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那带着口水饼干的“神助攻”和祁梓在书房门外若有所思的窥探,像两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这个由五个小婴儿主导的、微妙的家庭权力格局中,漾开了一圈圈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祁月白敏锐地感觉到,家里的“气压”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
那四个儿子,尤其是老大祁浪、老三祁回和老四祁透,对他那种近乎条件反射般的、充满“敌意”的排斥行为,似乎……减少了?
不是说他们突然变成了黏爸爸的乖宝宝,那是不可能的。
但以往那种,只要祁月白靠近季云瑶三米之内,或者试图对季云瑶表现出任何亲昵举动,就立刻会引爆的、此起彼伏的“警报式”哭闹或破坏行为,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了。
比如,早晨季云瑶给孩子们穿衣服时,祁月白拿着一条小毛巾想递给妻子,若是以前,离得最近的老大祁浪保准会一爪子拍掉毛巾,或者用身体挡住爸爸。
但现在,祁浪只是抬起眼皮,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瞥了祁月白一下,鼻子里发出轻微的“哼”声,然后……居然没进一步动作,继续低头玩自己的脚丫子了。
又比如,午饭后,季云瑶靠在沙发上休息,祁月白想给她披个毯子。
放在过去,老三祁回肯定会立刻爬过来,严肃地坐在妈妈和爸爸之间,形成一道“人肉屏障”,或者老四祁透会开始用那种幽怨的眼神无声控诉。
可这次,祁回只是停下摆弄手里的小汽车,皱着眉盯着祁月白手里的毯子,像是在进行风险评估;
而祁透,则是往妈妈身边缩了缩,把小脸埋得更深,但没有哭闹。
甚至有一次,祁月白鼓起勇气,想趁孩子们都在玩玩具的相对平静期,快速亲一下季云瑶的脸颊。
他都做好了被“集火攻击”的心理准备,结果……
预想中的暴风雨并没有来临。
老大祁浪在玩积木,只是动作顿了一下,没抬头;
老二祁梓在翻绘本,眼神瞟过来一瞬,又收了回去;
老三祁回在啃牙胶,目光跟着爸爸移动,带着审视,却没出声;老四祁透在发呆,似乎没注意到。
只有小闺女金金,看到爸爸亲妈妈,开心地拍着小手,“咯咯”笑出了声。
这个“顺利”的亲吻,让祁月白和季云瑶都愣住了,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他们……今天怎么这么乖?”祁月白受宠若惊,又有点心里发毛,小声问季云瑶。
季云瑶也觉得奇怪,摇了摇头:“不知道,是玩累了吗?”
然而,这种“攻击性”的下降,并没有让祁月白感到轻松,反而生出一种更诡异的感觉。
因为,那四个小子看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难懂了。
那不再是单纯的排斥、警惕或者无视,而是一种……带着浓厚研究和审视意味的观察。
老大祁浪,看他的眼神少了些霸道驱逐的意味,多了点类似“评估对手实力”的掂量。
有时祁月白在客厅里走动,祁浪会停下爬行,坐在地上,歪着小脑袋,目光跟着爸爸移动。
像是在研究他的行动轨迹和意图,那小眼神,活像一只在判断猎物威胁程度的小豹子。
老三祁回,则延续了他一贯的严肃风格,但审视的维度似乎更广了。
他会盯着祁月白穿的拖鞋看半天,会研究他喝水时喉结滚动的样子,甚至会在他打电话时,专注地听着他说话的语气和用词。
那眼神,不像儿子看爸爸,倒像是质检员在检查一件精密仪器,或者侦探在分析嫌疑人的行为模式。
老四祁透,敏感依旧,但不再是那种纯粹的、怕被抢走妈妈的忧郁。
他现在看祁月白,眼神里多了点好奇和……试探?
有时祁月白放轻动作从他身边经过,他会抬起湿漉漉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爸爸一眼,然后迅速低下头,过一会儿又偷偷瞄一眼,像是在确认这个“庞然大物”是否具有危险性。
最让祁月白心里打鼓的,是老二祁梓。这个精明的“小军师”,看他的次数最多,也最意味深长。
祁梓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带着算计的眼神琢磨如何给爸爸“使绊子”,而是变成了一种……
充满探究和数据分析意味的凝视。
他会观察祁月白和季云瑶说话时的表情互动,会留意祁月白和金金玩耍时的细节,甚至会在他画画时,爬到他工作台附近,安静地看一会儿,小脑袋里不知道在运算着什么复杂的模型。
那眼神,平静得可怕,仿佛祁月白是他正在攻克的一个新课题。
这种变化,并非发生在某个瞬间,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
祁月白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这四个小子之间,似乎存在某种无声的“信息共享机制”。
有一天下午,他亲眼看到一幕:老二祁梓爬到他常坐的沙发附近,用手指戳了戳正在玩球的老大祁浪。
祁浪抬起头,不耐烦地“啊”了一声。
祁梓没说话,只是伸出一根小手指,悄悄指了指正在阳台给花浇水的祁月白,然后又指了指正在厨房准备水果的季云瑶,最后做了个摆手的动作。
祁浪皱着眉看了看,居然……
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玩球,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看到爸爸靠近妈妈的活动区域就进入警戒状态。
还有一次,老三祁回因为玩具被老四祁透不小心压到而有点不高兴,发出警告的哼哼声。
祁透吓得往后退。
这时,祁梓爬过去,拿起另一个类似的玩具递给祁回,又拍了拍祁透的背。
然后,他趁着安抚两人的间隙,小眼神飞快地扫了一眼正在看书的祁月白,那眼神分明在说:“看,我在维持秩序,没空找你麻烦。”
这些小细节,零零碎碎地拼凑在一起,让祁月白产生了一个大胆又惊悚的猜想:
这帮小崽子,是不是背着他,开过什么“兄弟联席会议”了?
