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凤鸣村,天刚蒙蒙亮,村道上就结了一层薄冰。凤紫鸾哈着白气推开卫生站的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屋内却暖烘烘的。秀珍已经生好了炉子,正踮着脚往架子上摆放新领来的玻璃药瓶。
\"凤医生,您看这个。\"秀珍指着窗台上一个铁皮盒子,\"我把咱们采的干草药都装在这里了,按您教的方法分门别类,还用红纸写了标签。\"
凤紫鸾走过去,看见盒子里整整齐齐码着晒干的枇杷叶、桑叶和桔梗,每样药材旁边都贴着工工整整的标签。炉火映在她年轻的脸上,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盛满了认真。
\"秀珍现在可是咱们卫生站的'小管家'了。\"凤紫鸾笑着拍拍她的肩膀,\"等县里检查组来的时候,可得好好展示展示。\"
话音刚落,院子里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大力裹着满身雪花冲进来:\"凤医生!快!村南头李奶奶家的小孙子发烧抽筋了!\"
凤紫鸾心头一紧,抓起医药箱就往外跑。外面寒风刺骨,她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格外明显。秀珍紧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几支退热针剂。
李奶奶家的小土屋里,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散不了寒意。三岁的小虎子躺在炕上,小脸烧得通红,四肢不停地抽搐,嘴里发出呜咽般的哭声。李奶奶搂着孙子,眼泪啪嗒啪嗒掉在棉袄上。
\"别慌,先把窗户开条缝。\"凤紫鸾迅速戴上听诊器,手指搭在小虎子滚烫的额头上,\"体温多少?\"
\"早上量有39度多。\"李奶奶哽咽着说,\"昨晚还好好的,今早就...\"
凤紫鸾熟练地检查着孩子的瞳孔和呼吸,转头对秀珍说:\"准备5毫升退热针,肌肉注射。\"又对王大力使了个眼色,\"去打盆温水来,再拿条干净毛巾。\"
针头扎进孩子细嫩的皮肤时,小虎子疼得哭得更厉害了。凤紫鸾一边轻声哄着,一边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滚烫的四肢。她的手指冻得通红,却灵活地调节着注射角度。
\"凤医生,您说这孩子会不会...\"李奶奶颤抖着声音问。
\"您放心,先退烧。\"凤紫鸾稳稳地扎下第二针,\"小虎子这是风寒感冒引起的惊厥,只要控制住体温就没事。\"她转头嘱咐秀珍,\"去熬碗姜汤,放点红糖,等退烧后给孩子喝。\"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理,小虎子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抽搐也止住了。凤紫鸾这才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的棉袄后背都汗湿了。
\"凤医生,您真是活菩萨啊!\"李奶奶拉着她的手不肯放,\"要不是您来得及时...\"
\"李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凤紫鸾温和地说,\"以后孩子要是有点不舒服,随时来卫生站。现在天冷,尽量别让孩子在风口玩太久。\"
从李奶奶家出来,凤紫鸾的睫毛上还挂着冰霜。她站在院子里活动了下手脚,突然想起什么:\"秀珍,去库房把那罐蜂蜜拿来,再称十斤冰糖,给村里的孩子们都备着。冬天咳嗽的多,这些能派上用场。\"
回到卫生站,凤紫鸾刚坐下喝口热水,村支书就推门进来了:\"凤医生,县里检查组明天就来,说是要看看咱们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这么快?\"凤紫鸾放下水杯,\"不是说月底吗?\"
\"张院长特意打来电话,说想提前看看咱们整改后的情况。\"村支书搓着手说,\"您看要不要把仓库再收拾收拾?\"
凤紫鸾点点头,立刻起身:\"秀珍,把咱们的药品登记表拿出来,再把这几天的接诊记录整理好。\"她转头对村支书说,\"您帮忙通知学员们,明天都穿得整齐点,该上岗的上岗。\"
夜幕降临,卫生站的煤油灯在寒风中摇曳。凤紫鸾伏在桌前,借着昏黄的灯光核对药品清单。窗外的北风呼啸着,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凤医生,您还不休息啊?\"秀珍轻手轻脚地进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都半夜了,吃点东西再忙吧。\"
凤紫鸾抬头看见秀珍冻得通红的手指,心里一暖:\"你也还没睡?\"
