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成了最煎熬的酷刑。
高云如同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虫,分明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在收紧,却因线索未明、证据不足而无法挣脱。她依旧每日准时前往刑部点卯,处理公务,与同僚寒暄,甚至偶遇陈明远时,还能维持表面上的礼节与平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踏入刑部衙门,都如同踏入龙潭虎穴;每一次与陈明远目光相接,都仿佛在与毒蛇对视。
她派往西北的人,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赵磐的确切消息传回。而沉鱼阁那边,暗哨每日回报,夕颓依旧被严密软禁,阁楼下的守卫有增无减,气氛一日比一日凝重。高云甚至能感觉到,陈明远的耐心正在耗尽,那温和面具下的獠牙,随时可能彻底露出。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中,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转机终于伴随着雷霆降临。
赵痕回来了。他如同一个从泥泞中爬出的幽灵,浑身湿透,带着满身风尘与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在子夜时分,踉跄着敲响了高云书房的后窗。
“大人……”赵痕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但眼神却亮得骇人。他从贴身的衣物内层,掏出一个被油布和蜡封保护得极好、沾着点点暗红血迹的信筒,“找到了……赵磐……他在西北边境一个小镇隐姓埋名,被我们找到时,已病入膏肓……这是他临死前,留下的亲笔供状,还有……当年陈明远与他往来的密信副本,他藏了十年……”
高云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她几乎是抢过那信筒,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她迅速扶赵痕坐下,简单为他处理伤口,然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筒。
油灯下,纸张泛黄,字迹因书写者的虚弱而有些歪斜,但内容却惊心动魄。赵磐在供状中详细描述了十年前,如何被陈明远重金收买,如何在接风宴的酒水中下入迷药,如何在屠杀开始后按照陈明远的指示,负责解决几名知晓内情的使团核心成员,并抢夺那份记载着“魂牵”香配方的贡品清单。他甚至保留了陈明远指示他行动、并承诺事后助他远走高飞的几封亲笔密信!
铁证如山!
这薄薄的几张纸,重逾千斤。它们不仅证实了夕颓所言非虚,更将陈明远的罪行牢牢钉死!
“好!好!赵痕,你立下大功!”高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她小心地将供状与密信收好,与那本染血的名册放在一处,“你的伤……”
“属下无碍……”赵痕强撑着说道,“但大人,我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截杀,对方手段狠辣,像是灭口……陈明远恐怕已经察觉我们在查他,此地不宜久留!”
高云眼神一凛。果然!陈明远的手,比她想得更长!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行动!趁着他尚未完全反应过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你在此处藏好,等我回来!”高云当机立断,她换上官服,将名册、供状、密信三样铁证小心贴身藏好,看了一眼窗外依旧磅礴的雨势,眼神决绝。
她没有去刑部,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在这个电闪雷鸣的深夜,她手持刑部主事的腰牌,直奔皇城司!这是直属于皇帝、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的监察机构,唯有这里,才有可能绕过陈明远在刑部经营的势力网络,将证据直达天听!
皇城司的值夜官员被深夜闯宫的高云惊动,在验明身份、听闻有惊天大案禀报后,不敢怠慢,立刻层层上报。雨水沿着高云的官帽滴落,在地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她挺直脊梁站在皇城司森严的大堂内,如同暴风雨中屹立不倒的青松。
证据被呈送上去。时间在令人焦灼的寂静中流逝,只有殿外的雷声滚滚而过。
不知过了多久,内侍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宣——刑部主事高云,觐见!”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年迈的皇帝面色阴沉如水,御案上,摊开的正是高云冒死呈上的三样铁证。几位被连夜召来的、德高望重的阁老与皇城司都指挥使肃立一旁,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高云跪在下方,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地将十年前西南使团血案真相、琉璃巷命案缘由、陈明远如何勾结护卫队长赵磐谋财害命、事后掩盖真相、以及如今为灭口软禁人证夕颓等罪行,一一陈述。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脉络清晰。
皇帝震怒!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好一个陈明远!好一个道貌岸然的刑部侍郎!”皇帝猛地一拍御案,声如雷霆,“传旨!即刻革去陈明远所有官职,锁拿下狱!皇城司协同京兆尹,按名单所列,将所有涉案官员,一律缉拿,严加审讯!不得有误!”
