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裹着杏花的甜香,轻轻掀动着医疗站宿舍的窗帘。凤紫鸾倚在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相机里扎西拍的照片——画面里她站在杏花树下,身旁的君陌离举着相机,笑得比春风还暖。照片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主人反复翻看过无数次。
“凤院长,该出发了。”君陌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县里通知,咱们这儿的纪录片要在州里电影院放映,邀请咱们去参加首映式。”
凤紫鸾转身,看见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肩上还背着那个总装着地图和笔记本的旧挎包。但今天有些不同——他的领口系着一条藏青色的羊毛围巾,是卓玛妈妈上个月偷偷塞给凤紫鸾,说“给君参谋长挡挡风”的。
“君陌离。”凤紫鸾接过他递来的笔记本,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背,触到一丝粗糙的茧,“你手怎么啦?”
君陌离下意识缩了缩手,却没躲开:“前儿帮张医生搬药材,被纸箱划的。”他转移话题,指着桌上的请柬,“州电影院特意给咱们留了前排座位,说是要请咱们讲讲‘高原医疗故事’。”
凤紫鸾望着他微微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那时他也是这样,明明关心却总说“不碍事”。她轻轻拉过他的手,借着整理笔记本的遮挡,指尖触到那道浅浅的划痕:“疼不疼?”
君陌离怔了怔,喉结动了动:“早就不疼了。”顿了顿,又低声道,“倒是你,上次拍纪录片时,站在杏树下吹了半宿风,咳嗽了好几天。”
正说着,卓玛蹦蹦跳跳地跑进来,辫梢的红头绳上还别着朵新鲜的杏花:“凤院长!君参谋长!县里来电话了,说首映式结束后,要咱们去州卫生局开会,讨论推广‘传帮带’经验!”她举着个纸包,献宝似的打开,“我奶奶蒸了杏花饼,说是给咱们路上吃!”
凤紫鸾接过杏花饼,甜香瞬间弥漫开来。她忽然想起去年春天——那时杏花才打骨朵,如今却已飘香满院。而身边这个男人,从最初那个只会在手术室门口默默递器械的参谋长,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地带着赤脚医生们做培训,早已成了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州电影院的放映厅里,灯光暗了下来。银幕上,凤紫鸾站在手术台前讲解无菌操作,身后是认真记录的赤脚医生们;扎西蹲在小铁锅前调配消毒液,指节上的冻裂疤痕清晰可见;“紫鸾消毒室”的招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旁边挂着扎西用藏文写的“生命至上”。
“这是凤医生,我们高原的‘杏花天使’。”陈导演的声音从幕后传来,“她带着团队在海拔四千米的医疗站,教会了上百个赤脚医生用‘土办法’救人。”
凤紫鸾望着银幕上的自己,忽然有些恍惚。她转头看向身旁——君陌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军大衣的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洗得干干净净。当画面切换到她在杏树下给学员们讲课,君陌离悄悄往她手心里塞了颗水果糖,指尖的温度透过糖纸传来,让她想起多年前在兰州医学院帮他补习时,他也总爱这样偷偷给她塞零食。
放映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州卫生局的领导上台讲话,特意提到:“凤紫鸾医生和君陌离参谋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高原医疗最动人的样子——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薪火相传。”
散场后,卓玛举着几张照片跑过来:“凤院长!君参谋长!陈导演给我们留了纪念照!”她指着其中一张——凤紫鸾和君陌离站在杏花树下,背后是漫山遍野的粉色花瓣,两人的笑容比花还灿烂。
凤紫鸾接过照片,指尖触到君陌离的衣角——那上面还残留着杏花的香气。她忽然想起今早出门前,君陌离特意把她落在宿舍的羊毛围巾系好,说“高原风大,别冻着”。而她当时只顾着看杏花,没注意到他低头系围巾时,耳尖红得像要滴血。
“君陌离。”回医疗站的马车上,凤紫鸾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杏林,“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
君陌离正在整理笔记本,闻言抬头:“记得。你去冬来医疗站,我负责接应。”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当时抱着教材,差点被风刮跑,我帮你拽回来的。”
凤紫鸾笑了:“那时候你可严肃了,总板着脸说‘按规矩来’。”她转头看向他,“后来怎么就变了?”
