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你是否搞错了重点?-《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坏城中诸多老百姓也热议了起来。

  “原来……原来皇长孙迟迟不现身,是担心这个?”

  “外使说有人强行给他续命,而这段时间,皇长孙一直在给大明送宝物。”

  “难道那些东西,都是那位神人留下的?”

  “没错!否则,一个消失十年的皇长孙,哪来的黄金?哪来的粮食?哪来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宝贝。”

  “可皇长孙这么做,是把最后的力气,都用来帮我们大明啊。”

  “说得我都想哭。”

  “那皇长孙现在怎么办……”

  “听那老者意思,说没就没。”

  “什么!”

  人群情绪骤变。

  所有人都露出不忍神色。

  “怎会这样,皇爷和长孙,还有我们,才刚团聚啊。”

  “难道,这一切只是注定的离别?”

  人群中,不安的情绪迅速蔓延。

  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名为“悲观”的阴云。”

  刚才的激动,仿佛从未发生过。

  但最后,还是有人高喊:“我们不信!”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些外国的仪式,神神叨叨,谁知道真假?”

  “对!”

  “皇长孙就在那边,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消失!”

  “从现在开始,就按陛下说的办!”

  “我大明……”

  “三代英主!”

  只是……

  话是这么说,但众人心头,依旧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

  大家纷纷摇头,神色复杂。

  “可是……万一是真的呢?”

  “说到底……”

  “当年三皇孙,确实被送走了啊!”

  刹那间,人群再度陷入沉默。

  但没过多久,又有人站出来鼓劲。

  “别慌,皇长孙现在还在!”

  “我们只要盯着他,看他到底在不在……”

  “不就能证明,那个外使老头是在胡说八道吗?”

  “对!”

  “他一定在骗人!”

  人们又开始互相打气。

  直到那位祭祀老者的大弟子现身,说出自己的观点。

  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望向他。

  “第一问,打天下!”

  “没有人比我们大明更懂!”

  这一刻。

  众人都充满自信。

  而此刻!

  那位名叫“宋老”的祭祀老者大弟子。

  任宗盛。

  用极其坚定的语气,说出令大明文人几乎气炸的话。

  “所谓文人,不过是一群酸腐之徒!”

  “他们脑子僵化,为了争权夺利,互相倾轧。”

  “一旦得势,就打压武将。”

  “简直无耻至极。”

  “再说,除了动动笔,文人还有什么用?”

  “打仗带上他们,只会空谈误事!”

  “这种人!”

  “该杀、全杀、一个不留!”

  “否则,就是动乱的根源!”

  “唯有战马与弯刀,才是打天下的真正武器!”

  “岂有此理!”大明文人当场气炸。

  尤其是那些翰林学士。

  这简直是当众扇他们耳光。

  一时间,众人文人脸红耳赤,怒不可遏。

  很快,一名文臣站了出来。

  “这是何等肤浅的言论!”

  “没有文人,谁来写兵法?”

  “没有文人,谁来安抚百姓?”

  “没有文人,谁来治理后方?”

  他连发三问,气得直抖。

  可他话音刚落,任宗盛冷冷回应。

  “你说的这些,武将也能做!”

  “而且,兵法大多也是武将写的!”

  “同理!”

  “比起文臣,武将同样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解决军粮问题,还能稳固后方。”

  任宗盛边说边举例。

  “就说‘草原帝国’,昔日的黄金家族……”

  “手中只有快刀!”

  “脚下只有烈马!”

  “蒙元铁骑、满万不可敌!”

  “一把快刀,打下了多大的疆域。”

  “光是旗下的四大汗国。”

  “每一个,都远超如今的大明。”

  他顿了顿,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再看看宋国的文人!”

  “呵!”

  “所谓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是文人时代的巅峰。”

  “可最终呢?又是多么的腐朽、懦弱、甚至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在舍弃百姓时,连眼睛都不眨。”

  “文臣,出奸臣!”

  “甚至亲手害死了一位能让国家更强大的统帅——岳帅!”

  “寒了多少人的心?”

  “百官高坐朝堂,却毫无武力。”

  “一心只想求和。”

  “连带着那些皇帝,也毫无骨气。”

  “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武将成了那些迂腐文人的棋子!”

  “何其荒唐?”

  “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才怪。”

  任宗盛似乎因祖先的经历,对“文人”毫无好感。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用蒙元和宋国作对比,把文臣贬得一无是处。

  “诸位大明的文臣武将!”

  “单从打天下的角度看,我说的,有没有错?”

  任宗盛停顿片刻,嘴角带着讥讽,望向大明的众臣。

  一时间,在场的文臣武将,各自神色不一。

  其中,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虽未出声,但神情自信。

  而一群文臣,明明知道他说得不对,可他举的例子,是蒙元灭宋的历史。

  要反驳,就得拿出有力的依据。

  可也许宋朝的软弱,像一根刺扎在心头。

  一时之间,无人应声。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终于,齐泰站了出来。

  “你这蛮夷,脑子简单!你说祖上是汉人,可现在来看,简直丢尽了汉人的脸!”

  “汉人的文化,就像历史长河中的烈日!”

  “照亮了我炎黄子孙几千年的道路!”

  “纵观历史,北方草原上……匈奴、突厥、辽、金,还有你效忠的蒙元……”

  “一次次被我汉人王朝击溃,直到灭亡!”

  “这,是弯刀和战马能做到的吗?”

  “这,不正是那些守护文脉的文人所留下的?”

  “这等早已效忠他人的野狗!”

  “如今,竟打着干预朝政的奸臣旗号,妄想抹去我炎黄文明数千年的根基!”

  “多么荒唐?”

  “多么无知?”

  齐泰说得情绪激昂。

  在他身后,一群文人也纷纷鼓掌称快。

  有人激动得,跟着齐泰一起怒斥“野狗!”

  连朱允炆也露出一丝笑意,转头看向朱雄英,眼神中带着追问。

  然而!

  面对如此激烈的指责。

  令人意外的是……

  那位外使任宗盛,却始终面带笑容。

  “这位……应当是齐泰大人吧?”

  “你是否搞错了重点?”

  “我从未否定文人在治国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我们今天讨论的,”

  “是夺取天下的问题!”

  “不是治理,也不是守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