“臣,遵旨!”皇城司都指挥使躬身领命,立刻转身调派兵马。
圣旨一下,便如雷霆席卷京城。在这个暴雨将歇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皇城司的铁骑与衙役如虎狼般出动,冲向一个个沉睡中的高门府邸。哭喊声、呵斥声、兵甲碰撞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高云没有参与抓捕,她得到了另一项旨意——带人前往沉鱼阁,解救被软禁的夕颓,并护送其至安全之处。
当高云率领一队皇城司精锐,再次踏入沉鱼阁后院时,那些负责看守夕颓的护卫,见到皇城司的令牌与如狼似虎的兵士,顿时面如土色,不敢有丝毫抵抗,顷刻间便被缴械控制。
高云快步冲上阁楼,用力推开那扇紧闭的房门。
房间内,烛火已将燃尽。夕颓坐在窗边,似乎一夜未眠。她听到动静,愕然回头,看到一身官服被雨水打湿、却目光灼灼如同带着晨曦而来的高云时,整个人都怔住了。
“高……大人?”
“结束了,夕颓。”高云走到她面前,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陈明远已下狱,所有参与当年血案的人,都将受到国法制裁。陛下已下旨,重查西南使团案,还你族人清白与公道。”
夕颓呆呆地看着她,仿佛听不懂她的话。过了好一会儿,那巨大的、迟来的冲击才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十年的隐忍,十年的仇恨,十年的孤寂与恐惧……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汹涌而下,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身体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高云上前一步,稳稳地扶住了她。
夕颓伏在高云的肩头,身体因剧烈的情绪波动而颤抖不已。良久,她才用尽全身力气,哽咽着说出两个字:“……谢谢。”
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的坚持,谢谢你还我,还我族人一个公道。
高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单薄而颤抖的脊背。窗外,雨停了,东方天际,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
——
七日后,圣旨下。
陈明远及其核心党羽,罪证确凿,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其余涉案官员,依律严惩,流放、革职者不计其数。沉冤十年的西南使团案得以昭雪,追封抚恤,立碑纪念。沉鱼阁乐伎夕颓,实为西南使团正使之女木娅,举报有功,特赦其复仇之行为,以示天恩。
案件了结,京城舆论哗然,随后渐渐平息。权力的更迭如同潮汐,旧的势力被冲刷而去,新的秩序在废墟上建立。
结案当晚,高云再次来到沉鱼阁。夕颓的房中,行李已打包过半。
“你要走?”高云看着那些简单的行囊,问道。
夕颓,或者说木娅,转过身,脸上已没有了往日的沉重与阴郁,虽然依旧苍白,但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却如同被雨水洗过的晴空,清澈而宁静。
“京城已无我容身之处。”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与一丝淡淡的怅惘,“仇已报,冤已雪,该离开了。这里……有太多不好的回忆。”
高云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递到她面前:“西北边境需要一名熟悉异族事务、通晓音律教化、且忠诚可靠的监察使,负责协调部族关系,宣扬朝廷德化。我向陛下举荐了你。”
夕颓彻底愣住,难以置信地看着高云,又看看那枚代表着身份与责任的令牌:“为……为何?我乃乐籍出身,又身负命案……”
“乐籍已为你削除,陛下特赦,前尘已清。”高云看着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因为这双眼睛,”她顿了顿,声音温和而有力,“不该只用来回顾过去的黑暗,更应该望向未来的光明。你的身份,你的经历,你的能力,正是西北所需。那里天地广阔,或许能让你找到新的归宿。”
夕颓眼眶微热,十年来的伪装与重负在这一刻彻底卸下。她看着高云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期许,垂头,良久,伸手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令牌,轻声道:“好。”
——
离京那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城门外,长亭畔,夕颓已换上一身利落的骑装,青丝高高束起,少了几分柔媚,多了几分英气。她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承载了她十年血泪与挣扎的京城,然后深吸一口气,勒转马头,准备奔向未知的西北。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飞奔而来,在她面前勒停。马背上,高云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常服,风尘仆仆,目光却亮如晨星。
夕颓愕然:“高大人?你……”
高云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奏请调任西北巡按御史,圣上已准奏,三日后启程。”
夕颓彻底怔住,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你……为何?”