君陌离的喉结滚了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你教卓玛画挂图,给扎西改消毒室方案,连阿爷都夸你‘心软得像高原的雪水’。”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我……我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你教的那些‘带着温度的责任’。”
马车颠了颠,凤紫鸾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她忽然明白,这个总是默默站在她身后的男人,早已把心意藏进了每一次递器械的动作里,每一句“我帮你”的关切里。
“君陌离。”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触到那道熟悉的茧,“你很好。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好。”
君陌离的手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开。他望着凤紫鸾的眼睛,里面映着窗外飞舞的杏花瓣,像藏着整个春天的温柔:“凤紫鸾,等明年杏花再开,我……”
话未说完,卓玛突然掀开布帘:“凤院长!君参谋长!医疗站来电话了,说扎西他们到了,带着新配的消毒液,要给您演示!”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松开手。但凤紫鸾能感觉到,君陌离的手心还残留着她的温度,像高原的阳光,暖得人心里发烫。
回到医疗站,扎西正举着个玻璃瓶兴奋地讲解:“凤院长!君参谋长!我们村用您教的方法,用草木灰、白酒和石炭酸,配出了更厉害的消毒液!”他指着瓶子里的液体,“您闻闻,这味道比上次还冲!”
凤紫鸾接过瓶子,闻了闻,确实比之前更纯粹。她转头看向君陌离,两人相视一笑——这大概就是“传帮带”最美好的样子,知识像种子一样,在高原上生根发芽,又通过一双双年轻的手,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小扎西,”君陌离蹲下来,和扎西平视,“你配的消毒液,准备用在哪儿?”
“当然是‘紫鸾消毒室’!”扎西拍着胸脯,“我阿爷说,要把消毒室门口的牌子重新漆一遍,写上‘凤院长指导,扎西用心’!”
凤紫鸾笑着揉了揉扎西的辫子:“不用写我,写‘高原赤脚医生’就行——因为这是咱们大家的消毒室。”
傍晚,凤紫鸾站在杏林边,望着满树的繁花。君陌离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纸包:“给你的。”他打开,里面是几颗用糖纸包着的杏脯,“卓玛妈妈说,这是今年新晒的,专门给你留的。”
凤紫鸾接过杏脯,指尖触到糖纸的褶皱——那是卓玛妈妈仔细包装时留下的痕迹。她忽然想起今早在宿舍,君陌离帮她整理教案时,偷偷往她茶杯里加了片枸杞;想起他每次出差回来,总会在包里塞几颗高原特有的野果;想起他明明关心却总说“不碍事”,却会在她咳嗽时,悄悄把姜汤熬得浓浓的。
“君陌离。”她轻轻剥开一颗杏脯,递到他嘴边,“尝尝,甜吗?”
君陌离愣了一下,低头咬了一口。杏脯的甜味在舌尖化开,混合着高原阳光的味道。他望着凤紫鸾的眼睛,里面映着漫天的杏花,像藏着星辰大海。
“甜。”他轻声说,“比高原的春天还甜。”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混合着杏花的芬芳,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三月的医疗站。那几株杏树静静地站在风里,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凤紫鸾的发间,落在君陌离的肩头,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像一场无声的誓言,诉说着高原上最动人的情长。
“君陌离。”凤紫鸾望着满树杏花,“等明年这时候,咱们带着新培训的学员,再来看看它们。”
“好。”君陌离握紧她的手,“等杏花再开,咱们一起看新芽里的传承,一起守护这高原上的春天。”
杏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一场温柔的雪,覆盖了整个医疗站。而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杏树一样,年复一年地生长,开花,结果,把爱与坚守的种子,撒遍了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凤院长,该出发了。”君陌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县里通知,咱们这儿的纪录片要在州里电影院放映,邀请咱们去参加首映式。”
凤紫鸾转身,看见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肩上还背着那个总装着地图和笔记本的旧挎包。但今天有些不同——他的领口系着一条藏青色的羊毛围巾,是卓玛妈妈上个月偷偷塞给凤紫鸾,说“给君参谋长挡挡风”的。
“君陌离。”凤紫鸾接过他递来的笔记本,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背,触到一丝粗糙的茧,“你手怎么啦?”
