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艰难前行-《空间女配在六零》

  乡村草药学习小组的名气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周边村落激起层层涟漪。越来越多的孩子渴望加入,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如影随形,让凤紫鸾和君陌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天,学习小组的教室里,孩子们依旧满怀热情地围坐在一起,等着上课。凤紫鸾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教室,准备着当天的教学内容。她看着破旧的教室,墙壁上的石灰时有脱落,几扇窗户的玻璃也有不少裂缝,用报纸勉强糊着,透进来的光线有些昏暗。

  君陌离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几本从城里旧书店淘来的草药相关书籍,脸色却带着一丝忧虑。“紫鸾,咱们这教材还是不够用啊,我跑了好几家旧书店,能找到的相关书籍有限。而且,现在授课老师也太难找了,村里懂草药的长辈虽然经验丰富,但很多知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君陌离皱着眉头说道。

  凤紫鸾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草药标本,“是啊,我编写的那本教材,很多内容也是根据经验和有限的资料整理的。现在孩子们学得越来越多,知识需求也越来越广,现有的教材远远满足不了。而且,孩子们越来越多,这教室也太小了,连坐的地方都不够。”

  正说着,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为首的正是小满,她手里拿着一小束野花,兴高采烈地跑到凤紫鸾面前,“凤医生,你看,我在路上采的,漂亮吧。我今天来得可早了,就盼着上课呢。”

  凤紫鸾笑着接过野花,“小满,真好看。不过咱们现在有点头疼的事儿,教室太小啦,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都没地方坐了。”

  小满歪着头,看了看拥挤的教室,懂事地点点头,“凤医生,那怎么办呀?要不我们轮流来上课?”

  凤紫鸾摸摸小满的头,“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还有教材的事儿,咱们得想办法解决。”

  这时,君陌离清了清嗓子,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咱们学习小组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教材不够,老师也不够,教室也太小了。但是大家别担心,凤医生和我会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咱们还是继续好好上课。”

  孩子们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纷纷点头。凤紫鸾和君陌离开始继续上课,可心里却始终惦记着这些问题。

  下课后,凤紫鸾和君陌离回到住处,开始商量解决办法。君陌离坐在破旧的木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紫鸾,我觉得咱们可以向上面反映反映,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支持。比如申请一些教育经费,用来改善教室条件,购买教材,再聘请一些专业的老师。”

  凤紫鸾点点头,“这是个办法,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这六零年代,各方面都紧张,资源有限。不过咱们还是试试吧。另外,教材的事儿,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自己多抄写几本,分给孩子们。”

  两人决定先写一份详细的申请报告,说明乡村草药学习小组的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凤紫鸾负责整理学习小组的教学成果,孩子们通过学习草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治病救人的案例,还有孩子们对草药知识的热爱和渴望。君陌离则负责阐述改善教室条件、购买教材和聘请老师的重要性。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申请报告终于完成了。凤紫鸾和君陌离带着报告,前往县里的相关部门。他们走了好几里路,一路上,君陌离背着装着报告的包,凤紫鸾则不时地整理着衣服,心里有些忐忑。

  到了县里的相关部门,他们找到负责人,递上报告。负责人接过报告,大致看了看,皱着眉头说:“你们这个乡村草药学习小组,想法是挺好的,但是现在各方面都困难,教育经费有限,很多学校都还缺教材呢,哪有多余的给你们啊。而且聘请专业老师,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凤紫鸾急忙说道:“领导,我们这个学习小组真的很重要。孩子们对草药知识有很高的热情,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能帮助自己家人,还能帮助村里的其他人。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多,教室太小,教材不够,老师也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我们真的是想尽办法了,才来向您求助的。”

  君陌离也在一旁补充道:“领导,我们这学习小组,传承的是乡村草药文化。草药在我们农村,是很重要的资源,很多小病小痛,用草药就能解决。孩子们学会了,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且,这也是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未来有好处啊。”

  负责人听了他们的话,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的情况我了解了。但是现在确实困难,我只能先把你们的报告放在这儿,看看上面能不能批下来一些经费。至于教材和老师的事儿,你们再想想其他办法。你们先回去吧,有消息了我会通知你们的。”

