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的温热还未散去,路明站在高台边缘,风从山脊掠过,吹动他袖口残存的血痕。他没有回头去看那面猎猎作响的青云旗,而是转身走下石阶,脚步落在碎石道上,声音很轻。
训练场在半山腰,平日里只有晨练的弟子来往。此刻一群新人正列队出巡,装备简陋,腰间佩的还是旧制铁短剑,连护心镜都未配齐。这是最低级别的日常任务——巡查西岭外围三里山道,记录异动,采集药草样本。
路明靠在一块风化岩后,没有露面。他记得这批人,是三个月前从各峰抽调的年轻弟子,经历过清魂阵,也有人曾在地牢名单上出现过名字。他们不该死在那种地方,可当时没人给他们机会。
山道上忽然传来一声兽吼,低沉带颤,是赤鬃狼发情期的咆哮。巡逻队立刻停下,领队的年轻执事抬手示意,五人迅速散开,两人攀上左侧石坡,一人退至后方高点,其余两人则蹲身藏于断木之后,动作干净利落。
一头赤鬃狼从林中冲出,肩高近人,獠牙外翻,鼻孔喷着白气。它本欲直扑队伍中段,却在即将跃起时猛地顿住——前方地面插着三根细竹签,呈三角分布,正是“绊音阵”的简易布置。它低吼着绕行,刚一偏转方向,石坡上的弓手已拉开硬木弓,一箭射在它前爪前方三寸处。
狼受惊后退,却被后方高点投下的烟粉迷了眼。它狂躁地甩头,这时埋伏在断木后的两人同时跃出,用木棍猛击其后腿关节。狼吃痛翻滚,再爬起时已显迟疑,最终低鸣几声,转身逃入密林。
全程不到半柱香。
五人收拢队形,无人说话,但彼此点头确认状态。随后他们开始清理现场,有人从狼爪印旁挖出半截断牙,有人割下几缕鬃毛,还有一人翻开土层,取出那三根竹签,仔细擦拭后收回囊中。最后,他们在记录册上写下时间、地点、应对方式、消耗物资与收获样本,字迹工整。
路明看着,指尖在袖中轻轻划过掌心旧疤。那一刀是铜鼓声最盛时留下的,那时他靠心跳挣脱控制。而现在,这群人没等命令,自己判断、分工、执行、收尾,连补给点都按新标尺重新标记了位置。
他们回来了。
文书房的执事接过记录册时愣了一下:“你们这趟,采到两株寒纹草?还带回来了完整的狼涎样本?”
“在岩缝里发现的。”领队青年说,“寒纹草旁边有狼尿痕迹,我们推测它常来舔舐药性,所以多等了一刻钟,才拿到新鲜涎液。”
执事翻到后面,看到分类标注写着“可能具备镇频功效,建议送药研司初验”,忍不住抬头:“你们连这个都想到了?”
“路大人讲过,”青年声音不高,“所有异常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找到原因,就能反向利用。”
消息像水渗进石缝,悄无声息地传开了。
第二天清晨,两位长老来到训练场。一位是北冥宗的老阵法师,另一位来自西岭药谷,向来挑剔。
“运气好碰上一头病狼,也算本事?”北冥长老冷着脸,拿起那份记录册,“你们知道真正的兽袭是什么样吗?五头狼群围杀,人落地就没了。”
“我们遇到的是单体赤鬃狼。”青年回答,“判断为驱赶优先,非必要不击杀,符合当前资源保全原则。”
药谷长老蹲下身,检查他们带回的寒纹草根部:“采挖角度正确,留了再生芽点,土也带回了样本。”她抬头,“谁教的?”
“训练课第三讲,关于可持续采集的部分。”
“那是去年的课程。”长老眯起眼,“你们背下来的?”