“我说过,”高云策马与她并辔而立,望向西北方广阔无垠的天空,声音随风传来,清晰而坚定,“你的眼睛应该望向光明。但没人说,必须独自一人。”
秋风掠过原野,吹起两人的衣袂与发丝,交织在一起。夕颓望着高云眼中那清晰映出的、自己的身影,望着那份毫无保留的同行与守护,十年来,第一次,从心底深处,绽放出了一个真心的、如同阳光般明媚的笑容。
远处,夕阳正好,将两人的身影拉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指向西北方那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广阔的天空。
(第二十八卷,完)
        高云如同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虫,分明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在收紧,却因线索未明、证据不足而无法挣脱。她依旧每日准时前往刑部点卯,处理公务,与同僚寒暄,甚至偶遇陈明远时,还能维持表面上的礼节与平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踏入刑部衙门,都如同踏入龙潭虎穴;每一次与陈明远目光相接,都仿佛在与毒蛇对视。
她派往西北的人,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赵磐的确切消息传回。而沉鱼阁那边,暗哨每日回报,夕颓依旧被严密软禁,阁楼下的守卫有增无减,气氛一日比一日凝重。高云甚至能感觉到,陈明远的耐心正在耗尽,那温和面具下的獠牙,随时可能彻底露出。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中,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转机终于伴随着雷霆降临。
赵痕回来了。他如同一个从泥泞中爬出的幽灵,浑身湿透,带着满身风尘与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在子夜时分,踉跄着敲响了高云书房的后窗。
“大人……”赵痕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但眼神却亮得骇人。他从贴身的衣物内层,掏出一个被油布和蜡封保护得极好、沾着点点暗红血迹的信筒,“找到了……赵磐……他在西北边境一个小镇隐姓埋名,被我们找到时,已病入膏肓……这是他临死前,留下的亲笔供状,还有……当年陈明远与他往来的密信副本,他藏了十年……”
高云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她几乎是抢过那信筒,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她迅速扶赵痕坐下,简单为他处理伤口,然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筒。
油灯下,纸张泛黄,字迹因书写者的虚弱而有些歪斜,但内容却惊心动魄。赵磐在供状中详细描述了十年前,如何被陈明远重金收买,如何在接风宴的酒水中下入迷药,如何在屠杀开始后按照陈明远的指示,负责解决几名知晓内情的使团核心成员,并抢夺那份记载着“魂牵”香配方的贡品清单。他甚至保留了陈明远指示他行动、并承诺事后助他远走高飞的几封亲笔密信!
铁证如山!
这薄薄的几张纸,重逾千斤。它们不仅证实了夕颓所言非虚,更将陈明远的罪行牢牢钉死!
“好!好!赵痕,你立下大功!”高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她小心地将供状与密信收好,与那本染血的名册放在一处,“你的伤……”
“属下无碍……”赵痕强撑着说道,“但大人,我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截杀,对方手段狠辣,像是灭口……陈明远恐怕已经察觉我们在查他,此地不宜久留!”
高云眼神一凛。果然!陈明远的手,比她想得更长!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行动!趁着他尚未完全反应过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你在此处藏好,等我回来!”高云当机立断,她换上官服,将名册、供状、密信三样铁证小心贴身藏好,看了一眼窗外依旧磅礴的雨势,眼神决绝。
她没有去刑部,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在这个电闪雷鸣的深夜,她手持刑部主事的腰牌,直奔皇城司!这是直属于皇帝、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的监察机构,唯有这里,才有可能绕过陈明远在刑部经营的势力网络,将证据直达天听!
皇城司的值夜官员被深夜闯宫的高云惊动,在验明身份、听闻有惊天大案禀报后,不敢怠慢,立刻层层上报。雨水沿着高云的官帽滴落,在地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她挺直脊梁站在皇城司森严的大堂内,如同暴风雨中屹立不倒的青松。
证据被呈送上去。时间在令人焦灼的寂静中流逝,只有殿外的雷声滚滚而过。
不知过了多久,内侍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宣——刑部主事高云,觐见!”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年迈的皇帝面色阴沉如水,御案上,摊开的正是高云冒死呈上的三样铁证。几位被连夜召来的、德高望重的阁老与皇城司都指挥使肃立一旁,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高云跪在下方,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地将十年前西南使团血案真相、琉璃巷命案缘由、陈明远如何勾结护卫队长赵磐谋财害命、事后掩盖真相、以及如今为灭口软禁人证夕颓等罪行,一一陈述。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脉络清晰。
皇帝震怒!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好一个陈明远!好一个道貌岸然的刑部侍郎!”皇帝猛地一拍御案,声如雷霆,“传旨!即刻革去陈明远所有官职,锁拿下狱!皇城司协同京兆尹,按名单所列,将所有涉案官员,一律缉拿,严加审讯!不得有误!”
