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冬雪里的暖阳-《空间女配在六零》

  十月的风裹着初雪的凛冽,掠过医疗站后山的杏林。那些曾在秋日里沙沙作响的杏叶,如今已化作细碎的金箔,铺满了蜿蜒的山径。凤紫鸾站在手术室的窗前,呵出的白雾在玻璃上晕开一片朦胧,指尖轻轻划过玻璃上冻结的霜花,思绪却飘向了推广会结束后的那个黄昏——扎西蹲在医疗站后院,小心翼翼地将杏核埋进土坑,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对春天的期待。

  “凤院长,该添煤了。”君陌离推门而入,肩上落满了细碎的雪粒,手里抱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县里送来了过冬的物资,我挑了最厚的毡子和最暖的棉被,给学员们准备的宿舍都收拾妥当了。”

  凤紫鸾转身,看见麻袋里露出几卷厚实的羊毛毡,还有几双崭新的棉手套——针脚密实,一看就是卓玛妈妈带着村里的媳妇们连夜赶制的。“君陌离,你又把咱们的积蓄贴补进去了。”她嗔怪道,却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柔软的毡子。

  君陌离挠挠头,耳尖泛红:“省医学院的刘教授说,咱们医疗站是‘高原医疗的灯塔’,可不能让来学习的学员冻着。”他顿了顿,从兜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扎西寄来的,说是消毒室的新招牌做好了,用的是村里最好的松木,他阿爷亲手刻的字。”

  凤紫鸾拆开信,信纸上的字迹比之前更加工整有力。扎西在信里说,村里的消毒室正式更名为“紫鸾消毒室”,松木招牌上“紫鸾消毒室”五个大字苍劲有力,是阿爷用刻碑的刀一笔一画雕出来的。消毒室门口还围了一圈石块垒成的矮墙,防止牲畜误入。最让凤紫鸾感动的是,扎西在信里画了张简单的平面图,标注着消毒室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是存放石炭酸溶液的柜子,哪里是清洗器械的水槽,甚至连挂挂图的位置都画得清清楚楚,旁边还写着“按凤院长教的方法,一步都不能错”。

  “这孩子,倒是把咱们的嘱咐记在了心里。”凤紫鸾摩挲着信纸,眼眶微微发热。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卓玛和小李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卓玛手里举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物件,小李则扛着个长长的木杆。“凤院长!君参谋长!”卓玛兴奋地喊道,“东沟村的代表来送锦旗了!说是感谢咱们教的无菌操作,救了他们村好几个娃娃!”

  凤紫鸾快步走出手术室,只见院门口站着几个穿着藏袍的村民,为首的是东沟村的村长,手里捧着一面锦旗——红底黄字,绣着“妙手仁心,雪域暖阳”八个大字,旁边还绣着几朵简洁的杏花图案。村长激动地说:“凤院长,多亏了你们教的无菌操作,我们村的赤脚医生现在给娃娃接生、处理伤口,再也不用担心感染了。这面锦旗,是我们全村人的心意!”

  凤紫鸾接过锦旗,手指轻轻抚过那细密的针脚,心中满是感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她说道,“看到乡亲们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村长又说:“我们村还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按照‘紫鸾消毒室’的样子,建了个新的消毒室,等明年开春,我们打算再派几个年轻人来咱们这儿学习。”

  凤紫鸾笑着点头:“欢迎欢迎,咱们一起把高原的医疗事业办好。”

  送走了东沟村的代表,凤紫鸾和君陌离回到手术室,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张医生和护士们忙着清点药品和器械,将常用的物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方便在寒冷的天气里快速取用。卓玛和小李则跟着君陌离,将新到的毡子铺在学员宿舍的床上,又将棉手套分发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君陌离,”凤紫鸾一边整理药品,一边说道,“等这场雪下大了,咱们得去趟县里,把州里安排的冬季培训计划落实一下。听说有几个偏远村子的赤脚医生,冬天不方便出门,咱们得想办法把知识送到他们家里去。”

  君陌离点点头:“我已经和县卫生局联系好了,他们答应派一辆马拉爬犁,咱们可以沿着山路挨个村子跑。对了,我还准备了些干粮和热水,路上带着,别让学员们饿着冻着。”

  正说着,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紧接着是马蹄踩踏积雪的咯吱声。卓玛跑到窗前,惊喜地喊道:“凤院长!君参谋长!是县里的马拉爬犁来了!”

