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致青云-《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

  确定好歌曲,徐亦隔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要将三首歌的曲子‘创作’出来,还要将歌曲演唱时注意的事项也都备注好。

  于是他的生活路线成了,宿舍-上课-琴房-录音室-宿舍。

  偶尔累了回去图书馆呆一会儿,但也不是码字,而是在逐渐完善的曲子后面备注好一些细节,和演唱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琴房里,徐亦反复的弹奏着不同的和弦段落,指尖在钢琴上流淌出或激昂,或空灵,或温暖的旋律段落。

  当出现卡壳的时候就会闭上眼,努力的回味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典之声,随后再用这个世界的乐器‘翻阅’还原。

  而在录音室内,他会带着监听耳机,对着专业的麦克风,轻声哼唱某个段落和,录制下有些粗糙的de,用以巩固编曲的思路和人声旋律框架。

  他电脑上每首歌的后面都详细的备注好了情绪起伏,气息运用,演唱时特别注意的细节。

  “陈奇,《存在》……声音要带点撕裂感,不是技巧性的嘶吼,是发自肺腑的质问,是挣扎中的呐喊。副歌部分‘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那句,要有破釜沉舟的力度……”

  “苏小雨,《我愿意》……气息要稳,声音要空灵,干净,带着一种不掺杂质的执拗和奉献感。咬字可以稍微模糊一点,突出旋律的美感和情绪的流淌感……”

  “王海涛,《异乡人》……节奏平稳,声音温暖而略带沙哑,重点是叙事感。要把那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深藏的乡愁,用平静的语调唱出来,反而更戳心……”

  “沈薇,《隐形的翅膀》……声音清亮,坚定,充满希望。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经历过风雨后依然相信光明的力量。副歌部分要有穿透力,但不要尖锐,是温暖而有力量的鼓舞……”

  徐亦效率高的吓人,仅仅只用了三天,就将四首高质量的歌曲全部词曲,编曲思路,乃至详细的演唱知道前部都整整齐齐的整理在电脑里。

  十一月十五号,徐亦将三首歌曲检查无误之后打包发给了林风的邮件,邮件正文还是一样的言简意赅。

  歌已好,共四首。

  演唱注意事项详见内附文档。

  尽快安排。

  发送成功之后徐亦靠在琴房的椅子上,揉了揉有些疲倦的太阳穴,这几天的高强度集中精神还原歌曲,比码字更好费心神。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起身收拾好东西,回到了图书馆。

  徐亦在自己靠窗的专属角落坐定,熟练地打开笔记本计算机。

  他先是习惯性地点开了奇点中文网的后台。

  荧幕上,《诛仙》的各项数据曲线依旧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向上攀升,收藏、推荐、订阅、打赏……

  所有关键指标都呈现出断崖式的领先,稳坐排行榜首,屠榜之势无可动摇。

  书评区更是热闹非凡,对张小凡与碧瑶在滴血洞中命运交织的讨论,对正道魔道之辨的争论,每分每秒都在刷新着页面。

  处理完一些必要的后台邮件后,他的鼠标移向了私信列表。

  果不其然,那个熟悉的ID“云间月”静静地躺在最上方,显示有未读消息。

  徐亦点了进去。这次云间月没有像往常那样探讨剧情细节或人物心境,而是发来了一个音频档附件,文件名是《致青云》。

  下面跟着一段文字。

  “肉大安好!冒昧打扰。”

  “近日重读《诛仙》开篇,青云山上少年时光,张小凡的质朴、林惊羽的傲气、田灵儿的灵动,还有大竹峰那份看似平淡实则温馨的日常,总在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

  “一时心血来潮,便试着将自己感受到的这份意境,用音符记录了下来。”

  “这是我胡乱琢磨的一小段旋律,非常粗糙,也不知是否捕捉到了几分书中的神韵。”

  “深知肉大您对文字意境把握入木三分,故厚颜想请您听听看,不知能否得您一二句听后感?万分期待,又惶恐不安。”

  徐亦带着几分好奇,点击了下载。

  而在他这边下载的同时,云间月的聊天框立刻显示“对方正在输入…”,随即一条新消息跳了出来。

  “肉大肉大!您下载了!(紧张搓手手.jpg)”

