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孤与诸君一同在狼居胥山立碑祭天!-《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对方实在欺人太甚!

  如今大军已深入草原千余里,秦军仍紧追不舍,仿佛猎犬追逐落魄的野兽一般。

  更令人愤懑的是,他只能逃窜,无法还击,这叫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粮草也几近耗尽。

  原本二十万大军出征,是为攻打居庸关,谁料王庭竟遭秦军突袭。

  仓促弃下辎重赶回王庭,却发现城中物资早已被扶苏付之一炬,大军未得任何补充。

  能够撑到现在,全靠沿途掠夺小部落的资源,勉强维持。

  如今越往深处走,越难遇到部落。

  不仅如此,气温也愈发严寒。

  连日飘雪不止,战士们只能依靠战马取暖,才不至于冻毙荒野。

  行军速度明显减缓,战力也大打折扣。

  “大王,再这样逃下去,迟早会被困死在这片荒原上,不如与秦军一战!”

  一位部落首领面容狰狞地进言。

  “前方便是狼居胥山,离西突厥不远,我们可向他们求援。”

  “同属大元汗国的藩属,只要我们付出一定代价,突厥定会出手相助。”

  “哪怕付出再多代价,只要能活捉秦国太子,将这支秦军歼灭于狼居胥山,一切都值得!”

  匈奴与突厥皆为游牧部族,亦同为大元帝国的附庸。

  但两方素无深交。

  平日最多也只是交换奴隶、粮食、牛羊与兵器罢了。

  但眼下求助于突厥,也不失为一个出路。

  事到如今,也只能冒险求助,哪怕代价沉重。

  休屠王沉吟良久,最终采纳了这位首领的意见,率军向狼居胥山方向撤退。

  天气愈发恶劣。

  连日风雪不息,使秦军粮草补给受阻。

  扶苏所率三万兵马因此暂且停下脚步,等待蒙武派出的援军。

  帅帐之中。

  扶苏凝视案上地图,眉头紧锁。

  “殿下,休屠王一路逃往狼居胥山,恐怕另有图谋。”

  项羽低声提醒。

  匈奴原本逃亡缓慢,如今却径直奔向狼居胥山,他心中隐隐生疑。

  然而蒙毅却不以为意:“恐怕是被我们打得心寒了。”

  “他们补给短缺、士气低迷,与我们正面对抗才是愚蠢之举,不逃还能如何?”

  “若真想一决生死,又怎会等到今日,非得逃到狼居胥山才动手?”

  项羽扫了蒙毅一眼,并未打算多说什么。

  扶苏缓缓开口:“匈奴确实难缠,眼下这六万敌军,比之前那二十万更需小心应对。”

  “他们如今已无退路,反而会拼死反扑。”

  “现在的他们最为致命。”

  扶苏前世在军校受训时,第一位教官就曾说过:永远不要低估对手。

  特别是陷入绝境的对手!

  说罢,扶苏看向项羽:“若你身为休屠王,会如何应对?”

  “我会在狼居胥山设伏,主动进攻,背水一战,不死不休!”

  项羽毫不犹豫地回答。

  扶苏点头,又望向蒙恬:“你呢?”

  “我会故意示弱,假装投降,待时机一到,立即发动雷霆一击!”

  蒙恬斩钉截铁地说道。

  两人想法大致相同,只是策略不同,也正符合各自性格。

  “孤的思路与你们皆有不同。”

  扶苏手指在地图上轻点:“若孤是休屠王,便会表面示弱,同时暗中鼓舞士气。”

  “再私下联系突厥,在双方激战之时突然出兵合围,内外夹击歼灭敌军!”

  众人听后皆为一震。

  这个可能性从未被他们考虑过。

  但听扶苏这般分析,确有几分道理。

  毕竟狼居胥山距离突厥并不遥远。

  “殿下,是否应先等待援军?”

  蒙恬谨慎地问道。

  “不必。”

  扶苏摆手,语气坚定,“突厥不敢贸然出兵。”

  “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延。否则若让突厥察觉机会,必将趁势围攻!”

  他神色肃然,语气中透着决断。

  虽然突厥参战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并不认为他们真敢插手。

  作战计划敲定后,扶苏抬起头,沉声道:“即刻下令,今晚全军设宴!明日决战,务必全歼敌军!”

  “届时,孤与诸君一同在狼居胥山立碑祭天,将此地纳入我大秦版图!”

  “此战,不胜不归!”

  扶苏话语中的坚定,令在场众人神情肃穆,热血沸腾。

  在那个年代,尚未有人“封狼居胥”。

  众人虽不知其真正含义,却都明白一件事:

  若大秦能将疆域扩展至狼居胥山,便是第一个将中原势力推进至此的王朝。

  也将是首个彻底击败异族的强国!

  意义非凡!

  “愿为殿下效死!”

  诸将齐声跪拜,高呼回应,气势如虹。

  扶苏命令下达当夜,秦军后勤部队杀牛宰羊,设宴犒劳全军,整个营地洋溢着高昂的士气。

  明天将是决定胜负的最后战役,每个士兵都清楚这一点。

  但他们毫无畏惧,心中燃烧的,是跟随扶苏彻底击溃匈奴的昂扬斗志!

  大战,一触即发!

  相较之下,秦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而匈奴这边却显得人心惶恐,军心涣散。

  正如扶苏事先所推测,休屠王果然派人前往联络突厥,请求援助。

  然而,当突厥得知休屠王的二十万大军竟被秦军五万人击溃后,立刻拒绝出兵,毫不犹豫。

  秦军如此强大,他们又岂敢贸然出兵送死?

  在休屠王使者的再三承诺之下,突厥才勉强答应派出两万兵马,驻扎在瀚海区域观望。

  只有在匈奴占据优势,或有机可乘时,才会考虑出手支援。

  休屠王虽对此极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希望能在战场上多杀伤秦军,逼迫突厥出手。

  ......

  次日三更时分。

  天色未亮,夜雾弥漫,风雪交加。

  就是在这样的天色下,秦军已经悄然开始行动。

  蒙恬下令以布裹马蹄,再配合地面的积雪,使得大军行进几乎无声无息。

  虽然昨日设宴犒劳全军将士,但众人并未饮酒,只为保存体力,养精蓄锐。

  目的就是趁着天色未明,突袭匈奴残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匈奴军一部分驻扎于狼居胥山下,另一部分则在山上。

  他们的原计划是诱敌深入,再设伏围歼。

  但未曾想到,秦军竟然在深夜便已出兵,而不是等到天亮。

  直至五更天时。

  秦军距离匈奴营地不足三里,才被对方斥候发现!

  三里之遥,不过一千五百米。

  在战场上,这样的距离几乎等同于贴身而战!

  -----

  pS:

  大家帮忙催催更、加加书架!!

  小小举动,都会给我无限多的动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