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助秦伐宋!-《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尽管两国已有姻亲之谊。

  但过去大唐内心深处,确曾轻视过秦国。

  只因其地瘠民贫,资源匮乏。

  然而今日,秦国用铁与血写下答案。

  秦军之强,震动天下。

  这份力量,值得真正的尊重。

  李世民轻叹一声,随即挥袖下令:“速传旨意至侯君集,命他即刻点兵启程。”

  “助秦伐宋!”

  圣令一出,如疾风般奔向玉门关外。

  与此同时,唐廷檄文四散传布,直指宋国罪行:背信弃义、插手秦国内政、图谋君主性命。文中申明,唐与秦乃姻盟之国,唇齿相依,岂容此等暴行横行于世?今调三十万铁甲,跨境出征,共讨不义。

  诏书与檄文如烈火燎原,自长安燃向四方,中原列国无不震动,风云再起。

  ......

  汴京,寒雾笼罩。

  街头巷尾,人人低语,城中气氛沉重如铅。

  前线败报接连传来,如同重锤砸在宋人胸口。昔日对秦的轻蔑,如今化作羞辱的烙印。

  云州失守前,百姓尚可安慰自己:不过是偶然失利,秦不足为惧。

  可不到半月,秦军破城而入,燕云十六州已有其一!

  骄傲崩塌,盲目消散。

  人们终于意识到,那个曾被讥为蛮荒之邦的秦国,已然崛起为不可小觑的劲敌。

  更令人窒息的消息紧随而至——唐国出兵了。

  “唐军已入战局……这该如何是好?”

  “唐国兵强马壮,财力雄厚,不在我朝之下!”

  “如今秦唐联手,边关恐难坚守……”

  “可恨!两国勾结,欺我大宋太甚!”

  “怕什么!我大宋雄踞天下,何曾惧战?”

  “一时挫败而已,终将逆转!”

  “但秦唐并力,这一仗……怕是艰难重重。”

  民间议论纷杂,人心浮动。

  唐非寻常之敌,其势仅次于宋。今与秦国合流,战力远超简单叠加。

  赵构闻讯,怒不可遏。

  “李世民!你竟敢趁我危急之际兴兵犯境!”

  “寡人尚未寻你算账,你倒先动刀兵!”

  大殿之上,龙颜震怒,群臣肃立不敢言。

  云州之失未使他动容,毕竟疆土可复。

  可唐国参战,却是局势逆转的关键。

  此前仅对秦国,尚可视作鏖战苦斗。

  如今双强压境,腹背受敌,胜算骤降。

  宋国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唐国派遣三十万大军介入战事,瞬间让宋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本只需应对秦国,如今却要同时面对两个强敌。

  最令赵构难以接受的,并非兵力上的压迫。

  而是他早已主动向唐国释放善意,对方却视若无睹,仿佛大宋根本不足为虑!

  唐国为何选择支援秦国?

  名义上是因两国联姻结盟,实则不过是看准了秦国胜算渐增,方才果断出手。

  换言之,在唐国眼中,宋国已然显露败象!

  这怎能不让赵构震怒?

  大宋坐拥中原最广袤的疆土,体量远超秦、唐之和,竟被如此轻慢!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默然不语,唯恐引火烧身。

  庞太师低首垂眉,神情晦暗难明。

  他心中已生悔意——当初只为铲除杨家势力,借秦国之力削弱杨业一脉。

  目的虽达成,代价却太过沉重:燕云十六州近半沦陷,更引得唐国趁势参战。

  局势正悄然脱离掌控。

  他越想越惧,唯恐昔日密谋终将暴露于天光之下。

  “陛下,事已至此,空谈无益。”

  “唐军入局,必将扭转战局,不可等闲视之。”

  “云州既失,眼下首要乃是稳住燕云防线,遏制秦军扩张之势,再集结兵力,抵御秦唐合流。”

  范仲淹出列拱手,语气沉稳。

  “兵马调动非朝夕可成,各地驻军需令而动。唯有先固守要地,方能从容布局。”

  “寡人不愿再听这些烦扰!”

  “一切军政皆由范公决断!”

  赵构面色阴沉,袖袍一甩,转身离去,背影透着深深的厌倦。

  群臣望着空荡的龙座,无声叹息。

  然事已至此,无人敢言异议。

  ……

  契丹与金国,位于燕云十六州西南边境,立国未久,近年才崭露头角。

  其军力堪比昔日匈奴、突厥。

  但不同于那些游牧部族的粗蛮,契丹与金国深受中原文化浸润,懂得治国理政,亦知休养生息。

  虽与宋国接壤。

  多年以来却始终未起刀兵。

  缘由极为简单:两国合力,国力尚不及宋国十分之一。

  若贸然挑衅,唯有亡国一途。

  毕竟宋国从不缺粮草、兵器,也不乏战马与财力。

  只是赵构素无扩张野心,故而未曾挥师北进。

  否则,灭其国如摧枯拉朽。

  即便攻下那两片小国,又能得到什么?不过是贫瘠之地,毫无战略价值可言。

  宋国按兵不动,契丹与金国也各自守着边陲城池,不敢轻举妄动。两国与宋商贾往来不断,借贸易积蓄力量,悄然壮大自身。

  局势却悄然生变。

  金国王都之内,灯火通明。

  所谓王都,不过是一座略具规模的城寨,远不能与中原皇城相提并论。

  燕云十六州战火再起,金、契丹皆密切关注。当秦国再度夺取云州的消息传来,金国上下震动。

  完颜阿骨打连夜召集文武重臣,齐聚议事大帐。

  “秦国战力,远超预料。”

  “开战未及三月,已夺云州要地。若任其扩张,燕云全境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能兵临宋境。”

  他低声叹息:“秦人之锐,令人胆寒。”

  所有人都清楚,原本无人看好秦国能与宋国抗衡。可现实却是秦国势如破竹,接连告捷,如今更是掌控了燕云咽喉。

  胜负之天平,已然动摇。

  “秦国确非等闲。”

  “父王,据探报,唐国已出兵三十万,与秦国并肩作战,共击宋国。”

  说话之人身材雄壮,声如洪钟。正是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完颜宗弼,人称金兀术。

  此言一出,帐中寂静片刻。

  完颜阿骨打眉头紧锁:“唐国也参战了?”

  唐乃大国,军威赫赫。如今与秦联手伐宋,形势陡然逆转。

  他目光微凝,沉默良久,眼中泛起复杂光芒。

  “单凭秦国,尚不足以撼动宋国根基;但唐军入局,战局难测。”

  “我金国或许……可趁乱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