君陌离下意识缩了缩手,却没躲开:“前儿帮张医生搬药材,被纸箱划的。”他转移话题,指着桌上的请柬,“州电影院特意给咱们留了前排座位,说是要请咱们讲讲‘高原医疗故事’。”
凤紫鸾望着他微微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那时他也是这样,明明关心却总说“不碍事”。她轻轻拉过他的手,借着整理笔记本的遮挡,指尖触到那道浅浅的划痕:“疼不疼?”
君陌离怔了怔,喉结动了动:“早就不疼了。”顿了顿,又低声道,“倒是你,上次拍纪录片时,站在杏树下吹了半宿风,咳嗽了好几天。”
正说着,卓玛蹦蹦跳跳地跑进来,辫梢的红头绳上还别着朵新鲜的杏花:“凤院长!君参谋长!县里来电话了,说首映式结束后,要咱们去州卫生局开会,讨论推广‘传帮带’经验!”她举着个纸包,献宝似的打开,“我奶奶蒸了杏花饼,说是给咱们路上吃!”
凤紫鸾接过杏花饼,甜香瞬间弥漫开来。她忽然想起去年春天——那时杏花才打骨朵,如今却已飘香满院。而身边这个男人,从最初那个只会在手术室门口默默递器械的参谋长,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地带着赤脚医生们做培训,早已成了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州电影院的放映厅里,灯光暗了下来。银幕上,凤紫鸾站在手术台前讲解无菌操作,身后是认真记录的赤脚医生们;扎西蹲在小铁锅前调配消毒液,指节上的冻裂疤痕清晰可见;“紫鸾消毒室”的招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旁边挂着扎西用藏文写的“生命至上”。
“这是凤医生,我们高原的‘杏花天使’。”陈导演的声音从幕后传来,“她带着团队在海拔四千米的医疗站,教会了上百个赤脚医生用‘土办法’救人。”
凤紫鸾望着银幕上的自己,忽然有些恍惚。她转头看向身旁——君陌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军大衣的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洗得干干净净。当画面切换到她在杏树下给学员们讲课,君陌离悄悄往她手心里塞了颗水果糖,指尖的温度透过糖纸传来,让她想起多年前在兰州医学院帮他补习时,他也总爱这样偷偷给她塞零食。
放映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州卫生局的领导上台讲话,特意提到:“凤紫鸾医生和君陌离参谋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高原医疗最动人的样子——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薪火相传。”
散场后,卓玛举着几张照片跑过来:“凤院长!君参谋长!陈导演给我们留了纪念照!”她指着其中一张——凤紫鸾和君陌离站在杏花树下,背后是漫山遍野的粉色花瓣,两人的笑容比花还灿烂。
凤紫鸾接过照片,指尖触到君陌离的衣角——那上面还残留着杏花的香气。她忽然想起今早出门前,君陌离特意把她落在宿舍的羊毛围巾系好,说“高原风大,别冻着”。而她当时只顾着看杏花,没注意到他低头系围巾时,耳尖红得像要滴血。
“君陌离。”回医疗站的马车上,凤紫鸾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杏林,“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
君陌离正在整理笔记本,闻言抬头:“记得。你去冬来医疗站,我负责接应。”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当时抱着教材,差点被风刮跑,我帮你拽回来的。”
凤紫鸾笑了:“那时候你可严肃了,总板着脸说‘按规矩来’。”她转头看向他,“后来怎么就变了?”