“不是。”青年摇头,“我们试过一次错,挖断了芽点,后来补种了三株,只活了一株。从那以后,每次采药都会带土回来比对。”
北冥长老没再说话,只是走到演武场边,看着他们进行下一组配合训练。五人用木棍模拟敌袭,一人倒下后,另一人立刻补位,节奏紧凑,几乎没有停顿。
“他们在用‘节律控法’。”老阵法师低声说。
“不只是用。”药谷长老纠正,“是改了。原来的节律是七步一换,他们压成了五步半,更适应山地短距突进。”
“胆子不小。”
“可有效。”
老阵法师沉默片刻:“这帮小子……有点意思。”
当天午后,路明在监察司偏厅召见副手。桌上摊着十几份新人任务档案,每一份都被他亲手标注过。
红笔圈出的是应变记录:某次夜间巡查发现地气异常,未上报而是自行布下简易感应阵,确认无渗透波动后才撤离;蓝线划的是协作节点:三人小组在暴雨中断绳坠崖,靠轮流咬住绳索拖行二十丈,全员生还;黑字批注最多的是风险控制——他们从不贪功,每次任务结束必做三件事:清点装备、复盘失误、提出改进建议。
副手翻到最后一页,抬头:“你要破例?”
“旧规三年考核才能参与b级任务。”路明提笔蘸墨,“现在不需要了。”
“上面会反对。”
“反对的人,可以去看记录。”他落笔写下批注:“旧规为防滥权而设,今权已清,当以战代训。准其参与b级以下任务,由老手远程监察。”
墨迹未干,他掌心那道疤又轻轻跳了一下,像是回应什么。
副手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不再只是替补。”路明合上卷宗,“而是真正的接班人。”
夜风穿过林梢,训练场上灯火未熄。一群年轻人围坐在石台旁,有人拿着记录册逐条讲解今日失误,有人拿着木剑比划新编的合击路线。声音清亮,没有刻意压低,也没有炫耀。
远处高崖上,路明负手而立。他没有走近,也没有出声。目光掠过那些年轻的身影,最后落在山野深处。
那里什么也没有,只有风在动。
一名新人突然抬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朝着高崖方向望了一眼。
路明不动。
那人犹豫了一下,转回头,继续说话。
火光映在他们的脸上,映在未出鞘的剑上,映在刚刚写满笔记的纸上。
掌心的疤痕彻底安静下来。
        训练场在半山腰,平日里只有晨练的弟子来往。此刻一群新人正列队出巡,装备简陋,腰间佩的还是旧制铁短剑,连护心镜都未配齐。这是最低级别的日常任务——巡查西岭外围三里山道,记录异动,采集药草样本。
路明靠在一块风化岩后,没有露面。他记得这批人,是三个月前从各峰抽调的年轻弟子,经历过清魂阵,也有人曾在地牢名单上出现过名字。他们不该死在那种地方,可当时没人给他们机会。
山道上忽然传来一声兽吼,低沉带颤,是赤鬃狼发情期的咆哮。巡逻队立刻停下,领队的年轻执事抬手示意,五人迅速散开,两人攀上左侧石坡,一人退至后方高点,其余两人则蹲身藏于断木之后,动作干净利落。
一头赤鬃狼从林中冲出,肩高近人,獠牙外翻,鼻孔喷着白气。它本欲直扑队伍中段,却在即将跃起时猛地顿住——前方地面插着三根细竹签,呈三角分布,正是“绊音阵”的简易布置。它低吼着绕行,刚一偏转方向,石坡上的弓手已拉开硬木弓,一箭射在它前爪前方三寸处。
狼受惊后退,却被后方高点投下的烟粉迷了眼。它狂躁地甩头,这时埋伏在断木后的两人同时跃出,用木棍猛击其后腿关节。狼吃痛翻滚,再爬起时已显迟疑,最终低鸣几声,转身逃入密林。
全程不到半柱香。
五人收拢队形,无人说话,但彼此点头确认状态。随后他们开始清理现场,有人从狼爪印旁挖出半截断牙,有人割下几缕鬃毛,还有一人翻开土层,取出那三根竹签,仔细擦拭后收回囊中。最后,他们在记录册上写下时间、地点、应对方式、消耗物资与收获样本,字迹工整。
路明看着,指尖在袖中轻轻划过掌心旧疤。那一刀是铜鼓声最盛时留下的,那时他靠心跳挣脱控制。而现在,这群人没等命令,自己判断、分工、执行、收尾,连补给点都按新标尺重新标记了位置。
他们回来了。
文书房的执事接过记录册时愣了一下:“你们这趟,采到两株寒纹草?还带回来了完整的狼涎样本?”
