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夺门之变!杀于谦!-《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也就是说……

  这场保卫战胜利后,大明并未真正重拾国力。

  “还是那个废帝……”

  “误我大明!”

  老皇帝怒吼,语气凌厉,毫不掩饰。

  接下来一幕。

  当他继续看到剩下的内容,情绪再也绷不住了。

  眼眶瞬间泛红!

  朝中众臣和诸位藩王,同样惊愕无比。

  有人几乎忍不住要破口大骂。

  画面中呈现的是——

  瓦剌首领也先兵败退去。

  大明开始全面应对瓦剌,彻底关闭边境贸易!

  重兵封锁边关!

  瓦剌本是游牧民族,失去贸易渠道,损失惨重。

  战又战不过,只能低头。

  也先无奈之下,竟把俘虏的大明皇帝——朱祁镇送回!

  以此为条件,请求大明重新通商。

  同时,希望瓦剌仍能保留名义上的附属地位。

  大明高层权衡之下,被迫答应。

  未曾想到,这一决定,竟埋下祸根。

  朱祁镇归来,发现皇位已被弟弟——朱祁钰占据。

  在位期间,朱祁钰让大明逐渐恢复元气。

  但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且没有子嗣。

  给了某些朝臣可乘之机。

  以曾经提议南迁的徐有贞为首,迎接朱祁镇重返京城。

  “夺门之变”爆发!

  六年之后,朱祁镇再登皇位。

  改元“天顺”,废“景泰”。

  这一次,他虽未再葬送数十万大军。

  却亲手毁掉了大明臣民对皇室的信任。

  力挽狂澜、力保京城的兵部尚书——于谦。

  被他视为景泰旧臣,处死!

  “要重登皇位,必杀于谦!”

  于谦临刑之时,想起自己早年所写《石灰吟》。

  低声喃喃: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大明于风雨飘摇之中。

  却未料,所侍非人。

  临死前,他大笑高呼: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去世之日,百姓跪地痛哭,万人哀悼。

  高呼:天下冤之!

  “接下来!”

  “节奏加快点!”

  与此同时,朱雄英感知到老爷子和众人的愤怒,正不断在心底翻涌。

  他只能摇头苦笑。

  历史就是这样。

  接下来的两百年,他们只会越看越气,越看越怒。

  土木堡之变的深远影响,在于:此前五代君主的所有努力,皆化为乌有!

  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只顾削藩、在位短暂的建文帝朱允炆。

  缔造永乐盛世的成祖朱棣。

  开创“仁宣之治”的洪熙皇帝、和他的长子,宣德皇帝朱瞻基!

  这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大明的国力一朝胜过一朝。就算期间偶有起伏,也总能迅速重回巅峰。

  但“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一切都变了。

  自洪武帝起,大明始终对外主动出击,战略上保持强势姿态。可这场巨变之后,大明开始滑向不可逆转的衰落。

  从此,面对草原势力,从进攻变为防守,成了历史转折点。

  一个帝国一旦失去进取精神,就注定陷入无休止的内部消耗。

  宦官掌权、党争不断、彼此倾轧……这些逐渐压垮了曾经强大的王朝。

  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只剩下从心底涌出的无力感。

  和一个末世王朝,注定覆灭前的悲凉。

  那么,朱雄英为何要让老爷子他们看到这些?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问题:

  大明……为何而亡?

  其中,有几项关键因素,追根溯源,与老爷子定下的某些“国策”息息相关。

  一旦后代皇帝想改革,就会被当朝文官搬出《皇明祖训》:“祖宗之法不可变”来压制。

  正因如此,大明后期的皇权,早已沦为百官手中任人摆布的工具!

  ……

  此刻,在梦境之中。

  老爷子等人亲眼看到,那位曾被众人交口称赞、扶大厦于将倾的“于谦”,竟然就这样被杀了。

  老爷子怔住了,眼神呆滞,满脸不可置信。

  他抬起的手微微颤抖,仿佛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

  朱标、朱棣等人也愣在原地,说不出一句话。

  朱棣的脸涨得通红,似乎难以接受,自己的子孙中竟会有人做出这种事!

  “夺门之变!”

  “好一场夺门之变!”

  “朱棣,你看看,这就是你种下的祸根!”

  “你的子孙,将会不断效仿你,陷入无休止的手足相残之中。”

  “这样的人才!”

  “这样的忠臣!”

  “就算是我,也不敢轻易动他……”

  “京师保卫战之后,他早就不只是一个兵部尚书了。”

  “他是整个京城百姓的脊梁,是那场大战胜利的精神支柱。”

  “是千万臣民忠诚的象征。”

  “哪有皇帝亲手斩断自己臣民忠义之心的道理?”

  “今后的大明……”

  “还有谁愿意为朝廷鞠躬尽瘁?”

  “恐怕个个都会变成趋炎附势、勾结党派的奸佞之徒!”

  “这大明朝堂,还有忠良立足之地吗?”

  老爷子终于怒吼而出。

  一时间,百官屏息,不敢言语。

  可那些偷偷抬头看向画面的帝王们,心中仍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这位大明皇帝,竟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与南宋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害死岳飞之举,又有什么分别?

  这岂不是让功臣心寒?

  杀了于谦。

  或许是为保住皇位。

  可他真不明白,这样的结局会带来什么吗?

  大明能承受得起吗?

  朝中大臣,皇室宗亲,他们又能承受得住吗?

  以后……

  还会有人像于谦那样,不怕粉身碎骨吗?

  即便现在……

  朱允炆脸色也变了,但心里却泛起一丝庆幸。

  “看来我不是最糟糕的那个!”

  见老爷子情绪波动,提到于谦之死,仍耿耿于怀!

  朱标赶紧上前劝慰。

  “父皇,那只是梦。”

  “后面还有,不过……好像快了。”

  话音未落。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那影像。

  果然,那位在老爷子眼里十分不堪的皇帝,终于去世。

  可死后,却竟得“明英宗”的庙号?

  “英”字是褒是贬?

  百官沉默。

  老爷子冷哼一声,继续往下看。

  这一回。

  脸色始终阴沉。

  朱棣更是神情大变,自始至终眉头紧锁。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