\"我给您热了食堂剩下的馒头,还打了两个鸡蛋。\"秀珍把面条放在桌上,\"您尝尝,我放了点葱花。\"
简单的面条在寒冷的冬夜里格外香甜。凤紫鸾吃完最后一口,突然说:\"秀珍,明天检查组来了,你跟我一起去汇报。\"
\"我?\"秀珍惊讶地睁大眼睛,\"我...我怕说不好。\"
\"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凤紫鸾认真地说,\"从药材分类到接诊记录,都是你在负责。该让大家知道你的付出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检查组的吉普车就碾着冰碴来到了村口。带头的是县卫生局李副局长,身后跟着几位穿白大褂的医生。
\"凤医生,听说你们村的赤脚医生培训搞得不错?\"李副局长握着凤紫鸾的手说,\"张院长经常提起你。\"
凤紫鸾谦虚地笑笑,带着检查组走进卫生站。屋内炉火正旺,药品柜里的玻璃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墙上贴着整齐的卫生宣传画。
\"这是我们的学员,秀珍。\"凤紫鸾介绍道,\"这段时间主要由她负责日常诊疗和药品管理。\"
秀珍紧张地站得笔直,声音却很清晰:\"李局长好,我们目前有常用药三十多种,都能满足村民常见病的需要...\"
检查组仔细查看了接诊记录和药品台账,不时点头称赞。李副局长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学员笔记,突然问道:\"这些笔记都是你们自己写的?\"
\"是的。\"秀珍拿起一本,\"我们每天都要记录病人情况和用药反应,凤医生说这对提高医术很重要。\"
参观完卫生站,李副局长感慨地说:\"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山村,能看到这样规范的基层医疗点。凤医生,你们做得很好啊!\"
\"这都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凤紫鸾望向窗外,几个学员正在院子里铲雪,\"特别是这些年轻学员,他们才是凤鸣村的未来。\"
检查组离开后,凤紫鸾终于松了口气。傍晚时分,她正在整理病历,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嘈杂声。
\"凤医生!快!\"小王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村北头王大叔家的媳妇要生了,难产!\"
凤紫鸾抓起产包就往外跑。外面天已经黑了,北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积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结冰的村道上,心里祈祷着千万别出意外。
王大叔家的小土屋里,产妇正痛苦地呻吟着。接生婆满头大汗,束手无策:\"胎位不正,孩子头朝上,这可怎么办啊!\"
凤紫鸾迅速戴上手套,检查后脸色凝重:\"是臀位,而且宫口开得不够大。\"她转头对王大叔说,\"得赶紧送县医院,路上我尽量稳住情况。\"
\"可外面这么大的雪...\"王大叔急得直搓手。
\"来不及等雪停了。\"凤紫鸾果断地说,\"秀珍,去准备担架和保暖用品,再熬碗参汤给产妇喝。\"
在众人的帮助下,产妇被抬上了简易担架。凤紫鸾一手扶着产妇,一手提着药箱,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前行。秀珍和其他几个小伙子轮流换着抬,每个人的眉毛上都结满了霜花。
\"凤医生,您慢点!\"秀珍在前面喊道。
\"我没事,注意脚下的冰窟窿!\"凤紫鸾回应着,眼睛紧盯着前方。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她顾不上这些,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产妇身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一行人终于看到了县医院的灯光。当产妇被推进产房时,凤紫鸾才感觉到双腿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
三天后,凤紫鸾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凤鸣村。刚进卫生站,秀珍就迎了上来:\"凤医生,您总算回来了!这几天学员们都轮流守在电话机旁,就等您消息呢!\"
凤紫鸾点点头,突然闻到一股香味:\"这是什么?\"
\"我熬了姜汤,还热了馒头。\"秀珍笑着说,\"您先吃点东西,再好好休息。\"
捧着热腾腾的姜汤,凤紫鸾看着忙碌的秀珍和整洁的卫生站,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窗外的腊梅在寒风中绽放,暗香浮动。她知道,正是这些平凡而坚韧的人们,让这个寒冬不再寒冷。
