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扭转乾坤,往朝廷里插钉子-《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

  陈大全快步迎上,脸上笑容灿烂的晃眼。

  他一把抓住最体面那人的手,用力摇晃:“哎呀呀!袁大哥!可把您盼来了!”

  “想死弟弟我了!一路辛苦!快请快请!”

  不由分说,便与牛爱花一左一右,几乎是架着懵圈的袁明俭,进入早就布置好的大帐中。

  几个营连长则簇拥着袁破虏与两位副将,热情拍打着他们肩膀。

  帐内,一张粗糙的石板桌已然摆开,桌上琳琅满目,尽是北地“特产”吃食。

  “坐坐坐!都坐!”

  “到了弟弟这儿就跟到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陈大全将袁明俭按在主位,自己紧挨着坐下。

  牛爱花等人则如穿花蝴蝶般,忙不迭的将各种美食往四人碗里堆。

  “袁将军,喝点这个‘蜜桃仙露’(黄桃罐头水),甜得很!”

  “这位将军,尝尝这个,我北地的‘神力架’!”

  “......”

  袁明俭本想推辞,说些正事。

  奈何那食物香甜诱人,嘴刚张开,甜滋滋、凉丝丝的汁水便流进了喉咙。

  好甜!好吃!好润!

  罢了...

  既来之,则安之,先吃吧!

  这一吃,便又是个把时辰。

  帐内推杯换盏,笑语喧哗。

  陈大全与手下军官极尽劝酒布菜之能事,态度之热情,几乎要将袁明俭几人捧到天上去。

  什么“久仰将军威名”、“用兵如神”、“忠义无双”之类的马屁,不要钱似的往外抛。

  袁明俭几人初时还心存警惕,奈何腹中饥饿(方才没分到多少面),加之北地食物滋味确实诱人,不知不觉便放松下来。

  待到酒酣耳热,几人已是肚皮滚圆。

  只能微微仰着身子,靠在木墩上喘气。

  见火候已到,陈大全抹了抹嘴,进入正题。

  他先将忽悠袁破虏的那套说辞,又添油加醋的演绎了一番。

  “袁大哥,你是不知道啊!”

  陈大全捶胸顿足,一脸悲愤。

  “那阉狗岂止是觊觎我女人,贪图我钱财!他...他简直就不是人!”

  “上次来北地,看见个三岁娃娃在路边撒尿,他竟用手指弹那娃娃的雀雀!

  “把娃都弹哭了哇!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吗?”

  陈大全越说越气。

  “更过分的是!他连狗都不放过!公的!”

  嚯!!众人闻言大惊失色!

  袁方四人惊的是黄德禄“狠毒如厮”。

  陈方几人惊的是陈大全“才华横溢”。

  袁明俭几人虽觉有些夸张,但想到黄德禄平日那副嘴脸,竟也觉得...并非不可能?

  紧接着,陈大全话锋一转,开始痛陈北地往事。

  他将北地三县昔日的混乱、百姓的困苦、以及夹在三国边境,饱受蛮国、北凉欺凌,而大渊朝廷却视若无睹的境况,说的是声情并茂,闻者落泪。

  “...那时候,北地就是个烂泥潭!土匪如毛,流寇遍地,百姓易子而食,路有冻死骨啊!”

  陈大全使劲揉揉眼,眼圈微红。

  “我陈大全,本也是大渊良民,遭了天灾,成了流民,一路逃难到此,眼见这人间惨状,心中不忍啊!”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心想这倒不算全是瞎编。

  自己虽非纯良,但初来乍到时,北地确实混乱,自己也确实是从流民起步。

  “于是,我便组织起一支义军!”

  陈大全越说越激动,竟起身单手指天。

  “我们筚路蓝缕,餐风饮露,与土匪斗,与流寇拼!”

  “多少次九死一生,才将北地三县统一起来...”

  他随后又说起自己实行的诸多“新政”。

  如开仓放粮,招募流民,开垦土地,免息借贷。

  如兴办官营作坊,创建“再就业中心”。

  如鼓励商事,降低税赋,甚至用货物与北凉、蛮国换回大渊奴隶...

  陈大全本就能忽悠,此刻又带着七分真三分演。

  袁明俭等人听的那叫一个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们久在行伍,却也知民生多艰。

  陈大全所述种种,无论是其一统北地的传奇经历,还是某些闻所未闻、却又切中时弊的“善政”,都让他们大为震撼!

  对陈大全的观感,已从“凶悍反贼”彻底转变为“乱世豪杰”、“爱民义士”。

  态度改观之下,四人放下防备,与陈大全等人痛快畅聊起来。

  大部分时间,都是醉意上头的袁明俭几人在倒苦水。

  痛斥朝堂的腐败、宦官的嚣张、边将的艰难、以及他们这些纯臣的无奈。

  陈大全则在一旁恰到好处的附和,时而愤慨,时而叹息。

  充分扮演了一个“知心好弟弟”的角色。

  双方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气氛愈发融洽。

  最后,陈大全图穷匕见,亮明态度:

  “袁大哥,诸位兄弟,那黄德禄,交给弟弟我来处置!”

  “我自有手段,叫他从此以后,再不敢寻你们晦气!”

  他随即抛出自己的想法:

  由他提供一批北地“特产”和财货,让袁明俭带回去,就说是此战大获全胜,击溃了北地叛军主力,缴获了这些好东西。

  至于战损,则推说战事激烈所致。

  凭袁明俭的官场经验,写一份“春秋笔法”的奏表应非难事。

  再对军中其他非嫡系将领许以战功利诱,加以威胁,不难统一口径。

  如此操作,袁明俭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升官进爵,更受重视。

  袁明俭几人没想到陈大全竟能为他们考虑得如此周到,不仅给了生路,还铺就了前程,纷纷感动不已。

  那袁破虏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拉着陈大全的手道:“陈...陈义首!”

  “你如此仗义,小弟愿与你结为异姓兄弟,从此祸福与共!”

  陈大全听了,面上故作迟疑:“这...贤侄...这辈分...”

  他瞟了一眼袁明俭。

  袁明俭此刻也是酒意上涌,又被陈大全一番“义气”感动。

  加之众人起哄,竟鬼使神差开口道:

  “诶!陈兄弟乃当世豪杰,与我儿结拜,岂非乱了辈分?”

  “若陈兄弟不弃,愚兄愿与你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陈大全要的就是这话!

  当即顺杆往上爬,紧紧握住袁明俭的手,激动道:“大哥!小弟早有此意!”

  “能得大哥这样的忠义之士为兄,实乃小弟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