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水泥是什么?!-《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秦国王宫,行宫之中。

  回到行宫后,嬴政倚靠在床榻上休憩,面色略显苍白,略显疲态,轻咳几声。

  见嬴政这副模样,扶苏心头一紧,忍不住开口问道:“父王您……”

  “郁疾之症,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寡人身体每况愈下,若继续如此,恐怕撑不了多久。”

  嬴政打断了扶苏的话,语气中透出一丝无奈的叹息。

  若是在早些时候,尚有调养恢复的可能。但那次被那群腐儒气得不轻,加之赵高擅自更改药方,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只能靠药物和静养勉强维持,身体也从此落下病根,精力日渐衰弱。

  仅仅是出城迎接扶苏归来,便让他感到力不从心。

  听到这些话,扶苏脸色微变。

  他心中更添懊悔,低声说道:“是我错了。”

  若不是他执意要诛杀匈奴老弱妇孺,也不会惹得那群儒生大加抨击,让嬴政因此怒火攻心,吐血昏迷。

  甚至可以说,他本就不该前往边疆。

  “这不是你的错,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至少寡人还活着,不是么?”

  嬴政微微一笑,眼神少有地柔和。

  经历了生死一线的考验,又目睹胡亥的背叛,他看开了许多。

  不该再将苛责和严厉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亲情,才是最值得珍惜之物。

  “寡人身体愈发衰弱,打算让你开始监国。”

  “如今我大秦已不再受匈奴牵制,但寡人这身子,恐难支撑到大争之世终结。”

  “列国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而你,却有打破这脆弱局势的力量。不过你要记住一点……”

  嬴政眼神深沉,仿佛穿透了时光。

  他凝视扶苏,一字一句地说:“当这平衡被打破之时,迎接我们的,将是空前的动荡,整个天下都将陷入血与火的纷争!”

  “你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扶苏与嬴政四目相对,仿佛在那一瞬,看见了尸骨堆积如山、战火遍地的未来。

  这不仅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也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父王请放心。”

  扶苏神情平静,眼中却透出冰冷与锋利的光芒,“若那一天真的来临,笑到最后的,必定是我大秦!”

  这既是承诺,也是他心中埋藏已久的志向与抱负。

  这是扶苏首次向嬴政展露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听完扶苏的话,嬴政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头道:“有这样的志向,很好。”

  “不过这些事情急不得,即便到了你这一代,也未必能够全部完成,因此你要不断进取。”

  扶苏神情肃然,郑重回应:“请父王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实现这些宏愿。”

  “寡人说的是子嗣之事!”

  嬴政目光一沉,略带不悦地说道:“寡人像你这般年纪时,你都已经两岁了!”

  “你如今都纳了两位妃子,却迟迟没有子嗣降生,莫非身体有恙?”

  扶苏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发白。

  察觉到嬴政流露出的疑虑,他强忍着心头的不适,尽量平稳地回应:“只因聚少离多罢了。”

  “若父王能让我多些时间留在咸阳,王孙早就降生了。”

  嬴政听后,神色微微一滞。

  细细思量,似乎确实如此。

  自从扶苏迎娶李丽质后,便几乎没有安定地待在咸阳。

  先是前往平定成蛟之乱,随后赶赴周国赴寿宴,带回九州鼎。

  刚刚返回咸阳不过两月,又奔赴边疆抵御匈奴。

  可以说,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出征的路上。

  这般想来,嬴政心中略有愧意,觉得对扶苏的历练确实过于严苛了些。

  “……”

  “这次你一共带回多少战利品?”

  嬴政稍作沉默后,换了个话题。

  扶苏也不愿再纠缠先前的话题,略作思索后回答:“牛羊共计七万余头,马匹十一万,皆是上等良驹。”

  “另有匈奴祭天金人一座,金银珠宝、布帛绸缎,数目颇丰。”

  这些战利品不只是冒顿单于所献。

  在突袭匈奴王庭那日虽未掠夺,但在随后攻灭休屠王与浑邪王两部后,秦军深入草原,横扫敌营,夺得大量牛羊马匹,其中多数已被带回咸阳。

  嬴政听后满意地点头。

  当前大秦国库吃紧,主要是因边军军费与冶造局开销庞大,而这批战利品正可缓解财政压力。

  “我打算用这批马匹与大唐进行交易,换取一批军械,为即将到来的对宋之战做准备。”

  “此外,我还拟用新制水泥,修筑一条从咸阳直达赵地的秦直道。”

  扶苏继续陈述。

  宋国多次暗中掣肘秦国,如今匈奴之患已解,秦国若要谋求扩张,宋国势在必行。

  拿下宋国,不但能拓展疆域,更能将其中雄厚财富纳入国库,助秦国迅速崛起。

  有了宋国的资源支撑,一统中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秦国迟早要对宋国动手。

  眼下正值寒冬,即便决定开战,也需等到来年春耕结束之后。

  这段空闲时间,刚好用来筹备战争。

  首要任务便是装备军队、训练士兵,以及修筑秦直道。

  冶造局虽然已经能打造出三十炼的铁制兵器,但与宋唐两国的兵器相比仍有差距。

  更何况,这次要面对的是宋国。

  宋国国力强盛,军队装备精良,三十炼铁打造的兵器根本难以匹敌。

  即使有更高超的技术,短时间内也无法武装大量军队。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向唐国购买兵器。

  当然,这次只需采购兵器装备,马鞍与马镫则不必借助外援。

  制造局完全可以自产自足。

  至于秦直道,也必须立即动工。

  所谓直道,就是专门为连接城池而修建的道路。

  各国皆有直道,但扶苏打算用水泥来铺设,打造一条坚固耐用的高质量道路。

  如此一来,不论是调动军队,还是运送粮草物资,效率都将大幅提升。

  “水泥是什么?就是加水的泥土?”

  嬴政听后一愣,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扶苏耐心解释:“水泥是用石灰与其他材料按特定比例调配而成的。”

  “拌水之后如同泥浆,但干燥凝固后极为坚硬。用它来铺路,几乎无需维护,几百年都不会损坏。”

  水泥的配方并不复杂,属于基础化学知识。这是扶苏掌握的少数后世技术之一。

  不过在这个时代,只能制造出适用于铺路的水泥,无法用于建筑施工。

  因为高强度的建筑水泥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煅烧,配比也更为复杂。

  而这个时代,炼铁炉最高温度不过一千三百多度,炼铁已是极限,更别提烧制高强度水泥。

  所以一些小说或网剧中用水泥建房的情节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铺路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