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创新阻碍再突破-《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路明站在统御殿高台上,目光扫过玉符阵列中流转的指令流。新设的直报通道已运行三日,理论上每一道申请都应即时汇入中枢,可实际反馈却寥寥无几。他调出数据面板,指尖划过一排排记录——十七份提交,十三份被标注“待技术复核”,四份直接退回,理由清一色写着“不符合现行标准”。

  这不对。

  标准是他亲自定的过渡方案,宽限幅度远超以往。若真按条文执行,不该有如此大面积驳回。他转而切入各宗门调度子系统,比对材料申领与人员调配的时间节点。很快,线索浮现:北境锻脉堂连续五次否决冷锻银芯调用申请,理由是“结构风险未排除”;东陆器阁则以“接口协议不兼容”为由,搁置了三项联合测试;南部匠盟虽未公开反对,但所有创新项目排期都被延后至下一轮周期。

  这些驳回令,全部出自同几位长老之手。

  他闭目片刻,唤出亲信传讯符,低声吩咐几句。半炷香后,回信抵达:基层匠人确有议论,称有高层放话,“新法乱制,动摇根基,不可轻举”。更有甚者,私下召集门内执事,强调“稳重守成方为正道”。

  路明睁开眼,手中玉符微微发烫。阻碍不再来自流程断裂,而是有人主动设障。他们怕的不是失败,是变化本身。一旦新技术铺开,旧有权力结构将被动摇,那些靠资历与门第维系的地位,可能一夜之间失去意义。

  他转身走下高台,步入议政殿深处。殿内空旷,唯有中央玉台映着四方动态。他取出一枚特制玉符,注入灵力,向三大主宗发出会晤请求,署名仅一字:“明。”

  半个时辰后,他踏入锻脉堂议事厅。厅内烛火微晃,七位长老分坐两侧,主位空着,显然在等他先落座。他没有动,只将一枚玉符置于案首,轻推向前。

  “这是L-379工坊‘长明’转换器过去七日的运行数据。”他说,“效率提升三倍,能耗下降四成,故障率为零。你们否决的,是这个。”

  左侧一位灰袍长老冷笑:“数据好看,未必长久。祖制所传,皆经百年验证。你这一套,才几天?”

  “百年之前呢?”路明反问,“第一座聚灵阵建成时,也有人说它违背天地常理。可现在,谁离得开?”

  “那是先贤所立,自有其理。”

  “那我们现在做的,不正是为后人立新理?”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你们守住的,是规矩。可被卡住的,是活人的饭碗。矿道缺能,工坊停工,匠人饿着肚子改图纸,就为了合你们的‘规’?”

  另一人皱眉:“你这是逼我们背祖忘本。”

  “我不是要你们背弃什么。”路明顿了顿,“我是提醒你们,洪荒世界不是停在某一天的标本。你们怕失权,我懂。可拒绝变革,只会让你们更快被时代甩开。今日拒变者,明日将被变革所弃。”

  厅内一时寂静。

  他继续道:“我可以承诺,在新的协作体系里,保留你们的文化主导权,保障资源配额不低于现有水平。甚至,你们可以牵头制定部分技术规范。但前提是——不能堵死出路。”

  右侧一位年长长老缓缓开口:“若新法出了事,谁担责?”

  “我。”路明答得干脆,“所有因创新试点引发的问题,责任归我。你们只需做一件事:不再用‘不符合旧规’当借口,压住所有申请。”

  烛火轻轻跳了一下。

  灰袍长老盯着玉符中的数据流,良久未语。终于,他抬头:“你说的那个‘长明’,真有这么稳?”

  路明没说话,只是激活玉符,投出一段实景影像——昏暗工坊内,一台泛着青光的转换器正平稳运转,数名匠人围在周围,一人正在记录数值,另一人轻拍机器外壳,笑着说:“听这声儿,跟心跳似的。”

  画面里,有人端来热汤,递给轮值的阵师。那人接过,喝了一口,又往机器底座盖了件旧袍子,像是怕它冷。

  “它没编号。”路明说,“有人给它起了名字,叫‘长明’。”

  “不属哪一宗,不归哪一派。”他看着众人,“它属于每一个愿意为它燃灯的人。”

  厅内再无人出声。

  主位上的长老缓缓起身,走到案前,提起笔,在一份被搁置已久的联合试验批文中签下名字。墨迹落下,玉符自动感应,生成通行令,随即化作流光,冲天而去。

  路明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厅口,望着那道光芒划破云层,飞向北境矿道方向。他知道,这一个签批,不代表所有阻力消失。其他宗门仍可能观望,执行层也可能继续拖延。但至少,第一道裂口已经打开。

  回到统御殿高台时,风比先前更急。他立于栏前,目视四方。玉符阵列中,一条条灰暗的进度线开始重新流动。重启指令已送达六处关键节点,回应尚未完全返回,但系统底层的数据波动已显活跃。

  他抬起手,准备调阅下一组档案。指尖刚触到玉符,忽然一顿。

  下方殿角,一名传令使快步奔来,手中捧着一封密函,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