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试点进入第二个月,周莉团队没有丝毫松懈。在解决了技术卡顿和服务人员管理问题后,他们将重心放在了 “扩用户、提粘性” 上 —— 既然基础的餐饮、家政服务已经打开市场,就要通过更贴近本地用户生活的服务,让 “宜居生活” 真正融入青州人的日常。
“社区是用户的核心生活场景,要是能把社区服务接入 App,用户粘性肯定能大幅提升。” 周莉在团队会议上提出新的思路。经过一周的调研,他们锁定了青州规模最大的两家物业公司 ——“恒信物业” 和 “宜居物业”,这两家公司管理着青州 30 多个小区,覆盖近 20 万居民。
第一次拜访恒信物业时,负责人李经理有些犹豫:“我们小区有自己的物业费缴纳系统,也有专门的报修渠道,为什么要和你们 App 合作?” 周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作方案,笑着解释:“李经理,我们不是要取代你们的现有渠道,而是要帮你们提升效率、增加服务附加值。居民通过‘宜居生活’App,不仅能缴纳物业费,还能一键报修房屋漏水、电路故障,我们会对接专业的维修团队,2 小时内响应;另外,我们还能帮你们组织社区活动,比如亲子手工、邻里聚餐,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
她顿了顿,补充道:“对你们来说,能减少物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居民来说,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对我们 App 来说,能获得精准的社区用户。这是三方共赢的合作。” 为了打消李经理的顾虑,周莉还提出 “免费接入、盈利分成”—— 物业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居民通过 App 缴纳物业费,平台还会给物业返还 1% 的分成。
李经理被说服了,双方很快签订合作协议。一周后,“社区专属服务” 在恒信物业的 15 个小区正式上线。居民打开 “宜居生活” App,点击 “社区服务” 板块,就能看到物业费缴纳、房屋报修、社区活动报名等功能。青州某小区的王阿姨,之前缴纳物业费要跑到物业办公室排队,现在在家打开 App,3 分钟就完成了缴费,还顺便报名了周末的社区插花活动,她笑着对邻居说:“现在缴物业费、报修都不用出门了,这个 App 太方便了!”
“社区专属服务” 上线两周,就为 App 带来了 8 万新增用户,其中 60% 是 35 岁以上的家庭用户,这类用户的月活跃度达到 70%,远超平均水平。紧接着,周莉团队又与宜居物业达成合作,将 “社区专属服务” 覆盖到青州更多小区。
除了社区用户,学生群体也是周莉团队重点拓展的对象。青州有 10 所高校,在校学生超过 15 万,这类用户对价格敏感、社交传播能力强,是 App 扩张的重要力量。针对学生群体,团队推出了 “校园专属优惠”:学生凭学生证注册 App,即可领取 “餐饮 8 折券”“文具 9 折券” 各 3 张;邀请同学注册,双方各得 15 元无门槛优惠券;更贴心的是,App 还上线了 “学霸家教” 服务 —— 对接青州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价格比校外培训机构低 30%。
为了让学生群体了解活动,周莉团队走进青州各大高校,举办 “校园推广日” 活动。在青州大学的操场上,团队搭建了推广展台,学生只要扫码注册 App,就能免费领取定制笔记本或奶茶优惠券;现场还设置了 “学霸家教” 咨询区,有需求的家长可以直接预约家教服务。青州大学的学生小张,注册 App 后,用 8 折券点了一份外卖,比平时省了 6 元,他立刻把活动分享到宿舍群:“兄弟们,这个 App 有校园优惠,点外卖超划算,还能找学霸辅导功课,快下载!”
“校园专属优惠” 推出一个月,吸引了青州 10 所高校的 15 万学生下载 App,其中 80% 的学生表示 “会经常使用 App 点外卖、买文具”。学生群体的加入,不仅让 App 的用户结构更丰富,还通过社交传播,带动了更多家庭用户下载。
试点第二个月末,周莉团队拿着最终数据报表,脸上满是喜悦 —— 青州 “宜居生活” App 累计用户突破 55 万,超出 “50 万用户” 的目标 10%;月盈利达到 85 万,超出 “80 万盈利” 的目标 6%;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 15 分钟提升到 28 分钟,月留存率达到 45%,各项数据都远超预期。
当周莉团队返回公司时,林辰特意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还召开了青州试点总结会。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莉身上,她拿着 ppt,详细分享试点经验:“这次青州试点能成功,关键有三点:第一,要快速适应当地市场,比如我们发现青州用户对社区服务和校园优惠需求大,就及时调整策略;第二,遇到问题不能拖,像服务器卡顿、服务人员素质差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当天发现、当天解决,避免影响用户体验;第三,要打造差异化优势,比本地平台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社区专属服务’‘学霸家教’,这些都是‘青州生活通’没有的,能吸引更多用户。”
林辰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等周莉说完,他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青州试点的成功,证明了‘宜居生活’模式的可复制性。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 —— 首先在德州、聊城开展试点,每个城市派一个 5 人团队,按照青州的经验推进,重点做好商家对接、用户推广和服务管理;半年内,要将 App 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周边 5 个城市,用户总数突破 500 万;一年内,进军省会城市,打造区域性生活服务平台。”
他顿了顿,看着在场的团队成员,眼里满是期待:“青州只是我们的起点,未来,我们要让‘宜居生活’走进更多城市,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种敢闯敢试、及时调整的精神,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信心。周莉看着林辰,又想起在青州奋斗的日日夜夜 —— 从最初的商家抵触,到后来的用户爆发,从技术危机到服务优化,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充满收获。她知道,青州试点的结束,只是 “宜居生活” 全国扩张的开始,更广阔的市场,还在等着他们去开拓。
