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皇爷爷,我知道答案。-《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与此同时,桃源空间内。

  朱雄英满脸期待。

  “那三道题,也该登场了!”

  之前用造梦引导时,总因主观意志中断,效果不佳。

  他决定换种方式继续推进。

  系统提示说,第二阶段是“建立紧密联系”,

  也就是说,要让他们主动寻找自己。

  万一朱标病好了,这边再无吸引力,一切就前功尽弃。

  达成阶段目标的评判标准是:参与人数、精彩程度、影响力。

  因此,必须设计一个既能吸引人,又能引发关注的计划。

  那三道数字题,正是关键。

  其实那座宝藏并不只是金银财宝,而是某次签到获得的奖励。

  开启方式,是一个类似密码锁的数字机关。

  他故意设题,其实就是变相地告诉他们开启方式。

  只是,他们真能解得出来吗?

  朱雄英有些担忧。

  “不过,我之前送出去的那封信,应该能让他们兴奋一阵吧?”

  他一边想着,一边继续观察皇宫的动静。

  ……

  “咱当场给他升二品!”

  老爷子在殿上一声令下,群臣哗然。

  朱允炆张大嘴巴,完全摸不着头脑。

  朱标也满脸疑惑。

  “父皇,眼下最重要的是应对洪灾!”

  “不是答题啊!”

  朱标心急如焚,语气中满是焦急。

  文武百官更是暗自揣测,皇爷是不是真气糊涂了。

  只是——

  事情,才刚刚开始。

  老爷子直接忽略他们。

  视线投向远处某个方向。

  他抬起手。

  “过来!”

  他也不管对方能否听懂。

  只是随意地招了招手。

  可诡异的是。

  “哗啦!”

  翅膀拍打的声音响起,不久后,所有人愣在原地。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一只白鸽吸引。

  当鸽子停在老爷子手指上时。

  众人这才想起一个传言。

  “又是那个神医?”

  “他到底是谁?”

  “总是出现,该不会有别的目的吧?”

  “别乱讲,太子能醒过来可是靠了他!”

  官员们低声议论。

  那个“隐士”的称呼悄然变成了“神医”。

  朱标听在耳中,一时愣住。

  他刚听到有人说,自己能醒来是因为“神医”赐药。

  难道……就是这只鸟?

  ……

  另一边。

  老爷子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鸽子腿上的信。

  动作熟练。

  但没人知道,他心里更在意的其实是——

  那神医为什么收藏着大孙小时候的玩具?

  他见过大孙吗?

  每次想到这,老爷子心里就一阵发颤。

  不敢继续往下想。

  他怕。

  怕自己猜错了。

  怕再次面对失去的痛苦。

  可即便如此。

  心里那颗种子已经埋下,不等到结果,他无法安心。

  信纸缓缓展开,这次他读得飞快。

  第一句话就抓住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解题开门,洪灾可解!”

  “除了水稻和小麦,其余粮食皆从海外而来,是新品种,可丰富大明食物体系!”

  “愿我大明,再无饥荒!”

  “宝山之内,尚有矿物开采之法……”

  “愿我大明,再无寒冷饥饿之苦!”

  短短几句话。

  每读一句,朱元璋的心就震动一分。

  当他看到“新品种”三个字时,激动得几乎站不稳。

  这么说来。

  蓝玉带回来的那一袋粮食,就是新品种?

  如果推广开来——

  面对灾荒,是不是能少死很多人?

  朱元璋太明白百姓最缺的是什么了。

  还有那句“再无冻馁之苦”,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想不通。

  但当他看到最后一行字时。

  心中的疑问瞬间化作一团火焰。

  “心中疑虑,门后可解!”

  门后?

  是他想的那个问题吗?

  雄英?

  “蓝玉,你还愣着干嘛?”

  老爷子一急,直接朝蓝玉喊道。

  后者苦笑。

  他真想不起来。

  倒是身后的解缙。

  急忙将目光投向群臣。

  “我们在陪皇上寻找神医,也就是那位隐居高山的高人时!”

  “曾发现过一批自元末战乱之后,便一直封存的粮食,数量超过一百万石!”

  “但神医设置了三道题目,只有解开,门才能打开!”

  此话刚落。

  满朝文武都是头一回听说,震惊不已。

  “一百万石?”

  “这怎么可能?一亩地的收成,也不过就是一两石!”

  “一百万石?这都快赶上一个州府的总产了!”

  “别当我们是外行……”

  “君无戏言!”老皇帝却在此刻一锤定音,“我说出来的话,从不打折扣。湖广布政司这次隐瞒灾情,现在谁能答对神医的问题,救百姓于水火!”

  “谁要是能办到,这空出来的布政司之位,就归他坐!”

  什么?

  群臣心中一震,不少人瞪大了眼。

  恍然间明白过来……

  这又是那位神秘人物的手笔!

  他是谁?

  第一次是猜字谜,第二次又是解题!

  这是把整个天下,都当成了棋盘吗?

  此时,解缙的声音已然响起。

  【第一题:竹夫人过寿,桌上燃着七十三盏灯,屋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忽然一阵风吹进来,吹灭了三盏。再一阵风,又吹灭六盏。】

  【问:还剩几盏灯?】

  问题刚一抛出。

  刚才还满腹狐疑的百官,瞬间来了精神。

  韩林学士率先站出,大声说道:“这题太简单了,表面上看着复杂,其实只是基础加减,连小孩都能算。”

  “七十三盏灯,第一次灭三盏,第二次灭六盏。”

  “不就是剩下六十四盏吗?”

  话音刚落,周围官员一阵懊悔。

  “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就我没抢到!”

  “真气人!”

  “柳大人真是好运!”

  可还没等那学士缓过神来。

  落在老爷子肩头的信鸽,忽然“咕咕”叫了两声,还像人一样摇了摇头。

  “不对!”老爷子一愣,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

  信鸽又“咕”了一声,点了点头。

  “有意思。”老爷子望向群臣,眼神中带着期待,“还有谁想试试?”

  “怎么会错?三盏加六盏,不是九盏吗?这不就是减法吗?”

  人群中,黄子澄与齐泰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这神医到底想考什么?难道还有别的门道?”

  解缙沉声道:“上次的谜题,答案就不按常理出牌,这次恐怕也一样。”

  可不管百官怎么想,

  怎么琢磨,

  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有人干脆随便报了个数字,结果换来信鸽又一次摇头。

  “现在想不出也没关系,诸位先回去再琢磨琢磨,家里有门人弟子的,也可以让他们帮忙想,算在你们头上。”

  老爷子清楚,这事急不得。

  他已经下了台阶,让群臣回去细想。

  百官只能应下。

  神情各异,陆续起身准备告退。

  正要散去。

  忽然,一道轻柔却坚定的声音,从朱标身后传出。

  声音不大,稍不留神就错过了。

  “皇爷爷,我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