“在岩缝里发现的。”领队青年说,“寒纹草旁边有狼尿痕迹,我们推测它常来舔舐药性,所以多等了一刻钟,才拿到新鲜涎液。”
执事翻到后面,看到分类标注写着“可能具备镇频功效,建议送药研司初验”,忍不住抬头:“你们连这个都想到了?”
“路大人讲过,”青年声音不高,“所有异常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找到原因,就能反向利用。”
消息像水渗进石缝,悄无声息地传开了。
第二天清晨,两位长老来到训练场。一位是北冥宗的老阵法师,另一位来自西岭药谷,向来挑剔。
“运气好碰上一头病狼,也算本事?”北冥长老冷着脸,拿起那份记录册,“你们知道真正的兽袭是什么样吗?五头狼群围杀,人落地就没了。”
“我们遇到的是单体赤鬃狼。”青年回答,“判断为驱赶优先,非必要不击杀,符合当前资源保全原则。”
药谷长老蹲下身,检查他们带回的寒纹草根部:“采挖角度正确,留了再生芽点,土也带回了样本。”她抬头,“谁教的?”
“训练课第三讲,关于可持续采集的部分。”
“那是去年的课程。”长老眯起眼,“你们背下来的?”
“不是。”青年摇头,“我们试过一次错,挖断了芽点,后来补种了三株,只活了一株。从那以后,每次采药都会带土回来比对。”
北冥长老没再说话,只是走到演武场边,看着他们进行下一组配合训练。五人用木棍模拟敌袭,一人倒下后,另一人立刻补位,节奏紧凑,几乎没有停顿。
“他们在用‘节律控法’。”老阵法师低声说。
“不只是用。”药谷长老纠正,“是改了。原来的节律是七步一换,他们压成了五步半,更适应山地短距突进。”
“胆子不小。”
“可有效。”
老阵法师沉默片刻:“这帮小子……有点意思。”
当天午后,路明在监察司偏厅召见副手。桌上摊着十几份新人任务档案,每一份都被他亲手标注过。
红笔圈出的是应变记录:某次夜间巡查发现地气异常,未上报而是自行布下简易感应阵,确认无渗透波动后才撤离;蓝线划的是协作节点:三人小组在暴雨中断绳坠崖,靠轮流咬住绳索拖行二十丈,全员生还;黑字批注最多的是风险控制——他们从不贪功,每次任务结束必做三件事:清点装备、复盘失误、提出改进建议。
副手翻到最后一页,抬头:“你要破例?”
“旧规三年考核才能参与b级任务。”路明提笔蘸墨,“现在不需要了。”
“上面会反对。”
“反对的人,可以去看记录。”他落笔写下批注:“旧规为防滥权而设,今权已清,当以战代训。准其参与b级以下任务,由老手远程监察。”
墨迹未干,他掌心那道疤又轻轻跳了一下,像是回应什么。
副手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不再只是替补。”路明合上卷宗,“而是真正的接班人。”
夜风穿过林梢,训练场上灯火未熄。一群年轻人围坐在石台旁,有人拿着记录册逐条讲解今日失误,有人拿着木剑比划新编的合击路线。声音清亮,没有刻意压低,也没有炫耀。
远处高崖上,路明负手而立。他没有走近,也没有出声。目光掠过那些年轻的身影,最后落在山野深处。
那里什么也没有,只有风在动。
一名新人突然抬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朝着高崖方向望了一眼。
路明不动。
那人犹豫了一下,转回头,继续说话。
火光映在他们的脸上,映在未出鞘的剑上,映在刚刚写满笔记的纸上。
掌心的疤痕彻底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