而会议的主题,很可能就是——如何重新“评估”和“对待”他这个爸爸?
这个想法让他背后一阵发凉。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帮平均年龄不到一岁的小家伙,心智得成熟到什么地步?
他们的“战略调整”,目的又是什么?是暂时的休战,还是暴风雨前更深的宁静?
晚上,祁月白把自已的观察和疑虑告诉了季云瑶。
季云瑶听完,也陷入了沉思。她回想起孩子们最近的表现,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他们看你的眼神,是有点不一样了。”季云瑶斟酌着用词。
“好像……没那么大敌意了,但也没多亲近,就是一种……观察,对,就是观察。”
祁月白忧心忡忡地点头:“对啊!就是这种观察才吓人!你说,他们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比如,等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来个集体总攻?或者,在研究我的弱点,准备精准打击?”
他越说越觉得有可能,看着婴儿房里那四个并排睡着、睡姿都透着一股“各怀心思”劲头的小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压低声音对季云瑶说:
“老婆,我咋觉得……他们这不是消停了,而是在策划什么……更大的‘阴谋’呢?”
“这平静底下,我怎么闻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啊?”
季云瑶看着他紧张兮兮的样子,又想笑又觉得有点道理。
她拍了拍他的手:“别自己吓自己,可能就是孩子们长大了,懂点事了。”
话虽这么说,但季云瑶心里也画上了一个问号。
这四个儿子的“战略调整”,究竟意味着什么?老二祁梓那颗精于计算的小脑袋里,到底在盘算着什么?
这个看似“和平”的新阶段,是家庭关系缓和的开始,还是另一场更高级别“战争”的序幕?
祁月白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儿子们诡异的“战略调整”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意图?
老二祁梓作为“智囊”,究竟主导了怎样的“兄弟共识”?
这种看似“和平”的观察期,何时会被打破?
又会以何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这个由婴儿主导的家庭博弈,进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新阶段。
        在这个由五个小婴儿主导的、微妙的家庭权力格局中,漾开了一圈圈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祁月白敏锐地感觉到,家里的“气压”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
那四个儿子,尤其是老大祁浪、老三祁回和老四祁透,对他那种近乎条件反射般的、充满“敌意”的排斥行为,似乎……减少了?
不是说他们突然变成了黏爸爸的乖宝宝,那是不可能的。
但以往那种,只要祁月白靠近季云瑶三米之内,或者试图对季云瑶表现出任何亲昵举动,就立刻会引爆的、此起彼伏的“警报式”哭闹或破坏行为,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了。
比如,早晨季云瑶给孩子们穿衣服时,祁月白拿着一条小毛巾想递给妻子,若是以前,离得最近的老大祁浪保准会一爪子拍掉毛巾,或者用身体挡住爸爸。
但现在,祁浪只是抬起眼皮,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瞥了祁月白一下,鼻子里发出轻微的“哼”声,然后……居然没进一步动作,继续低头玩自己的脚丫子了。
又比如,午饭后,季云瑶靠在沙发上休息,祁月白想给她披个毯子。
放在过去,老三祁回肯定会立刻爬过来,严肃地坐在妈妈和爸爸之间,形成一道“人肉屏障”,或者老四祁透会开始用那种幽怨的眼神无声控诉。
可这次,祁回只是停下摆弄手里的小汽车,皱着眉盯着祁月白手里的毯子,像是在进行风险评估;
而祁透,则是往妈妈身边缩了缩,把小脸埋得更深,但没有哭闹。
甚至有一次,祁月白鼓起勇气,想趁孩子们都在玩玩具的相对平静期,快速亲一下季云瑶的脸颊。
他都做好了被“集火攻击”的心理准备,结果……
预想中的暴风雨并没有来临。
老大祁浪在玩积木,只是动作顿了一下,没抬头;
老二祁梓在翻绘本,眼神瞟过来一瞬,又收了回去;
老三祁回在啃牙胶,目光跟着爸爸移动,带着审视,却没出声;老四祁透在发呆,似乎没注意到。
只有小闺女金金,看到爸爸亲妈妈,开心地拍着小手,“咯咯”笑出了声。
这个“顺利”的亲吻,让祁月白和季云瑶都愣住了,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他们……今天怎么这么乖?”祁月白受宠若惊,又有点心里发毛,小声问季云瑶。
季云瑶也觉得奇怪,摇了摇头:“不知道,是玩累了吗?”