        \"凤医生,您看这个。\"秀珍指着窗台上一个铁皮盒子,\"我把咱们采的干草药都装在这里了,按您教的方法分门别类,还用红纸写了标签。\"
凤紫鸾走过去,看见盒子里整整齐齐码着晒干的枇杷叶、桑叶和桔梗,每样药材旁边都贴着工工整整的标签。炉火映在她年轻的脸上,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盛满了认真。
\"秀珍现在可是咱们卫生站的'小管家'了。\"凤紫鸾笑着拍拍她的肩膀,\"等县里检查组来的时候,可得好好展示展示。\"
话音刚落,院子里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大力裹着满身雪花冲进来:\"凤医生!快!村南头李奶奶家的小孙子发烧抽筋了!\"
凤紫鸾心头一紧,抓起医药箱就往外跑。外面寒风刺骨,她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格外明显。秀珍紧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几支退热针剂。
李奶奶家的小土屋里,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散不了寒意。三岁的小虎子躺在炕上,小脸烧得通红,四肢不停地抽搐,嘴里发出呜咽般的哭声。李奶奶搂着孙子,眼泪啪嗒啪嗒掉在棉袄上。
\"别慌,先把窗户开条缝。\"凤紫鸾迅速戴上听诊器,手指搭在小虎子滚烫的额头上,\"体温多少?\"
\"早上量有39度多。\"李奶奶哽咽着说,\"昨晚还好好的,今早就...\"
凤紫鸾熟练地检查着孩子的瞳孔和呼吸,转头对秀珍说:\"准备5毫升退热针,肌肉注射。\"又对王大力使了个眼色,\"去打盆温水来,再拿条干净毛巾。\"
针头扎进孩子细嫩的皮肤时,小虎子疼得哭得更厉害了。凤紫鸾一边轻声哄着,一边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滚烫的四肢。她的手指冻得通红,却灵活地调节着注射角度。
\"凤医生,您说这孩子会不会...\"李奶奶颤抖着声音问。
\"您放心,先退烧。\"凤紫鸾稳稳地扎下第二针,\"小虎子这是风寒感冒引起的惊厥,只要控制住体温就没事。\"她转头嘱咐秀珍,\"去熬碗姜汤,放点红糖,等退烧后给孩子喝。\"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理,小虎子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抽搐也止住了。凤紫鸾这才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的棉袄后背都汗湿了。
\"凤医生,您真是活菩萨啊!\"李奶奶拉着她的手不肯放,\"要不是您来得及时...\"
\"李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凤紫鸾温和地说,\"以后孩子要是有点不舒服,随时来卫生站。现在天冷,尽量别让孩子在风口玩太久。\"
从李奶奶家出来,凤紫鸾的睫毛上还挂着冰霜。她站在院子里活动了下手脚,突然想起什么:\"秀珍,去库房把那罐蜂蜜拿来,再称十斤冰糖,给村里的孩子们都备着。冬天咳嗽的多,这些能派上用场。\"
回到卫生站,凤紫鸾刚坐下喝口热水,村支书就推门进来了:\"凤医生,县里检查组明天就来,说是要看看咱们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这么快?\"凤紫鸾放下水杯,\"不是说月底吗?\"
\"张院长特意打来电话,说想提前看看咱们整改后的情况。\"村支书搓着手说,\"您看要不要把仓库再收拾收拾?\"
凤紫鸾点点头,立刻起身:\"秀珍,把咱们的药品登记表拿出来,再把这几天的接诊记录整理好。\"她转头对村支书说,\"您帮忙通知学员们,明天都穿得整齐点,该上岗的上岗。\"
夜幕降临,卫生站的煤油灯在寒风中摇曳。凤紫鸾伏在桌前,借着昏黄的灯光核对药品清单。窗外的北风呼啸着,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凤医生,您还不休息啊?\"秀珍轻手轻脚地进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都半夜了,吃点东西再忙吧。\"
凤紫鸾抬头看见秀珍冻得通红的手指,心里一暖:\"你也还没睡?\"
\"我给您热了食堂剩下的馒头,还打了两个鸡蛋。\"秀珍把面条放在桌上,\"您尝尝,我放了点葱花。\"
简单的面条在寒冷的冬夜里格外香甜。凤紫鸾吃完最后一口,突然说:\"秀珍,明天检查组来了,你跟我一起去汇报。\"
