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的私人训练小组,没有因为第一天的“下马威”而有任何松懈。恰恰相反,随着合练的深入,林昊愈发深刻地体会到何为“黑曼巴”式的严苛,以及在这严苛之下,所蕴含的、足以点石成金的宝贵提点。
严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早上五点”并非一句空话。当林昊提前十分钟,在凌晨四点五十分赶到训练馆时,科比的座驾已经停在了那里。馆内灯火通明,科比正在进行着枯燥却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训练,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背心。
“准时,是职业球员的基本素养。”科比看到林昊,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没有表扬,仿佛这是理所当然。
训练中,科比的眼里揉不进任何沙子。一次简单的底线反跑接球投篮训练,林昊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完成,命中率也还算不错。
“停。”科比的声音冷硬地打断。
林昊停下动作,望向他。
“你的脚步,”科比走到他面前,模拟着他的动作,“太拖沓。从启动到接球,浪费了0.2秒。在季后赛,这0.2秒足够防守人追上你,或者干扰你的投篮。”
他亲自示范,动作迅捷而扎实,如同猎豹扑食,从启动到接球举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多余动作。
“看清楚了吗?效率!我要看到的是效率,不是看起来不错的命中率!”科比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
林昊心中凛然,再次尝试,刻意加快了脚步频率和动作的简洁性。起初有些不适应,几次投篮偏出,但他强迫自己改变。
“好了一点,但还不够!再来!”科比站在场边,如同最严格的监工。
同样的严苛也体现在防守端。一次二对二对抗,林昊防守巴恩斯,被对方一个假动作点起,失去了防守位置。
“菜鸟!”科比在场下厉声喝道,“你的脚是钉在地板上了吗?判断!动你的脑子去判断,而不是轻易吃晃!跳起来是最愚蠢的防守选择之一!”
巴恩斯得分后,得意地对着林昊挤眉弄眼,但看到科比冰冷的眼神,立刻收敛了笑容,乖乖跑回防守位置。
然而,严苛的背后,是精准到令人叹服的提点。
科比并非一味地批评。他的每一次呵斥,都伴随着一针见血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在一次一对一单挑中,林昊再次尝试用【视线诱导】结合运球变向来突破科比,结果再次被科比精准判断,将球切掉。
“你的假动作,太‘假’了。”科比拿着球,并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开始了教学,“你试图用眼神和肩膀欺骗我,这没错。但你的重心,你的脚步,并没有真正配合你的假动作。真正的欺骗,是全身心的投入,让你的假动作看起来和真动作一模一样,直到最后一刻才改变。”
他一边说,一边运球演示。他的眼神、肩膀的晃动、重心的移动完全一致,仿佛真的要向那个方向突破,但在启动的最后一瞬,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协调性变向到另一侧。
“观察,模仿,然后融入你自己的东西。”科比将球丢回给林昊,“你的‘那种能力’是优势,但不能依赖它。技术,才是根本。”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林昊对【视线诱导】的运用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眼神和细微动作的欺骗,更是需要全身协调性支撑的高级技巧。
关于【低存在感】的空切,科比也给出了关键建议。
“你习惯于在弱侧等待机会,利用防守疏忽空切。这很好。”科比看着战术板(他甚至在私人训练中也使用简易战术板),“但你可以更主动。去观察防守的薄弱环节,去预判队友的进攻选择,提前移动,不是等机会出现,而是去创造机会。你的‘隐形’应该是一种武器,而不是被动属性。”
他甚至对林昊的投篮手型进行了微调。
“你的出手还算稳定,但手肘可以再打开一点,这样在更高强度的对抗下,投篮会更稳定。”科比用手调整了一下林昊的投篮姿势,“记住这种感觉。肌肉记忆是靠成千上万次正确的重复形成的,而不是错误的。”
这些提点,涉及脚步、防守判断、假动作运用、无球跑动意识、乃至投篮细节,涵盖了篮球技术的方方面面。每一句都直指要害,让林昊有种茅塞顿开之感。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来自联盟第一人的宝贵经验。
训练间隙,巴恩斯瘫坐在林昊旁边,低声说:“看见了吧?老大就是这样。跟他训练一次,比打十场常规赛收获还大,但也他妈的累十倍!”
