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谁主猎杀,谁入罗网?!-《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完颜阿骨打坐在高座之上,目光冷峻:“三度核实,确有其事。”

  “去年我与契丹共取燕云,触了秦国逆鳞。如今兵锋所指,正是为此复仇。”

  但他心中仍有不解:“秦国正欲南下攻宋,怎会分兵北上?此时开战,岂非自陷两线?”

  这不是胆怯,而是疑惑。敌人举动反常,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算计。

  帐内寂静无声。

  每个人都在想:若连宋都败了,我们呢?

  恐惧如雾弥漫。强大如宋,尚且崩塌;他们三国加起来,真能挡住那支从函谷关杀出的虎狼之师?

  悔意在心底翻涌。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染指燕云?那一战看似得利,实则埋下祸根。如今风暴降临,无人可逃。

  可世间没有回头路。

  做过的事,便要承担后果。

  完颜阿骨打缓缓起身,望向北方天际。

  “十万大军……若是专攻我金国,或许真能撼动根基。”他声音低沉,却带着狠意,“但你分兵三路,战线拉长,破绽自现。”

  “我不信,一支孤军能横扫三境!”

  他已决意应战。

  秦国此次出兵,表面气势汹汹,实则风险极重。任何一环出错,便是全盘崩溃。

  金国虽损兵折将,元气未复,但根基尚存。契丹残部亦在整顿,西夏虽弱,也有山河之险。

  三国若能联防共守,未必不能撑过这一劫。

  只是人心难测,盟约易裂。

  而此刻,唯一的共识是——

  秦军来了。

  带着烽火与铁蹄,朝着北地奔袭而来。

  如今两国兵力加起来不过二十多万,又怎能与素以强悍闻名的秦军抗衡?

  西夏更是不堪一击,纵然未曾卷入前番战事,国力依旧衰微,所拥兵马至多不过十余万。

  单凭一国之力,根本无法阻挡秦军铁流。正因如此,三方才不得不携手共抗强敌。

  在金主完颜阿骨打的倡议下,三国最终达成同盟,誓要合力抵御秦国兵锋,作困兽之斗。

  ......

  淮北道,是继燕云十六州沦陷后,宋国北方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防线。

  此地一旦失守,应天府与开封府将无险可据,直面秦国大军压境。

  为此,宋廷几乎倾尽半数兵力,尽数布防于淮北一带,构筑起层层工事。

  对秦军而言,进攻宋境必须先破两道防线——首为淮北道,次为京东道。

  这两道战线彼此呼应,牢牢封锁住通往宋国腹地的通道。

  若想深入,唯有正面强攻突破。但此举难度极大,几乎等同于逆流而上。

  宋国本意也并非被动防守。他们意图凭借兵力优势,将来犯之敌一举击溃,反推回燕云之地。

  淮北防线由孟珙统帅六十万大军镇守,稳如磐石。

  京东防线则交由曹彬、曹玮父子协防。两军遥相策应,形成夹击之势,目标直指新州与武州。

  边境之上,重兵云集,剑拔弩张,大战气息弥漫于风中。

  可双方皆按兵不动,无人愿率先出手。谁先动,谁便失了道义之名。

  宋国清楚秦国仍有进取之心;秦国也明白宋国意在收复旧土。彼此都在等待对方露出破绽。

  或者说,在静候一个可以致命一击的时机。

  然而近来秦国的举动却令宋军上下困惑不已。

  他们为何转而攻打金、辽与西夏?难道不该直接南下伐宋吗?宋军早已严阵以待。

  淮北道,宋军大营。

  帅帐之内,孟珙立于案前,凝视着铺展的地图,眉心深锁,久久不语。

  身旁立着两人,其一为辛弃疾,另一位面容冷峻的将领,正是韩世忠。

  此前燕云之战,岳飞违令不退,韩世忠受其牵连,遭致重罚。

  兵权被削,官职连降三级,几近断送军旅前程。

  所幸未遭更深追究,且得孟珙亲自调用,任命为副将。

  韩世忠虽年轻,却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孟珙向来欣赏此类猛将。

  对他而言,能追随孟珙征战,便是重获功业之机。

  “幼安、良臣,对此局势有何见解?”

  孟珙凝视沙盘良久,终于抬眼望向辛弃疾与韩世忠,语气沉稳地发问。

  “秦国同时出兵伐金辽、西夏三国,你们以为秦太子意欲何为?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这并非寻常商议,实为试炼二人谋略。

  辛弃疾未作迟疑,朗声答道:“秦之所图,首在资粮。三国之地虽残破,然仓廪尚存,足以补军需。”

  “再者,金辽虽经岳飞将军重创,元气大伤,然其筋骨未断,仍有反扑之能。”

  “对我大宋而言,彼辈远在北境,威胁有限;可对已据燕云十六州的秦国来说,却是卧榻之侧的隐患。”

  “故而趁势剿灭,以绝后患,此举足见其深谋远虑。”

  一番剖析条理分明,孟珙颔首不语。

  继而转向韩世忠,只见他目光滞于地图上金辽旧地,神情恍惚。

  “良臣,你又有何看法?”

  “什么?”韩世忠猛然惊觉,显是方才思绪飘远,未曾听清前言。

  孟珙轻叹一声,不再追问,转而亲自点拨:“秦军表面夺粮取地,实则另藏杀机。”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诱我出击。”

  话音落下,他将数面小旗插入沙盘要冲之地,动作果断。

  “此番秦军兵力并不雄厚,并非轻敌,而是无力抽调更多人马。”

  “若换作是我统兵,必于这些险要之处设伏布阵,织成一张巨网。”

  “一旦我军贸然进攻燕云,正中其下怀,顷刻便陷重围。”

  “而为布此局,他们最多只能动用十万之众。”

  孟珙言辞如刀,直剖敌心。

  整套谋划被尽数揭破,毫无遮掩!

  这便是大宋主帅之能——洞悉千里之外的杀机。

  辛弃疾听罢心头一震,如饮甘露,豁然开朗。

  原来自己所见不过表层,敌人早已立于更高之处。

  韩世忠亦面色微变,始知秦军筹算之深远,远超想象。

  “既如此,大将军是否应暂缓进军,或择他路切入燕云?”

  韩世忠眉头紧锁,心中犹疑。

  “何须避让?”孟珙冷笑,眉峰一扬,目光如电扫过韩世忠。

  “既然他们张网以待,那我们便正面撞上去!”

  “让他们看看,究竟是谁入了谁的圈套。”

  “这张网,困不住我。”

  话语落定,帐中寒意顿生。

  听完孟珙的策略,辛弃疾与韩世忠皆心头一震。

  他竟不躲陷阱,反而迎头而上?

  这等胆识令二人愕然。孟珙随即部署战策,语气坚定地将任务分派给两人。谁主猎杀,谁入罗网,尚无定论。

  狩猎未终,胜负难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