“臣,遵旨!”皇城司都指挥使躬身领命,立刻转身调派兵马。
圣旨一下,便如雷霆席卷京城。在这个暴雨将歇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皇城司的铁骑与衙役如虎狼般出动,冲向一个个沉睡中的高门府邸。哭喊声、呵斥声、兵甲碰撞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高云没有参与抓捕,她得到了另一项旨意——带人前往沉鱼阁,解救被软禁的夕颓,并护送其至安全之处。
当高云率领一队皇城司精锐,再次踏入沉鱼阁后院时,那些负责看守夕颓的护卫,见到皇城司的令牌与如狼似虎的兵士,顿时面如土色,不敢有丝毫抵抗,顷刻间便被缴械控制。
高云快步冲上阁楼,用力推开那扇紧闭的房门。
房间内,烛火已将燃尽。夕颓坐在窗边,似乎一夜未眠。她听到动静,愕然回头,看到一身官服被雨水打湿、却目光灼灼如同带着晨曦而来的高云时,整个人都怔住了。
“高……大人?”
“结束了,夕颓。”高云走到她面前,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陈明远已下狱,所有参与当年血案的人,都将受到国法制裁。陛下已下旨,重查西南使团案,还你族人清白与公道。”
夕颓呆呆地看着她,仿佛听不懂她的话。过了好一会儿,那巨大的、迟来的冲击才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十年的隐忍,十年的仇恨,十年的孤寂与恐惧……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汹涌而下,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身体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高云上前一步,稳稳地扶住了她。
夕颓伏在高云的肩头,身体因剧烈的情绪波动而颤抖不已。良久,她才用尽全身力气,哽咽着说出两个字:“……谢谢。”
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的坚持,谢谢你还我,还我族人一个公道。
高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单薄而颤抖的脊背。窗外,雨停了,东方天际,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
——
七日后,圣旨下。
陈明远及其核心党羽,罪证确凿,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其余涉案官员,依律严惩,流放、革职者不计其数。沉冤十年的西南使团案得以昭雪,追封抚恤,立碑纪念。沉鱼阁乐伎夕颓,实为西南使团正使之女木娅,举报有功,特赦其复仇之行为,以示天恩。
案件了结,京城舆论哗然,随后渐渐平息。权力的更迭如同潮汐,旧的势力被冲刷而去,新的秩序在废墟上建立。
结案当晚,高云再次来到沉鱼阁。夕颓的房中,行李已打包过半。
“你要走?”高云看着那些简单的行囊,问道。
夕颓,或者说木娅,转过身,脸上已没有了往日的沉重与阴郁,虽然依旧苍白,但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却如同被雨水洗过的晴空,清澈而宁静。
“京城已无我容身之处。”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与一丝淡淡的怅惘,“仇已报,冤已雪,该离开了。这里……有太多不好的回忆。”
高云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递到她面前:“西北边境需要一名熟悉异族事务、通晓音律教化、且忠诚可靠的监察使,负责协调部族关系,宣扬朝廷德化。我向陛下举荐了你。”
夕颓彻底愣住,难以置信地看着高云,又看看那枚代表着身份与责任的令牌:“为……为何?我乃乐籍出身,又身负命案……”
“乐籍已为你削除,陛下特赦,前尘已清。”高云看着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因为这双眼睛,”她顿了顿,声音温和而有力,“不该只用来回顾过去的黑暗,更应该望向未来的光明。你的身份,你的经历,你的能力,正是西北所需。那里天地广阔,或许能让你找到新的归宿。”
夕颓眼眶微热,十年来的伪装与重负在这一刻彻底卸下。她看着高云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期许,垂头,良久,伸手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令牌,轻声道:“好。”
——
离京那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城门外,长亭畔,夕颓已换上一身利落的骑装,青丝高高束起,少了几分柔媚,多了几分英气。她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承载了她十年血泪与挣扎的京城,然后深吸一口气,勒转马头,准备奔向未知的西北。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飞奔而来,在她面前勒停。马背上,高云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常服,风尘仆仆,目光却亮如晨星。
夕颓愕然:“高大人?你……”
高云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奏请调任西北巡按御史,圣上已准奏,三日后启程。”
夕颓彻底怔住,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你……为何?”
“我说过,”高云策马与她并辔而立,望向西北方广阔无垠的天空,声音随风传来,清晰而坚定,“你的眼睛应该望向光明。但没人说,必须独自一人。”
秋风掠过原野,吹起两人的衣袂与发丝,交织在一起。夕颓望着高云眼中那清晰映出的、自己的身影,望着那份毫无保留的同行与守护,十年来,第一次,从心底深处,绽放出了一个真心的、如同阳光般明媚的笑容。
远处,夕阳正好,将两人的身影拉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指向西北方那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广阔的天空。
(第二十八卷,完)