奥多姆也凑过来,幽幽地补充:“而且心理压力巨大,我总感觉他那双眼睛能看穿我昨晚吃了几个甜甜圈。”
林昊笑了笑,疲惫中带着兴奋。他确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这压力正在转化为强大的动力。科比的严苛,逼出了他更多的潜能;科比的提点,则为他的成长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接受科比·布莱恩特高强度针对性指导。】
【篮球基础技术理解深化。】
【对“低存在感”、“视线诱导”等能力的运用方式产生新的领悟。】
【精神韧性提升。】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林昊的感受。他知道,这几天的训练,价值无法估量。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篮球理念的洗礼。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科比在离开前,再次走到林昊面前,看着他,语气依旧平淡,但内容却让林昊心跳加速:
“明天,我们加练背身单打和脚步。你的身体对抗还需要加强,但技术可以弥补。准备好。”
学习科比的脚步与背身?林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可是科比纵横联盟的杀招之一!他用力点头,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一扫而空。
科比的严苛是熔炉,他的提点是淬火剂。而林昊这块璞玉,正在这极致的锻造中,悄然发生着蜕变。通往更强的道路,在黑曼巴的引领下,变得无比清晰。
        严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早上五点”并非一句空话。当林昊提前十分钟,在凌晨四点五十分赶到训练馆时,科比的座驾已经停在了那里。馆内灯火通明,科比正在进行着枯燥却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训练,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背心。
“准时,是职业球员的基本素养。”科比看到林昊,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没有表扬,仿佛这是理所当然。
训练中,科比的眼里揉不进任何沙子。一次简单的底线反跑接球投篮训练,林昊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完成,命中率也还算不错。
“停。”科比的声音冷硬地打断。
林昊停下动作,望向他。
“你的脚步,”科比走到他面前,模拟着他的动作,“太拖沓。从启动到接球,浪费了0.2秒。在季后赛,这0.2秒足够防守人追上你,或者干扰你的投篮。”
他亲自示范,动作迅捷而扎实,如同猎豹扑食,从启动到接球举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多余动作。
“看清楚了吗?效率!我要看到的是效率,不是看起来不错的命中率!”科比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
林昊心中凛然,再次尝试,刻意加快了脚步频率和动作的简洁性。起初有些不适应,几次投篮偏出,但他强迫自己改变。
“好了一点,但还不够!再来!”科比站在场边,如同最严格的监工。
同样的严苛也体现在防守端。一次二对二对抗,林昊防守巴恩斯,被对方一个假动作点起,失去了防守位置。
“菜鸟!”科比在场下厉声喝道,“你的脚是钉在地板上了吗?判断!动你的脑子去判断,而不是轻易吃晃!跳起来是最愚蠢的防守选择之一!”
巴恩斯得分后,得意地对着林昊挤眉弄眼,但看到科比冰冷的眼神,立刻收敛了笑容,乖乖跑回防守位置。
然而,严苛的背后,是精准到令人叹服的提点。
科比并非一味地批评。他的每一次呵斥,都伴随着一针见血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在一次一对一单挑中,林昊再次尝试用【视线诱导】结合运球变向来突破科比,结果再次被科比精准判断,将球切掉。
“你的假动作,太‘假’了。”科比拿着球,并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开始了教学,“你试图用眼神和肩膀欺骗我,这没错。但你的重心,你的脚步,并没有真正配合你的假动作。真正的欺骗,是全身心的投入,让你的假动作看起来和真动作一模一样,直到最后一刻才改变。”
他一边说,一边运球演示。他的眼神、肩膀的晃动、重心的移动完全一致,仿佛真的要向那个方向突破,但在启动的最后一瞬,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协调性变向到另一侧。
“观察,模仿,然后融入你自己的东西。”科比将球丢回给林昊,“你的‘那种能力’是优势,但不能依赖它。技术,才是根本。”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林昊对【视线诱导】的运用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眼神和细微动作的欺骗,更是需要全身协调性支撑的高级技巧。
关于【低存在感】的空切,科比也给出了关键建议。
“你习惯于在弱侧等待机会,利用防守疏忽空切。这很好。”科比看着战术板(他甚至在私人训练中也使用简易战术板),“但你可以更主动。去观察防守的薄弱环节,去预判队友的进攻选择,提前移动,不是等机会出现,而是去创造机会。你的‘隐形’应该是一种武器,而不是被动属性。”
他甚至对林昊的投篮手型进行了微调。
“你的出手还算稳定,但手肘可以再打开一点,这样在更高强度的对抗下,投篮会更稳定。”科比用手调整了一下林昊的投篮姿势,“记住这种感觉。肌肉记忆是靠成千上万次正确的重复形成的,而不是错误的。”
这些提点,涉及脚步、防守判断、假动作运用、无球跑动意识、乃至投篮细节,涵盖了篮球技术的方方面面。每一句都直指要害,让林昊有种茅塞顿开之感。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来自联盟第一人的宝贵经验。
训练间隙,巴恩斯瘫坐在林昊旁边,低声说:“看见了吧?老大就是这样。跟他训练一次,比打十场常规赛收获还大,但也他妈的累十倍!”
奥多姆也凑过来,幽幽地补充:“而且心理压力巨大,我总感觉他那双眼睛能看穿我昨晚吃了几个甜甜圈。”
林昊笑了笑,疲惫中带着兴奋。他确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这压力正在转化为强大的动力。科比的严苛,逼出了他更多的潜能;科比的提点,则为他的成长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接受科比·布莱恩特高强度针对性指导。】
【篮球基础技术理解深化。】
【对“低存在感”、“视线诱导”等能力的运用方式产生新的领悟。】
【精神韧性提升。】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林昊的感受。他知道,这几天的训练,价值无法估量。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篮球理念的洗礼。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科比在离开前,再次走到林昊面前,看着他,语气依旧平淡,但内容却让林昊心跳加速:
“明天,我们加练背身单打和脚步。你的身体对抗还需要加强,但技术可以弥补。准备好。”
学习科比的脚步与背身?林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可是科比纵横联盟的杀招之一!他用力点头,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一扫而空。
科比的严苛是熔炉,他的提点是淬火剂。而林昊这块璞玉,正在这极致的锻造中,悄然发生着蜕变。通往更强的道路,在黑曼巴的引领下,变得无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