  凤紫鸾和君陌离走出手术室,只见院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马拉爬犁,爬犁上堆满了厚厚的毡子,旁边还挂着几个装满热水的铁壶。赶爬犁的是县里的一位老马夫,见到凤紫鸾,他热情地招呼道:“凤院长,咱们这就出发吧!这几个偏远村子的赤脚医生,可都盼着你们去呢!”

  凤紫鸾和君陌离简单收拾了行囊,将教材和必要的医疗器械装上爬犁,便踏上了送教之旅。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耳畔,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很快就在他们的眉毛和睫毛上结了一层薄霜。但爬犁上的毡子却格外暖和,热水壶里的热气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让人感觉格外温馨。

  他们首先来到了距离医疗站最远的西沟村。这个村子藏在山谷深处,四周被高耸的雪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一位名叫巴特尔的年轻小伙子,听说凤紫鸾他们来了,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凤院长,君参谋长,你们可算来了!”巴特尔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将他们迎进了自己简陋的屋子,“我正愁着冬天没办法去医疗站学习呢,你们就来了。”

  凤紫鸾笑着安慰他:“没关系,咱们把知识送到你家门口。巴特尔,你先把这段时间遇到的问题跟我说说。”

  巴特尔想了想,说道:“主要是冬天伤口容易感染,石炭酸溶液在低温下容易结冰,不知道该怎么保存。还有就是接生的时候,屋里温度低,产妇和娃娃容易着凉。”

  凤紫鸾和君陌离对视一眼,君陌离说道:“石炭酸溶液结冰的问题,你可以把它装在厚一点的玻璃瓶里,再用羊毛毡包起来,放在靠近火炉的地方,但别靠太近,免得瓶子炸裂。接生的时候,你可以在屋里生个火盆,把温度升高一些,同时注意通风,别让产妇和娃娃缺氧。”

  凤紫鸾则拿出教材,翻到相关章节,详细地给巴特尔讲解了冬季伤口护理和接生的注意事项,并且现场示范了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相对温暖、安全的接生环境。巴特尔听得格外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还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凤紫鸾和君陌离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离开西沟村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雪依然在下,但巴特尔坚持要送他们一程。他站在村口,望着凤紫鸾他们的背影,大声喊道:“凤院长,君参谋长,等明年春天,我一定去医疗站好好学习!”

  凤紫鸾回头,微笑着向他挥了挥手:“好,我们等着你!”

  接下来的几天,凤紫鸾和君陌离又走访了几个偏远村子,将知识和温暖送到了每一个需要的地方。每到一个村子,他们都受到当地赤脚医生和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认真地听着他们讲解知识,互相交流着经验。

  在返回医疗站的路上,凤紫鸾靠着君陌离的肩膀,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心中满是感慨。“君陌离,你看,咱们的高原虽然寒冷,但只要有爱和知识,就能温暖每一个角落。”她轻声说道。

  君陌离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是啊,凤紫鸾。咱们做的这些,就像这冬日里的暖阳,虽然微弱,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融化冰雪,带来希望。等明年春天,咱们再把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传递出去,让高原上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茁壮成长。”

  当马拉爬犁终于驶进医疗站的院子时,雪花已经积得很厚了。卓玛和小李跑出来,惊喜地喊道:“凤院长!君参谋长!你们终于回来了!”

  凤紫鸾和君陌离笑着下了爬犁,抖落身上的雪花。他们知道,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他们的心却是暖的。因为他们用爱和知识,为高原上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就像那几株杏树,即使在寒冬里,也依然在地下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再次绽放出满树的繁花,结出累累的硕果。

  “君陌离,”凤紫鸾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杏林,轻声说道,“等明年春天,咱们一定要去看看扎西的‘紫鸾消毒室’,看看那些新种下的杏树,有没有长出新芽。”

  “好,”君陌离望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咱们一起去,看看咱们用爱和坚守编织的希望,在高原上绽放出怎样的光彩。”

  远处,雪依然在下,但医疗站的灯光却格外明亮,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那几株杏树,静静地伫立在风雪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关于传承、关于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将在高原上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