  徐亦失笑,这云间月倒是敏锐。

  他回复了一个“嗯”字,然后戴上了耳机,点开了播放键。

  一段略显青涩但充满灵气的旋律从耳机中流淌出来。

  主要用的是MIDI音源模拟的民乐器,笛声清越,试图表现青云山的云雾缭绕。

  古筝拨弦轻快,节奏跳跃,明显是想刻画少年们的朝气与偶尔的嬉闹。

  间或还有一些模拟鸟鸣、流水的声音效果,营造山间氛围。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非专业作曲者来说,这段曲子已经颇具雏形,能听出作者是花了心思的,对几种乐器音色的搭配和节奏的把握也显露出一定的天赋。

  旋律整体偏向清新、欢快,带着明显的校园气息和少年无忧无虑的意味。

  徐亦安静地听完,曲子本身问题不大,甚至有些段落还挺抓耳。

  但是……

  他瞥了一眼奇点后台《诛仙》的存稿和更新计划。

  按照他的更新节奏,再过不久,剧情就要推进到那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空桑山之行,

  以及紧随其后,流波山雨夜定情,乃至更后面那惊天动地、让无数读者意难平的“痴情咒”片段……

  这欢快明亮、充满阳光少年气的曲子,到时候怕是和剧情氛围……

  不太符合,甚至会产生一种残酷的反差。

  不过,对方毕竟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而进行的创作,这份心意是珍贵的。

  徐亦斟酌了一下语句,决定还是以鼓励和建设性意见为主。

  他点开回复框,写道:“曲子听了。很有灵气,能感受到你对青云山少年时光的理解。”

  “笛声的空灵和古筝的跳跃感捕捉得不错,尤其是用古筝快速轮指来表现田灵儿的灵动,这个想法很新颖。”

  先给予了肯定,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切入正题:“不过,从整体情绪把握上来看,或许可以再斟酌。”

  “《诛仙》的世界,底色并非全是明媚阳光。”

  “青云山下有草庙村惨案,少年心中亦藏有隐秘与彷徨。”

  “即便是大竹峰的温馨,也带着一丝命运的阴影。”

  “建议可以在曲子的中后段,适当加入一些低沉、悬疑或者略带忧伤的音色,比如埙、或者低音弦乐的铺底,让情绪层次更丰富一些。”

  他尽量用温和、建议性的口吻,避免打击对方的创作热情。

  消息发过去后,那边沉默了片刻。

  就在徐亦以为对方在消化意见时,云间月的回复带着明显的惊讶传了过来。

  “肉大!!!您……您懂音乐?!”

  “而且还说得这么专业!”

  “我本来只是想听听您作为原作者对意境的感受,没想到……(震惊到模糊.jpg)”

  徐亦看着荧幕上的字,握着鼠标的手微微一顿。

  糟了。

  好像……说得有点多了。

  他习惯于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音乐,刚才指点起来顺口而出,却忘了自己“红烧肉”这个身份。

  在所有人认知里,应该是一个深耕文字世界的网文大神,而不是一个对编曲、音色搭配如此熟稔的音乐人。

  他等了一会儿,才谨慎地回复了一句,试图模糊焦点:“略懂一点皮毛而已。”

  然而,这句欲盖弥彰的“略懂”,反而更加勾起了云间月的好奇心。

  “略懂?!肉大您太谦虚了!您刚才说的加入埙和低音弦乐,还有情绪层次,这根本不是略懂皮毛的人能说出来的建议啊!”

  云间月的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追问道:“那肉大,按照您的想法,您觉得我这曲子除了情绪,在结构上或者乐器编排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吗?”

  “比如开头笛子的进入方式?或者古筝那段华彩是不是有点太突兀了?”

  徐亦看着荧幕上接连不断的问题,知道不能再深入下去了。

  言多必失,他必须守住这条无形的边界。

  他快速地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又针对性地提了一两个关于结构过渡和音色融合的小建议。

  随后在又一个复杂问题上,他回复道:“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音乐创作很主观,重要的是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再多琢磨琢磨,融入自己的理解。我这边还有稿子要写,先下了。”

  发送完毕,轻轻呼出一口气,徐亦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差点就在热情的读者面前露了馅。

  看来以后,即便是面对云间月这样知根知底、品味相投的读者,在涉及“回锅肉”领域的事情上,也需更加谨言慎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