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明第三代,皇长孙诞生!-《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正要扶皇爷进门,忽然——

  “呼——”

  山风猛然吹起。

  几人下意识闭眼,挡住飞沙。

  老爷子也抬袖护住眼睛。

  就在这时,

  “叮咚……叮咚……”

  清脆的声响传入耳中。

  老爷子心神一震,睁眼望去。

  只见茅屋墙上,挂着一只陈旧的牛皮拨浪鼓。

  风一吹,它便轻轻作响。

  鼓身斑驳,却保存完好。握柄竟是紫檀所制。

  老爷子目光一滞。

  莫名觉得熟悉。

  心跳开始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膛。

  他终于忍不住,冲了过去。

  一把抓过拨浪鼓,反复端详。

  当他看清柄上两个褪色的字时——

  脑海如遭雷击!

  整个人瞬间僵住。

  身子不住地颤抖。

  怎么可能?

  这是他第一反应。

  但紧接着,两个字在他心头炸开,

  刻骨铭心!

  “大孙!”

  “是咱的大孙!!!”

  “这是咱大孙的!!!”

  山林寂静,风已止。

  可朱元璋仍紧握拨浪鼓,如握珍宝。

  他的眼神炽热,仿佛要烧起来。

  “太孙!”

  “这真是咱大孙的!”

  “就是咱大孙的!!”

  他声音里满是震惊、困惑、还有压抑不住的激动。

  “皇爷……”

  蓝玉等人急忙上前。

  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朱元璋看向蓝玉、傅友德,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把将拨浪鼓举到他们面前。

  语气急切:“你们见过?”

  “认不认得?”

  “告诉咱,是不是眼熟???”

  詹徽是洪武十五年才入朝为官的,

  那一年,皇长孙与马皇后双双离世。

  解缙则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

  他们两人,从未见过皇长孙朱雄英。

  但蓝玉和傅友德不一样。

  他们从朱元璋起兵时便跟随左右,亲眼看着朱雄英出生、长大。

  尤其是蓝玉,身为舅姥爷,当年不知抱过多少次那孩子。

  熟悉至极!

  此刻的老爷子,眼中只剩手中那件旧物,嘴唇颤抖,几度开合。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朱元璋,这个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明开国皇帝,此刻却像一个老迈而脆弱的祖父,双手不住地颤抖,仿佛连手中的紫檀拨浪鼓都快握不住。

  他的指节泛白,紧紧攥着那件旧物。

  双眼死死盯着蓝玉,不肯移开。

  “看看……”

  “皇爷……”蓝玉一时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失态。

  直到他顺着视线望向拨浪鼓,脸色骤变。

  瞳孔骤缩,声音脱口而出——

  “这是雄英的?”

  “是吧?是他的?你没看错?”

  朱元璋的声音急促,呼吸变得粗重,“这真是咱大孙的东西?你确定?”

  这神情,他在昨日太子床前见过一次。

  “没错,没错……”

  蓝玉语气坚定,“皇爷,这拨浪鼓上的字,还是你亲手教雄英刻的。这木头,是我们从北元帝师权杖上砍下来的,我亲手砍的,绝不会错。”

  一旁的傅友德插话,语速飞快,“可这里怎么会出现太孙的物件?”

  “当年……”他顿了顿,没把话说完。

  因为所有人都记得。

  大明的皇长孙,在洪武十五年便已离世。

  同年八月,马皇后也撒手人寰。

  十年过去,尘封的记忆竟在此刻重现。

  忽然,蓝玉的目光停在某处。

  他伸出手指,声音都在抖。

  “皇……皇爷!”

  “那边!那边!”

  随着他的声音,朱元璋转头望去。

  那一刻,老爷子的身子再度剧烈震颤。

  屋檐下,一个做工精细却已斑驳老旧的木马,在风中轻轻晃动。

  风势刚过,木马仍余波未止。

  朱元璋缓缓迈步,一步步走向那件旧物。

  他一手握着拨浪鼓,一手轻轻抚上木马。

  手指摩挲间,低声呢喃。

  “这也是咱大孙的!”

  “是咱六岁那年送他的……”

  “他说要像我一样,长大后驰骋沙场!”

  “那时候,还有把木剑,都是我亲手给他刻的!”

  “这些东西……怎么会在这种地方?”

  “怎么会在这种地方?”

  朱元璋自言自语,眼神中满是追忆,声音却渐渐沙哑。

  蓝玉慢慢走近。

  “皇爷……”

  “我也不明白,是谁把这些东西带到这里。”

  “当年,这些东西不是已经随太孙一同入土了吗……”

  说着说着,他的语气变得阴冷。

  “难道,是这地方的主人,动了太孙的遗物!”

  若是真的。

  管他是不是什么隐士高人。

  蓝玉敢带兵踏平此地,片瓦不留!

  “凉国公,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傅友德语气沉稳,“还是先找到这里的主人,问个清楚。”

  两人交谈着,但都没察觉到。

  就在这时。

  那位眼神早已泛起旧日波澜的老人,竟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地坐上了木马。

  他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木马上的每一道纹路。

  那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仿佛都在讲述,这位老人对往昔的深深眷恋。

  蓝玉心中发酸。

  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硬生生扭过头去。

  眼眶泛红了!

  傅友德也神情黯然。

  詹徽和解缙虽未亲历那段过往,但此刻也被这份情绪所感染。

  纷纷停下脚步。

  让这片天地,多了一瞬宁静。

  谁也不愿去打断皇爷的沉思!

  “叮咚叮咚……”

  拨浪鼓悄然响起。

  老人坐在木马上。

  脑海中不断闪回一幕幕过往……

  ……

  “就在这儿了!”

  同一时间,桃园空间里。

  目睹这一幕的朱雄英,忍不住落下泪来。

  那些记忆,清晰得如同昨日,分明就是亲身经历!

  他回过神来,擦去眼角湿润。

  重新投入计划之中!

  “造梦师!”

  “编织梦境!”

  ……

  密林深处,庭院之中。

  拨浪鼓轻轻晃动……

  那位老人,不知何时,眼睑已缓缓闭上。

  嘴里低声呢喃着……“大孙!”

  ……

  大明洪武七年,十月,天降瑞雪。

  那一夜……

  淮西二十四将尚在人间,徐达也还健在。那些日后纷纷离世的功臣们,早早站在殿外焦急等候……

  直到一声婴儿啼哭划破夜空……响彻整个皇宫!

  全城震动!

  “大明第三代,皇长孙诞生!”

  “依《皇明祖训》……”

  “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授以镀金银册、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