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破土-《空间女配在六零》

  惊蛰前的夜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宿,凤紫鸾半夜听见瓦片叮咚响,披衣起身查看储藏室的陶瓮。推开门,檐角坠下的雨滴正巧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珠里裹着若有若无的药香——那是晒干的薄荷叶在瓮中返潮后渗出的清冽气息。

  \"紫鸾,当心凉。\"君陌离端着煤油灯跟出来,灯罩上蒙的报纸被熏得微微发黄。他伸手替她拢了拢灰布棉袄的领口,指尖触到一片湿润:\"雨下透了,明儿个后山的土该松软了。\"

  凤紫鸾踮脚从最高处的竹架上取下牛皮纸包:\"我昨儿数过,剩下的荠菜籽刚好够给二连的娃娃们每人分一把。\"煤油灯的光晕里,她抖开纸包,深褐色的种子像细碎的黑芝麻,\"等新芽冒头,让他们编成草环戴着玩,就说这是'春天的小铃铛'。\"

  次日天刚蒙蒙亮,雨幕中便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凤紫鸾推开窗,看见十几个穿着蓑衣的少年举着油纸伞往训练场跑,领头的正是二连文书的小儿子铁柱——上个月还因为偷吃生荠菜闹肚子,如今倒成了草药园的\"小哨兵\"。

  \"凤医生!\"铁柱扒着窗台喊,\"我爹说后山的土都泡酥啦!君参谋长让我们来帮忙抬水!\"话音未落,又有几个半大孩子挤过来,手里举着用竹筒自制的喷壶,\"我们用竹筒接的屋檐水,比井水暖和!\"

  君陌离已经挽着裤脚站在院门口,脚上那双补了三次底的解放鞋沾满泥点。他接过孩子们递来的竹筒,指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等雨停了,咱们去后山给新播的种子盖松针。去年晒的松针还剩半囤,铺在土上既保暖又防虫。\"

  雨停时,山间的雾气正漫过训练场的围栏。凤紫鸾提着竹篮往山上走,篮底铺着层软草,上面躺着几十株用湿润苔藓包裹的幼苗——那是她今早特意从暖房里移出来的金银花苗。君陌离扛着锄头走在前面,胶鞋踩过泥地发出\"噗嗤\"的声响,惊起几只觅食的麻雀。

  \"君陌离,你看!\"凤紫鸾突然拉住他的袖子。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去年开垦的试验田里,几簇嫩绿正从腐叶堆里钻出来——最前面那抹鹅黄,分明是荠菜的新芽,在晨雾中舒展着锯齿状的叶片。

  君陌离蹲下身,枯瘦的手指轻轻拨开表层的湿土:\"根须扎得稳当。\"他指着不远处被松针覆盖的地块,\"那边撒的接骨木籽也该冒芽了,等长到膝盖高,战士们训练崴了脚,采把叶子捣烂敷上......\"

  \"哎哟喂!这不是凤医生嘛!\"沙哑的嗓音惊得两人直起身。转过腐殖土堆,只见王大伯裹着棕榈叶编的蓑衣,正拄着根枣木棍往山上挪,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打扮的村民,每人肩上都扛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听说你们今儿要侍弄新苗,我们把攒的鸡粪都背来啦!\"

  凤紫鸾慌忙上前搀住王大伯:\"您老咋还带这些东西?上回给的草木灰还没用完呢!\"她瞥见麻袋缝隙里漏出的金黄颗粒,鼻尖已经嗅到淡淡的腥臊味——那是发酵充分的农家肥特有的气息。

  \"这可不兴推辞!\"王大伯把麻袋往地上一撂,布满老茧的手掌拍得啪啪响,\"俺们庄稼人最晓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他转头招呼同来的村民,\"老李头,把那筐马齿苋嫩芽拿出来!说是给金银花苗当伴生菜,能防虫!\"

  原来李庄的村民们天没亮就聚在村口,把各家攒的肥料用竹筐装了,又掐了田埂边新鲜的马齿苋嫩芽。妇女们甚至拆了旧棉袄里的棉花胎,絮在金银花苗根部的土坑里当保暖层。

  \"这可使不得!\"凤紫鸾拦住正要往坑里塞棉花的老阿婆,\"棉花捂着容易烂根......\"

  \"俺们知道!\"老阿婆笑得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俺们把棉花在太阳底下晒得半干,再掺把石灰消消毒哩!\"她抖开一块蓝布,上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个小布包,\"这是用艾草和菖蒲缝的香囊,挂在苗根上能避虫。\"

  君陌离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喉结动了动。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混合了马齿苋嫩芽、松针和发酵肥的泥土,指腹摩挲着细腻的颗粒:\"等这些苗子长起来,李庄的孩子们就能摘金银花泡茶,用荠菜包饺子......\"

