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云月叩心-《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

  滨海的夏天空气湿热,闷得人有些喘不过气,特需病房的空调不断地出着冷气,才将窗外的热浪挡住。

  特需病房里非常安静,父亲徐国强刚刚吃了药,正沉沉的睡着了,呼吸平稳,母亲周慧兰则坐在一旁,手里是她让徐亦帮她买的一本《家庭营养食谱》,一页一页的翻着,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儿子,目光是满满的骄傲。

  徐亦从码字的沉浸中停了下来,拿起杯子上的茶,另一只手习惯性的点开奇点后台看到才被他点掉没多久的私信999 红点此刻又恢复到了999 ,他带着疑惑再次点开,这次私信清一色的都是指向一个熟悉的ID‘云间月’

  又是她。

  徐亦对她的印象还是挺深的,那次十万块钱的打赏就为了问一个问题之后,这个‘云间月’的留言就总是不太一样,不是讨论打斗多么精彩,也不是讨论法宝多么厉害,

  反而时常问一些关于人物心理,世界设定甚至环境描写意味的问题。有些问题很刁钻,带着点文艺气。让徐亦都不得不思量一下笔下的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而这一次,她又提出了一个比往常更加引起热议的评论

  在凡人最新一章的评论区,他的评论被书友们迅速点到了点赞第一的热评。

  【云间月】:@红烧肉大大,追凡人至今,叹服于世界之宏阔,道法之玄奇。然有一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观韩立一路行来,为求长生,踏尸山,渡血海,断情绝念,心如寒铁。机缘,法宝,功法...皆可争,可夺,可算计。唯独情之一字,无论是亲情父母早逝,缘分淡薄,友情如厉飞雨,终成遗憾,亦或那朦胧难辨的男女之情如墨氏姐妹,陈巧倩,皆成过客,似乎皆被视作大道途中的负累,避之唯恐不及,斩之方得清净。

  敢问大大:

  修仙一途,所求长生逍遥,是否必然要以剥离七情六欲,割舍凡尘牵绊为代价?

  若大道尽头,唯余孤寂长生,与天地同朽,却无至亲可分享,无挚爱可携手,无挚友可论道,这般长生,是超脱?还是另一种更深的囚笼?

  韩立之道心,坚如磐石,令人敬畏。然此石,可曾有过一丝缝隙,让那名为“情”的藤蔓,悄然攀附?哪怕...只是一瞬?

  这条评论又一次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凡人修仙传》宏大叙事之下,那个关于“修仙本质”与“人性温度”的核心矛盾。没有纠缠于具体情节,而是直指韩立这个人物的灵魂底色,以及支撑整个修仙世界逻辑的冰冷根基。

  长生,是否必须以绝对孤独为祭品?

  底下的追评早就炸了:

  “牛掰,云间月大佬又问到点儿上了!”

  “仔细想想,韩老魔好像真的没啥感情......”

  “对啊,所以长生和感情必须二选一吗?大大啥时候回答呀,太想知道大大怎么想的了!”

  “大大求解!求解啊!”

  评论不断的发酵,热度甚至超过了剧情本身。

  徐亦安静的看着那条评论,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心里默读了一遍又一遍,小拇指在键盘的边缘来回摩擦。

  这个问题,又准,又恨!

  他当初选择这个故事主要是和他当时的心境相似,对于韩立这种极度理智,几乎冷漠的性格,虽然觉得特别,却没真没有深入去细想过。

  直到被“云间月”这么一问,他自己也怔了怔。

  韩立有错吗?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的选择似乎是最理智的。动了感情,就容易有弱点,容易死。

  但“云间月”问得也对:那样的长生,若只剩自己一个,又有什么意思?和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

  徐奕抬头,看了看病床上安睡的父亲,又看了眼正认真看菜谱的母亲。琐碎,平常,却满满都是人间烟火气,是实实在在的牵挂。

  这份暖意,是再长的仙途都换不来的。

  他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没有在犹豫,他当即新建了一个单章,标题写的认真:

  【答云间月道友问:情与道,孤寂与长生】

  云间月道友:

  展信安。

  道友之问,如惊雷贯耳,直指道心,亦触及《凡人》世界构建之根基。此问之重,非三言两语可蔽之,然既蒙道友垂询,肉亦斗胆,略陈浅见。

  修仙一途,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以证己身不朽。其路艰险,其途孤绝。韩立其人,生于微末,长于荆棘,所见皆算计,所历多背叛。其心渐冷如铁,其情渐敛如冰,非其天性凉薄,实乃生存所迫,环境使然。情,确为其刻意规避之“负累”,因情生忧,因忧生怖,恐累及道途,乃至性命。此为其道,亦是其无奈之选。

  然,道友所问极是:若长生之代价,是永恒的孤寂,是无边的清冷,是回首望去,身后空无一人...这般长生,是超脱?还是囚笼?

  肉以为,此非定论。

  大道三千,未必条条皆需绝情弃爱。情之一字,可成枷锁,亦可为明灯。至亲之牵绊,挚友之相携,爱侣之同心,若能成为道途上砥砺心志,淬炼道心的力量,而非沉沦迷失的泥沼,则情非负累,反是道之资粮!

  韩立之道,是其一途,非唯一途。其心如石,然石亦有罅隙。墨府之情愫暗生,陈巧倩之黯然别离,厉飞雨之英年早逝...凡此种种,皆如微尘落于石上,虽未改其石之坚硬本质,却也在那冰冷之上,留下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痕迹与...遗憾。那或许便是道友所言之‘缝隙’。

  长生路远,终点何在,无人知晓。然肉深信,大道尽头,不应只有冰冷的永恒。

  谨以旧时偶得残句,与道友及诸君共勉: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中情意之坚贞,思念之绵长,纵隔蓬山万里,青鸟亦愿殷勤探看。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岂是区区仙凡之隔,长生之求所能轻易斩断?

  情与道,非水火不容。如何取舍,存乎一心。韩立之道,是血与火中磨砺出的生存法则。而吾辈观之,思之,悟之,亦可寻己之道。

  愿诸君道途之上,心有猛虎,亦能细嗅蔷薇。

  红烧肉。

  洋洋洒洒的数百个字,既有对韩立性格成因的剖析,也有对“情与道”关系的深度思考,最后,更是祭出了那首来自地球,在这个世界从未出现过的李商隐《无题》!

  诗句本身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歌颂,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蕴含的执着与希望,完美地升华了主题,也为这个沉重的哲学命题,增添了一抹凄美而温暖的亮色。

  点击发布!

  单章一发出去仅仅五分钟,评论再次沦陷!

  “挖去,太有深度了吧!”

  “来来回回看了三遍!解析的太好了!大大牛逼!”

  “我简单总结翻译一下哈,不是修仙就必须无情,是韩老魔没得选!”

  “楼上总结翻译的好!我算是看懂了!”

  “这一问一答感觉都可以上课本了,特别最后那首诗,有人在哪里听过吗,我怎么一点没听过?”

  徐奕关掉后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回这个问题,比码一场大战还累。

  他看了眼窗外的阳光,依旧是盛夏的毒辣,晒得窗外的树都有些死气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