\"我?\"秀珍惊讶地睁大眼睛,\"我...我怕说不好。\"
\"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凤紫鸾认真地说,\"从药材分类到接诊记录,都是你在负责。该让大家知道你的付出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检查组的吉普车就碾着冰碴来到了村口。带头的是县卫生局李副局长,身后跟着几位穿白大褂的医生。
\"凤医生,听说你们村的赤脚医生培训搞得不错?\"李副局长握着凤紫鸾的手说,\"张院长经常提起你。\"
凤紫鸾谦虚地笑笑,带着检查组走进卫生站。屋内炉火正旺,药品柜里的玻璃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墙上贴着整齐的卫生宣传画。
\"这是我们的学员,秀珍。\"凤紫鸾介绍道,\"这段时间主要由她负责日常诊疗和药品管理。\"
秀珍紧张地站得笔直,声音却很清晰:\"李局长好,我们目前有常用药三十多种,都能满足村民常见病的需要...\"
检查组仔细查看了接诊记录和药品台账,不时点头称赞。李副局长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学员笔记,突然问道:\"这些笔记都是你们自己写的?\"
\"是的。\"秀珍拿起一本,\"我们每天都要记录病人情况和用药反应,凤医生说这对提高医术很重要。\"
参观完卫生站,李副局长感慨地说:\"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山村,能看到这样规范的基层医疗点。凤医生,你们做得很好啊!\"
\"这都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凤紫鸾望向窗外,几个学员正在院子里铲雪,\"特别是这些年轻学员,他们才是凤鸣村的未来。\"
检查组离开后,凤紫鸾终于松了口气。傍晚时分,她正在整理病历,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嘈杂声。
\"凤医生!快!\"小王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村北头王大叔家的媳妇要生了,难产!\"
凤紫鸾抓起产包就往外跑。外面天已经黑了,北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积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结冰的村道上,心里祈祷着千万别出意外。
王大叔家的小土屋里,产妇正痛苦地呻吟着。接生婆满头大汗,束手无策:\"胎位不正,孩子头朝上,这可怎么办啊!\"
凤紫鸾迅速戴上手套,检查后脸色凝重:\"是臀位,而且宫口开得不够大。\"她转头对王大叔说,\"得赶紧送县医院,路上我尽量稳住情况。\"
\"可外面这么大的雪...\"王大叔急得直搓手。
\"来不及等雪停了。\"凤紫鸾果断地说,\"秀珍,去准备担架和保暖用品,再熬碗参汤给产妇喝。\"
在众人的帮助下,产妇被抬上了简易担架。凤紫鸾一手扶着产妇,一手提着药箱,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前行。秀珍和其他几个小伙子轮流换着抬,每个人的眉毛上都结满了霜花。
\"凤医生,您慢点!\"秀珍在前面喊道。
\"我没事,注意脚下的冰窟窿!\"凤紫鸾回应着,眼睛紧盯着前方。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她顾不上这些,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产妇身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一行人终于看到了县医院的灯光。当产妇被推进产房时,凤紫鸾才感觉到双腿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
三天后,凤紫鸾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凤鸣村。刚进卫生站,秀珍就迎了上来:\"凤医生,您总算回来了!这几天学员们都轮流守在电话机旁,就等您消息呢!\"
凤紫鸾点点头,突然闻到一股香味:\"这是什么?\"
\"我熬了姜汤,还热了馒头。\"秀珍笑着说,\"您先吃点东西,再好好休息。\"
捧着热腾腾的姜汤,凤紫鸾看着忙碌的秀珍和整洁的卫生站,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窗外的腊梅在寒风中绽放,暗香浮动。她知道,正是这些平凡而坚韧的人们,让这个寒冬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