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并购重组-《带记忆爱你》

  上市后的第三个月,辰星科技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研讨会正热烈进行。林辰站在巨大的白板前,手指划过 “智慧城市” 的业务版图,目光坚定地说道:“目前我们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站稳脚跟,但要实现更大的突破,必须拓展业务边界。我看中了两家同行企业,一家是擅长智慧交通的途畅科技,另一家是专注智慧医疗的康联数据,若能将它们纳入辰星版图,我们就能实现智慧城市全领域覆盖。”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小声的讨论。赵伟皱了皱眉,说道:“这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有不错的口碑,途畅科技的智能交通调度系统在国内十几个城市落地,康联数据的医疗数据管理平台也和上百家医院有合作,它们会愿意被并购吗?” 林辰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拿出两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分发给众人:“我已经让团队做了深入调研,途畅科技近期面临资金压力,研发投入受限;康联数据则希望借助更大的平台拓展市场,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一周后,林辰亲自带队前往途畅科技的总部。途畅科技的董事长周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兵,见面时,他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林总,辰星科技上市后发展势头迅猛,我们很佩服,但并购这件事,说实话,我们担心途畅会被辰星吞并,多年积累的技术和团队会就此散掉。”

  林辰理解周明的顾虑,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将一份精心准备的并购方案推到周明面前:“周总,您看这份方案。我们承诺保留途畅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不仅不干涉日常运营,还会投入 2 亿元用于智慧交通领域的研发;同时,途畅的核心管理层将获得辰星科技的股权激励,未来能共享公司发展的红利。我们要的不是‘吞并’,而是‘共赢’,借助辰星的资本和平台,让途畅的技术覆盖更多城市。”

  周明拿起方案,仔细翻阅着,当看到 “核心团队保留率 100%”“研发资金专款专用” 等条款时,眼中的警惕渐渐消散。林辰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现在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加速,单一领域的技术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辰星在工业互联网有优势,途畅在智慧交通有积累,两者结合,能打造更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

  几天后,林辰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康联数据。康联数据的 cEo 陈曦是一位年轻的技术人才,她的顾虑和周明类似:“林总,康联的数据模型是团队多年的心血,我们担心并购后,这些技术成果会被边缘化。” 林辰笑着回应:“陈总,我知道康联的医疗数据管理平台技术领先,并购后,我们会成立独立的智慧医疗事业部,由您担任负责人,继续主导技术研发。而且辰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海量的数据处理经验,能为康联的技术升级提供支持,帮助你们拓展更多省外市场。”

  为了打消陈曦的顾虑,林辰还邀请她参观了辰星科技的研发中心。当看到辰星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开放的创新氛围,以及为各业务板块配备的独立资源支持时,陈曦的态度明显松动。林辰趁机提出:“康联的核心团队同样能获得股权激励,未来公司上市后的增值收益,大家都能分享。我们的目标是一起把智慧医疗业务做大,而不是让康联成为辰星的附属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与协商,两家企业终于打消了所有顾虑,同意接受辰星科技的并购。签约仪式当天,周明和陈曦都出席了活动。周明在发言时感慨道:“最初我确实担心被吞并,但辰星的诚意和长远规划打动了我,相信未来途畅在辰星的平台上,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陈曦也表示:“辰星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正是康联需要的,这次合作,一定能推动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

  并购完成后,辰星科技迅速整合三家企业的资源。在智慧交通领域,途畅科技的智能调度系统与辰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推出了 “城市交通一体化管理方案”,很快就中标了多个一线城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在智慧医疗领域,康联数据的医疗数据管理平台借助辰星的技术支持,升级为 “智慧医疗云平台”,接入的医院数量在半年内翻了一番。

  看着公司业务版图不断扩大,林辰在董事会上感慨道:“并购重组不是简单的‘1 1’,而是要实现‘1 1>2’的效果。我们保留了两家企业的核心团队,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就是为了让每一份技术力量都能充分发挥价值。现在,辰星已经覆盖了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真正实现了智慧城市全领域布局,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赵伟看着眼前的业务数据,笑着点头:“当初还担心并购会遇到很多问题,没想到这么顺利。现在咱们的产品线更丰富了,市场竞争力也更强了,接下来就等着开拓更大的市场了。”

  在林辰的带领下,辰星科技通过这场成功的并购重组,不仅扩大了业务规模,还整合了行业内的优质资源,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那些曾经担心被吞并的核心团队,也在辰星的平台上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与辰星一起,向着智慧城市的更高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