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麦香飘万家-《空间女配在六零》

  金色的秋阳洒在医疗站门前的土路上,扬起细密的尘埃。凤紫鸾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小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今天是秋收互助队出发的日子,也是检验他们这一年心血的关键时刻。

  \"凤院长,车都准备好了!\"扎西妹妹小跑着过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君参谋长让我告诉您,县里的卡车已经在医疗站门口等着了,各村的互助队也都集合完毕。\"

  凤紫鸾点点头,转身回屋拎起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布包里装着她连夜整理的《秋收应急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自从隔壁村青稞病害事件后,她更加意识到,丰收时节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院门外,君陌离正在和几个穿着军装的战士交谈。他今天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帽檐下的脸庞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看见凤紫鸾出来,他快步迎上前。

  \"东西都带齐了?\"君陌离接过凤紫鸾手中的布包,顺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

  凤紫鸾点点头:\"应急手册、常用药品、还有...\"她指了指停在路边的两辆卡车,\"县里支援的十台脱粒机都装好了。\"

  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二十多个身着藏袍的汉子牵着骡马,背着绳索,陆续向医疗站聚拢。领头的正是卓玛阿妈的儿子扎西顿珠,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年轻后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凤院长!君参谋长!\"扎西顿珠大步走来,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我们村二十多个壮劳力都来了!这次一定要把青稞都收回家!\"

  凤紫鸾笑着迎上去:\"扎西顿珠,这次秋收任务重,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她转向身后的互助队员们,\"县里调来了脱粒机,但高原上机器容易出故障,大家要学会两手准备,机器不能用,就人工脱粒。\"

  君陌离接过话茬:\"我刚才已经和各村队长交代过了,先收地势低的,再收山坡上的。遇到连续阴雨,要优先抢收已经成熟的。\"

  说话间,医疗站的院子里已经热闹非凡。十几个穿着蓝布衣裳的妇女围在一起,七手八脚地往麻袋里装炒青稞和酥油茶。这些都是卓玛阿妈带领村里妇女们准备的干粮,准备让互助队员们在田间地头充饥。

  \"凤院长,尝尝这个!\"卓玛阿妈从人群中挤出来,手里捧着一个油纸包,\"我今早新打的青稞炒面,配上酥油,香得很!\"

  凤紫鸾接过油纸包,香气立刻扑鼻而来。她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青稞的醇香瞬间在舌尖绽放。

  \"阿妈,您手艺还是这么好。\"凤紫鸾由衷赞叹。

  卓玛阿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算啥!等收完青稞,我再给你们做青稞饼,用新麦子磨的面,保证比去年的还好吃!\"

  上午十点整,随着君陌离一声令下,秋收互助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卡车在前开路,骡马队紧随其后,互助队员们背着工具,步行在土路上。凤紫鸾和君陌离共乘一辆吉普车,行驶在队伍最前方。

  \"君陌离,你说今年能比去年多收多少?\"凤紫鸾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问道。

  君陌离略作沉思:\"按目前的苗情看,至少能增产三成。医疗站试验田那边,我估计能超过四成。\"

  \"四成!\"凤紫鸾惊讶地重复道,\"那可不得了。去年全州粮食总产量才多少?今年要是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就能多养活不少人。\"君陌离接上她的话,语气坚定,\"这也是省里大力推广我们经验的原因。\"

  车队行驶约莫一个小时后,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海拔较低的曲麻村。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看见浩浩荡荡的队伍到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君参谋长!凤院长!\"村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藏族老人,他快步迎上来,双手合十,\"你们可算来了!我们村三十多亩青稞,就等着你们帮忙呢!\"

  君陌离跳下车,握住老人的手:\"老阿爸,您放心,这次我们带来了脱粒机,还有县里的农机专家。大家一起动手,保证颗粒归仓。\"

  凤紫鸾则转向围上来的村民们:\"各位乡亲,今天我们分成三个组:收割组、运输组和脱粒组。收割组负责割青稞,运输组把割好的青稞运到打谷场,脱粒组负责用机器或者人工脱粒。\"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记住,安全第一!高原上干活容易缺氧,大家要量力而行。如果感觉头晕、气短,一定要停下来休息。\"

  简单的动员会后,一百多名互助队员迅速行动起来。男人们大多去了收割组,他们手持镰刀,弯腰在金黄的青稞田里穿梭。女人们和年纪较大的村民则负责运输和脱粒。孩子们也不闲着,在田埂上奔跑,帮着传递工具或者捡拾掉落的青稞穗。