然而,这种“攻击性”的下降,并没有让祁月白感到轻松,反而生出一种更诡异的感觉。
因为,那四个小子看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难懂了。
那不再是单纯的排斥、警惕或者无视,而是一种……带着浓厚研究和审视意味的观察。
老大祁浪,看他的眼神少了些霸道驱逐的意味,多了点类似“评估对手实力”的掂量。
有时祁月白在客厅里走动,祁浪会停下爬行,坐在地上,歪着小脑袋,目光跟着爸爸移动。
像是在研究他的行动轨迹和意图,那小眼神,活像一只在判断猎物威胁程度的小豹子。
老三祁回,则延续了他一贯的严肃风格,但审视的维度似乎更广了。
他会盯着祁月白穿的拖鞋看半天,会研究他喝水时喉结滚动的样子,甚至会在他打电话时,专注地听着他说话的语气和用词。
那眼神,不像儿子看爸爸,倒像是质检员在检查一件精密仪器,或者侦探在分析嫌疑人的行为模式。
老四祁透,敏感依旧,但不再是那种纯粹的、怕被抢走妈妈的忧郁。
他现在看祁月白,眼神里多了点好奇和……试探?
有时祁月白放轻动作从他身边经过,他会抬起湿漉漉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爸爸一眼,然后迅速低下头,过一会儿又偷偷瞄一眼,像是在确认这个“庞然大物”是否具有危险性。
最让祁月白心里打鼓的,是老二祁梓。这个精明的“小军师”,看他的次数最多,也最意味深长。
祁梓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带着算计的眼神琢磨如何给爸爸“使绊子”,而是变成了一种……
充满探究和数据分析意味的凝视。
他会观察祁月白和季云瑶说话时的表情互动,会留意祁月白和金金玩耍时的细节,甚至会在他画画时,爬到他工作台附近,安静地看一会儿,小脑袋里不知道在运算着什么复杂的模型。
那眼神,平静得可怕,仿佛祁月白是他正在攻克的一个新课题。
这种变化,并非发生在某个瞬间,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
祁月白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这四个小子之间,似乎存在某种无声的“信息共享机制”。
有一天下午,他亲眼看到一幕:老二祁梓爬到他常坐的沙发附近,用手指戳了戳正在玩球的老大祁浪。
祁浪抬起头,不耐烦地“啊”了一声。
祁梓没说话,只是伸出一根小手指,悄悄指了指正在阳台给花浇水的祁月白,然后又指了指正在厨房准备水果的季云瑶,最后做了个摆手的动作。
祁浪皱着眉看了看,居然……
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玩球,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看到爸爸靠近妈妈的活动区域就进入警戒状态。
还有一次,老三祁回因为玩具被老四祁透不小心压到而有点不高兴,发出警告的哼哼声。
祁透吓得往后退。
这时,祁梓爬过去,拿起另一个类似的玩具递给祁回,又拍了拍祁透的背。
然后,他趁着安抚两人的间隙,小眼神飞快地扫了一眼正在看书的祁月白,那眼神分明在说:“看,我在维持秩序,没空找你麻烦。”
这些小细节,零零碎碎地拼凑在一起,让祁月白产生了一个大胆又惊悚的猜想:
这帮小崽子,是不是背着他,开过什么“兄弟联席会议”了?
而会议的主题,很可能就是——如何重新“评估”和“对待”他这个爸爸?
这个想法让他背后一阵发凉。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帮平均年龄不到一岁的小家伙,心智得成熟到什么地步?
他们的“战略调整”,目的又是什么?是暂时的休战,还是暴风雨前更深的宁静?
晚上,祁月白把自已的观察和疑虑告诉了季云瑶。
季云瑶听完,也陷入了沉思。她回想起孩子们最近的表现,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他们看你的眼神,是有点不一样了。”季云瑶斟酌着用词。
“好像……没那么大敌意了,但也没多亲近,就是一种……观察,对,就是观察。”
祁月白忧心忡忡地点头:“对啊!就是这种观察才吓人!你说,他们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比如,等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来个集体总攻?或者,在研究我的弱点,准备精准打击?”
他越说越觉得有可能,看着婴儿房里那四个并排睡着、睡姿都透着一股“各怀心思”劲头的小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压低声音对季云瑶说:
“老婆,我咋觉得……他们这不是消停了,而是在策划什么……更大的‘阴谋’呢?”
“这平静底下,我怎么闻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啊?”
季云瑶看着他紧张兮兮的样子,又想笑又觉得有点道理。
她拍了拍他的手:“别自己吓自己,可能就是孩子们长大了,懂点事了。”
话虽这么说,但季云瑶心里也画上了一个问号。
这四个儿子的“战略调整”,究竟意味着什么?老二祁梓那颗精于计算的小脑袋里,到底在盘算着什么?
这个看似“和平”的新阶段,是家庭关系缓和的开始,还是另一场更高级别“战争”的序幕?
祁月白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儿子们诡异的“战略调整”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意图?
老二祁梓作为“智囊”,究竟主导了怎样的“兄弟共识”?
这种看似“和平”的观察期,何时会被打破?
又会以何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这个由婴儿主导的家庭博弈,进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