        “社区是用户的核心生活场景,要是能把社区服务接入 App,用户粘性肯定能大幅提升。” 周莉在团队会议上提出新的思路。经过一周的调研,他们锁定了青州规模最大的两家物业公司 ——“恒信物业” 和 “宜居物业”,这两家公司管理着青州 30 多个小区,覆盖近 20 万居民。
第一次拜访恒信物业时,负责人李经理有些犹豫:“我们小区有自己的物业费缴纳系统,也有专门的报修渠道,为什么要和你们 App 合作?” 周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作方案,笑着解释:“李经理,我们不是要取代你们的现有渠道,而是要帮你们提升效率、增加服务附加值。居民通过‘宜居生活’App,不仅能缴纳物业费,还能一键报修房屋漏水、电路故障,我们会对接专业的维修团队,2 小时内响应;另外,我们还能帮你们组织社区活动,比如亲子手工、邻里聚餐,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
她顿了顿,补充道:“对你们来说,能减少物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居民来说,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对我们 App 来说,能获得精准的社区用户。这是三方共赢的合作。” 为了打消李经理的顾虑,周莉还提出 “免费接入、盈利分成”—— 物业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居民通过 App 缴纳物业费,平台还会给物业返还 1% 的分成。
李经理被说服了,双方很快签订合作协议。一周后,“社区专属服务” 在恒信物业的 15 个小区正式上线。居民打开 “宜居生活” App,点击 “社区服务” 板块,就能看到物业费缴纳、房屋报修、社区活动报名等功能。青州某小区的王阿姨,之前缴纳物业费要跑到物业办公室排队,现在在家打开 App,3 分钟就完成了缴费,还顺便报名了周末的社区插花活动,她笑着对邻居说:“现在缴物业费、报修都不用出门了,这个 App 太方便了!”
“社区专属服务” 上线两周,就为 App 带来了 8 万新增用户,其中 60% 是 35 岁以上的家庭用户,这类用户的月活跃度达到 70%,远超平均水平。紧接着,周莉团队又与宜居物业达成合作,将 “社区专属服务” 覆盖到青州更多小区。
除了社区用户,学生群体也是周莉团队重点拓展的对象。青州有 10 所高校,在校学生超过 15 万,这类用户对价格敏感、社交传播能力强,是 App 扩张的重要力量。针对学生群体,团队推出了 “校园专属优惠”:学生凭学生证注册 App,即可领取 “餐饮 8 折券”“文具 9 折券” 各 3 张;邀请同学注册,双方各得 15 元无门槛优惠券;更贴心的是,App 还上线了 “学霸家教” 服务 —— 对接青州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价格比校外培训机构低 30%。
为了让学生群体了解活动,周莉团队走进青州各大高校,举办 “校园推广日” 活动。在青州大学的操场上,团队搭建了推广展台,学生只要扫码注册 App,就能免费领取定制笔记本或奶茶优惠券;现场还设置了 “学霸家教” 咨询区,有需求的家长可以直接预约家教服务。青州大学的学生小张,注册 App 后,用 8 折券点了一份外卖,比平时省了 6 元,他立刻把活动分享到宿舍群:“兄弟们,这个 App 有校园优惠,点外卖超划算,还能找学霸辅导功课,快下载!”
“校园专属优惠” 推出一个月,吸引了青州 10 所高校的 15 万学生下载 App,其中 80% 的学生表示 “会经常使用 App 点外卖、买文具”。学生群体的加入,不仅让 App 的用户结构更丰富,还通过社交传播,带动了更多家庭用户下载。
试点第二个月末,周莉团队拿着最终数据报表,脸上满是喜悦 —— 青州 “宜居生活” App 累计用户突破 55 万,超出 “50 万用户” 的目标 10%;月盈利达到 85 万,超出 “80 万盈利” 的目标 6%;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 15 分钟提升到 28 分钟,月留存率达到 45%,各项数据都远超预期。
当周莉团队返回公司时,林辰特意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还召开了青州试点总结会。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莉身上,她拿着 ppt,详细分享试点经验:“这次青州试点能成功,关键有三点:第一,要快速适应当地市场,比如我们发现青州用户对社区服务和校园优惠需求大,就及时调整策略;第二,遇到问题不能拖,像服务器卡顿、服务人员素质差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当天发现、当天解决,避免影响用户体验;第三,要打造差异化优势,比本地平台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社区专属服务’‘学霸家教’,这些都是‘青州生活通’没有的,能吸引更多用户。”
林辰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等周莉说完,他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青州试点的成功,证明了‘宜居生活’模式的可复制性。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 —— 首先在德州、聊城开展试点,每个城市派一个 5 人团队,按照青州的经验推进,重点做好商家对接、用户推广和服务管理;半年内,要将 App 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周边 5 个城市,用户总数突破 500 万;一年内,进军省会城市,打造区域性生活服务平台。”
他顿了顿,看着在场的团队成员,眼里满是期待:“青州只是我们的起点,未来,我们要让‘宜居生活’走进更多城市,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种敢闯敢试、及时调整的精神,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信心。周莉看着林辰,又想起在青州奋斗的日日夜夜 —— 从最初的商家抵触,到后来的用户爆发,从技术危机到服务优化,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充满收获。她知道,青州试点的结束,只是 “宜居生活” 全国扩张的开始,更广阔的市场,还在等着他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