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象棋原创者!要写诗?!-《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李白已为她作诗一首,不如扶苏公子也来一首?”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齐刷刷望向李承乾,他正带着笑容,目光直指扶苏。

  “承乾!”

  李世民脸色沉了下来,厉声呵斥。

  他怎么会不明白,李承乾这是故意要给扶苏难堪?

  李白能十步成诗,那是因为他是大唐第一才子;扶苏就算勉强作出来,也绝比不上《侠客行》,只会沦为笑柄!

  扶苏难道还能写出比李白更惊艳的诗?

  在这种场合让秦国丢脸,等于是打秦国的脸!

  “父王请息怒,儿臣并无恶意,只是随口一提。扶苏公子不愿意写也无妨。”

  李承乾低头赔罪,语气诚恳。

  可他眼中闪过一丝讥讽,悄悄看向扶苏。

  看你这个秦国来的粗人,怎么下台!

  李世民额头青筋直跳,恨不得冲上去给他两记耳光。

  你能不能别多嘴!

  大殿中众人面面相觑,一片哗然。

  谁也没料到李承乾会在这种时候对扶苏发难。

  “王兄这是什么意思,他疯了吗?”

  李丽质眉头紧锁。

  平日里她并不太在意这些事,但此刻却隐隐有些不安。

  扶苏能发明象棋,显然不是无能之人,可才情这事,从来不是一码事。

  李白是当世公认的诗坛第一,谁能比得过他?

  “听闻扶苏公子学识渊博,作诗这种事,应该不难吧。”

  又一位大臣站出来开口,语气里藏着嘲弄。

  身为太子,李承乾在朝堂上有不少支持者。

  加上多数官员出身名门望族,骨子里就瞧不上扶苏,自然希望看这位“秦公子”出丑。

  “扶苏公子不必推辞,不妨即兴一首。”

  “正是,莫要太过谦逊。”

  “我们都想见识见识扶苏公子的大作,看看究竟有多高的才情。”

  ……

  一位位士大夫接连发言。

  表面笑容可掬,实则满是讥讽,毫无敬意。

  他们心底认定,扶苏来自秦地那种偏远贫瘠的地方,文化落后,怎么可能写出像样的诗?

  尤其还有李白的名作在前,简直难以逾越!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扶苏眉峰微微上扬。

  见状,李丽质不再迟疑,直接开口。

  “王兄说笑了,李白在诗词上的造诣无人能及,秦公子自然比不上。”

  她话音一落,立刻吸引了全场注意。

  众人震惊中,她继续说道:“不过,秦公子虽在诗词上稍逊,却在棋艺与兵法上颇有建树。”

  “如今长安风行的象棋,正是秦公子所创,我只是代为推广。”

  “连衍圣公都对这象棋赞赏有加。”

  话音刚落,众人顿悟——原来她是替扶苏解围。

  但她所说的内容更令人震撼。

  “象棋竟然是秦公子发明的?”

  “实在没想到,扶苏公子还有这份才思,那象棋确实巧妙,不输围棋。”

  “不错,能创出象棋,扶苏公子也堪称大才!”

  “象棋?这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

  在场之人,皆是京中士族贵胄,本就最早接触象棋。

  近来象棋流行,几乎人人下过。

  即便没接触过的人,听闻“衍圣公盛赞”之名,也知道这棋非同寻常。

  但谁也没想到,原创者竟是扶苏!

  李承乾脸色顿时一沉,望向李丽质的目光中满是不解与怒意。

  为何要替一个秦国来的外人解围?!

  李丽质不为所动,转而看向扶苏。

  四目相对,扶苏从她眼中看出一丝歉意,心中泛起暖意,回以一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李承乾和那群大臣的刁难。

  “原来象棋是秦公子所创,本宫与陛下也都很喜欢。”

  这时,长孙无垢微笑着缓和气氛。

  李世民冷冷扫了一眼李承乾,随即露出笑意:“确实妙极,方寸棋盘竟可演兵布阵,不曾想秦公子还通晓兵道,寡人甚是喜爱。”

  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之人,大唐江山大半是他打下的,对兵法极有发言权。

  他如此评价,无疑是极高肯定。

  比起衍圣公孔颖达的认可,更让人信服。

  扶苏正好借此时机化解窘境,即便没有诗作,也不至于尴尬。

  “谢陛下夸奖。”

  他拱手一拜,举止从容,气场稳重,让人由衷折服。

  随即,他嘴角微扬,继续说道:“太子方才所言在理,既然李兄已为公孙先生赋诗,外臣若无只言片语,确实有些失礼。”

  “观赏公孙先生舞剑时,外臣亦有感而发,特作诗一首,敬献先生。”

  扶苏的声音清晰响亮,回荡在殿内。

  他身形高挑挺拔,容貌俊朗,神态轻松而自信。

  众人都愣住了,包括李承乾。

  李丽质更是惊讶不已,满脸疑惑。

  她明明替扶苏铺好了台阶下场,怎么他反倒主动跳下了悬崖?

  怎么回事?

  “你也写好了诗?”

  李白饶有兴趣地看向扶苏。

  换作旁人,他根本不会在意,但他对扶苏另有看法,想听听他会写出怎样的诗句。

  “咳……扶苏啊,你若没写,也不打紧……”

  李世民的笑容有些僵。

  你有才情不假,但和李白比诗,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父王,既然扶苏公子已有准备,儿臣洗耳恭听。”

  李承乾面带笑意,心里却冷哼一声。

  不只是他,一直沉默的长孙冲忽然开口:“臣也愿一聆公子佳作。”

  他语气平静,目光却锐利地盯着扶苏。

  长孙无忌想拦,已来不及。

  “好戏开场了!”

  宾客们暗自兴奋。

  谁不知长乐公主李丽质本是他长孙冲的未婚妻,后因扶苏入秦,婚约作罢。

  如今两人立场对立,这一幕怎能不精彩?

  “扶苏公子……”

  张仪望着扶苏,满心担忧。

  李白那首《侠客行》堪称惊艳,扶苏如何能比?

  公孙大娘也望向他,眼中闪着兴致盎然的光。

  她倒想看看这位如谪仙般的秦公子,能写出怎样的诗来。

  万千目光中,扶苏起身走到大殿中央。

  他神情平静,眼神却透出坚定。

  来到大唐之后,他最深的感受,就是唐人骨子里的自负。

  他们自认天朝上国,文化冠绝天下,对秦人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认为秦地粗俗。

  扶苏就是要打破这种傲慢!

  在诗文上,正面击溃他们的自负!

  “此诗题为《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