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群蛀虫!吸的是我大明百姓的血肉!-《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朱雄英生怕对方听不懂。

  他越说越慢,语气沉稳。

  而朱允熥已经明白了许多,听得出眼眶泛红。

  他感觉,大哥说的这一切背后,有一只极其阴暗的手,在操纵着整个局面。

  朱雄英继续说下去。

  “不管愿不愿意,最终都会答应。”

  “时间久了,属于百姓的田越来越少,洪老爷子的收成也逐年减少,但那些掌柜却越来越有钱。”

  “等他们吃饱喝足,就开始露出真面目。”

  “比如,把原来二十税一的租子,悄悄改成十税一,甚至五税一、二税一……”

  “直到百姓被逼到绝境,揭竿而起。”

  “那时候,所有的怒火与怨恨……”

  “都会冲着一个方向去。”

  “也只能冲着一个方向去。”

  朱允熥已完全明白。

  他眼眶通红,咬牙喊出:“他们会恨洪老爷子。”

  “允熥,你已经开窍了。”

  “那我们再往深里走一步,甚至换个角度看呢?”

  朱雄英摆弄着手中的棋子,黑白分明。

  “洪老爷子的产业,不止是粮食。”

  “还有布料、铁器、陶瓷,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买卖。”

  “早些年,为了打开市场,他对下面的商贩也很宽容。”

  “他们虽不能种地,但在经营上得到了很大的照顾。”

  “比如说,卖布、卖瓷器赚了二十两银子,只需交一两银子的租,剩下的,全都能拿来继续做生意。”

  “可是,掌柜们坐不住了。”

  “钱太多了。”

  “他们看着眼红。”

  “所以,既然都是做生意的,”

  “为什么这些产业要属于洪老爷子,”

  “而不是属于他们自己?”

  “那些东家,为什么不安排自家兄弟来管事?”

  “用外人做管家,用外姓亲戚,甚至招些义子来当差?”

  “他们难道干不来?”

  “这么多银钱,全被外人揣进了腰包!”

  “良心能安吗?”

  “可若换成自家人呢?”

  “落到老洪头手中,还能剩下几分?”

  朱雄英提出疑问。

  他见朱允熥已经有些明白其中深意。

  便继续说道。

  “所以……”

  “老洪头日日苦思,他已经把能给的好处,全都给了。”

  “可为什么……”

  “到手的银钱反而越来越少了?”

  “为何……”

  “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到最后竟要被败空?”

  “每当他追问原因……”

  “那些管事总说,下面太苦,一旦遇上灾荒,还请老爷子宽免,甚至彻底免了?”

  “老洪头出身乡野,他知道百姓不易。”

  “所以,真遇上灾年,他真的会免!”

  “可那命令,一旦被管事压下,根本不往下传。”

  “转头一想,管事们不管百姓死活,照旧收租。”

  “哪怕逼到人卖地卖房……”

  “逼到人家妻离子散……”

  “逼到人走投无路……”

  一阵沉默。

  朱允熥眼中已泛起泪光,胸口如压巨石,双手紧握,指节发白。

  朱雄英缓缓起身,走到他身旁,轻轻搭上他的肩。

  “允熥啊。”

  “你说,这样的老洪头,怎能不越变越穷?”

  沉默中。

  他感受到肩上那一阵阵温暖,像是从心底传来。

  这位在东宫长大,性情沉静、从不涉足政务的皇孙。

  第一次。

  第一次体会到了,那种沉重到喘不过气的无力感。

  他声音颤抖。

  原以为那位高坐金殿、威震天下的老人无所不能。

  如今想来……

  爷爷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

  他几近哽咽。

  带着压抑的怒意喊出。

  “大哥!”

  “爷爷他……太苦了!”

  ……

  “懂了吗?”

  朱雄英望向前方,轻声问。

  朱允熥眼眶湿润,缓缓点头。

  “大哥的意思是:老洪头就是皇爷爷,那些管事,就是当朝百官。”

  朱雄英微微点头。

  “你能明白。”

  “大明重农轻税,看似安稳,其实隐患极大。”

  “今日所言,只是给出一个方向,真正的细节,还需要你们自己去填补。”

  “如今,大明又引进新粮种!”

  “农产提升,百姓富足,国策也该重新衡量。”

  “务必小心谨慎。”

  留下最后几句叮嘱,朱雄英的身影,缓缓淡去。

  朱允熥声音哽咽,忽然开口。

  “大哥,为什么不是你来说……”

  “你一定还活着!”

  “你一定还活着,对不对?”

  前方那模糊的身影,正一点点变得透明。

  没有回应。

  朱允熥依旧不愿放弃。

  “大明需要你!”

  “这些话,该由你说出来!”

  “皇爷爷也需要你……”

  朱雄英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

  朱允熥怔怔地蹲下身,眼神空洞。

  忽然。

  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记住那三个字谜……”

  “一定要解开!”

  “它们对你们的决定,很关键!”

  什么?

  朱允熥缓缓抬头,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那小院中,某扇门上的三行字。

  【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

  【枝头眉月仍半掩!】

  【节约劳力,大有可为!】

  大哥说的,就是它们?

  原来,真是三个字谜?

  正思索间,肩膀猛地被人拍了一下。

  他猛然惊醒。

  ……

  “皇爷爷!”

  “你看看这三弟,朝堂之上,百官议事,他居然在大殿上睡着了。”

  “简直是不敬!”

  此时奉天殿内,因解缙突然发难,黄子澄语塞,气氛本就微妙。

  老爷子原本想看场好戏,谁料朱允熥竟靠在柱子上昏睡过去。

  这一幕被朱允炆撞见,当场揭发,满朝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

  朱允熥眼神恍惚,满脸疲惫,眼底血丝密布。

  老爷子一见,心头莫名一紧。

  站在一旁的朱标,也望向老爷子。

  他们没说话,但彼此眼神中,藏着某种熟悉的担忧。

  就在这时,一件更让人惊讶的事发生了。

  朱允熥不再低头退让,他转过身,把朱允炆搭在自己肩上的手,轻轻拨开。

  语气坚定地说。

  “皇爷爷,我明白了!”

  老爷子一脸震惊。

  他话还没出口。

  朱允熥的声音再次炸响!

  “大明的财政税收,不是小问题!”

  “是出了大漏洞!”

  “是一个被无数人争抢着吸血的大洞。”

  “他们……就是一群蛀虫!”

  “吸的是我大明百姓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