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惊天捷报传遍世间!-《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赵高刚欲上前接取,嬴政却亲自走下台阶,亲手接过那卷羊皮纸。

  目光扫过那一行行惊心动魄的战绩与丰厚的战利品,嬴政最终停在了那方熟悉的帅印之上——那是蒙武亲笔所书的军报!

  “好!好!好!”

  “扶苏……寡人之骄子!我大秦之荣光!”

  此刻的嬴政早已不复先前的怒意,连说三声“好”,满是激动与豪情!

  他曾忧虑扶苏性情柔韧,难当大任。

  如今才知,劲弓方可射天狼!

  这才是扶苏真正的锋芒!

  “拓土开疆、封狼居胥、远征瀚海,如此战功,前无古人!”

  “天下武将,当以封狼居胥为毕生荣耀!”

  嬴政大笑,声音激昂,畅快淋漓!

  殿中诸将无不热血沸腾,皆神往那封狼居胥的壮举。

  驱除外敌,扩我疆域。

  这不仅是国之盛事。

  更是整个华夏的荣耀!

  试问,哪位将军不愿立此不朽功业?

  但直到这一刻,大殿中百官仍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实在是这消息太过震撼!

  距离上一次攻破匈奴王庭才过了多久?

  众人原本以为,三千骑兵突袭匈奴腹地、擒获诸多贵族已是惊天壮举,然而与眼前这场战果相较,简直不值一提。

  以五万之众击溃二十万敌军,登狼居胥山祭天,迫使冒顿单于归降,任凭其中任何一项功绩流传,都足以名震天下!

  而扶苏却一次达成了三项。

  谁能与之相较?

  无人能及!

  如此战绩,足以让他位列当世名将之首,凭军功立于巅峰!

  “太子殿下真是天纵英才,军威盖世!”

  “以五万兵马击溃二十万,为我大秦拓展疆域三千里!”

  “如今匈奴双王覆灭,冒顿归顺,边境百年安稳可期!”

  “从此之后,‘封狼居胥’将成天下武将心中至高荣耀。”

  “殿下今年才二十一岁啊!”

  “我大秦未来可期!”

  “有殿下坐镇,大秦必能雄踞中原!”

  群臣激动万分,纷纷发表感慨。

  扶苏是十一月前往边疆的,如今不过才二月,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一件大秦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大事!

  他兑现了临行前立下的誓言——彻底终结匈奴边患!

  “可惜未能攻克龙城,若能生擒冒顿,便真正圆满了。”

  “终究未能彻底灭掉匈奴。”

  有人语气遗憾地说道。

  冒顿的实力远不及休屠、浑邪二王。

  扶苏既能以雷霆之势灭掉双王与二十万大军,攻下龙城应不在话下。

  但他却选择班师回朝,仅接受冒顿归降便作罢。

  听起来,确实有些缺憾。

  事情都做到这一步,为何不一鼓作气彻底铲除匈奴?

  唯有几位大臣微微摇头。

  “这正是殿下有意为之,匈奴不能被彻底消灭!”

  李斯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眼神深沉。

  “匈奴是元帝国的附属,背后靠的是元国。一旦匈奴灭尽,我大秦便要直接面对元帝国,危险将倍增。”

  张仪点头附和:“不错,无论匈奴是死是活,对我方而言都非好事。”

  “唯有让匈奴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才是对我大秦最有利的局势。”

  苏秦与卫鞅也都表示赞同。

  显然,他们几人心中早已达成共识——匈奴不能灭。

  制衡之道,才是上策。

  这是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也正是一场较量与牵制的棋局。

  大元帝国兵强马壮,控弦数百万,完全有实力吞并大秦,但因受西方诸国牵制,无法全力东进。

  汉国亦有百万铁骑,人才济济,却被明国与清国所牵制。

  尽管汉国军力强盛,但由于两国掌握火器,不敢轻易开战,因为一旦动兵,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明、清两朝彼此对立,却又共同视汉国为威胁;他们虽掌握先进火器,但因地处荒僻、资源匮乏,人口与物资始终成为掣肘,更受汉国压制。

  大秦国力强盛,骑兵充足,却受制于冶铁工艺,疆土也不够肥沃,再加上匈奴长期侵扰边境,难以全力向外扩张。

  唐国根基雄厚,李世民雄心勃勃,意图四方征伐,却被“突厥”势力牵制,难以施展抱负。

  宋国则占据天时地利,疆域富饶、国力充盈,文臣武将众多,又无强敌压境,堪称诸国中条件最优者。

  可惜宋国之主是赵构,只知玩弄权术,平衡朝臣,将这大好局面白白浪费。

  列国皆有各自优势,但这些优势无不被掣肘所困。

  大秦若想崛起,必须削弱匈奴的牵制。

  但又不能彻底消灭匈奴。

  扶苏正是看清这一点,才将匈奴彻底击败,却未赶尽杀绝,留下其残部作为秦与元之间的缓冲屏障。

  这才是最为精妙的布局!

  听罢卫鞅等人剖析,殿中文武方才豁然开朗,终于理解,为何扶苏已兵临龙城,却不乘胜灭匈。

  原来谋算如此深远!

  这般眼光,这般城府,堪称人中翘楚!

  嬴政起初也未曾想到这一层,直到卫鞅等人解释,才恍然大悟。

  心中对扶苏更添一分信任。

  能有如此心机与远见,方能托付社稷重任。

  嬴政深吸一口气,神色恢复冷峻,沉声下令:“将此战大胜传遍天下!寡人倒要看看,谁还能非议太子!”

  此次朝野非议令他大为光火。

  然冷静之后,他察觉此事背后似有蹊跷。

  一切来得太快,太巧。

  仿佛有人暗中推波助澜。

  “无论何人,胆敢对扶苏不利,寡人必断其手!”

  嬴政眼中寒光闪烁,转身踏步离去。

  扶苏边疆告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咸阳,并如疾风般扩散至各地。

  各国驻咸阳的细作也纷纷将此讯息快马加鞭送回本国。

  凡听闻者,无不震惊莫名!

  因这一战功实在太过耀眼!

  马踏匈奴腹地,追敌至狼居胥山,扩土三千里,降服冒顿单于,仅凭“震慑汉人”四字岂能道尽其意?

  数日前尚在议论扶苏是否屠戮匈奴妇孺,今日却已传来如此惊天捷报!

  百姓并不在意所谓杀戮细节……

  他们只知,太子再度大破匈奴,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