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古道霜寒-《孤剑残雪录》

  川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寒雾裹着松涛翻涌。

  陆昭、阿梨立在茶马古道的青石板上,望着前方可怖的景象——三十余匹马倒在路边,鞍鞯散落,竹驮里的茶包渗出黑褐汁液,散发出刺鼻腐味。

  “这是…茶瘟?”秦铮蹲下身捻起一把湿土,眉头拧成结,“西南茶商最怕的‘霉根症’,十年没出现过这么凶的!”

  古道疑云:毒茶截脉

  马帮首领扎西攥着藏刀,声音发颤:“昨夜歇脚时还好好的!今早起来,茶驮全烂了!这毒针插进茶梗,茶苗沾着就死,比虫蛀还狠!”

  阿梨俯身查看茶梗上的黑点:“不是虫,是人工培育的腐菌。”她刮下一点粉末凑到鼻端,“混着狼毒草汁,专腐蚀茶根。暗渊司的手笔。”

  陈安扯住个缩在树后的吐蕃商人:“说!谁指使你们掺的毒茶?”

  商人抖如筛糠:“是…是叛军的人!他们在逻些(拉萨旧称)设了局,说只要断了中原茶路,吐蕃就能逼朝廷加贡…毒菌是他们给的,说能让川藏茶全烂在地里!”

  追踪毒源:雪山故道

  陆昭凝视地图:“暗渊司要断茶脉,必寻茶祖旧迹。”他指向西北方,“当年茶祖宇文恺西行传艺,在折多山留过一窟‘茶母冢’,藏着他改良的古茶种。”

  阿梨心头一震:“茶母冢有护种秘术,但也记着茶虫天敌…暗渊司许是挖了里面的腐菌,培育成毒种!”

  众人连夜启程。雪山风刃割得人脸生疼,扎西的藏獒突然狂吠——前方雪坡上,七八个蒙脸人正往马背上搬陶瓮。

  “截住他们!”秦铮挥棍冲上,齐眉棍扫断一人枪杆。

  那人身形极快,旋身掷出袖箭!陆昭“守正剑”出鞘,剑锋挑开箭矢,却见对方袖中抖出个铜哨——

  凄厉哨声中,雪林里窜出数十只花斑毒蜂!

  茶窖交锋:旧冢迷踪

  混战中,阿梨抓了把毒蜂尸体:“蜂腹有黄斑,是茶母冢特有的‘护种蜂’。”她眼神一凛,“暗渊司的人进了茶母窟!”

  折多山深处的冰窟内,寒气浸透骨髓。

  石壁上嵌着千盏油灯,照见中央石台上堆满陶瓮——正是他们要找的腐菌母种。

  “陆昭!”大司主的笑声从黑暗里传来,“你毁了我海外茶虫,可这茶母腐菌…能让中原十年无茶!”

  他挥手,十余名死士持刀扑来。秦铮缠斗为首者,陈安护着阿梨往石台奔。

  阿梨摸出随身茶饼,碾碎了撒向腐菌:“茶祖手札说,古茶种自带‘清灵气’!”腐菌触到茶末,竟滋滋冒起白烟,像被灼烧般萎缩。

  真相灼心:守正破局

  大司主见势不妙,转身欲逃。

  陆昭剑尖挑落他面巾——竟是个熟悉的面孔!

  “你是当年茶学院的弃徒周九!”阿梨惊呼,“因偷学禁术被逐,原来投了暗渊司!”

  周九狞笑:“茶祖偏心!只传中原茶道,却让吐蕃人守着穷山恶水!我要让他们断了茶,饿死在中原!”

  “你错了。”陆昭收剑入鞘,“茶祖当年留茶母冢,是为保茶脉周全。真正的‘守正’,是让茶惠及天下,不分族类。”

  他捡起块刻着茶纹的玉牌,正是茶母冢信物。洞外传来马蹄声——扎西带着吐蕃边军赶到,叛军首领已束手就擒。

  尾声:古道新茶

  半月后,川藏茶马古道重开。

  扎西捧着新制的茶砖跪地道:“多亏几位恩人,我吐蕃牧民又能喝到中原茶了!”

  阿梨将茶母冢的清灵茶种分给马帮:“茶不分南北,脉不分汉藏。守好这缕茶香,便是守好彼此的命。”

  陆昭望着雪山上未化的霜,对秦铮道:“暗渊司虽败,可他们勾结外邦、挑拨族群的法子,还会再来。”

  秦铮握紧齐眉棍:“有茶在,有我们在,便不怕。”

  古道驼铃叮咚,

  茶砖上的水痕未干,

  映着两个身影——

  一个执着剑,

  一个捧着茶,

  共守这,

  万里茶脉的,

  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