  \"对喽!\"王大伯一拍大腿,\"俺们还合计着,等草药园有了收成,就办个'春日集市'。让城里的娃娃们来认草药,咱们把晒干的薄荷叶编成小辫子卖,把金银花蜜装在小玻璃瓶里......\"

  话音未落,山下突然传来清脆的铃铛声。小战士小林骑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冲上山梁,车后座绑着的铁皮桶哐当响:\"凤医生!君参谋长!医院送新到的《赤脚医生手册》来啦!还有一批温度计和听诊器!\"

  李院长从车斗里探出头,镜片后的眼睛笑成两道缝:\"省农业厅的同志也到了,在培训室等着呢!说要拍些草药园的照片,登在省报的春耕专版上!\"

  凤紫鸾接过散发着油墨香的手册,扉页上印着烫金的\"科学种药,服务群众\"八个大字。她翻到最后几页,果然夹着几张空白表格——那是给各地赤脚医生记录草药种植心得的。

  \"紫鸾,咱们先去培训室。\"君陌离帮她把装幼苗的竹篮挂在车把上,\"下午再带战士们来移栽。\"他转头对王大伯说,\"您老带着乡亲们去炊事班,中午吃羊肉馅饺子——昨天杀的那口猪,膘厚着呢!\"

  培训室里,省农业厅的技术员正举着相机拍摄墙上的草药图谱。那张用炭笔画成的\"百草时令表\"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每种草药的播种、采收时节,旁边还画着战士们背着药篓上山的简笔画。

  \"这位就是凤医生吧?\"技术员放下相机,\"我们在省报上看到您的事迹,特意来取经。\"他翻开笔记本,\"听说您把草药种植和防病治病结合起来,能不能详细说说?\"

  凤紫鸾还没开口,后排突然响起清脆的童声:\"我知道我知道!\"铁柱举着小手蹦起来,\"金银花能治嗓子疼,薄荷叶泡水能防中暑,荠菜吃了眼睛亮!\"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伙伴,\"对不对,二牛?\"

  \"对!\"另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接话,\"君参谋长说,等春天到了,咱们要在每棵草药苗旁边插个小木牌,写上名字和功效!\"

  满屋子的大人们都笑了。李院长推了推眼镜:\"这主意好!咱们要在全省推广'草药科普园',让每个公社都建个小药圃,既是药田,又是课堂。\"

  午后,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后山的试验田里。凤紫鸾蹲在刚翻过的松软土地前,指尖捏着金银花苗的根须:\"根要舒展开,别窝着。\"她抬头对跟过来的铁柱说,\"记住了,苗要扶正,土要压实,最后浇半碗定根水。\"

  小战士们和村民们排成长队,像传递珍宝似的把幼苗从竹篮里捧出来。王大伯弓着腰,用枯枝在每棵苗根部画了个小圈:\"这儿埋把草木灰,防虫又补钾。\"妇女们则把马齿苋嫩芽小心地插在金银花苗旁边的土缝里,像给新生儿戴上护身符。

  \"君陌离,你看那个!\"凤紫鸾突然指向田埂边的腐殖土堆。几簇淡紫色的草芽正破土而出,叶片细碎如羽毛——那是自然冒出来的野生紫苏,在春雨的滋润下悄悄生长。

  君陌离眯起眼睛看了半晌,忽然笑道:\"野生的比咱们种的还精神。\"他蹲下身,轻轻拨开紫苏周围的杂草,\"等长到能采摘的时候,咱们采些叶子做紫苏粥,给训练出汗的战士们暖胃。\"

  暮色渐浓时,最后一株幼苗被妥帖地安放进土里。凤紫鸾直起酸痛的腰,望着漫山遍野的新绿——有战士们今早移栽的荠菜,有村民们带来的马齿苋,还有那些自然冒出来的野生紫苏。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淡紫色的暮霭中,近处的草药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波浪。

  \"君陌离,\"她轻声说,\"等这些苗子长大了,咱们办个'草药春令营'吧?让城里的孩子们来住几天,跟着老乡认草药,跟着战士们采药......\"

  \"好。\"君陌离正把沾满泥土的胶鞋往木盆里放,闻言回头笑道,\"还要教他们唱那首《草药歌》——'三月荠菜鲜,四月金银艳,五月艾草香,六月荷叶圆......'\"

  炊事班的号声恰在此时响起,悠长的调子穿透暮色,惊起林梢的夜莺。凤紫鸾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忽然想起今早雨停时,看见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落在新芽上的模样——那嫩生生的绿色,像极了希望的颜色,在六零年代的春风里,正破土而出,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