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许昌议和·曹操的缓兵之计-《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苍亭一场恶战,虽以夏侯惇败走告终,但曹军精锐的顽强和夏侯惇本人的勇武,还是给势如破竹的潜渊军提了个醒,那就是,曹操这块骨头,不好啃。

  周一木下令全军在苍亭附近扎营,一边休整,一边消化这场遭遇战的经验教训,同时将战报快马传回后方。

  消息传到许昌,司空府内的气压比战败的消息本身更让人窒息。

  曹操靠在榻上,额头上覆着热巾,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

  苍亭之败,损失兵马尚在其次,关键是挫动了锐气。

  夏侯惇是他臂膀,竟被那袁大山麾下无名之将击退,甚至连袁军主力都未曾撼动,这让他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袁军的装备,士卒的韧性,尤其是那闻所未闻的指挥调度能力,都远超他战前的预估。

  “咳咳……”

  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曹操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挥手让侍从退下。

  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几位核心谋士:荀彧、郭嘉、程昱,个个面色凝重。

  “说说吧,”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压抑的怒火,“前线受阻,水师丧败,粮道被威胁,袁本初……不,袁大山这厮,势头正盛。该如何应对?”

  荀彧沉吟片刻,率先开口:

  “明公,袁军锐气正盛,且装备精良,正面抗衡,即便能守,消耗亦极大。如今春耕在即,中原久经战乱,民力疲惫,长期对峙,于我不利。”

  郭嘉脸色苍白,斜倚在凭几上,眼神却依旧锐利:

  “文若所言极是。袁大山挟新胜之威,其势难挡。

  “然,其人出身微寒,骤登高位,其麾下文武,多为草莽寒门,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根基未稳,利益纠葛未必如表面那般平静。

  “且其与江东孙氏、徐州刘备,关系微妙,并非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沉默的程昱:

  “仲德公,嘉以为,或可效仿古之谋略,以缓兵之计应对。”

  程昱会意,抚须道:

  “奉孝之意是……假意议和?”

  “正是。”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明公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厚礼前往袁营,表面议和。

  “许以高官厚禄,大将军之位亦无不可,甚至可佯装割让兖州部分无关紧要之城邑。

  “此举一则可拖延时间,让我军得以喘息,加固防线,筹措粮草;

  “二则可示弱于敌,助长袁军骄气,彼辈骤富,必生怠惰;

  “三则……或许可离间袁大山与刘备、孙权之关系。若刘备、孙权见明公愿与袁大山和谈,会作何想?他们岂能不担心袁大山调转枪头?”

  曹操听着,阴沉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办法。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时间重新布置防线,时间调动后备力量,时间等待袁军露出破绽,或者……等待其他变数。

  “谁可为使?”

  曹操直起身子,热巾滑落也浑然不觉。

  程昱道:

  “满宠满伯宁,为人刚毅,能言善辩,可担此任。”

  “好!就依奉孝、仲德之计!”

  曹操下定决心,“告诉满宠,姿态放低些,条件可以开得优厚些,务必让袁大山相信吾之‘诚意’!只要能拖上两三个月,局势或可逆转!”

  ……

  数日后,潜渊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袁大山正与周一木、柳如梦、武二石等人商讨下一步进军方案。

  武二石嚷嚷着要一鼓作气打到官渡去,周一木则坚持稳扎稳打,柳如梦默默在地图上标注着最新的情报。

  这时,亲卫来报:

  “主公,营外有曹操使者满宠求见,声称奉曹司空之命,前来议和。”

  “议和?”

  武二石眼睛一瞪,“打不过就求和?曹阿瞒打得好算盘!”

  周一木和柳如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袁大山挑了挑眉,脸上看不出喜怒:

  “带他进来。”

  不一会儿,满宠被引了进来。他一身文士打扮,举止从容,面对帐内一众杀气腾腾的将领,倒也镇定自若,依礼拜见。

  “满宠奉曹司空之命,特来拜见袁将军。

  “司空言,将军起于河北,威震华夏,实乃朝廷栋梁。如今双方交战,徒耗国力,苦的皆是百姓。

  “司空心系天下,不忍苍生再遭涂炭,愿与将军化干戈为玉帛。”

  满宠侃侃而谈,将曹操的条件一一列出:

  表奏袁大山为大将军,都督冀、并、幽、青四州军事,承认其对河北的统治,并愿意让出兖州北部数个城池云云。

  条件听起来确实相当“优厚”。

  武二石听得直撇嘴,要不是周一木用眼神制止,他早就开骂了。

  袁大山静静地听完,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他拿起曹操那封言辞恳切的“议和书”,用手指弹了弹,目光扫过满宠,又看向帐外曹操势力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千里,看到许昌城那个正在头痛的对手。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周一木笑道:

  “木哥,你看,曹司空这是被打疼了,给咱送糖豆来了。”

  周一木沉稳回应:

  “主公,糖豆虽甜,恐有毒。”

  柳如梦轻声补充:

  “意在拖延,兼行离间。”

  袁大山哈哈一笑,站起身,走到满宠面前,他虽然穿着常服,但久居上位的威势却让满宠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满伯宁,回去告诉曹孟德。”

  袁大山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他的‘好意’,我袁大山心领了。不过这大将军的位子,我想要,自己会去拿,用不着他表奏。至于兖州的城池,我的大军自会去取,也不必他让。”

  他顿了顿,盯着满宠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你告诉他,别再玩这种缓兵之计的小把戏。苍亭只是开始,让他洗干净脖子,在官渡等着我。我和他之间,只有刀枪能说话,没有和谈这条路!”

  满宠脸色微变,还想再说什么。

  袁大山已经不耐烦地挥挥手:

  “送客!”

  看着满宠被“请”出大营,武二石兴奋地一拍大腿:

  “主公,说得对!跟他废什么话,直接打过去!”

  袁大山坐回主位,脸上的笑容收敛,对周一木和柳如梦道:

  “曹操想拖时间,我们不能让他如愿。加紧准备,尽快向官渡推进!同时,给丽丽传信,让她加紧对刘备、孙权的联络,把曹操派人来和我‘议和’的消息,‘不小心’透给他们知道。”

  柳如梦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

  “主公英明,此乃反间之计。”

  袁大山冷笑一声,拿起那封议和书,随手丢进了一旁的炭盆,火焰迅速将其吞噬。

  “曹阿瞒,都这时候了,还想跟我玩这套合纵连横?老子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你想拖,我偏要快刀斩乱麻!”

  炭盆中的火焰跳跃着,映照着袁大山坚毅的面庞。

  一场真正的决战,已然不可避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