录,并原路返回虚假响应——显示成功获取,实则只收到过期版本。

  他在等对方暴露更多动作。

  主控阵列忽然震动一下,低频警报轻闪即灭。那是他设置的特殊触发机制:当某一Ip地址在不同地理位置连续出现时自动提醒。刚才,东部讲习堂第三分站的终端信号,竟在同一息内出现在北方雪原边缘和东部平原监测点。

  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两地。

  唯一的解释是,有人在伪造位置信息,且使用了相同的设备标识。

  路明锁定该信号的传输特征,发现其携带一段微弱的重复码序,类似于旧式校验补丁。这种编码方式已在主流系统中淘汰多年,唯有L-379终端的部分固件仍保留兼容模块。

  线索闭合。

  他调出第三分站的物理位置图。那里建在一座废弃山谷入口,周围无常驻人员,仅有两名轮值讲师每月巡查一次。建筑本身设有基础防护阵法,但未接入核心安防网络,属于监管盲区。

  如果有人想藏匿设备或进行秘密操作,那里是最合适的地方之一。

  路明没有下令搜查。他知道,现在冲进去,只会找到一台被清空数据的废机。对方既然敢用这台终端反复试探,说明他们要么自信不会被追查到,要么……正希望他做出反应。

  他关闭所有外部显示界面,仅保留生物密钥认证的私有视窗。在“影蚀行动”档案末尾,他输入最后一行指令:启动“逆溯协议”,模拟一台L-379终端的合法登录行为,信号源伪装成极西荒原匠团常规汇报流,目标指向东部讲习堂第三分站的内部调试端口。

  系统开始生成虚拟身份包。

  他的手指停在确认键上方,目光落在主控阵列中央。全息界面缓缓浮现出那个三角连线图,三点之间,渐渐延伸出第四条线,直指尚未表态的西荒巡检营驻地。

  他按下指令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