  凤紫鸾和君陌离无奈地走出部门大门,心情有些沉重。“紫鸾,看来这申请不太容易批下来啊。咱们还得另想办法。”君陌离说道。

  凤紫鸾点点头,“是啊,但是不能就这么放弃。咱们再想想,能不能发动村民们,大家一起凑凑钱,把教室简单修缮一下。教材的事儿,我再找找别的渠道。”

  回到李庄,凤紫鸾和君陌离把情况跟王大伯说了。王大伯听后,皱着眉头说:“这申请经费的事儿不好办啊,这年头,大家都难。但是咱们可以发动村民们,大家一起出出力,把教室修缮一下。至于教材,我看看能不能找找村里识字的老人,帮忙抄写一些。”

  在王大伯的组织下,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大家有的拿来木材,有的拿来工具,利用农闲时间,开始修缮教室。男人们负责修理桌椅,加固墙壁,女人们则帮忙打扫卫生,糊窗户。

  凤紫鸾和君陌离也没闲着,他们一起编写教材。凤紫鸾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草药知识,还有教学中的经验,都详细地写下来。君陌离则根据找到的有限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他们用粗糙的纸张,一笔一划地抄写着教材,每一本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教室终于修缮好了。虽然还是很简陋,但比以前宽敞明亮了一些。孩子们走进新修缮的教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教材也一本本地抄写出来了,虽然数量有限,但每个孩子都能有一本。凤紫鸾和君陌离把教材发到孩子们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视若珍宝。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草药园里的草药生长情况也有所不同。有些草药在这个季节容易生病虫害,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

  有一天,孩子们在草药园里学习时,发现一些金银花叶子发黄,还有些虫子。小满着急地跑过来,对凤紫鸾说:“凤医生,你看,金银花怎么了?叶子都黄了,还有虫子,这可怎么办呀?”

  凤紫鸾和君陌离赶紧来到金银花藤前,仔细观察。凤紫鸾皱着眉头说:“这是金银花得了叶斑病,可能是最近天气潮湿,加上病虫害防治没做好。咱们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这金银花就长不好了。”

  君陌离点点头,“我记得有一些土方法可以防治叶斑病,咱们可以试试用大蒜水喷洒,还有用草木灰撒在根部,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虫子,咱们可以人工捉虫,也可以用一些天然的驱虫植物,比如艾草,挂在金银花藤旁边,能驱赶一些虫子。”

  孩子们听了,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去制作大蒜水,有的去收集草木灰,有的去采摘艾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金银花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通过这次事件,凤紫鸾和君陌离意识到,孩子们不仅要学习草药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实际操作和应对各种问题。于是,他们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重,教孩子们如何识别草药病虫害,如何进行防治,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种植和养护草药。

  在艰难的环境中,乡村草药学习小组依然顽强地前行着。孩子们在凤紫鸾和君陌离的教导下,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草药知识,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他们就像一颗颗顽强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汲取着知识的养分,等待着未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草药学习小组的事迹逐渐在周边地区传开。有一些外地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听闻了这个故事,对这个独特的学习小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写信来,询问学习小组的情况,还希望能来参观学习。

  凤紫鸾和君陌离收到这些信件,既感到惊喜,又有些担忧。惊喜的是,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外界的关注;担忧的是,学习小组目前的条件还很艰苦,不知道能否给来访者留下好的印象。

  经过一番商量,他们决定,如果有合适的参观团,就坦诚地展示学习小组的真实情况,包括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或许能为学习小组带来新的机遇和帮助。

  不久后,一个来自邻县的参观团来到了李庄。他们走进修缮后的教室,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看到那一本本手抄的教材,看到简陋却充满生机的草药园,都深受感动。

  参观团的负责人对凤紫鸾和君陌离说:“你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创办这个乡村草药学习小组,为孩子们传授草药知识,传承乡村草药文化,真的非常了不起。我们回去后,一定会宣传你们的故事,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凤紫鸾和君陌离感激地握住对方的手,“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学到草药知识,让乡村草药文化传承下去。”

  这次参观交流,让乡村草药学习小组迎来了新的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习小组逐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凤紫鸾和君陌离,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见证着孩子们在草药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