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远嫁!嫁妆竟是-《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

  虽然盛宴早已落幕,但其带来的波澜却久久未平。

  第一件大事,便是秦唐两国正式结盟,对大唐而言,意义非凡。

  两国互通邦交,秦国向大唐提供战马,这让大唐终于能摆脱长期受制于突厥的局面,补齐了最薄弱的一环。

  第二件引人注目的事,便是公孙大娘的剑舞、以及李白与秦国公子扶苏在诗词上的比拼。

  李白是大唐公认的才子,诗文造诣极高,深受无数人推崇,每一篇作品都会引发热议。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李白竟然在诗艺上败给了一个秦人!

  在唐人眼中,秦国不过是边地之国,文化落后,秦人更是粗俗无文,远不能与大唐相比。

  可如今,大唐第一才子却输了!

  消息刚传开时,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等确认后,又猜测李白是故意相让。

  直到看到两人诗作,众人才彻底沉默。

  一首《侠客行》,将侠义精神写到了极致,足以流传百世,只有李白,才配写出这样的绝作。

  而扶苏所写的《观公孙大娘剑器舞行》,更是惊艳全场,竟隐隐压过《侠客行》一头。

  看完之后,没人再说李白是故意输的。

  只因扶苏的诗,实在太惊艳。

  “没想到秦国公子竟有如此才情!”

  “这首诗,足以传世!”

  “李白输得不冤,侠客行虽好,却不如秦公子之作气势恢宏。”

  “是啊,读完这首诗,我仿佛亲眼看到了公孙大娘舞剑。”

  “以前还觉得秦人粗鄙……如今真是羞愧。”

  “一诗压尽长安城!”

  ……

  在震惊之余,众人也收起了对秦国的轻视。

  所以当长乐公主与扶苏订婚、并将远嫁秦国的消息传出后,众人也未有太大惊讶。

  扶苏凭实力赢得了尊重。

  更何况,秦国使团还在宴会上当众击败突厥,斩杀其使者。

  这一举动,让无数人拍手称快。

  因此,在众人眼里,长乐公主与扶苏的婚事,堪称天作之合。

  倒是有个传闻说,长孙府的大公子在宴后病倒,但没几个人在意,很快就被其他话题盖过了。

  ——

  秦国使团抵达长安,已将近一个月。

  盛宴过后,张仪便开始与大唐朝廷商议武器装备的交易事宜。

  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获取大唐的军械装备,毕竟战马可不是无偿赠送的。

  在秦国,马鞍、马镫、战刀都非常稀缺。

  经过几番交涉,大唐最终决定,提供马鞍与马镫各五万副,战刀、长枪、铠甲各三万副。

  秦国的装备水平远不如唐国,如今获得这批精良军械,足以打造一支战力强悍的部队。

  这批军械迅速完成交接。

  大唐方面没有丝毫拖延,态度干脆利落。

  这些事务全部处理完毕后,秦国使团准备启程返程。

  ……

  这一天,正是秦国使团离开长安的日子。

  长安所有城门全部敞开,送行的仪仗队列绵延至城外,李世民亲自带领满朝文武前来送行。

  不只是为了送别扶苏和秦国使团,更是为了送别女儿李丽质。

  城外的送行场面浩大,队伍延展数里。

  李丽质将远嫁秦国,李世民安排了上千名仆从与侍女随行。

  仅宫中御厨就派出不下三十人!

  如此盛大的阵仗,可见李世民对她的宠爱之深。

  在长安城外,李世民与长孙无垢等人,正与李丽质做最后的告别。

  今日的李丽质身着素衣,宛如仙子下凡,清雅脱俗。

  “丽质,到了秦国记得写信回来。”

  长孙无垢声音哽咽,眼中含泪,紧紧拉着女儿的手不愿放开。

  她的眼睛泛红,不仅是因为流泪,更因昨夜未曾合眼。

  心中明知今日将别,又怎能安睡?

  “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常常写信回家。”

  李丽质温柔一笑,轻声回应。

  见她流泪,李世民皱眉说道:“女儿出嫁是喜事,哭什么?”

  接着,他又对李丽质叮嘱道:“嫁到秦国,要谨守妇道,铭记女德,你是我大唐的公主!”

  “不可丢了大唐的脸面!”

  李世民语气中透出几分威严。

  “儿臣明白。”

  李丽质轻轻点头应答。

  她抬眼望着眼前的父母,眼中闪过不舍,轻叹:“此番远嫁秦国,恐怕再无相见之日。”

  说完,她跪地叩首,向二人告别。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女子远嫁他国,往往意味着永别。

  这一别,便是终生。

  长孙无垢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李世民也神情复杂,沉默不语。

  见到此情此景,周围的大臣官员们,不论真假,也纷纷落泪。

  城外一时哭声四起。

  礼毕,李丽质起身,缓缓走向秦国使团的车队。

  “丽质!”

  李承乾忽然喊住她,她停下脚步,他却一时语塞,不知再说什么。

  最后只说了一句:“在那里……一切安好。”

  李丽质微笑点头,回望李世民、长孙无垢与李承乾一眼,仿佛要将他们的身影永远铭刻在心。

  她转身离开,脚步轻快,毫无迟疑。

  李丽质走后,扶苏与秦国使团几位核心成员走上前来。该轮到他们向唐王辞行了,这是礼节,也是必须。

  还没等扶苏开口,李世民一抬手,数十辆马车被拉了出来。

  每辆马车上都盖着厚厚的布幔,车体沉重,内容未知。

  “这是……?”

  扶苏望向这些排列整齐的马车,眼神疑惑。

  “是寡人给丽质的嫁妆。”李世民语气平稳,“里面有三千副明光铠,还有三千五百把大陌刀。”

  此话一出,扶苏神情骤变。

  明光铠?大陌刀?!

  秦国使团成员无不震惊,张仪更是心跳紊乱,几乎站不稳脚跟。

  他们此前交易的铠甲和武器,都是大唐军队的普通制式装备。虽然远胜秦国,但还不算顶配。

  而这明光铠,是大唐顶级重铠,防御性能登峰造极;大陌刀更是在战场上威名赫赫,一刀劈下,连人带马都能斩成碎片。

  这两样合用,足以让士兵战力翻倍!

  哪怕是在大唐,这类装备也只有京师十二营的精锐才有资格配备。每一副铠甲的造价都是普通铠甲的三倍不止!

  这等军械,战略意义极高,即便是破损的,也从不出售,更不会外流。

  如今李世民却一次性送出三千副!

  即便是张仪这般沉稳之人,此刻也不禁心中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