  凤紫鸾和君陌离没有坐在指挥的位置上,而是直接下到了田里。凤紫鸾跟着收割组,仔细观察青稞的成熟情况,不时提醒队员们:\"这边的青稞还不够饱满,再等两天割;那边的已经熟透了,可以先收。\"

  君陌离则在脱粒机组忙碌。县里派来的两位农机师傅正在调试一台崭新的脱粒机。这台机器是省农具厂专门为高原地区改进的,体积更小,适应高原稀薄的空气。

  \"老张,机器运转正常吗?\"君陌离俯身检查着机器的皮带和齿轮。

  \"报告参谋长,一切正常!\"姓张的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高原上机器确实娇气,我们刚才试运行了三次,现在终于稳定了。\"

  第一车青稞很快被运到了打谷场。金黄的麦粒从脱粒机中喷涌而出,像瀑布一样洒落在干净的帆布上。围观的老乡们发出阵阵惊叹。

  \"这机器真厉害!\"扎西顿珠抓起一把脱好的青稞,麦粒饱满圆润,\"比我们手工打快多了!\"

  \"但也不能全靠机器。\"凤紫鸾提醒道,\"高原上天气说变就变,要是突然下雨,机器不能用,我们还得靠传统方法。\"

  果然,下午三点左右,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迅速蔓延。

  \"要下雨了!\"扎西阿妈指着天空喊道。

  君陌离立刻做出决断:\"所有小组注意!优先抢收已经脱粒的青稞,用油布盖好!未脱粒的青稞先割倒,等雨停再脱粒!\"

  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乱了原定的计划。互助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用油布盖住已经脱好的青稞,有的冒雨割倒还未收获的青稞。凤紫鸾和几位妇女找来塑料布,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遮雨棚,保护农机设备。

  雨点砸在铁皮脱粒机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君陌离蹲在机器旁,和农机师傅一起用塑料布仔细包裹每一个重要部件。

  \"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农机师傅抱怨道。

  君陌离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高原上就这样,说下就下。好在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

  雨下了约莫一个小时便停了。天空重新放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稞的清新气息。互助队员们重新投入到秋收工作中,干劲比之前更足了。

  傍晚时分,第一天的秋收工作接近尾声。曲麻村的三十多亩青稞,已经收割过半。打谷场上,金黄的麦粒堆成了小山。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君陌离站在一块石头上,大声说道,\"明天我们继续,争取把曲麻村的青稞全部收完!\"

  村民们发出热烈的欢呼。扎西顿珠挤到前面,激动地说:\"君参谋长,凤院长,今晚一定要来我家吃饭!我阿妈准备了手抓羊肉和青稞酒!\"

  卓玛阿妈也笑着附和:\"对对对!我做了新青稞饼,还有酥油茶!\"

  凤紫鸾婉拒道:\"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们还得去下一个村子。明天还有更重的任务呢。\"

  \"那至少喝碗酥油茶再走!\"卓玛阿妈不由分说地拉住凤紫鸾,\"我特意用今年的新青稞磨的面,你们一定要尝尝!\"

  盛情难却,凤紫鸾和君陌离只好随卓玛阿妈和扎西阿妈来到一间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帐篷中央,一口铜壶正\"咕嘟咕嘟\"地煮着酥油茶。旁边石板上,摆放着几块热气腾腾的青稞饼,香气四溢。

  \"尝尝!\"卓玛阿妈热情地递上青稞饼,\"用新麦子磨的面,比去年的香多了!\"

  凤紫鸾咬了一口,麦香在口中弥漫。她惊讶地发现,今年的青稞饼口感确实比往年更好,既有青稞的醇香,又带着一丝清甜。

  \"真好吃!\"她由衷赞叹,\"阿妈,您是怎么磨的面?\"

  卓玛阿妈得意地笑道:\"我先把青稞在锅里炒了一下,然后用石磨慢慢磨。这样磨出来的面,特别香!\"

  凤紫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发现很重要,她决定明天就把这个经验记录下来,写入《秋收应急手册》中。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互助队员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一天的收获和见闻。远处,曲麻村的打谷场上,金黄的麦粒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一片流淌的黄金。

  君陌离坐在凤紫鸾身旁,轻声说道:\"看到这样的场景,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凤紫鸾望着星空,轻声道:\"是啊,明年这个时候,整个高原都会是这样的景象。\"

  \"到时候,\"君陌离握住她的手,\"我们要邀请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一起站在金黄的青稞田里,庆祝这个丰收年。\"

  凤紫鸾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期待着那一天。\"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远处,秋风拂过青稞田,掀起层层金色的波浪,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丰收、关于希望的故事。这个故事,正在高原上徐徐展开,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