君陌离的喉结滚了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你教卓玛画挂图,给扎西改消毒室方案,连阿爷都夸你‘心软得像高原的雪水’。”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我……我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你教的那些‘带着温度的责任’。”
马车颠了颠,凤紫鸾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她忽然明白,这个总是默默站在她身后的男人,早已把心意藏进了每一次递器械的动作里,每一句“我帮你”的关切里。
“君陌离。”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触到那道熟悉的茧,“你很好。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好。”
君陌离的手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开。他望着凤紫鸾的眼睛,里面映着窗外飞舞的杏花瓣,像藏着整个春天的温柔:“凤紫鸾,等明年杏花再开,我……”
话未说完,卓玛突然掀开布帘:“凤院长!君参谋长!医疗站来电话了,说扎西他们到了,带着新配的消毒液,要给您演示!”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松开手。但凤紫鸾能感觉到,君陌离的手心还残留着她的温度,像高原的阳光,暖得人心里发烫。
回到医疗站,扎西正举着个玻璃瓶兴奋地讲解:“凤院长!君参谋长!我们村用您教的方法,用草木灰、白酒和石炭酸,配出了更厉害的消毒液!”他指着瓶子里的液体,“您闻闻,这味道比上次还冲!”
凤紫鸾接过瓶子,闻了闻,确实比之前更纯粹。她转头看向君陌离,两人相视一笑——这大概就是“传帮带”最美好的样子,知识像种子一样,在高原上生根发芽,又通过一双双年轻的手,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小扎西,”君陌离蹲下来,和扎西平视,“你配的消毒液,准备用在哪儿?”
“当然是‘紫鸾消毒室’!”扎西拍着胸脯,“我阿爷说,要把消毒室门口的牌子重新漆一遍,写上‘凤院长指导,扎西用心’!”
凤紫鸾笑着揉了揉扎西的辫子:“不用写我,写‘高原赤脚医生’就行——因为这是咱们大家的消毒室。”
傍晚,凤紫鸾站在杏林边,望着满树的繁花。君陌离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纸包:“给你的。”他打开,里面是几颗用糖纸包着的杏脯,“卓玛妈妈说,这是今年新晒的,专门给你留的。”
凤紫鸾接过杏脯,指尖触到糖纸的褶皱——那是卓玛妈妈仔细包装时留下的痕迹。她忽然想起今早在宿舍,君陌离帮她整理教案时,偷偷往她茶杯里加了片枸杞;想起他每次出差回来,总会在包里塞几颗高原特有的野果;想起他明明关心却总说“不碍事”,却会在她咳嗽时,悄悄把姜汤熬得浓浓的。
“君陌离。”她轻轻剥开一颗杏脯,递到他嘴边,“尝尝,甜吗?”
君陌离愣了一下,低头咬了一口。杏脯的甜味在舌尖化开,混合着高原阳光的味道。他望着凤紫鸾的眼睛,里面映着漫天的杏花,像藏着星辰大海。
“甜。”他轻声说,“比高原的春天还甜。”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混合着杏花的芬芳,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三月的医疗站。那几株杏树静静地站在风里,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凤紫鸾的发间,落在君陌离的肩头,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像一场无声的誓言,诉说着高原上最动人的情长。
“君陌离。”凤紫鸾望着满树杏花,“等明年这时候,咱们带着新培训的学员,再来看看它们。”
“好。”君陌离握紧她的手,“等杏花再开,咱们一起看新芽里的传承,一起守护这高原上的春天。”
杏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一场温柔的雪,覆盖了整个医疗站。而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杏树一样,年复一年地生长,开花,结果,把爱与坚守的种子,撒遍了高原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