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么短的几个符号,竟没人能解开?-《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就在这时。

  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百官开始低声议论。

  谁都明白,这场质问早有预谋,不是临时起意。

  而在大殿外,一名身材清瘦的老者正紧张地擦拭着手中的笏板。

  他是工部主事,官不大不小,正六品。

  原本他被派往南直隶的一个偏远县城,负责加固堤坝。

  眼看雨季将至,为防洪灾,他不得已回京向户部请求拨款。

  但这些天,户部事务繁杂,既要推进财政改革,又要筹建征粮司,还得审核各地土地丈量的数据。

  他这个工部主事,往年还能说得上话,如今却连门都进不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趁着这次大朝会,试着上奏。

  谁知——

  眼看就要轮到关于防汛的话题,他也正准备开口。

  偏偏此时,他还收到了家中先生的来信,托他将孙子那晚带回的物件,交给朝中重臣好好研究。

  这事让他进退两难。

  能冒死递上一个消息,已是极限。

  如今哪还敢再多说一句!

  他这辈子最大的官职也就是主事。

  以他的年纪,仕途已近终点。

  所求不过安安稳稳干完任期。

  此时此刻。

  见皇上情绪愈发不稳,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悄悄问身旁的官员。

  “皇爷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到底是什么事?”

  旁边一位同僚惊讶地看着他:“你还不知道?这可是最近朝中议论最多的头等大事!”

  “听说,那是一枚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丹药的线索……”

  “太子就是靠它才保住性命的!”

  “这次皇爷动怒,还不是因为沐王?”

  “什么?”于修明神情顿时暗淡,“起死回生的药丹?沐王?”

  “如果找不到呢?”他小心翼翼地问。

  旁边一个官员打了个寒战,“找不到?那麻烦就大了!”

  “今天大家只能听天由命。”

  “皇上那性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听到这些话,于修明那张苍老的脸,像是瞬间老了几岁,皱纹更深了。

  看样子,今天又没希望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泛起一阵无力感……

  ……

  “立刻!”

  “马上去办!”

  “把那些符号抬进来!”

  “现在就摆在詹徽、礼部和鸿胪寺几位大人的脸上。他们当初怎么讲的,现在就算编,也得让他们编出个说法来!”

  上首,皇帝还在怒火中烧。

  詹徽几人只能苦笑连连。

  一旁的太监早已跑下殿去,命人将那些符号用屏风搬了进来。

  屏风巨大,符号也写得清清楚楚。

  不论站在哪儿,都能一眼看清。

  “诸位爱卿,若谁能破译这些符号,哪怕只是一点线索,也算救了沐王一命!”

  “朕绝不吝赏,谁要是办成了,功劳簿上重重记一笔!”

  话音落下。

  朝中群臣纷纷低头,头几乎要埋进胸口。

  听着像是赏赐,可万一解不开呢?

  那不就成了罪人!

  “没人开口?”皇帝语气失望。

  群臣一个个低着头,仿佛这样就能避开皇帝的视线。

  于修明也低头,不敢出声。

  他不过是个小官,可不敢引起皇帝注意。

  可是!

  “抬起头来!!”皇帝一声怒吼。

  众人一震。

  于修明也被吓得不轻,赶忙抬头,目光下意识地往前看。

  然后——

  他愣住了!

  殿上皇帝的咆哮声还在回荡。

  谁都能看出,皇帝现在就像个火药桶。

  一句话不对,就可能炸了。

  但没人发现。

  在百官队伍的最末端。

  一个身形瘦小的老臣,突然僵在原地。

  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嘴唇却在不住地颤抖!

  “这么大一个朝廷,这么多官员,都说是最有学问的人!”

  “现在呢?没人能说句话?”

  “这么短的几个符号,竟没人能解开?”

  “那要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皇帝的怒喝声仍在殿内翻滚。

  群臣战战兢兢,没人敢出头。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

  皇帝的火气,已经对准了詹徽、礼部、鸿胪寺那几位。

  正好。

  让他们顶在前头。

  等皇帝骂够了,事情过去了。

  他们再出来说话也不迟。

  现在谁要是跳出来,不是傻,就是疯。

  果然!

  皇帝骂了许久。

  老爷子心里清楚,对这些官员,他也不能太过分。

  他为人强势。

  但并非不讲理。

  真正要处置一个官员前,总会把事情原原本本讲清楚。

  像现在这样——

  这名大臣既无过错,也无劣迹。

  只是答不上“问题”。

  他还没到不分青红皂白,动辄杀人的地步。

  他沉默良久,轻叹一口气。

  这一次。

  老爷子不再纠缠。

  他准备提起另一件事,一件压在心头已久的大事。

  “既然没人能答,那就说下一件,咱让你们找桃花……”

  话音未落。

  “陛下,臣,工部主事于修明,有要事上奏!”

  哗!

  一语惊起满堂哗然。

  百官齐刷刷转头,满脸惊诧。

  谁在这时候跳出来?

  这是什么情况?

  陛下都已经说了,这事先放一放。

  偏偏现在提出来,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鸿胪寺与礼部的官员,纷纷回头张望。

  看清是工部的一名老臣后。

  心里顿时一阵无语。

  “工部的人,怎么这么不懂事?”

  “干惯了粗活,脑子都转不过来了?都这把年纪,才六品官,早就没前程了,还出来冒头?”

  就连詹徽,此刻也只能苦笑,感慨自己运气不佳。

  朱标站在老爷子身旁,也是一脸无奈地看着下面,轻轻摇头。

  他其实也希望这事能有转机。

  但眼下百官束手无策,也不能逼得太紧。

  他对父皇的性子再清楚不过。

  父皇愿意转而谈下一件事,已经是退让。

  他在给百官机会!

  可是……

  为何偏偏这个时候跳出来?

  朱标望着那名站出来的六品工部主事。

  他有些印象。

  好像是被派去什么地方修堤坝去了?

  记不太清了。

  果然!

  当他看向老爷子时,发现老爷子的眼神已经冷了下来,眼神微眯。

  “说吧,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