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见乱象,知治民不易。-《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

  曾经苦求不得的宝珠就在眼前,还是四颗!

  饶是慕容白“醉”的再厉害,也下意识攥在手里不放。

  陈大全见此,不动声色道:“请老弟带回国内,疏通贵人,只愿边贸繁荣,永修商好...”

  他特意没凑齐七颗,以此留下钩子。

  并再次暗示若能凑齐七颗,更有大造化。

  慕容白指天画地,发誓一定将宝珠和“陈哥的善意”带回国,绝不负所托。

  同样的事情,也在巴鲁鲁身上演了一遍。

  陈大全希望自己的示好,能减轻两国对自己的敌意。

  好留给自己壮大的时间。

  ......

  身处保宁的大伙忙的不行。

  牛爱花依旧率军在外扫荡残余顽固分子,并对地方起到武力威慑作用。

  万莫言在城主府,接手一应民生政务。

  梁清平维系县城治安,并接手县兵整编改造事宜。

  而陈大全...

  又逍遥了起来。

  毕竟他前世进传销团队听过课: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老师讲的好啊!

  要是没骗自己八百八就更好了。

  但他也没再糜烂,而是把心思放到其他方面。

  他派出信兵,传令三县,暗中探寻消失的金万三、“毒辣子”郑龙、日月众。

  这些都是仇人,陈大全一直惦记着呢。

  另外,就是整治先前不安分的“永安山岭”。

  前几日,陈大全收到“羊头婆”来信,自从得知陈大全安然无恙,并以雷霆之势攻下黑石保宁后。

  之前隐有反志,妄图生乱之徒,正惶惶不可终日,似有外逃迹象。

  陈大全很上火,安排好一应事务后。

  点起一百特战兵,带着驴大宝暗中奔向“永安山岭”。

  队伍轻装急行,晓行夜宿,不过七日功夫,便悄无声息抵达山岭外围。

  这一日,陈大全带着驴大宝并两名亲兵,来到一村庄外。

  “雷公村?”

  陈大全看着村口的石碑,哑然失笑。

  但见这村子,约有百十来户人家,屋舍皆是泥胚茅顶。

  虽不奢华,却排列的整整齐齐,不见破败之象。

  村周田地阡陌纵横,并无荒芜,村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安宁祥和景象。

  四人装成歇脚的行商,朝村中走去。

  刚进村口,便遇一中年汉子。

  听闻几人想寻个地方歇脚喝水,忙将他们引到家中。

  中年汉子面容憨厚,身材结实,只是左腿有些不便,走路一瘸一拐。

  他招呼妻子烧水,自己则搬来几个树墩请客人坐下。

  “远客打哪儿来?这是要去往何处?”

  陈大全随口胡诌:“从北边来,贩些针头线脑,想去十八里铺碰碰运气。”

  “老哥,你们这村子瞧着真不错,叫雷公村?名字倒是响亮。”

  汉子闻言,脸上露出感激:“远客有所不知,俺们这村子,能立起来,全托了‘天雷仙公’他老人家的福啊!”

  陈大全故作好奇:“天雷仙公?”

  中年汉子也不遮掩,微笑着缓缓道来:

  “当初这永安山岭,乱的很,匪寇多如牛毛,俺们这些苦哈哈,活命都难。

  后来天雷仙公降世,施展无上仙法,噼里啪啦一顿霹,把那些坏坯都给收拾了!

  统一山岭后,仙公他老人家心善,招募俺们这些流民、乞丐安家,给俺们地种,借给俺们种子、农具,还派兵保护,不让人欺负俺们!

  这村子,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俺们感念仙公恩德,给俺们劈出了一条生路,所以就取名‘雷公村’!”

  他指了指自己的瘸腿,继续说道:“不瞒远客,俺这条腿,是逃荒时摔断的。

  要不是仙公,俺这一家四口,早死在荒郊野岭了!

  哪能像现在,有屋住,有饭吃,有衣穿,农闲时还能去十八里铺打零工,赚铜板给孩子扯布做新衣裳...”

  汉子说着,眼眶都有些湿润。

  陈大全听着,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些许惭愧。

  欣慰的是自己当初的政策确实惠及了百姓。

  惭愧的是自己后来屁事不断,对永安山岭的管辖疏忽了。

  他正想继续攀谈,忽闻村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呼喝声。

  陈大全眉头一皱,以为是匪寇来袭。

  却见瘸腿汉子脸色虽变,但并不惊慌。

  只是对陈大全道:“几位远客,莫要掺和此事,且在屋里坐坐,俺出去看看。”

  说罢,便急匆匆一瘸一拐出门去了。

  陈大全给驴大宝使了个眼色。

  几人悄然跟出,混在闻声聚集起来的村民之中。

  村口打谷场上,几乎聚集了全村的老少。

  对面则是五六个骑马的汉子,个个神情倨傲。

  为首一人用马鞭指着村民:“尔等给老子听好了!”

  “今日是最后期限,若再交不出利钱,休怪老子不客气,收了你们的地!”

  村民中一老者,上前恭敬道:“几位署爷,不是我等不愿交,实在是...”

  “当初天雷仙公他老人家有令,免俺们三年赋税,这种子、耕牛、农具,也都是安抚署免利借给俺们的啊...”

  “呸,放你娘的屁!”

  为首之人一口痰啐在老者面前。

  “仙公免的是赋税!其他物资,既是‘借’,哪有不收利钱的道理?”

  “今儿这利钱,你们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隐在人群后的陈大全,脸黑的跟锅底一般。

  他当初为了尽快恢复永安山岭的生机,给出的政策极优厚。

  所谓“借”种子农具,根本就是无偿援助,何来利钱一说?

  这分明是底下有人胆大包天,借着“安抚署”名头,巧立名目,盘剥百姓!

  这时,那瘸腿汉子忍不住出声辩解:

  “这位爷,当初招募俺们来时,安抚署说的清楚,这些东西是助俺们安家的,不要利钱!俺们都是按了手印的!”

  另一个狗腿子嗤笑道:“你们这些泥腿子识字?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三分利!”

  双方正在争吵,忽闻又是一阵马蹄声。

  又见几名汉子快马赶来。

  为首的是一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眉眼间与羊头婆有几分相似。

  正是羊头婆的三儿子:“花尾”。

  他如今在“永安安抚署”当差,负责岭署村子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