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蚀根茶劫-《孤剑残雪录》

  雁门关外,朔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

  陆昭裹紧玄色大氅,眯眼望向远处连绵的茶田。本该泛着新绿的茶垄,此刻叶尖焦黑卷曲,像被火舌舔过——这是程铁山密信里提的“蚀根之症”。

  阿梨蹲身捻起一把土,指缝间渗出暗褐粉末:“是腐骨草灰混着断根粉。腐骨草蚀根,断根粉阻水,茶田三月内必成废地。”

  秦铮皱眉:“可漠南才产腐骨草,北狄人怎会用?”

  “因为有人引他们来。”陆昭指向茶场中央的青瓦院落,门楣悬着块鎏金匾额——“慎独堂”。

  夜探茶监:茶人血泪

  三更梆响,四人摸进茶场。

  护院的火把在田埂间游走,嘴里哼着跑调的《茶经》。阿梨摸出茶末包,轻轻一抛——茶末遇风起雾,混着沙砾迷了护院的眼。

  “这边!”陈安低喝,齐眉棍拨开半人高的茶丛。

  茶垄深处,三个老农夫抱头痛哭。

  “我家三代种茶,如今田废了,娃儿连茶饼都吃不上!”老汉捶着地,“茶监司的人说,用他们的‘肥田水’,否则不许卖茶…可那水浇过的苗,三天就枯!”

  陆昭蹲下身,扒开焦土:“土里还掺了漠北的狼毒草籽。这毒会跟着水土走,明年新种的茶也得烂根。”

  阿梨摸出茶针,在土中一探:“针尾沾了苦杏仁味…是氰毒。他们在茶种里下了慢性药,等茶商收茶,茶饼一磨,毒就散在茶汤里!”

  慎独堂对决:茶道歧路

  正厅灯火通明。

  穿月白锦袍的男子正在煮茶,案上摆着“慎独堂”铜牌——竟是二十年前名震江南的茶道大家,“清茗先生”沈砚!

  “陆大侠大驾光临,沈某有失远迎。”沈砚拂袖斟茶,“尝尝这‘北地新茶’,用漠北沙棘汁发酵,最合牧人口味。”

  茶汤浑浊,飘着股酸涩味。

  陆昭抿了一口,眉峰微蹙:“用腐骨草汁泡的茶,喝多了会咳血。”

  “那又如何?”沈砚拍案,“南方茶商垄断茶路,北狄牧民喝不到茶,饿瘦了牛羊!我教他们种自己的茶,有什么错?”

  阿梨突然开口:“您改良的‘沙棘茶’,发酵时加了甘草膏?”

  沈砚一怔:“你…懂制茶?”

  “去年随师父去漠南,见过牧民用沙棘防虫。”阿梨捡起片焦叶,“但甘草与腐骨草相克,茶田才会焦得这么快。您不是不懂,是故意的——要让南方茶彻底绝根!”

  沈砚脸色骤变,茶盏“啪”地摔在地上:“当年我在江南推‘北地茶青’,你们这些守旧的茶佬,骂我‘忘本’!如今我帮北狄立茶监,倒成了罪人?”

  以茶破局:守正新生

  “您错在把茶当武器。”陆昭起身,“茶是活物,要养,不是毁。”

  他从怀中取出锦盒——周老帮主留下的野山茶种。“这是江南野茶,耐旱抗蚀。我们在武夷试种,三月抽芽,五月就能制茶。”

  阿梨将茶种撒向焦田:“用山泉水泡,加漠北野蜂蜜,苦中回甘。北地人爱甜,您教的‘沙棘茶’太涩,他们早喝腻了。”

  沈砚踉跄后退,撞翻了案上的“茶监司”印信。

  “你们…你们要毁我毕生心血?”

  “您的心血该在茶里,不在阴谋里。”陆昭剑指他咽喉,“跟我们回去,向被您坑害的茶农认错。”

  尾声:茶种抽芽

  半月后,焦田泛起新绿。

  沈砚跪在茶垄前,将“慎独堂”铜牌埋入土中:“这牌子,该留给真正守茶的人。”

  茶农们捧着新焙的野山茶饼,阿梨教他们唱江南茶谣:“茶芽尖,茶垄长,守得正,香满疆…”

  陈安扛着锄头笑:“没想到我这粗人,也能当茶把式!”

  秦铮望着远处的雁门关:“程统领说,北狄的毒茶船改道了,江南茶商又能走茶路了。”

  陆昭将“守正”令挂在茶棚横梁上,望着新抽的茶芽:“茶如人,遇挫不折。守的不是令牌,是这口气。”

  夕阳染红茶田,

  新叶在风里舒展,

  像无数只手,

  托住了将坠的茶脉,

  也托住了,

  天下茶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