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计划-《凡人打渔我修仙,太平洋是我渔场》

  苏峰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渔场的生命力正在被唤醒,被提升。

  他将之前放养在隔离区里的那两条野生大黄鱼、锦绣龙虾母虾和青蟹苗,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了这片被灵泉滋养的核心水域。

  那些小家伙一进入这片新环境,立刻变得欢快无比,游动的速度和活力,比之前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那两条大黄鱼更是惬意地绕着泉眼游动,身上金色的鳞片在清澈的水中,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效果,简直逆天了!”

  苏峰心中狂喜。

  有了这灵泉之眼,他的渔场将能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品质远超野生的顶级水产。

  这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看着眼前这片焕然一新的渔场,苏峰心中豪情万丈。

  ……

  傍晚,苏峰回到了家。

  苏大海和梁慧正在院子里收拾渔网,脸上还带着几分担忧。

  “峰儿你回来了!没事吧?我听说刘伟那小子又带人去找你了?”

  梁慧一看到儿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紧张地问道。

  “妈,没事,都解决了。”

  苏峰笑着安慰道:“一群跳梁小丑而已,以后他们不敢再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

  苏大海也松了口气,随即又问道:“那你今天出海……收获怎么样?”

  他知道儿子今天又出海了,但具体去做什么,他没多问。

  苏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银行App,递到了父母面前。

  “爸,妈,你们看这个。”

  老两口疑惑地凑了过来,当他们看清手机屏幕上那一长串数字时,两个人都石化了。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苏大海哆哆嗦嗦地数着,每数一位,眼睛就瞪大一分,数到最后,他手一抖,差点把苏峰的手机给扔了。

  “三……三千万?!”

  梁慧的声音都变调了,她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

  “峰儿,这……这是哪来的啊?你……你不会是把那家银行给抢了吧?”

  梁慧拉着儿子的手,声音里都带上了哭腔。

  也难怪她会这么想,三千万,这个数字对他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噗……”

  苏峰被母亲的话逗得哭笑不得。

  “妈,您想到哪儿去了,这是我卖鱼赚的。”

  “卖鱼?卖什么鱼能卖三千万啊?”

  苏大海一脸的不敢置信。

  苏峰笑着,简单地把捕到黄唇鱼并卖给秦雨燕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其中惊心动魄的过程被他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即便如此,老两口听完后还是半天没回过神来,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像是在听神话故事。

  过了许久,苏大海才颤巍巍地站起来,走进屋里又走出来,来回踱了好几圈,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好!好啊!我苏大海的儿子,有出息!”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眼眶里泛着泪光。

  梁慧也是喜极而泣,抱着儿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这一夜,苏家二老几乎彻夜未眠。

  第二天,苏峰就用这笔钱开始了他的大计划。

  他先是去车行,全款提了一辆最新款的皮卡车,方便自己出行和拉货。

  然后又联系了最好的施工队,订购了最先进的增氧、水循环和监控设备,准备对整个渔场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现代化升级改造。

  他还去了一趟县里的船舶厂,直接订购了一艘全新的、马力更大、设备更齐全的专业海钓船。

  那艘小破渔船,是时候光荣退休了。

  ……

  第二天一大早,梁慧顶着两个黑眼圈,手里攥着苏峰的手机,又把那个银行余额界面调了出来,一个零一个零地数。

  数到第三遍,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这样才能确认昨天的一切不是梦。

  苏大海坐在院里的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他的旱烟,烟雾缭绕,可那夹着烟杆的手却不像往日那般稳当,微微有些颤抖。

  他一言不发,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屋里,瞟向那张存着巨款的银行卡,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爸,你说……这么多钱,咱……咱咋花啊?”

  梁慧终于放下了手机,声音里还带着点不真实感,小心翼翼地问。

  “要不……先把屋顶那几块漏雨的瓦给换了?”

  苏大海憋了半天,吐出一句。

  “对对对,得换!还有你那腰,一到阴雨天就疼,咱们去市里最好的医院瞧瞧,彻底给它看好了!”

  梁慧连连点头,思路也打开了。

  “还有峰儿他妹,小灵在市里上学,也别太省了,得让她吃好穿好,不能让同学看扁了。”

  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这笔巨款的用途,从换瓦片到买新电视,再到给未来的孙子准备红包,计划得热火朝天。

  苏峰在一旁听着,心里又暖又好笑。

  他们规划的这一切,可能连那三千万的利息都用不完。

  没打断父母的兴致,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计划付诸了行动。

  当天上午,一辆崭新的长城炮皮卡就开进了渔龙村。

  这车高大威猛,线条硬朗,停在苏家门口,瞬间就成了全村的焦点。

  紧接着,一辆辆满载着水泥、钢筋和各种先进管道设备的工程车也陆续抵达,在苏家的渔场边上排开了阵势。

  渔龙村彻底炸了锅。

  “看见没?苏大海家买新车了!那叫啥……皮卡!听说好几十万呢!”

  “何止哦,你没看那边的工程队?听说是要把他家那片破渔场全给翻新了,请的还是县里最好的施工队,那得花多少钱?怕不是要把鱼池底都贴上金砖吧!”

  “我的乖乖,苏峰这娃是在城里挖到金矿了?”

  村民们的议论声中,羡慕、嫉妒、好奇、敬畏,五味杂陈。

  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开始登门了,提着两斤鸡蛋,揣着一瓶罐头,嘘寒问暖,话里话外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最典型的是苏峰的一个远房三婶,一个在村里以嘴碎和爱占小便宜出名的妇人。

  她拉着梁慧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儿子要结婚,彩礼还差五万块钱,想找苏峰借一点周转周转。

  梁慧心软,刚想开口,苏峰却笑着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